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高三历史教案>第七单元第1课 穆塔帕王国与“黄金国”的传说

第七单元第1课 穆塔帕王国与“黄金国”的传说

详细内容

第七单元 大津巴布韦遗址与非洲文明探秘

第1课 穆塔帕王国与“黄金国”的传说

教案

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从古津巴布韦国家衍生的穆塔帕王国

古津巴布韦国家与大津巴布韦遗址、穆塔帕王国

1.大津巴布韦遗址和穆塔帕王国同是南部非洲文明的代表

2.为获取黄金,葡萄牙人来到东非海岸,并逐渐向非洲内陆探索。葡萄牙人在与穆塔帕王国的交往中,努力寻找“黄金国”

通过对大津巴布韦遗址和穆塔帕王国的了解和学习,进一步认识非洲的古代文明,尤其是南部非洲古代文明

阅读分析文字材料和图片

问题探究

古老而壮观的津巴 布韦文化是古老非洲文明的一个杰出标志。也展现了南部非洲那些鲜为人知却十分灿烂辉煌的过去。它充分体现了非洲人民的智慧

富饶而强盛的穆塔帕王国

穆塔帕王国概况

阅读图片与文字,归纳总结与问题探究

葡萄牙人由沿海向内陆探索

费尔南德斯、西尔维拉

情景再现

问题与探究

黄金国的传说

黄金国

阅读文字

问题探究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重点

穆塔帕王国的概况。

难点

葡萄牙人由沿海向内陆探索。

教材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单元的引言由文字和“津巴布韦鸟”及外表光滑的实心圆锥形石塔两张图片组成。文字内容主要点明了古 埃及文明代表着古代北非曾经存在着的辉煌灿烂的文明。而南部非洲也存在着引人注目的古代文明,这就是古老而壮观的津巴布韦遗址为代表的古津巴布韦文明。文字侧重而又简要介绍了南部非洲古代文明的神秘面纱是如何揭开的。两张图片中的“津巴布韦鸟”及实心圆锥形石塔是大津巴布韦遗址最珍贵的文物,可以成为引导学生探索非洲古文明,考证古非洲历史的重要窗口和路标。建议引导学生先了解非洲及津巴布韦的政治、历史、地理的概况,增加学生对津巴布韦的感性认识,为学习本单元内容奠定基础。

教学建议:建议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引言内容。

问题一,通过阅读引言内容你了解到哪些历史信息?

问题二,古埃及文明有哪些重要标志?

问题三,南部非洲古代文明的神秘面纱是如何被揭开的?古津巴布韦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什么?

在教师与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引入本单元第一节课的学习。

第一节课教材从古津巴布韦、穆塔帕王国的概况以及黄金国的传说等方面把学生带入神秘的南部非洲文明。

第一目“从古津巴布韦国家衍生的穆塔帕王国”

教材以时间为发展线索,概述了津巴布韦这块土地上的第一个国家组织――津巴布韦国家的出现以及穆塔帕王国的由来。

公元11世纪末,这里出现第一个国家组织――津巴布韦国家,它的政治经济中心就是今天的大津巴布韦遗址,15世纪中叶达到鼎盛时期,王国版图已遍及今天的津巴布韦全境。1500年左右津巴布韦国家走向衰落。

穆塔帕王国原是津巴布韦国家的一部分,传说在1420―1430年左右,在穆塔帕的领导下,它从津巴布韦国家独立出来,可以指导学生阅读[历史纵横],1884年穆塔帕王国在葡萄牙进攻下,最后一个穆塔帕向葡萄牙投降。1889年,英国的南非公司取得这个地方的占领权,葡萄牙人退出。

建议在教学时结合本课的引言和穆塔帕马武腊肖像讲清穆塔帕王国原称是什么?原有哪几种称呼?现在一般称之为什么?教学时教师要点明人类文明源于大河文明。这些大河流域由于当时温暖的气候条件,水源充足、土地肥沃、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形成了各自的文明。在赞比西河和林波波河之间的津巴布韦高原,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无边的草地提供了广阔的牧场,加上矿产资源丰富,10万年前,人类已经繁衍生息在这片土地上了。宜人的自然环境是津巴布韦文明产生发展的重要条件,由此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学习。

