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山那水那人
详细内容
埋怨现在是因为怀念过去,渴望真情是因为缺少激动
―?―题记
一
好大的山啊,第一次看到山的我感到兴奋,更感动惊奇。高低起伏的山脊就象用力耕地的牛背,又象苦苦挣扎的巨龙,几个人抱不住的大树,高山流下的瀑布,还有那充满诱惑的鸟鸣,都激起了我探幽览胜的信心。走在柔软崎岖的小路上,里面的山,外面的河,还有手中充当拐杖的木棍,让我感动苍凉中的雄壮,雄壮中的渺小,更让我感到部队在山中行军的豪放。吃几个野果,鞠一捧溪水,躺在堆满落叶的山坡上,晒晒暖洋洋的太阳,眯着眼睛欣赏白云在蓝天上慢慢漂游,那种享受,那种滋味现在还让我回味无穷。
来到一个稍微平坦的凹地,看到的景色让当时的我大声高呼。只见凹地的中央,几十只锦鸡悠闲地觅食,那彩色的羽毛,那长长的拖在地上的尾巴在太阳的余辉中烨烨生辉,那调情嘻戏的深情,那温柔愉悦的姿态让我感到深深的震撼。我慢慢靠近它们,它们似乎知道我的善良,我的热情,只是慢慢地走几步,又站在那里挑逗地看着我。为了考验它们的耐心,我捡了一块碎石轻轻扔向它们,它们也只是懒样样地低飞几步,又回过头狡猾地看着我们。
我们又向传说中的情人树出发,那是一个古老的故事,一个重复多次的爱情传说,不同的是故事的感人结尾。据说那对真爱的男女跳河殉情后,捞到尸体的人还看到她们紧紧地抱在一起。感到伤风败俗的父母想把她们分开,但用了多种办法也无济于事,只好把这对有情人葬在一起。让当时人感到吃惊的是来年的春天,在多情人的墓前长出了两棵紧紧抱在一起的情人树。从此以后,追求真爱的人,爱情不顺的人都到这里诉说情感,希望得到多情树的保佑。久而久之,有病的,作事不顺的,信神拜佛的都到这里祈祷神灵。一年四季,树下香火不断,树上红布飘飘。我们还没走到树下,就远远地看到了树上挂着许多感谢神灵的红布。刚走到树下,敬仰之情油然而生。用手摸摸粗糙裂开许多口子的树身,看着行人烤火留下的烟痕,我也暗暗祈祷自己能得到真爱。情人树饱经风霜的树枝有的已经干枯,但活着的枝条还在不停的告诉那经久不衰的爱情传说。我们也象其他路人那样,拔去大树周围的杂草,捧来许多肥土,撒在它那裸露的枝根上,希望它能庇护更多的有情人。
下山的途中,我们自然而然地谈到了让人骄傲自豪的大熊猫。谈起这个话题,不是因为它胖胖的体态,柔柔的绒毛,憨憨的傻样,也不是因为它是国宝,美国送钱,日本送车,而是今年竹子开花,大熊猫的生存受到威胁,世界关注,政府着急。为了挽救世界真稀保护动物,保护区从外地运来许多羊肉牛奶。从此,学校外面的马路上汽车不断,喇叭不停,我们回家返校不必再走那三十里山路,还可以经常吃到给大熊猫吃的不化钱的羊肉牛奶。
大熊猫成就了本地的许多土专家,使研究它的本地人漂洋过海,最早看到外国的风景,最早体验到外国的民俗。本地专家雍严格拍下的大熊猫争斗交配长达几小时的录象成了中央电视台的专题节目,许多外地人也知道了中国还有一个佛坪。大熊猫不但让外界知道了佛坪,还引来了许多专家学者。有一年,北大一个教授带了三个研究生到这里考察,不想走进了传说中的鬼见愁,三人转到天黑也没找到出路。当地政府派了许多人进山寻找,最后只找回两个人,第三个人的尸体是第三天找到的。其实,他就在离出口不远的地方摔下山崖的,离他几十米远就有人家,当地的老人都说他踩了迷魂草,也有人说他不敬神灵。从此,大山不但让人感到了它的美丽,更让人体会到它的神秘和恐怖,从此以后,最爱打猎的人也不敢再进鬼见愁。现在,在研究生身亡的地方,还有、一个荒芜的小坟。
