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高一语文试题>南马高中2011年上学期高一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南马高中2011年上学期高一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详细内容

南马高中2011年上学期高一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


一、基础知识(24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秦塞(sài) 门槛(jiàn) 崔嵬(wéi) 迁谪(zhé)
B.憔悴(cuì) 幽咽(yàn) 沏茶(qì) 嘈杂(cáo)
C.贾人(gǔ) 饯别(jiàn) 吮吸(shǔn) 咨嗟(jiē)
D.休戚(qì) 喑哑(yīn) 猿猱(náo) 颠簸(bō)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斑斓 煊赫 暮蔼 雕阑玉砌
B.熟谙 罔然 消魂 千山万壑
C.娥眉 霓裳 讴哑 钿头银蓖
D.锦瑟 嘲哳 犄角 抑扬顿挫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歌以赠之 歌:唱歌 B.独自怎生得黑 怎生:怎么。
C.此情可待成追忆 可待:可以等待 D.座中泣下谁最多 泣:流眼泪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我国的智力残疾人已有1000万,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因缺碘造成的,所以坚持食用含
碘盐并不是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
B.工会准备组织职工去九寨沟旅游,大家兴致勃勃,小张更是推波助澜,积极鼓动年轻
人提出要搞生态自助游。
C.在签名售书活动开始前,作者诚恳地说,书中不少看法都是一孔之见,欢迎大家批
评指正。
D.沿着岷江且行且看,既能感受都江堰鬼斧神工、动人心魄的伟大,又能领略沿江两
岸鲜为人知的民族文化,体会别样的风土人情。
5.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对家庭盆栽植物的摆放,专家提出如下建议:五松针、文竹、吊兰之类最好摆在茶
几、书桌上比较合适,而橡皮树、丁香、腊梅等最好放在阳台上。
B.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推进和挖掘文化体制创新和特色文化
内涵,着力开发富有时代精神和四川特色的文化产品。
C.联合国设立“国际家庭日”的目的,是为了促使各国政府和民众更加关注家庭问题,
提高家庭问题的警觉性,促进家庭的和睦与幸福。
D.近年来,我省各级政府将群众生活水平是否得到提高和群众利益是否得到维护作为
衡量工作得失的主要标准,干部重经济增长、轻群众生活的观念开始改变。
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继屈原之后,出现在我国诗坛的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和杜甫齐名,人称“李杜”。他的作品风格豪迈飘逸,色调绚丽,语言清新自然。
B.词是隋唐时期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称作“曲子词”、“乐
府”、“诗余”、“长短句”等。
C.晏殊,北宋词人,字同叔,其词擅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婉丽,
颇受南唐冯延巳的影响。《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似燕归来”二句,
传诵颇广。
D.白居易,字乐天,自号易安居士,是杜甫之后,唐朝的又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
是唐代诗人中作品最多的一位。他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
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7.下列对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柳岸”三字不是一般的写景文字,离别之人一见此景,就会想起别时之依依不舍
的场面,就会浮现赠柳惜别的情景,心中就会涌起一缕缕离愁。“杨柳岸”三字明写
眼前景,暗写别时情,显得含蓄而有余味。
B.引用“五丁开山”和“六龙回日”这两个神话的作用是增加迷信色彩并引人入胜。
C.“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运用反衬、夸张的表现手法,极言山峰之
高,绝壁之险,渲染了惊险的气氛。
D.“槛菊愁烟兰泣露”一句运用正面烘托的方法,渲染周围景物的悲凉气氛,使抒情主
人公的离别之苦更加突出。
8.下面句子中所用的修辞手法与“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相同的一项是
A.猿猱欲度愁攀缘。 B.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C.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D.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11分)
悼念玛丽•居里 爱因斯坦
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做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我幸运地同居里夫人有二十年崇高而真挚的友谊。我对她的人格的伟大越来越感到钦佩。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己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她在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公仆,她的极端的谦虚,永远不给自满留下任何余地。由于社会的严酷和不平等,她的心情总是抑郁的。这就使得她具有那样严肃的外貌,很容易使那些不接近她的人发生误解──这是一种无法用任何艺术气质来解脱的少见的严肃性。一旦她认识到某一条道路是正确的,她就毫不妥协地并且极端顽强地坚持走下去。
她一生中最伟大的科学功绩──证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所以能取得,不仅是靠着大胆的直觉,而且也靠着在难以想像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这样的困难,在实验科学的历史中是罕见的。
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
注:《悼念玛丽•居里》选自《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许良英、
范岱年译。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1955),美国人,物理学家,因提出相对论而享
誉世界。这是爱因斯坦1935年11月23日在纽约罗里奇博物馆举行的居里夫人悼念会
上发表的演讲。
9.(2分)这篇短文在第一段就点明了中心,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是

