清华最牛专业
详细内容
篇一:《清华北大等30所985工程院校最王牌专业》
盘点清华北大等30所985工程院校最王牌专业
[摘要]备战高考的路上,有目标才有动力。即将参加高考的你,制定高考目标了没?还在犹豫不决吗?以下为大家整理了清华北大等30所“985”工程院校专业“最王牌”,一起来定目标吧!
1、清华大学
工学老大,实力超群。
王牌专业:经济与金融、工商管理、土木工程、建筑学、电子信息科学类、工程力学、水利水电工程、临床医学等。
2、北京大学
综合类大学老大,理学、医学、哲学、经济学、文学、历史学都是第一名,法学第二名。
王牌专业:经济学类、法学、生物科学等。
3、复旦大学
综合类大学第二名,医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哲学、理学、经济学实力超群,被称为“南方小北大”。
4、中国人民大学
毕业生多集中在政界、商界、社会科学界等领域,法学、经济学、哲学、文学、管理学、历史学都是实力强大的专业,生源很好,最热专业为金融学。
5、上海交通大学
工学第三名
王牌专业:土建类、机械类、电气信息类、信息安全等。
6、浙江大学
俗称“南方小清华”
王牌专业主要集中在工学、管理学、理学、医学、文学。
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理科第三名,典型的高精尖大学,学风很正,数学类、物理学类、化学类为其重点王牌专业。
8、南京大学
理科实力很强
王牌专业:物理学类、化学类、数学类、天文类、文学等。
9、同济大学
同济有四大公认的王牌专业:土木工程、建筑学、城乡规划、车辆工程。
10、哈尔滨工业大学
航空航天领域的强校,工学第四名,飞行器设计、建筑学、土木工程都是实力很强的专业。
11、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交大与上海交大是同一前身,管理、机械、电气通信类实力强大王牌专业:工商管理、电气工程、机械工程、自动化、能源动力系统与自动化等。
12、北京航天航空大学
北航是航空航天大学的领头羊,重点王牌专业为飞行器设计与工程,另外,
力学、计算机实力也很强。
13、天津大学
工学实力全国排第五,实力比名声好
王牌专业有建筑学、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
14、华中科技大学
机械、电气类实力很强,光电也很不错,由于合并了同济医科大学,所以医学方面实力也日益增强。
王牌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15、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与南京大学是同宗同源,工科实力在华东地区名震四方。王牌专业:建筑学、土木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
16、南开大学
南开大学属于老牌名校,不过现在实力不比以前
王牌专业:金融工程、会计学、数学类、化学类等。
17、中山大学
哲学、中文、生物、临床医学都很厉害,岭南学院、管理学院、国际金融学院都属于实力超牛的学院,又地处广州,就业很好,性价比高。
18、武汉大学
文理科都不错,但不拔尖,属于百年老校,校园环境很好
王牌专业:金融学、水利类、档案学、测绘学、法学、新闻学等。
19、厦门大学
会计学全国第一,金融经济很强大,理论化学超牛,被称为全国最美校园。
20、北京师范大学
师范类大学第一名,逐渐发展为综合性大学,心理学、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全国排第一,学科精度很高。
21、国防科技大学
前身为神秘的哈军工,计算机实力很强。
王牌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
22、吉林大学
办学规模很大,各科实力均衡办学特色不明显,又地处北疆所以生源一般。车辆工程为其王牌专业。
23、四川大学
办学规模最大的高校,在校生人数第一,西南地区最好的学校,属于综合性大学。
王牌专业:口腔医学、临床医学。
24、湖南大学
以土木工程著名,王牌专业:土木工程、机械工程、化学、环境工程、车辆工程、国际贸易学等。
25、山东大学
近年来山大的综合办学实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国际影响力也大幅提升。王牌专业:数学、物理、化学、材料、临床医学、生物与化学等。
26、中南大学
湖南省最好的大学。
王牌专业:数学、材料工程、机械工程、控制工程、土木工程、交通工程、冶金工程、医学、工商管理、英语(精品课)等。
27、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地区最好的两所大学是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中山大学在文理科占优势,华南理工在工科占优势。
王牌专业:土木工程、建筑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28、北京理工大学
我国第一所国防院校,兵器工业、武器类、车辆工程为其王牌专业。
29、大连理工大学
属于理工科比较突出的大学。
王牌专业:船舶与海洋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30、西北工业大学
“兵工七子”之一,在航空航天领域排行第三。{清华最牛专业}.
