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英语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闽教版)
详细内容
课题Unit 1 Ability Lesson 1
课时1课时班级三年级编写者
一、教材内容分析
1.闽教版小学英语第二册,第一单元第一课,课题:Ability。
2.掌握词汇:uncle,present,bike,swim,run,ride,draw
掌握句子:I can ride a bike. Can you swim?Yes, I can.
No, I can’t. I can swim…….
3.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学会描述自己会的事情,展现自己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教学知识与技能:
(1)通过学习词汇:uncle,present,bike,swim,run,ride,draw
学习句子:I can ride a bike. Can you swim?Yes, I can.
No, I can’t. I can swim…….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媒体激起学生想要探究学习的欲望。
(2)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掌握生词和新句。
(3)引导:让学生们说说在寒假生活中都学会了哪些技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展示自己能力的自信态度。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课学习者的特征分析主要是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思维发展情况,加上教师平时对学生的了解而做出的:
1.学情分析
•学生是小学三年级学生
•三年级的孩子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年级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积极活跃地参与相关的教学活动
2.学法分析
•教学中,我面向全体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先用游戏,或一些夸张的动作展示的手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一步步学习语言的运用。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本节课采用的教学方法有 :多媒体课件展示、启发式学习法、课堂讨论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法。
本课教学我先用了多媒体课件展示,及一些所学动作词汇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教学中综合运用了讲授式、启发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各种策略,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学习。通过不同游戏的设计,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基础上学习并掌握运用语言的能力。
2、采用这些方法的理论根据:教学的设计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要鼓励学生大胆使用英语,激发她们主动去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予以合作解决。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闽教版第二册Unit 1 Ability Lesson 1
﹡专门为本课设计的多媒体课件, Flash动画等
﹡词汇卡
﹡学习点读机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一、Warming-up
1.Greeting
2.Sing a song: I Can Sing a Rainbow一起欢快地唱歌,加深已经学过的颜色的印象用音乐的方式,让学生放松。
二、Learning1、老师做动作,学生猜单词,学生可先说汉语再说英语单词. 教会学生单词: run, swim, draw, ride a bike.
T: Guess.What can I do?
Ss: sing
T: Yes.I can sing.引起学生回忆复习已学动词sing 。sing sing I can sing.Follow me ,please.sing sing,I can sing. .Xkb1.
出示单词can ,/æ / /æ/can ,How to spell “can”?What’s the meaning?板书I can sing。
2.同法引出dance引导学生说
出I can dance.
3.出示卡片draw,draw draw ,I
can draw. 带读draw,趣味操
练排山倒海,抽查个别。How
to spell draw?
4. 老师做出跑步的动作,出示
卡片run,教同学读单词run,
然后边跑边说: I can run. 让
同学跟读I can run.
5.同法教学swim 操练游戏:
炸弹游戏,ride a bike 数遍数
游戏
6. 师带读6个表示动作的词,师说单词生做动作,小组拉力赛。教师从上述的六张卡片中随意抽出出一张,让同学看图画的背面的英文单词,读出英语单词。抽查个别。
老师用稍微夸张的动作引导学生认知动作的单词,同时,让学生用动作重复复习。用简单,稍微夸张的动作,和学生共同在学中玩,在玩中学。
三、课文学习
1.Let’s chant.课本P7,要求学生一边朗读一边做动作。
I Can Sing
Sing, sing. (做拿话筒唱歌的动作)
I can sing.
Dance, dance. (做跳舞的动作)
I can dance.
Swim, swim. (做蛙泳的动作)
I can swim.
Draw, draw. (做画图画的动作)
I can draw.
2.听录音,跟读。
3.寻找小能手,说说你能够做什么事情。
听录音跟读,学生齐读,分角色读。 点读机反复点读。
四、Homework
1.听录音3遍,朗读对话,并在实际情景中应用。
完成活动手册上的练习。
板书设计:
swim?
Can you I can .
ride a bike?
Yes, I can.
No, I can’t.
七、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不必面面俱到:
1. 反思在备课过程中对教材内容、教学理论、学习方法的认知变化。
2. 反思教学设计的落实情况,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等,避免空谈出现的问题而不思考出现的原因,也不思考解决方案。
3. 对教学设计中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尤其是对以前教学方式进行的改进,通过设计教学反馈,实际的改进效果如何。
4.如果让你重新上这节课,你会怎样上?有什么新想法吗?或当时听课的老师或者专家对你这节课有什么评价?对你有什么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