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发电厂典型事故汇编(锅炉篇)之九
详细内容
三次风带粉严重超温1979年5月17日#4炉在启动制粉系统时,因操作调整不当,严重超温而导致停机。【事故经过】5月17日2时25分,#4炉运行人员在启动乙制粉系统时调整不当汽温升高,当汽温560℃时副司炉(汽水盘)汇报班长汽温上升较快。班长采取措施不力,先停三台给粉机,汽温继续上升。当停乙制粉系统时,指示表汽温已达600℃,记录表也已达580℃以上。汽机在汽温升高过程中负荷由100MW推至“0”,并手动跳机。【事故原因】1.乙制粉系统启动,三次风大量带粉,使进入炉膛的燃料量大幅度增加,造成汽温急剧升高,是造成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2.班长(代司炉)对三次风大量带粉的后果估计不足,采取措施不力,调整不当,导致汽温进一步升高。
3.制粉值班工没有及时从排粉机电流的增大发现三次风带粉,使班长(司炉)、副司炉处理滞后。
4.副司炉减温水开启不及时,提前量没有掌握好,汇报滞后,延误了班长(司炉)处理时间。
5.汽温升高是因为启动乙制粉系统引起,司炉没有及时采取停乙制粉系统的措施。
6.班长(代司炉)对该炉的运行性能、燃烧惯性了解不够,缺乏有效的处理手段。【事故防范】1.遇有操作各岗位之间应加强联系沟通,便于司炉及时掌握全炉情况,正确指挥。
2.司炉应根据氧量、汽压、汽温、火焰情况等判断出进入炉膛燃料量的多少,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3.副司炉应密切配合司炉维持汽温正常,掌握汽温上升与下降减温水调节的提前量。
4.制粉系统停运前,应将煤粉抽尽。发现异常应及时查明原因予以消除。
5.若因某项操作引起的参数异常,应尽快恢复到操作前状态,待参数正常后分析原因予以消除。
6.加强技术培训力度,提高值班人员业务水平。
7.提高岗位分析质量,将安全关口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