王牌专业:材料工程、航空宇航技术、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控制科学等。
——转自“人民网”
篇二:《就业前景最好的20所大学及专业》清华大学
1、清华大学(5.6K)95%5.5K(985工程九所重中之重大学之一,IT类相关新兴工科专业、部分老工科专业、财经类专业就业好)
2、北京大学
(985工程九所重中之重大学之一,大部分文科、医药、生命科学类相关专业就业差,IT类相关新兴工科专业、财经类、外语类专业就业好
)
3、上海交通大学
(985工程九所重中之重大学之一,医药、生命科学类、农学类相关专业就业差,IT类相关新兴工科专业、部分老工科专业、财经类专业就业好)
4、复旦大学
(985工程九所重中之重大学之一,大部分文科、医药、生命科学类相关专业就业差,IT类相关新兴工科专业、财经类、外语类专业就业好)
5、对外经贸大学(211工程院校,财经类专业就业好)
6、南京大学
(985工程九所重中之重大学之一,大部分文科、医药、生命科学类相关专业就业差,IT类相关新兴工科专业、部分老工科专业、财经类、外语类专业就业好)
7、北京外国语大学(招生办)97%(211工程院校,外语类专业就业好)
8、中国人民大学
(普通985工程院校,大部分文科专业就业差,几乎只有财经类专业就业好)
篇三:《清华大学专业排名.doc》清华大学
各类排名、招生专业、毕业生能力评价
标签:公办院校;211院校;985院校;本科院校;报读推荐指数:★★★★★
清华大学排名(点击排行榜名称可查看排行榜)·泰晤士报最新国际大学排名第49位·最新亚洲大学排行榜第15位·中国校友会中国大学排行榜第2位·中国大学工学学科门类排名第1位·中国大学管理学学科门类排名第1位·中国大学经济学学科门类排名第15位·中国大学文学学科门类排名第8位·中国大学医学学科门类排名第2位·中国大学自然科学学科门类排名第1位
清华大学本科招生专业及毕业生能力评级被用人单位评为A+等级本科专业:英语建筑学生物科学化学
给水排水工程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制造自动化与测控技...测控技术与仪器车辆工程工程力学工程物理
核工程与核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生物医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绘画
雕塑电子科学与技术
广告学
·最新国际大学排名前500名第147位·武书连中国大学排行榜第1位·本省(市、区)大学排名第1位·中国大学理学学科门类排名第5位·中国大学法学学科门类排名第5位·中国大学历史学学科门类排名第10位·中国大学哲学学科门类排名第10位·中国大学社会科学学科门类排名第5位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土木工程化学生物学
环境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会计学
工业工程
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
工程力学与航空航天...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艺术设计艺术设计学艺术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软件工程
水利水电工程
工程管理应用物理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物理学
工商管理生物技术应用化学金属材料工程
数学与应用数学微电子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热能与动力工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美术学
被用人单位评为A等级本科专业:经济学金融学计算机软件公共事业管理
日语社会学法语国际政治
新闻学汉语言文学理论与应用力学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数理基础科学法学编辑出版学
被用人单位评为B+等级本科专业:历史学
哲学
我的评价>>
清华大学概况
教育部直属,中国顶尖大学。前身为1911年建立的清华学堂。学校有49个院士,68人博士点,181个硕士点,素有“大师之园”的美誉。
传统上,清华大学为文、理并重,工程科目强势。1952年的院系调整后,文科调出、理科削减,相应学科师资划转北大等其它兄弟院{清华最牛专业}.