10.(2分)第一段中的“后者”指的是
与之相对的“前者”指的是 。
11.(2分)第二段介绍了居里夫人的伟大品格,请用简明文字概括。


12.(2分)有些语言,我们在理解的时候,要通过表层信息挖掘其隐含实质。本文第四
段,反过来说,意味着什么?
A.欧洲知识分子:
B.欧洲的现代:
13.(3分)《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和本文所悼念的都是世界上杰出而伟大的人物,两文在
行文上有何异同?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9题。(20分)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14.(3分)“而谋动干戈于邦内”语音停顿正确的项是( )
A.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B.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C.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D.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15.(3分)指出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不同的项是( )
A.既来之 B.君子疾夫舍曰欲之 C.则安之 D.吾恐季孙之忧
16.(3分)请从这段文字中找出三个成语。
① ② ③
17.(3分)对“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一句有四种理解,选出正确的一项( )
A.远方的不服,不能前来和好。
B.偏远地方的人不服,不能前来和好。
C.本国以外的人不服你们却不能使他们前来归附。
D.本国以外的人不服(你们)却不能使他们前来归附。
18.(3分)孔子批评冉有,说了哪几点道理,作出简要回答。



19.(5分)翻译下列句子。
①(2分)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②(3分)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四、阅读下面宋词,完成20~23题。(13分)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20.(3分)“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一句交待了离别时的哪些要素?这对于
表达词人的感情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21.(3分)“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一句在内容上写了什么?在结构上
起什么作用?


阮郎归•初夏 苏轼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22.(3分)对作品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作者从视觉、听觉、触觉等角度描写夏景,显得鲜明生动。
B.“棋声惊昼眠”一句以棋声来衬托周围环境的幽静闲雅。
C.“榴花开欲燃”表现了石榴花色的红艳,突出了石榴的生机。
D.全篇语言清新,感情细腻,风格委婉,境界开阔,韵味悠远。
23.(4分)就作品中画线句,联系下片内容,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写一段鉴赏文字


五、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2分,每题1分)
①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 。
(王勃《滕王阁序》)
②间关莺语花底滑, 。 ,凝绝不通声
暂歇。(白居易《琵琶行》)
③连峰去天不盈尺, 。飞湍瀑流争喧虺, 。
(李白《蜀道难》)
④ ,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⑤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 。
(白居易《琵琶行》)
⑥ ,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蝶恋花》)
⑦地崩山摧壮士死, 。(李白《蜀道难》)
⑧ ,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⑨去来江口守空船, 。(白居易《琵琶行》)
⑩ ,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
○11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 。
(王勃《滕王阁序》)
○12 ,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六、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40分)
在生物链中,狼是羊的天敌,没有狼这个对手,羊群就面临着灾难。在人类社会中,对手可以说是人类生命中的盐,少了它,生活会淡而无味。在人生的旅途中,每个人都会碰上对手。如何寻找对手,如何对待对手,常常关系到人生的成败。
请以“对手”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内。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