二
那时的山美得让人激动,那时的河,那时的水又让人感到神往。那河里的水就象一路欢唱的纯情少女,那透亮的、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的波浪让人陶醉,使人忘情,还有那拂着水面的垂柳、水草让那纯情的水更加飘逸。每天饭后茶余,我们都要来到河边,坐在洁净如洗的大石上脱掉鞋袜,静静地看着让你心里透亮的水面,用那凉凉的河水洗洗那干糙的皮肤,冲冲那烦躁不安的思想,好像忘记了整个尘世。更让人陶醉的还是夏天的河,夏天的水,你不必担心碎石玻璃划伤脚丫,也不必害怕污泥破坏你的肌肤,那清清的水,细细的沙,不但可以洗掉身上的污垢,而且可以洗掉你的思想的污垢,使你的灵魂安祥得象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境界,此时此刻,你也才能真正体会到“心静如水”的具体内涵。
那时河里的鱼也多得让人无法想象,确实象人们说的那样,一屁股坐在水里,也可以砸死几条鱼。那时,我们用河里的水洗衣作饭,有时你提的水桶中还会看到游来游去的小鱼。更有趣的是,你在河边杀鸡洗肉,闻到血腥味的娃娃鱼?大倪?会慢慢游到你的面前,大摇大摆地吃你扔在河边的鸡肠,胆大心急的还会趁你不注意,猛然跳出水面,偷吃河边的,你手中的鸡和肉。更有传奇色彩的是一个人到河边挑水,看见一个黑糊糊的东西在动,他不经意地用水担捅了一下,不想那个东西用力翻身,他吓得扔掉水担,一屁股坐在河边,看到那翻过来的白色皮肤,才知道那是一只从没见过的乌龟。他急忙跳到水中,双手按着龟壳,全身爬在乌龟上面大声喊人,在别人的帮助下,才制服了那只龟。抬到河岸一称,竟然有三十几斤。
那时无书可看,也没有电视电影,我们所有的业余活动都和鱼有关。喜静的时候拿着自制的鱼杆,挖几根蚯蚓,捉几只水虫,坐在光光的石头上,慢慢等代鱼儿上钩;好动的时候拿起八磅大锤,满怀希望地来到河边,在大大的石头上用力猛砸,一下午也可以受获许多被震昏的鱼。
最难忘的那个早晨,我们拿着偷偷要来的雷管炸药,来到早就侦察好的水潭边,兴奋地点燃导火索,看着滋滋作响的火花,捂着双耳,快速地把炸药瓶扔到水中央,只听一声巨响,看着白花花的几米高的水柱,我们象小孩那样跳了起来。就在我们准备享受胜利果实的时候,只见路上行驶的一辆小车听了下来,还从车上走主管教育的县长,我们静静地葬在大石后面,唯恐被县长发现,破坏为人师表的形象。县长的车刚刚开走,我们跑回学校,继续给学生传道解惑。下课后,死不改悔的我们又跑到河边,唉呀,只见水面上白花花的一片。我们激动地跳到水里,不停地笑,不停地捞。更有趣的是随着水流,还有许多鱼不断地从石洞中漂出,我又拿着长长的树枝从大石后面捅。好家伙,我们整整捞了三盆鱼吃了三天。
那时河上的桥也让人难以忘记。我清楚地记得,那时的河上,窄的地方就是一根独木,比较宽的河面也是拉两根粗粗的钢绳,上面再放上固定的木板。那时,我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桥。看着就感到玄乎,更不要说在上面行走。那时,我经历了许多第一次,感受到了许多新奇的感受。第一次过独木桥,看看园园的独木,看看快速流动的河水,我根本没有跨上木桥的勇气,别人拉我过河,我也不敢尝试,最后,在众人的笑声中我慢慢的象狗那样爬过木桥。说起铁索桥,就更充满了许多欢声笑语。在好友的搀扶下,我胆战心惊地走上铁索桥,按照他们教的方法,闭着眼睛,保持平衡,慢慢向前行走。他们美丽的谎言让我睁开眼睛,看着不停摇晃的桥,再看看几米高的水面,我吓得蹲在桥上,说什么也不肯前行,最后,他们笑着背着我走过这难行的铁索桥。
