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营销销售>经销商的五大“错位”硬伤(一)

经销商的五大“错位”硬伤(一)

详细内容

强势终端的崛起,商业资本挑战产业资本,制造商统治渠道的历史已是一去不复返,环境的巨大改变意味着经销商在经营战略战术上,应作出相应调整,然而当今的大多经销商在经营上与环境存在着诸多错位硬伤,使得经销商不能适应当前的市场环境,从而陷入经营难以振作的困顿中。

  一、战略错位

  战略是一个企业的远景规划,是企业发展路径的航标,但与大多经销商谈及他们的战略问题时,很少有人能有具体的战略规划,甚至还没有战略意识,没有战略的企业如同无头苍蝇一样,乱飞乱撞一气,注定难有所作为。

  在经销商的经营实践中,有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总是将尽可能扩大销量作为日常经营的指导方针,究其根源,是被厂家惯用的销量指标所误导,厂家想方设法刺激经销商扩大销量,于是经销商潜意识将扩大销量作为经营战略和使命,为了迎合厂家的意愿,经销商也就不惜一切代价来对市场进行掠夺性的开发,常见的比如为了提升销量,不少经销商铤而走险,把窜货作为提升销量的捷径,表面上只是在别人的区域造成了杀价的负面影响,但从长期来看,渠道价盘的局部失控最终会导致整个区域的价盘失控。窜货是一个典型的营销近视症,对于经销商而言,如果有长远的战略发展规划,自然会自发杜绝这类饮鸠止渴的作为。

  销量导向的经营思路使经销商在产品组合上以知名度高,价格敏感的品牌产品作为吸引客流的产品,来带动利润空间较大的非品牌产品销量,这也是大多经销商目前的经营模式。为了吸引更多的客户,经销商不由自主地拿品牌产品打起价格战,加速品牌产品的消亡,有的经销商认为,只要把现实的利益赚到手了,即使这个品牌做死了,还可以另行代理其他品牌,再捞一把,于是品牌产品的生命周期因为经销商的价格战而加速进程,而非品牌产品在市场洗牌压力下各领风骚一两年,自身的生命周期较短,两者直接造成经销商总是在不断的调整产品组合。但是实证研究表明,开发一个新客户的成本通常是维护一个老客气的5-8倍,调整意味着伤元气,如此反反复复,当然是无法赚取利润的,又何言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