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高一物理教案>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学案和课件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学案和课件

详细内容

物理•必修1(人教版)

第七课时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

水平测试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体操运动员双手握住单杠吊在空中不动时处于失重状态
B.蹦床运动员在空中上升和下落过程中都处于失重状态
C.举重运动员在举起杠铃后不动的那段时间内处于超重状态
D.游泳运动员仰卧在水面静止不动时处于失重状态

解析:从受力上看,失重物体所受合外力向下,超重物体所受合外力向上;从加速度上看,失重物体的加速度向下,而超重物体的加速度向上.A、C、D中的各运动员所受合外力为零,加速度为零,只有B中的运动员处于失重状态.
答案:B

2.一个质量为3 kg的物体,被放置在倾角α=30°的固定光滑斜面上,在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种情况下,物体能处于平衡状态的是(g=10 m/s2)(  )

A.仅甲图        B.仅乙图
C.仅丙图 D.甲、乙、丙图

解析:物体受三个力的作用,重力、支持力、拉力.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大小为15 N,故只有乙图中能保持平衡,选项B正确.
答案:B

3.某物体在3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若把其中一个力F1的方向沿顺时针转过90°而保持其大小不变,其余两个力保持不变,则此时物体所受的合力大小为(  )
A.F1 B.2F1
C.2F1 D.无法确定

解析:其它两个力的合力大小为F1,方向与F1反向,当F1转过90°时,三力合力为2F1,B正确.
答案:B

4.质量为m的长方形木块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斜面对木块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方向应该是(  )
A.沿斜面向下 B.垂直于斜面向上
C.沿斜面向上 D.竖直向上

解析:如图所示,物体受重力mg、支持力FN、摩擦力F而处于静止状态,故支持力与摩擦力的合力必与重力等大反向,D正确.

答案:D

5.如图所示,一个盛水的容器底部有一小孔,静止时用手指堵住小孔不让它漏水,忽略空气阻力,则(  )

A.容器自由下落时,小孔向下漏水
B.将容器竖直抛出,容器向上运动时,小孔向下漏水;容器向下运动时,小孔不向下漏水
C.将容器水平抛出,容器在运动中小孔向下漏水
D.将容器斜向上抛出,容器在运动中小孔不向下漏水

解析:容器沿各个方向抛出时均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水中不再产生压力,故不漏水.
答案:D

6.如图所示,粗糙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2m和3m的3个木块,木块与水平面间动摩擦因数相同,其间均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轻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FT.现用水平拉力F拉其中一个质量为2m的木块,使3个木块以同一加速度运动,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绳断前,a、b两轻绳的拉力比总为4∶1
B.当F逐渐增大到FT时,轻绳a刚好被拉断
C.当F逐渐增大到1.5FT时,轻绳a还不会被拉断
D.若水平面是光滑的,则绳断前,a、b两轻绳的拉力比大于4∶1

解析:取三木块为整体,则有F-6μmg=6ma,取质量为m、3m的木块为整体,则有FTa-4μmg=4ma,隔离m则有FTb-μmg=ma,所以绳断前,a、b两轻绳的拉力比总为4∶1,与F、μ无关,A对D错;当a绳要断时,则a=FT4m-μg,所以拉力F=1.5FT,B、C错.
答案:A

7.(双选)原来做匀速运动的升降机内有一被伸长的轻质弹簧拉住、具有一定质量的物体A静止放在地板上,如图所示.现发现A突然被弹簧拉向右方,由此可判断,此时升降机的运动可能是(  )

A.加速上升 B.减速上升
C.加速下降 D.减速下降

解析:由于A被拉向右方,说明摩擦力减小,即A与升降机地板间的弹力减小,应为失重现象,加速度向下,故B、C正确.
答案:BC

8.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物体用两根轻绳悬挂在空中,其中绳OA固定不动,绳OB在竖直平面内由水平方向向上转动,则在绳OB由水平转至竖直的过程中,绳OB的张力大小将(  )

A.一直变大 B.一直变小
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解析:根据重力的作用效果将其分解在绳OA、OB所在的方向上,如图所示,F1是对绳OA的拉力,F2是对绳OB的拉力.由于OA方向不变,当OB向上转动,转到与OA绳方向垂直时,OB上的拉力最小,故OB上的张力先变小后变大.

答案:D

9.(双选)“蹦极”是一项非常刺激的体育运动.某人身系弹性绳自高空P点自由下落,图中a点是弹性绳的原长位置,c是人所到达的最低点,b是人静止地悬吊着时的平衡位置,人在从P点落下到最低点c的过程中(  )
A.人在Pa段做自由落体运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B.在ab段绳的拉力小于人的重力,人处于失重状态
C.在bc段绳的拉力小于人的重力,人处于失重状态
D.在c点,人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为零

解析:由于在b点时重力与绳的拉力平衡,则人在ab段重力与拉力的合力的方向向下,产生向下的加速度,则人处于失重状态,在bc段处于超重状态.
答案:AB


素能提高
10.在电梯中,把一重物置于水平台秤上,台秤与力的传感器相连,电梯先从静止加速上升,然后又匀速运动一段时间,然后减速上升,最后停止运动;传感器的屏幕上显示出其所受的压力与时间的关系(FNt)图象,如图所示,则

(1)电梯在启动阶段经历了多长时间的加速上升过程?