校,保留大部分工程技术相关学科。1980年代后期以来,开始致力于建设多学科的综合大学。在保持工程领域的优势的形势下,其生物、数、理、商、法、新闻等专业已经逐步取得领先地位。
清华大学设有理学院、建筑学院、土木水利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法学院、美术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应用技术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航天航空学院等13个学院和54个系,41个研究院(所),35个研究中心和171个实验室,其中包括1个国家实验室、12个中国国家重点实验室和15个中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清华大学现有教职工7800余人,其中图灵奖获得者1名(姚期智)、中国科学院院士35名、中国工程院院士47名,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300余人。国家重点学科49个;本科专业60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70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2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7个。在校全日制学生32000余名,其中本科生13000余名,硕士生13000余名,博士生近5000名。有来自46个国家和地区的在校留学生及进修生1700余名,远程教育学员9000余名。
清华大学校本部——清华园,地处北京西北郊名胜风景区。明朝时为一私家花园,清朝康熙年间成为圆明园的一部分,咸丰年间改为清华园。其周围高等学府和名园古迹林立,其园内苍松翠柏、水清木华,清澈的万泉河从腹地蜿蜒而过,勾连成一处处湖泊、小溪,同时也滋养着清华学子特有的志趣和气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邮编:100084
电话:86-10-62770334
篇四:《中国顶尖高校王牌专业大扫描清华建筑最牛》中国顶尖高校王牌专业大扫描清华建筑最牛
清华大学:建筑、土木工程,经济管理,机械,力学,计算机、电子信息,核能,协和医科。。
北京大学:哲学,经济管理,数学,物理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冶金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公共管理,法学
北京交通大学:铁道运输管理、铁路信号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历史、环境科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外语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复合材料、空气动力学、计算机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车辆,爆炸
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生物食品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化学化工
复旦大学:国际金融政治,经济管理,新闻,数学、生物、微电子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公共管理、心理、地理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核科学,电气,经济管理{清华最牛专业}.
同济大学:建筑,土木,桥梁隧道,汽车,德语
华东理工大学:石油,精细化工
南开大学:文、史,数学,有机化学
天津大学:化工、制药、精密仪器,建筑
重庆大学:机械设计电机
大连理工大学:水工结构,船舶海洋近海工程、化工、物理
东北大学:自动化软件、材料、矿山冶金
吉林大学:化学、法学,汽车工程,畜牧地质
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机电、材料、环境、计算机
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海洋,核科学,水下技术
南京大学:天文,物理,化学、地学、大气科学
东南大学:建筑,土木,道路工程,电子通信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
河海大学:水利,水电
南京理工大学:弹药车辆
浙江大学:化工、控制、流体传动、计算机、工业心理学、茶学,特种动物中国科技大学:数学,物理,化学,
合肥工业大学:汽车、机械
厦门大学:金融,历史,会计,化学,近海环境
山东大学:文、史,微生物,哲学材料
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海洋生物、药物食品、卫星遥感