第二目“富饶而强盛的穆塔帕王国”

教材详尽叙述了南部非洲文明的代表――穆塔帕王国的富饶和强大。

16―17世纪是穆塔帕王国的极盛时期。

在领土方面,穆塔帕王国幅员辽阔,臣属众多。不仅有直接统治的领土,而且还有间接统治的从属国。

政治方面,政治体制严密,有严格的等级,穆塔帕拥有绝对的权威,既是广大地区的统治者,又是军事和宗教领袖。

在经济方面,农牧、采金和对外贸易为经济的三大支柱。农业以种植粟和高粱为主,近海处种大米和甘薯,赞比西河谷产棉花。畜牧业以养牛为主。手工业发达,纺织业已经产生。冶金业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具体表现为已能制成铜锡或铜铅合金,知道使用土制风箱提高炉温。穆塔帕王国生产的铁质量很好,被葡萄牙人拿到印度去制造枪支。由于蕴藏着丰富的黄金,采金业尤为突出。黄金对穆塔帕王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一方面黄金是最重要的出口货物,通过出口黄金可以换取来自印度的丝绸、棉布、玻璃珠等,另一方面因为采金时要交税,出口黄金也要交重税,统治者从中获取了大量的财富。穆塔帕王国的臣民交纳的贡赋分为实物和劳役两种,王室的土地全靠臣民耕种。这种严密的贡赋制度保证了穆塔帕国家和王室有充裕的物质来源。

军事方面,为了维持对贸易和臣民的控制,国王拥有人数众多 的军队。国王的亲属也拥有军队,为争夺王位而发生的内讧不断削弱穆塔帕王国。

穆塔帕王国的对外贸易比较发达。津巴布韦地区很早就存在黄金贸易,黄金贸易给早期以放牧为生的津巴布韦高原人带来了财富,也对整个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穆塔帕王国时期,黄金是主要出口物,另外还有象牙和铜等物,换取来自东印度的丝绸、棉布、玻璃珠等。18世纪,这里主要出口奴隶。

建议在教学时由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分组讨论。

问题一,穆塔帕王国在何时产生?它的领土扩张在何时结束?

问题二,16―17世纪是穆塔帕王国的什么时期?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结合课本中的图片(如17世纪初采金现场,如穆塔帕的棉纺织业),问学生这些图片反映了穆塔帕王国的哪方面的内容?

问题三,为什么说黄金在穆塔帕王国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与学生讨论完这些问题后,可以联系16世纪西欧的历史引入下一目的教学。

第三目“葡萄牙人由沿海向内陆探索”

教材详尽介绍了葡萄牙人是如何探索穆塔帕王国的。

随着新航路开辟成功,16世纪初,葡萄牙人占领了东非海岸的一些重要港口。寻找黄金是葡萄牙人来到这里的重要的动力,他们在东非海岸获取了数量不少的黄金,并且对盛产黄金的穆塔帕王国产生了浓厚兴趣。

安东尼奥・费尔南德斯是第一个到达穆塔帕宫廷的葡萄牙人,他成功会见了当时的穆塔帕,为穆塔帕王国同葡萄牙人经常开展贸易创造了条件。并且把穆塔帕王国各方面情况详尽介绍给了葡萄牙国王,并对这个国家的 力量和富裕进行了渲染。正是在他的建议下,葡萄牙国王开辟了赞比西河航线,把许多军舰开进了赞比西河以遏制阿拉伯商人。随后,在16世纪30年代初,一些葡萄牙商人来到穆塔帕王国,他们在赞比西河岸的塞纳和太特建立了两个贸易基地,利用这些基地,葡萄牙人在同阿拉伯人的贸易竞争中占了上风。

