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历史一轮基础知识点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复习学案
详细内容
第三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基础过关:
一、十月革命的条件
1.19世纪末20世纪初,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 2.社会矛盾重重,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环节。
3.成熟的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和领导。 4.一战造成了有利的国内外形势。
问题:
(1)上述原因哪一条是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的最根本的原因?哪一条是革命能成功的最主要的原因?
(2)为什么说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你是如何理解的(可从政治、经济两个方面来理解)。
(3)与其他主要帝国主义国家相比,俄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最突出的优势是什么?
二、经过:
1.二月革命:
(1)1917年3月 工人举行示威游行,进而转为起义,推翻了 王朝,形成两个政权――临时政府和 ,其中前者的性质是 ,后者是 。
(2)为了给俄国革命指明出路,列宁发表了著名的《 》,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无产阶级 革命的任务。权力应当转移到 和 手中,提出了“ ”口号。同时指出,新建立的国家应该是 ,而不是 。
(4) 事件标志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结束,同时也说明了用 方式夺权已不可能,使得革命的方针发生了改变。
2.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1917年10月,布尔什维克党成立领导起义的机构―― ,11月7日,攻占临时政府所在地 ,推翻了以 为首的临时政府,7日上午发表了列宁起草的《 》宣布临时政府被推翻。7日晚的 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先后通过了《 》《 》《 》,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 政府。其中最能反映俄国人民普遍愿望的文件是《 》。
三.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1)性质:是世界上第一个阶段取得胜利的无产阶级领导的 革命。
(2)意义:
①为把俄国改造为社会主义强国和实现 创造了重要前提;
②冲破了 阵线,推翻了 统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 国家;③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的榜样,开辟了 的新时代;
④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 提供了强大的 和实践指导力量。
★问题提升:
1.二月革命的性质是什么?为什么说这场革命超出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
2.二月革命后,普列汉诺夫说“俄国的历史还没有磨出能烤制社会主义馅饼的面粉”,这种观点的出发点是什么?这种观点的依据又是什么?
3.全俄第二次工兵代表苏维埃通过的文件中,哪一部最能反映俄国人民的普遍愿望?十月革命对国际格局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4.从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上看,中国与俄国各自的特点是什么?这种不同特点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
5.近代以来,国际工人运动中心经历了从英国(19世纪中期)――法国(19世纪70年代)――德国(19世纪末)――俄国(20世纪初)的转移,你能分别用史实予以说明吗?并请分析转移的原因。
★拓展延伸
1.为什么说社会主义革命不是发生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是发生在相对落后的俄国:
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特别落后、战争引起的危机特别严重是根本原因(1)沙皇专制制度阻碍了社会进步,成为各种革命力量的攻击对象(2)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尚未完成,这一革命会成为社会主义革命的阶梯,将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于农民反对地主结合起来,壮大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力量(3)俄国的落后加上第一次世界大战加剧了各种社会矛盾
2.十月革命的特点
(1)从理论角度看:列宁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立了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在一个国家取得胜利的学说,使俄国在在资本主义包围下,在经济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2)从革命的道路看:十曰革命走的是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扩展到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革命道路。
(3)从革命的阶段性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紧密相连的(即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形成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性质阶段的革命。
(4)从革命实现的方式看:有设想和平夺权到运用暴力革命形式夺取政权。
3.俄国、中国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的不同方式
俄国:采用了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走的是城市包围农村的道路。原因是二月革命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镇压革命,布尔什维克党制定了正确的革命方针――武装起义,同时俄国是一个帝国主义国家。
中国:在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通过三大改造实现社会主义革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原因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无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和经济命脉,在此之下,中国共产党坚持统一战线,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进行了三大改造。同时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决定了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4.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的异同
(1)相同点:领导力量基本相同,都是由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
(2)不同点:
①革命对象不同:前者推翻的是沙皇专制统治,后者推翻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②革命性质不同:前者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后者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③结果不同:前者虽然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依然实行对外参加一战,对内镇压人民的政策,而后者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④影响不同:前者结束了封建王朝的专制统治,后者实现了社会性质的转变,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