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营销销售>消费品制胜之道(一)

消费品制胜之道(一)

详细内容


在残酷的商业竞争中,消费品品牌如何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呢?中国庞大的消费品市场是个难以理解的市场。名品、精品、廉价品一起进行竞争;本土企业很快学会了模仿,然后以低廉价格成为跨国公司的对手;而且,正如本土企业在家电业所做的,它们的目标不仅限于此。在全球范围内,消费品厂商正处在双重压力之下,除了行业内部的竞争外,来自零售渠道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沃尔玛和家乐福等大型连锁超市的货架空间越来越拥挤,这使零售渠道有条件进行压价。

  维杰·威斯温纳斯(VijayVishwanath)的消费品品牌的矩阵分类理论可能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个"野蛮"市场。他是贝恩咨询公司全球副总裁,领导该公司的消费品业务。他虽然是第一次来到中国,但全新的视角使得他对中国消费品市场的看法具有特别的价值。

  维杰认为,品牌的利润空间主要受两个因素的影响:相对市场份额和品牌特性。许多品牌都以绝对市场份额为标准,并常常容易满足于绝对市场份额显示的数字。但是如果与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进行对比,往往会得到一些意外的发现。品牌特性指品牌是属于高端品牌还是低端品牌。

  在维杰的领导下,贝恩公司对100个消费品类别中的524个品牌的市场表现进行研究。他们发现,按照相对市场份额和品牌特性,可以将消费品品牌分为四种:高端路线者、搭便车者、低端路线者和死胡同。

  高端路线者可削减的成本和价值很少,在高端品牌中占据最主要的市场份额,并且拥有很高的品牌忠诚度;搭便车者的产品价值与高端路线者相似,但相对市场份额比较低,依赖于高端路线者确立的高价获得利润;低端路线者在低端品牌中占据主要市场份额,成本和价值可降低空间比较大;死胡同的品牌陷在价格战里难以自拔,并且品牌忠诚度很低。

  传统观念认为,高端品牌的业绩取决于它的规模、成熟度、产品类别以及在同类产品中的领导地位。但维杰认为,对高端品牌来说,它的最佳战略是通过创新不断增加产品价值,提高增加了价值的产品的价格,并按照消费者的需求进行销售组合。高端品牌要不断诱使消费者购买更高价的东西;尝试将品牌资产如品牌忠诚度、品牌认知等扩展到其他领域;重视产品研发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