传教布道是葡萄牙人来到穆塔帕王国的另一个重要动力。1560年底天主教耶稣会修士贡萨洛・达・西尔维拉来到穆塔帕王国布道。传教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受到阿拉伯人的嫉恨。他们诬陷贡萨洛・达・西尔维拉要篡夺穆塔帕的王位,结果1561年3月贡萨洛・达・西尔维拉被国王处死。以此事为借口,葡萄牙两次大举进攻穆塔帕王国,但都以失败告终。此后很长的时间,葡萄牙人只好对穆塔帕王国交税纳贡。

1629年穆塔帕马武腊为争夺王位,投靠葡萄牙并签定卖国条约,大量葡萄牙人因此进入了穆塔帕王国。穆塔帕王国逐步走向衰亡。

第四目“黄金国的传说”

本目的教材讲了三点:第一,由于津巴布韦地区蕴藏着丰富的黄金,津巴布韦人很早就开采黄金,本地区有着传统的黄金贸易。约公元10世纪开始当地居民就用黄金与东非海岸的阿拉伯人进行交换。约12世纪初,津巴布韦国家建立之后,这种贸易一直持续进行。第二,黄金国的传说由来。到了16世纪,葡萄牙远征军入侵印度洋地区,占领了非洲海岸的重要港口,控制了赚钱的黄金贸易。从传言中他们得知,在非洲内地有大城市和大金矿,是由一个叫莫诺莫塔帕(意为金矿的主人)的国王统治着,莫诺莫塔帕的要塞和宝塔都是“由巨大石块砌成”,葡萄牙人把这名字与《圣经》中盛产黄金和宝石的城――奥菲尔相提并论。于是开始出现“黄金国”的传说。葡萄牙人在东非海岸获取了数量不小的黄金,并努力寻找传说中的“黄金国”。第三,黄金国的考证。第一次将津巴布韦同《圣经》所讲的黄金产地奥菲尔联系起来是英国诗人约翰・米尔顿的《失乐园》一书,米尔顿推测津巴布韦就是黄金的产地。19世纪下半叶,黄金国的推测得到学者的证实。当时英国人类学协会副会长基恩教授认为奥菲尔的黄金是来自“赞比西河与林波波河的上游”。

黄金国的传说和考证,吸引了大批探险家和殖民者前来津巴布韦探宝。引起了考古人士对大津巴布韦遗址的发现和发掘。正如《非洲地理》上所写的那样:“失落文明的证据一个个像袅袅青烟从非洲内陆升起,大津巴布韦址便是其中之一。它的发现,证明了我们之前对非洲的了解是如此的肤浅和无知。这是世界上惟一一个以考古遗址命名的国家。”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关于“从古津巴布韦国家衍生的穆塔帕王国”一目的教学

帮助学生理解南部非洲文明的代表是津巴布韦文明。大津巴布韦遗址和穆塔帕王国同属津巴布韦文明,但它们属于不同的政治实体。教师可以首先采用谈话法,了解学生掌握了哪些有关非洲文明的知识,掌握到什么程度。例如,非洲是最早跨入文明社会的地区之一,请用史实说明。古埃及文明有哪些重要标志?南部非洲古代文明的神秘面纱是如何被揭开的?古津巴布韦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什么?(展示本课导言中的图片并加以说明)南北非洲文明发源地在自然环境方面有什么相同点?南部非洲津巴布韦地区在什么时候有人类生息繁衍?津巴布韦地区第一个国家组织是什么时候产生的。以后是怎样发展演变的?古津巴布韦国家和穆塔帕王国存在什么样的关系。穆塔帕王国原称是什么?还有什么相关的称呼?最后教师指出大津巴布韦遗址和穆塔帕王国都是同属于古津巴布韦文明,是南部非洲古代文明的代表。

关于“富饶而强盛的穆塔帕王国”一目的教学

本目有四幅图片和一篇[历史纵横]。建议教学时充分加以利用。让学生感受穆塔帕王国的富饶和强盛。首先指导学生进行细读课本 内容,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问题一,穆塔帕王国在何时产生?它的领土扩张在何时结束?问16―17世纪是穆塔帕王国的什么时期?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结合课本中的图片(如17世纪初采金现场、穆塔帕的棉纺织业),问学生这些图片反映了穆塔帕王国的哪方面的内容?为什么说黄金在穆塔帕王国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此可以和古埃及文明相比较,让学生体会“文明”的含义。同时指出虽然当时的穆塔帕王国富饶而强大,威名远播,但基本上没有文字记载,与16―17世纪的西欧相比,远远落后于后者,最终被殖民者征服。

