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高一地理教案>交通聚落1学案

交通聚落1学案

详细内容

第四节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第一课时导学)

学习目标
1.理解交通运输是进行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的重要条件。
2.掌握交通运输与聚落、城镇布局之间的内在联系。
3 结合具体个案,明确交通运输对聚落、城镇的形成和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4.树立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理性认识又反过来指导感性认识的辩证的观点。
5.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自主预习
一 交通运输与聚落
1 交通运输
定义:利用各种运输工具,使( )、货物沿着特定线路实现 ( )的过程。
现代方式:铁路、( ) 、( )、航空和管道 特点:种类齐全 ,方便快捷,经济安全,
形成了高速度、( )、( )的交通运输综和体系

2 交通运输与聚落形成
规律;在( )的地方,有利于开展商贸活动,通常会形成比较大的居民点

河流:干流与支流的汇合处,在河流人海处,有利于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3 交通运输与聚落空间布局
古代:北方以陆路交通为主,聚落往往在( )附近形成;南方以水运交通为主,聚落则( )分布,
聚落形态:北方多呈( )状,形态比较规则,道路呈棋盘式
南方地区,聚落布局形态多呈( )
二 交通运输与城镇分布 ‘
1 河流与城市
古代:著名的大都市,多数诞生于河流的( )如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尼罗河谷地,印度河谷地、黄河和长江的中下游地区
我国城市发展的规律:大多数城市都是沿湖、沿河、沿海发展起来的,( )是我国南方城市布局的一般规律
2 铁路与城市
特点:铁路是高速度和大运量的陆路运输方式
交通枢纽城市:在( )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城市。 3 影响:―个地区( ) 条件的变化,会给这个地区
发展带来很大影响。

课堂探究
1 以上海为例,分析交通运输与聚落的形成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2 凡交通便利的地方都能形成城市吗?

3 在黄河入海口,为什么未能形成大的城市?
(引导同学看图:长江、珠江、黄河三条河流的入海口的城市分布情况)


4 交通运输变化一定促进城市的发展吗?
(展示课件: “株洲市的发展示意图”
①1949年以前,株洲市的规模和城市空间分布有何特点?为什么会呈现这样的分布特点?
②现代株洲城市规模和形态发生了什么变化?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上述变化说明: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变化深刻影响着城市的空间布局。)

5 京杭运河沿岸城市发展及衰落的原因?
(展示“扬州的资料”阅读“扬州的变迁”完成活动题
① 古代的扬州――繁荣富强
② 近现代的扬州――发展缓慢
③ 如今的扬州――重新焕发青春)


6 株洲的兴起,扬州的变迁这两个事例说明了什么?

课后巩固
石家庄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查找相关资料说明
1 交通运输的变化对聚落的发展有何影响?
2 铁路穿城对石家庄的城市形态产生了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