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探索规律》教学设计
详细内容
六年级《探索规律》教学设计
年级
六年级
学科
数学
课题
探索规律
教师
课型
复习课
课时
一课时
授课时间
40分钟
教材
分析
教材分析:
《探索规律》这节课是总复习第三部分“代数初步”里的内容,引导学生探求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规律或变化趋势。在本套教材中主要是鼓励学生探索数之间蕴涵的规律、图形之间蕴涵的规律、实际生活中蕴涵的规律等。对于规律的探索,不仅仅能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的数、图形的理解,而且能够发展学生观察、归纳、概括的能力,同时可以使学生初步体会函数的思想。
教材设计了三个内容:一是照样子摆扣子,从中发现规律,并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来,再根据式子进行相关计算,把探索规律和代数式联系在一起。二是观察商业大楼楼顶上的彩旗,通过观察发现规律,解决相关问题,把探索规律和计算结合起来;三是认识回文数,先通过读一些有趣的数,发现规律,认识回文数,再通过用计算器计算,得到回文数,从中体验数学的奥妙,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结合本节课的内容,还设计了“数学家的故事”,介绍数学家高斯小时候怎样快速计算“1~100”所有自然数之和的故事。
学情
分析
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的积极性很高,因为这部分知识的趣味性很强,题目能结合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例,既贴近学生生活,又据有一定的挑战性。例如,探索摆扣子的规律,解决插彩旗的问题,认识回文数等题目,给学生创设了多样的思考空间。另外,由于是总复习,对于这部分知识,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方法。综合以上情况,我认为以小组合作交流学习的形式来学习较合适,这种方式可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探索和交流。形成小组意见后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全班交流。这样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营造一种自主学习的氛围,
设计
理念
让学生学习身边的数学,有用的数学,有趣的数学,这是本课设计的基本理念,另外在教学方式上力求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数与图形之间存在的规律,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教学
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事例,经历探索事物或简单数学规律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 能发现事物中的规律,并利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
简单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身边有规律的事物具有好奇心,培养探索规律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观察能探索或发现数学规律,
2、能利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问题
教学
准备
学习卡片、学习指南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
环节
时间
教学内容
教师行为
期望的学生行
为
一、交流预习卡片
二、完成学习卡片(一)
三、完成学习卡片(二)
四、完成学习卡片(三)
五、检测诊断学习结果
(一)基础测评
(二)发展练习
5分
8分
15分
8分
4分
机动处 理
交流数学家高斯的故事,通过寻找规律,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从而导入本课,并明确学习目标
探索课本75页摆扣子的规律
学习课本75页计算插彩旗的问题
自学课本74页回文数的有关知识,知道什么是回文数并学会求回文数
课本49页练一练第1题和第2题的第(1)小题
课本49页练一练第2题(2)小题及第3题
组织学生组内交流预习卡片,整理汇报预习收获
引领学生学习卡片(一)
出示学习指南一
组织全班汇报交流学习收获
组织学生完成学习卡片(二)
出示学习指南二
教师巡视,如学生有问题和学生一起交流
组织全班汇报交流学习收获
引领学生进入卡片(三)的学习,教师巡视,查看学生自学情况,遇有困难的学生可参与学习
组织学生进行检测,巡视学生完成检测题情况,遇到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组织学生汇报检测情况
积极参与预习卡的交流,认真倾听他人的讲解
明确学习任务独立思考
组内交流,
积极发表意见
独立学习,遇到问题可与同伴交流,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提出质疑,完善答案
认真学习,遇到不懂的问题即时和同伴交流或请教老师
独立思考、解答问题
同伴互评,组长组织交流答案,
组长记录检测情况并汇报
板书
设计
探索规律
教学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