南马高中2011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
高一语文答题卷

一、
题号1234567814151722
选项

二、
9.(2分)

10.(2分)第一段中的“后者”指的是
与之相对的“前者”指的是
11.(2分)

12.A.欧洲知识分子:
B.欧洲的现代:
13.(3分)



三、
16.(3分)① ② ③
18.(3分)①


19.①(2分)

②(3分)

四、
20.(3分)

21.(3分)

23.(4分)

五、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2分,每题1分)
①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 。
(王勃《滕王阁序》)
②间关莺语花底滑, 。 ,凝绝不通
声暂歇。 (白居易《琵琶行》)
③连峰去天不盈尺, 。飞湍瀑流争虺, 。
(李白《蜀道难》)
④ ,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⑤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 。
(白居易《琵琶行》)
⑥ ,山长水阔知何处? (晏殊《蝶恋花》)
⑦地崩山摧壮士死, 。 (李白《蜀道难》)
⑧ ,到黄昏,点点滴滴。 (李清照《声声慢》)
⑨去来江口守空船, 。 (白居易《琵琶行》)
⑩ ,只是朱颜改。 (李煜《虞美人》)
○11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 。
(王勃《滕王阁序》)
○12 ,蓝田日暖玉生烟。 (李商隐《锦瑟》)

六、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40分)

南马高中2011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一、(24分)
1.选C,A项门槛(kǎn),B项幽咽(yè)沏茶(qī),D项休戚(qī),颠簸(bǒ)。
2.选D,A项“暮霭”,B项“惘然”,C项“呕哑”“钿头银篦”。
3.选B,A项“歌:作歌,作诗”,C项“可待:岂待,反问之语”,D项“泣:眼泪”。
4.选B,A项“无足轻重:没有它并不轻些,有它也并不重些。指无关紧要。”B项“推波
助澜:澜,大波浪。比喻从旁鼓动、助长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声势和发展,扩大影
响。”C项“一孔之见:孔,小窟窿。从一个小窟窿里所看到的。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
D项“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
5.答案:选D,A语意重复累赘,去掉“比较合适”B搭配不当,应为“推进文化体制创新
和挖掘特色文化内涵”C介词缺失,“提高家庭问题的警觉性”应为“提高对家庭问题的
警觉性”。
6.选D,浪漫主义应改为现实主义。
7.选B,迷信色彩应改为神话色彩。
8.选A,两句都应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二、
9.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
面还要大。
10.才智成就 道德品质
11.性格坚强,意志纯洁,严于律己,客观公正,谦虚谨慎,以及为实现理想坚持到底的
精神。
12.欧洲知识分子:缺乏居里夫人那样的品质力量和热忱。
欧洲的现代:不能令人满意
13.两文都对人物的卓越成就、高尚品质给予了高度评价,充满赞颂和崇敬之情。《在》文
抓住马克思作为科学家和革命家的特点写,着重写他的卓越贡献和成就,《悼》文则对
居里夫人在科学上的突出成就只是一笔带过,而将评价的重点放在其崇高的道德品质
上。
三、
14.C 15.D
16.①既来之,则安之 ②分崩离析 ③祸起萧墙
17.D
18.①首先揭示谎言可恶 ②其次阐明政治主张 ③最后指出错误严重
19.①君子痛恨那种避而不说自己想要那样却一定另找借口的做法。
②做到这样,远方的人还不归服,便发扬文治教化招抚他们。
四、
20.交待了离别的节令、时间、地点、气候。(1分)起到了渲染气氛,烘托离别悲情的作
用。(2分)
21.是对别后情形的设想。(1分)
从结构上看,这两句既是对上阕所写情景的收束,也是为下阕写离别之清张本,有承上启下的作用。(2分)
22.D
23.要点:细致地描绘了水花四溅(在荷叶上),水珠圆润晶莹(2分),真切地展现了主人
公轻松愉快的心情。(2分)
五、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