解析:由图象可知:电梯在启动阶段经历了4 s加速上升过程.
答案:4 s

(2)电梯的最大加速度是多少?(g取10 m/s2)

解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N-mg=ma
am=FNm-mgm=50-303 m/s2≈6.7 m/s2.
答案:6.7 m/s2


11.滑板运动是一项非常刺激的水上运动.研究表明,在进行滑板运动时,水对滑板的作用力垂直于滑板面.如图所示,运动员在水平牵引力作用下,滑板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θ=37°,滑板匀速运动,人和滑板的总质量为100 kg,忽略空气阻力,取g=10 m/s2,则水平牵引力为(sin 37°=0.6)(  )

A.1 250 N B.1 000 N
C.750 N D.500 N

解析:把人与滑板看作一整体,对其受力分析知:

F′=mgtan 37°=100×10×0.75=750 N,C正确.
答案:C

12.某人在地面上最多能举起60 kg的物体,而在一个加速下降的电梯里最多能举起80 kg的物体.(g取10 m/s2)求:

(1)此电梯的加速度;

解析:站在地面上的人,最大举力F=m1g=600 N.
在加速下降的电梯里,人的最大举力不变,由牛顿第二定律:m2g-F=m2a,
故a=g-Fm2=10-60080 m/s=2.5 m/s2.
答案:2.5 m/s2

(2)若电梯以此加速度上升,则此人在电梯里最多能举起物体的质量.

解析:若电梯加速上升,则由牛顿第二定律:F-m3g=m3a,所以m3=Fg+a=60012.5 kg=48 kg.
答案:48 kg

13.如图是电梯上升的速度时间图象,若电梯地板上放一质量为20 kg的物体,g取10 m/s2,则:

(1)前2 s内和4~7 s内物体对地板的压力各为多少?

解析:前2 s内的加速度a1=3 m/s2.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1-mg=ma1.
F1=m(g+a1)=20×(10+3) N=260 N.
4~7 s内电梯做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a2=2 m/s2.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F2=ma2.
F2=m(g-a2)=20×(10-2) N=160 N.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前2 s内和4~7 s内物体对地板的压力各为260 N和160 N.
答案:260 N 160 N

(2)整个运动过程中,电梯通过的位移为多少?

解析:7 s内的位移为x=2+72×6 m=27 m
答案:27 m

失重条件下的应用

在失重的条件下,熔化了的金属的液滴,形状呈绝对球形,冷却后可以成为理想的滚珠.而在地面上,用现代技术制成的滚珠,并不呈绝对球形.这是造成轴承磨损的重要原因之一.
玻璃纤维(一种很细的玻璃丝,直径为几十微米),是现代光纤通信的主要部件.在地面上不可能制成很长的玻璃纤维,因为没等到液态的玻璃丝凝固,由于重力的作用,它将被拉成小段.而在太空的轨道上,将可以制造出几百米长的玻璃纤维.
在太空的轨道上,可以制成一种新的泡沫材料――泡沫金属.在失重条件下,在液态的金属中通以气体,气泡将不“上浮”,也不“下沉”,均匀地分布在液态金属中,凝固后就成为泡沫金属,这样可以制成轻得像软木塞似的泡沫钢,用它做机翼,又轻又结实.
同样的道理,在失重的条件下,混合物可以均匀地混合,由此可以制成地面上不能得到的特种合金.
电子工业、化学工业、核工业等部门,对高纯度材料的需要不断增加,其纯度要求为“6个9”至“8个9”,即99.999 9%~99.999 999%.在地面上,冶炼金属需在容器内进行,总会有一些容器的微量元素掺入到被冶炼的金属中.而在太空中“悬浮冶炼”,是在失重条件下进行的,不需要用容器,消除了容器对材料的污染,可以获得纯度极高的产品.
在电子技术中所用的晶体,在地面上生长时,由于受重力的影响,晶体的大小受到限制,而且要受到容器的污染,在失重条件下,晶体的生长是均匀的,生长出来的晶体也要大得多.在不久的将来,如能在太空建立起工厂,生产出砷化镓的纯晶体,它要比现有的硅晶体优越得多,将会引起电子技术的重大突破.
在太空失重的条件下,会生产出地面上难以生产的一系列产品.建立空间工厂,已经不再是幻想.科学家们在太空中做各种实验,青年学生也可以提出自己的太空实验设想,展开你想象的翅膀,为宇宙开发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