武汉大学:测绘,病毒科学,计算机软件工程水电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光电,电机,模具、新闻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矿产,岩土
中南大学:材料,冶金,医学遗传学,桥梁隧道湖南大学:汽车,机电,工业设计土木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航天,自动控制,通信指挥
中山大学:经济管理,光电,生物病害,基因工程、哲学
篇五:《一个清华牛人5个月跨专业考北大金融成功的真实经历》走在路上•考研
“这是最美好的时代,这是最糟糕的时代”,查尔斯•狄更斯在《双城记》中如是说。
面对考研,面对这个大背景,我想这句话真的再合适不过了。考研,几家欢乐几家愁。就像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说的“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我现在是清华物理系大四学生,成绩比较一般,从零开始,跨专业考研,从物理到金融。当然,对于大牛来说,这样的跨越非常简单,在零起点的情况下,只要花上四五个月,随便突击一下专业课的知识和数学、英语、政治,就可以轻轻松松、稳稳当当、游刃有余,实现自己角色的转变,人生之旅就能够通往一个自己日思夜想夙兴夜寐的地方。
可是,对我来说则不然。我很弱,本来想交叉到经管,可是直接被拒绝。于是我便选择了考研这条路。我是一个不太喜欢冒险的人,不愿意冒着再来一年的风险,可是如果被逼无奈,我会很坚定地走上那条“不归路”。
我一直对物理犹豫不决。说实话,我还是喜欢物理的,只是兴趣不很浓厚。我隐约地感觉到里面的思想很巧妙,通过这种自然科学的学习,自己的推导能力、思考能力都能得到很大的提高。早在高中,我就想像着自己一辈子热衷于物理学研究,默默工作、不求闻达。可是在大学的学习中,我遇到了不少困难。我的物理成绩不算好,而且对很多东西的理解不够深入;更重要的,我感觉自己没有天赋,没有物理学直觉,我并不擅长这个方向。我一直信奉这句话:“如果你对你的方向极感兴趣有很擅长,那么应该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如果并非如此,首先要从事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如果不能如愿,就从事自己非常擅长的方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对得起自己;这样的工作才真正适合自己。”
思前想后,我得出结论:我不会在物理学领域取得心目中想象的成功,很有可能这条路荆棘丛生,是我难以逾越的障碍。所以我开始考虑,是不是该换一个更适合自己的方向呢?我觉得,与其在一个兴趣不浓的方向“混”日子,不如彻底解脱,从头再来。对于自己来说,兴趣是最重要的。如果不打心眼里喜欢,学习就变成了一件苦差事,动力肯定不足。人生四平八稳固然好,可是波澜起伏、充满风险未必不能造就最终的辉煌。
2004年6月中旬,大三的期末考试结束了。大三,我学了很多的课程,把自己三年来的学分绩提高了不少,我获得了保送研究生资格。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努力结果。大学一年级的时候,我的成绩非常烂,我曾经表示了绝望。可是,我对生活的定位还算积极。我一向认为生活还是应该充满阳光。所以我从大学二年级开始了奋斗历程。但是,由于基础不好,二年级的努力效果没有达到预期结果。到了三年级,我开始“卖力气”。说这句话一点都不过分。
以大三第一学期为例,我每星期做三次家教,每次花掉一个晚上,晚上6点钟出门,11点半才能回来。另外选了30个学分的课程,还报了4级,6级,英语水平1,水平2考试。这段时间赚足了自己的生活费,添饱了自己的肚子,同时也赚足了学分。大三暑假,对我来说是非常困惑的时候。我始终带着“人生何去何从”的思考,无所事事。整个暑假,我一直在犹豫,到底该学什么?搞不清问题的我开始从电影和电视剧中寻找答案,整天地沉醉于电影和电视。可是,事实证明,“罗曼蒂克”式的经历和跌宕起伏的情节,这些只属于电影世界。生命不能像平静的流水一样,无声无息地逝去,总要做点事情,实现自己的价值的,履行自己的责任的。
选择光华根据我的了解,觉得经济学很有意思。不过,我也发现金融方向也不错。最后我选择了光华的金融。我选择光华是一个漫长、矛盾、逐渐权衡的过程,这里面有很多故事、良多感慨。有慷慨激昂,有事出无奈;有豪情,有怯懦。做出选择前的那段日子,是我的情感非常丰富的日子,有的时候茶饭不思,夜不能寐。
作出这个选择,说起来话就长了。其实选择金融方向,可以有好几个不错的去处,光华是很好的一个选择,与此同时也有好几个其他选择,比如清华经管,北大的经济学院,经济研究中心,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或者人民大学。我当初很犹豫,不知道该去哪里好。经过了一番思考我才作了决定。