关于“葡萄牙人由沿海向内陆探索”一目的教学

本目有两个[历史纵横]和一幅图片。结合新航路的开辟与学生共同探讨葡萄牙人来到非洲的目的是什么?在黄金的诱惑下,葡萄牙人远涉重洋,来到了东非海岸,为了寻找金矿,他们最终又来到了非洲的内陆。他们的代表是安东尼奥・费尔南德斯。指导学生阅读《历史纵横》了解安东尼奥・费尔南德斯,并从课文中归纳出他的成功之处。不久葡萄牙人在同阿拉伯商人的贸易竞争中占了上风。指导学生看书中耶稣会修士贡萨洛・达・西尔维拉清苦简朴 的形象,要求学生归纳出他的活动。引导学生阅读《历史纵横》说出穆塔帕王国的衰落和结局。

最后教师指出,新航路开辟之后,葡萄牙人由东非沿海向非洲内陆进行了探索,他们占据沿海岸的港口,开辟了赞比西河航线,建立了贸易基地,获取了大量的黄金。耶稣会修士贡萨洛・达・西尔维拉在穆塔帕王国也进行了艰苦的传教布道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穆塔帕王国受内讧和外族的入侵双重打击,逐步走向衰亡,1884年,最后一个穆塔帕战败,向葡萄牙人投降。

关于“‘黄金国’的传说”一目的教学

建议指导学生阅读本节课文内容,分析自然环境和矿藏特点以及津巴布韦高原人传统的黄金贸易对津巴布韦社会的影响。指出津巴布韦正是靠着黄金贸易而日益富庶,不仅发展成为繁华强盛的都城,而且威名远扬。16世纪初,这些金光闪闪的黄金以及有关穆塔帕王国富有黄金的传说,像磁石一样吸引着葡萄牙人,葡萄牙人远涉重洋来到东非寻找黄金,葡萄牙人在东非海岸,获取了数量不少的黄金。葡萄牙人的成功以及葡萄牙人的渲染,极大诱惑了西欧人。人们开始把津巴布韦同《圣经》有关黄金产地奥菲尔联系起来。根据《圣经》中《列王记》上的记载:奥菲尔的金矿是所罗门王难以置信的财富的源泉。认为在南部非洲存在一个“黄金国”,于是出现了“黄金国”的传说。教师指出,黄金国的传说和考证,吸引了大批的探险家和殖民者前来探宝,也引起了考古人士对大津巴布韦遗址的发现和发掘,从而揭开了这一南部非洲文明的神秘面纱。

2.教学案例

案例一 在介绍本单元引言内容时可以这样导入,用实物投影仪或计算机介绍三幅图片。

图片1: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埃及金字塔

提问:有哪位同学知道古代世界七大奇观惟一仅存在世的是哪个?只有古埃及金字塔巍然独存。请同学谈谈古埃及文明。教师指出非洲是最早跨入文明社会的地区之一,地处北非的古埃及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举世闻名的金字塔就是古埃及辉煌文明的见证。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广大南部非洲也存在过一些古老的国家。在今天的津巴布韦国家范围内,曾经出现过津巴布韦国家,创造了津巴布韦文明,就是后人所称的大津巴布韦遗址。下面我们来看两幅图片。

出示图片2“津巴布韦鸟”石雕,图片3圆锥形实心石塔。

“津巴布韦鸟”石雕是大津巴布韦遗址中最珍贵的文物,这种鸟用皂石雕刻而成,鸟身如鹰,而头似鸽子,脖子高仰,翅膀紧贴身子,是当时绍纳人所崇拜的一种神鸟。雕刻工艺精细,造型雄健,艺术价值连城,出自公元14世纪至15世纪绍纳人的能工巧匠之手,它和圆锥形实心石塔是古津巴布韦文明的象征。今天我们学习神秘的南部非洲文明。指导学生阅读引言中的第二部分,转入第一节的学习。