三
那时,山里人的生活非常艰难。没有种菜的习惯,也没有交易的市场,完全是自我封闭的生活方式。他们一年四季的蔬菜就是土豆,主食是玉米,白米细面都是招代客人的。每天的饭就是玉米粥,再放几个从来不铁的园园的土豆,菜呢,就是我们讲的水辣椒。我亲眼看见有的人冬天还铺着凉席。他们唯一值得骄傲的就是挂在墙上的几十斤腊肉,不管招代什么客人,都是腊肉炖晒干的四季豆与土豆片。尽管生活如此艰难,但他们的热情,他们的淳朴让人是那样的激动,那样的难忘。
那时,不管红白喜事,过生修房,老师都是他们的座上宾。他们也不管你年龄大小,都要让你坐上席。那时,你不管走到谁家,都会看到厅堂正面墙壁上大大的“天地君亲师”的牌位。那时,不管你走到哪里,只要别人发现你,就硬要把你拽到家里,端上自酿的玉米酒,拿来藏了多时的核桃板栗,好客的主人还会把砸好的核桃送到你手中。那时,只要你下乡家访,知道消息的家长都要把你请到家里,用最大的热情招呼你,结果往往是你还清醒坐在那里和学生聊天,陪你喝酒的主人却醉得一塌糊涂,主人不饮客不醉啊,所以好客的主人为了让客人喝一杯,自己要喝三四杯。好多好多的那时,好多好多的激动。
善良热情的成人培养了许多更加淳朴的孩子。那时的孩子就象当时的蓝天和绿水,淳得憨厚,净得如玉。帮我们洗衣服,帮我们打扫房间卫生,每周回家返校,还给我们端来菜豆腐,把他们菜里的腊肉分给我们,每周,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吃到满满的一碗肉。更让人留恋的是每年冬天,每天早晨那些可爱的学生以给我们火种为由,每次都辉留下一盆旺旺的火,下课回家,你会感到无比温暖,特别舒心。
那是一个不知零下多少度的冬天,那场雪整整下了一天一夜,地上的积雪也由十几厘米厚,阴坡的雪一个月还没消失。那天早晨,舀水作饭,才发现屋里水桶中的水也结冰了。东北有砸冰捕鱼的说法,我也只好砸冰取水作饭。没有想到的是,我的手刚碰到菜刀,只听吱吱作响,原来肉皮粘在了菜刀上。吃过饭,我们来到河边,只见河面结了厚厚的冰,许多小孩在上面高兴地滑冰,我们也上去高兴了一回。走的时候,我们好奇地用石快砸冰,结果好大的石快也没砸破冰层,好象整个河流冻在了一块一样。
就在那个最冷的冬天,我们来到了人类处女地的大古坪。这是佛坪最有原始森林风光的地方,也是大熊猫的栖息地。它是汤乐古道的枢纽,还完整地保留了晚清时期的建筑风貌。小小的街道只住了二十几户人家,但那用木板作成的墙壁,镂空绣花的窗户,还有那四角翘起的屋檐,似乎向每个行人诉说那古老的故事。我们的到来给这个无人光顾的小街带来了新鲜的血液,我们也受到了最高的待遇。善良的人啊知道我们不吃肥肉,专门杀鸡炖鸡,他们知道我们明天要走,不可能到每一家吃饭,他们就专门拿来两只鸡腿表示自己的诚意。
更让人感动的是热情的主人晚上带我们到竹林打猎。我们用电筒照着竹林,在主人的示意下扣动猎枪,三次下来,我们竟然打到二十多只野鸡。第二天中午,我们吃到了香辣的碎子鸡(把鸡连皮带骨剁碎,用辣椒爆炒),最后,我们拿着未吃完的野鸡踏上回校的路途。
那时的山那时的水那时的人,那时的景那时的情那时的感动,是那样让人难忘,那样让人陶醉。
2007-1-15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