不妨说一下吧。首先,清华经管。招的人比较少,整个学院只招几十个人(30个吧),金融方向就更是少得可怜(听说去年只招了1个人,而且还是迫于外界压力才肯招的)。而经济学或者数量经济学方向招的也不多。而且,好马不吃回头草,既然被拒了,就不要死缠不舍了——天涯何处无芳草。而且换个大环境对自己也有好处。所以我下定决心:一定不考清华经管。其次,说说北大经济学院。这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我几乎就要报名北大经济学院了,可是我得知:初试只考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而且题目有些难度。(当然这个还算好办)但是,复试的话要考财政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四门课程。我想,即使进入复试,我肯定也没有这么多时间来复习。因为我以前一点都没有学过这些课程,要想短时间内学好是非常困难的,进去以后肯定被灭。所以,这个复试办法对我不利。我最后狠狠心,放弃了经济学院。
再者,说说经济研究中心。其实这也是个非常好的选择。但是经济中心招的人不太多。另外,我对经济研究中心了解也不太多,考虑到初试可以用物理类试卷,也可以用经济类试卷,这给我很大的矛盾。我是学物理的,如果参加物理类的考试,可能有优势,但是上了研究生我要把所有的经济学课程都补上,这是非常繁重的,压力太大了,另外这种办法让我想到了“剜肉补疮”,“拆东墙补西墙”,未免有些南辕北辙,舍近求远,缘木求鱼。
而且我现在想的是离开有所眷恋的物理,寻找更适合自己的路,如果通过考物理来达到这个目的,
一方面是对物理的玷污,把物理看作一种工具,一种前进的跳板,一种手段,这无异于计量经济学中的“工具变量”,卸磨杀驴,对于自己的老东家太不够意思了;另一方面,如果能考上,就说明物理学的还不错,既然学得不错干嘛还要转行;再者,本来就“有点意思”,加上几个月的“眉来眼去”,万一“日久生情”,那可如何脱身,到时候脚踏两只船的日子可不好过呀,心里面要经历多少次忏悔才能洗清罪孽,恐怕把《忏悔录》读上一千遍都无济于事。如果选择经济类试卷,在物理类试卷的考生中,我可能处于劣势。所以没有选择经济研究中心。(今年经济研究中心分数非常高,我觉得自己没有报考这个地方还算明智。当然我不知道是不是专业课内容考得比较简单。)
另外,我没有选择人民大学,是因为我觉得那里面竞争也很激烈,考的内容是金融联考,很多都是主观题,这对我这样的理科生,以前没有学过金融类的人和课程来说,是非常不利的。至于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题目都是非常宏观的,比如如何扩大内需,如何解决三农问题,等等。这种问题看上去挺简单,平时电视报纸上经常出现这样的话题,但是真正回答起来并非那么容易。我觉得自己在回答这类问题方面比起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来,处于劣势。
而且,从五道口理工学院,转到五道口男子学院,转来转去都没离开同一个地方,而且戴的“帽子”也不大好听呀。
综合以上考虑,我选择了光华的金融方向。人的偏好就是这么奇怪。因为当时我根本不知道什么是金融。我只知道我有一个同学在学习金融,所以我想我也应该学习金融。专业课复习到了八月初,暑假小学期开始了,按照教学计划,我们先要到实验室去体验四个星期,看看文献、做做试验、找老师讨论讨论问题、翻译一篇文章、再写篇报告。我正是在这个时候开始准备考研的。当时一边看physicalreview,PRL,nature上的文献,一边看考研的书。
“考研”大舞台只给了我五个月排练时间。我知道,即便没有做好准备,也要硬着头皮上场,然后收获一大堆臭鸡蛋、西红柿,明年再来。在此之前,没学过一门金融的课程,当时我连什么是收益率都不知道,也不知道金融到底是干什么的。当时那种感觉就好像从来没有学习过英语的人,听说了有一门语言叫做英语,于是就打算把这门语言掌握。
“万事开头难。”这话放在我身上,真的太适合了。放弃自己学了三年的东西,本身就是一件让人痛苦的事情,虽然学得不怎么好,可是看着那一本本咬着牙啃下来的教材,参考书,习题集,如数家珍似地在手上摸索,百般割舍不下。在这种心态下,学习经济学和金融学的知识,再加上时间仓促,困难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
每天既要看考研书,又要思考到底该不该考研,还要看自己的文献。可以说在考研报名之前,我根本没有一个答案,我心里盘算的是:如果看书效果不好,如果觉得自己把握不大,就干脆保研物理算了,稳稳当当,不用受考研生活的煎熬。在一个保研盛行的大学,考研是最没有气氛的,我就是在这种没有气氛的“气氛”中,每天自习,近乎“孤独”地走在考研路上。在决定考研以前,我犹豫过好多次。因为我知道从零开始的难处,也知道所面临的风险。我是在拿自己的青春作为赌注,把一年青春压在了不知道自己有多少胜算的赌局。当时有人开始考研倒计时,我和几个同学就开玩笑说:“距离考研还有150天吧?”“不,应该是515天。”
那段时间是痛苦的,我耐着极大的性子看了4个月的专业课——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金融学原理,投资学,公司财务学,货币银行学,保险学,还有一点高级微观经济学,一些金融工程。
这是什么概念呢?我自己都不太清楚。反正看的彻底明白是不可能的,那么多的书只能一目十行,像猪八戒吃人参果,食而不知其味。我也知道,这样的学习方法太“大跃进”了,可是没办法,我总共只有五个半月时间,花在专业课上4个月时间已经是我在时间计算上的失误了。不过我回想一下,这种安排刚好恰到好处。专业课再少看一点的话,可能连及格都保不住了;而分给其他课程的时间再多一点,也不一定能够创造分数。