案例二 在学习“从古津巴布韦国家衍生的穆塔帕王国”一目时可以这样导入。

问题1:我们学过哪些文明古国?它们的生存环境有什么相同之处?教师要点明人类文明源于大河文明。这些大河流域由于当时温暖的气候条件,水源充足、土地肥沃、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形成了各自的文明。在赞比西河和林波波河之间的津巴布韦高原,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无边的草地提供了广阔的牧场,加上矿产资源丰富,10万年前,人类已经繁衍生息在这片土地上了。宜人的自然环境,是津巴布韦文明产生发展的重要条件。11世纪末,这里出现了第一个国家组织――古津巴布韦国家,并在古津巴布韦国家的基础上产生了穆塔帕王国。

引导学生阅读本节的引言和图片穆塔帕马武腊肖像。

问题2(学生讨论):穆塔帕王国是什么样的国家?国王拥有绝对权威,神秘专制,有严格的等级。

问题3:穆塔帕王国怎样建立和发展的?1420―1430年左右从津巴布韦国家独立出来。穆塔帕先迁到北方的丹达地区,继而占领了附近部落的土地,穆塔帕的儿子继续扩张,领土包括今天的莫桑比克的西北部直至印度洋。约1500年,扩张基本结束。国家的领土格局也基本定型。

问题4:穆塔帕王国与古津巴布韦国家的关系?引导学生阅读《历史纵横》找到答案。

案例三 在学习“葡萄牙人由沿海向内陆探索”一目时可以这样展示两段材料。

材料一:“――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黄金,谁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的一切。”

――1503年《哥伦布致西班牙国王和王后书》

材料二:用迪亚士自己的话说,他航行的目的是“为上帝和皇帝陛下服务,给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带去光明,并像所有人渴望的那样去发财致富”。1498年,当达・伽马抵达印度的卡里库特港时,一位当地人问葡萄牙人到底想得到什么,达・伽马答道:“基督徒和香料。”赫尔南多・科特斯,在准备征服墨西哥时宣称:“我为获取金子而来,而不是当农民种地的。”

――约翰・伽马凯等《世界诸国史》

阅读这两段材料,请同学们思考:新航路的开辟者和早期西方殖民者的主要目的有哪些?迪亚士所说“给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带去光明”是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回答,一是为“发财致富”(寻找黄金),二是“给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带去光明”(强烈的宗教情绪,热衷于传播天主教,使当地人皈依基督教)。

引导学生阅读完本节后问:16世纪初葡萄牙人探索南部非洲的目的是什么?用具体的史实加以说明?由此引导学生完成本目的教学任务。

案例四 关于“黄金国”的传说,本目教学可采用问题式教学。

问题1:葡萄牙人为什么要到非洲来?葡萄牙人是在黄金的诱惑下,远涉重洋,来到东非海岸,为寻找金矿,他们又来到非洲 内陆。

问题2:津巴布韦地区的矿藏有什么特点?蕴藏着丰富的黄金。

问题3:津巴布韦高原人与外部世界的贸易有何特点?教师指出早期津巴布韦人经济靠畜牧业,富裕程度的评估靠的是牲口的多少,牛羊成了交换日常用品的中间物。以牲口多少论贫富之外,高原人也与外部世界进行其他物品的贸易。津巴布韦地区盛产黄金,黄金很快成了这里的主要出口物。约10世纪开始,他们用黄金与东非海岸的阿拉伯人进行交换,12世纪初,津巴布韦国家建立之后,这种贸易一直持续进行。黄金从津巴布韦的东边流到非洲和阿拉伯商人的手里;这些商人活跃在当今的肯尼亚到莫桑比克的非洲沿海港口,用黄金换回世界其他地区的产品,然后西运到非洲内地。黄金贸易给以放牧为生的津巴布韦高原人带来了财富,在大津巴布韦,考古学家已经发现:中国的陶瓷器物、印度的珍珠、伊朗的地毯。16世纪初,这些金光闪闪的黄金以及有关穆塔帕王国富有黄金的传说,像磁石一样吸引着葡萄牙人,葡萄牙人来到东非海 岸,获取了数量不少的黄金。葡萄牙人的成功以及葡萄牙人的渲染,极大诱惑了西欧人,人们开始把津巴布韦同《圣经》有关黄金产地奥菲尔联系起来。根据《圣经》中《列王记》上的记载:奥菲尔的金矿是所罗门王难以置信的财富的源泉。于是出现了“黄金国”的传说。