大概的顺序是这样的。经济学原理先看了看曼昆的《经济学原理》,这本书虽然很砖头,但是很科普,所以没必要害怕,花上一个多星期时间,囫囵吞枣,就能知道一个经济学的大概内容。虽然影影绰绰,但是肯定能对经济学有个大概印象。就像在路上邂逅一名绝色女子,虽然只是远远地看上几眼,但是只要用心去看,肯定能留下非常美好的第一印象,记忆深刻,印在脑海,久久难以忘怀。天气很热,心里面更热。
不过由于考研还是一个很遥远的事情,所以一点都没有紧张,平时也没有珍惜时间,八点多钟起床,懒洋洋的,有时候在宿舍里面自习,有的时候到教室自习,生活不算有规律。这段时间经常上网,搜索一下到底哪个学校的金融比较好,哪个地方的经济学比较好,考研的要求是那些,等等。当时觉得自己还是考金融好一点。因为经济学专业都要求宏观经济学,而我当时很惧怕这门课程,因为当初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时候对老师讲的货币政策、需求、供给等宏观经济学概念产生了非常大的恐惧,觉得自己不适合学习这门课程。
由于没有经济学和金融学基础,我觉得:自己最好打一打基础。虽然考研指定参考书没有经济学原理,但是从个人知识储备角度,以及长远打算,学习一下经济学原理知识,还是很有帮助的。它能让你了解经济学最基本的理论,对于学习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来说,可以说扫清了一些障碍。当然,直接学习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也没什么,换句话说,经济学原理就内容来说非常简单,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中全都涉及,而且更加深入,给人的感觉是经济学原理可学可不学。但是,经济学原理里面所涉及的思想,以及这类教材对你所培养的经济学直觉,是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所不能替代的。但从学习知识的角度考虑,没必要学习经济学原理;可是从更深入的层面考虑,还是应该看一看。而且曼昆的书确实很好,言
简意赅。
另外,经济学原理想要学好,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另外那么多的入门教材,看一本就差不多了。当然如果时间充裕,可以多欣赏几本,毕竟这些经济学“通行证”都是深入简出,道尽了经济学的实质。另外这也应该是学习金融的“护照”吧,学习金融也需要经济基础。如果把考研比作开车旅行,那么经济学原理可以说是一小瓶汽油,带上它有两个效果:增加了一点负担;多了一点应急之需。这个问题不是静态问题,而是动态问题,涉及到时间序列分析哦!这个问题更倾向于“永久收入”问题,而不是单期消费问题。至于如何权衡取舍,还要看自己的偏好。
微观经济学接下来啃Varian的《Microeconomics-Amodernapproach》,6thedition。比起曼昆的《经济学原理》,说Varian这本书是砖头,未免不近人情,毕竟这本书只有6,7百页。不过论难度,可比经济学原理上了档次,虽然在同类的中级微观教科书中,这本书算是浅显的,但还是很花时间的。当然,我以前学过这门课,只是学的非常烂,只是没有在麾下“挂灯笼”,而且事隔一年多,忘得一干二净,所以只能从头再来。这一遍下来断然是非常痛苦的,基本上等于重新学了一遍,以前的记忆基本上被抹掉了,只留下几个可怜巴巴的名词,感觉好像似曾相识。这本书讲解非常仔细,自我感觉是所有中级微观经济学中最好的一本。所以极力推荐。
另外,一定要看第6版,而不是看中文翻译版的那本第2版《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因为第6版的内容比第2版要丰富不少。而且今年专业课的一道博弈论的题目就是第6版上面讨论的一个内容,作者对这道博弈论问题的讲解非常仔细。而第2版就没有这个讨论。
看完这本书,又已经过去一个多星期了。我看过的微观经济学的教材一共只有三本,一本是Varian的《Microeconomics-Amodernapproach》,6thedition,第二本是这本书的中文版,第2版《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三本是Varian的《MicroeconomicAnalysis》,3rdedition,不过由于时间很紧,这一本没有看完,只是零零散散看了一些,很多都不懂,什么库恩-塔克定理之类。
我当时觉得专业课考试不可能考得很难,所以就把前面两本看了好几遍,收获很大。考虑到微观占了专业课分数的一半,我就更不能分心了。与其走马观花,像小蜜蜂那样在万花丛中穿梭,不如盯在一处,像小蜗牛般扎扎实实地稳扎稳打。这就是有人告诫中文系的学生:“与其一目十行地看全唐诗,不如踏踏实实背诵几十首。看得虽多,可是看过后都抛在了脑后,还给了别人;背诵得虽少,可是都是自己的。”微观经济学的教材很多,国内国外的都是如此。可是,读书不在多,而在精。两三本书足够了,考试不是比谁看的多,而是比谁理解的深刻。同一个问题,一定要看三个作者的解释才能懂吗?不一定,只要看一本书就完全能够明白。当然在此基础上,可以看看别的作者是如何阐述这个问题的,毕竟思路多一些,对自己开阔眼界,发散思维有好处。
再说说微观经济学的重要性。还是拿物理作比喻吧。我们知道,宏观物质是由原子分子组成的,原子分子处于微观世界;宏观物质处于宏观世界。当然原子分子还可以再细分。如果没有微观的统计力学、量子力学基础,以及场论,量子电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