最后教师总结:1.有关黄金国的推测得到学者的证实,奥菲尔的黄金来自津巴布韦地区。2.黄金国的传说和考证,吸引了大批的探险家和殖民者,也引起了考古人士对大津巴布韦遗址的发现和发掘,从而揭开了这一南部非洲文明的神秘面纱。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1.根据课文内容,撰写一篇300字的调查报告,题目是“威名远扬的穆塔帕王国”。

16―17世纪是 穆塔帕王国的极盛时期。幅员辽阔,臣属众多。政治体制严密,穆塔帕拥有绝对的权威,既是广大地区的统治者,又是军事和宗教领袖。王国十分富庶。农牧、采金和对外贸易为经济的三大支柱。农业以种植粟和高粱为主,畜牧业以养牛为主。能够制成铜锡或铜铅合金,知道使用土制风箱提高炉温。产出的铁质量很好,被葡萄牙人拿到印度去制造枪支。盛产黄金,黄金是最重要的出口物,通过出口黄金换取来自印度的丝绸、棉布、玻璃珠等,另一方面采金和出口黄金都要交重税。统治者从中获取了大量的财富 。臣民交纳的贡赋为实物和劳役两种,王室土地由臣民耕种。严密的贡赋制度保证了穆塔帕国家和王室有充裕的物质来源。穆塔帕王国的强盛使它威名远扬。

2.葡萄牙人是如何探索穆塔帕王国的?

解题关键:对黄金的狂热追求,热衷于传播天主教。

思路引领:葡萄牙最早开辟了由西欧通往印度的新航线。费尔南德斯和西尔维拉最早对穆塔帕王国进行了探索。葡萄牙人掌握了赞比西河航线并建立了重要的贸易基地。

答案提示:15世纪末,葡萄牙人达・伽马开辟了由西欧通往印度的新航线。出于对黄金的狂热追求和传播天主教,葡萄牙人占据了东非海岸,并对非洲内陆国穆塔帕王国进 行探索。葡萄牙人获取了数量不少的黄金。安东尼奥・费尔南德斯是第一个到达穆塔帕宫廷的葡萄牙人,他会见了当时的穆塔帕,获得极大成功,为穆塔帕王国同葡萄牙人经常开展贸易创造了条件。不久葡萄牙人掌握了赞比西河航线并建立了重要的贸易基地。热衷于传播天主教的耶稣会修士贡萨洛・达・西尔维拉在穆塔帕王国传教布道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17世纪20年代以后,穆塔帕王国在内讧中走向衰落,穆塔帕马武腊投靠葡萄牙并签定卖国条约,大量葡萄牙人进入穆塔帕王国。1884年最后一个穆塔帕向葡萄牙投降。

二、学习延伸

1.查阅《世界地图集》,了解津巴布韦共和国的面积、人口、物产、名胜古迹。

面积:39万平方公里。

人口:约1 330万(2000年)。

物产:工业有黄金、铁合金、镍、石棉、黑花岗岩、石墨、铬矿白金(铂)、煤、铜。农业有玉米、棉花、高粱、小麦、大豆、花生、葵花子、咖啡、蔗糖等。

名胜古迹:大津巴布韦遗址。

2.阅读与思考

有学者说:“黄金在津巴布韦历史的作用,怎么说也不算夸大。”这句话你是否同意?

答:同意。津巴布韦地区盛产黄金,黄金是第一出口物。黄金贸易给以放牧为生的津巴布韦高原人带来了财富,也深深影响了津巴布韦的社会结构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昔日的大津巴布韦正是靠着黄金贸易而日益富有,发展成为繁荣强盛的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