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全册表格式教案(人教版)
详细内容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课时1
授课者杜芳柏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知识目标同时让学生在内心摆脱自负和自卑的不良心理品质
能力目标养成自信的良好心理品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分析自负和自卑使人远离成功,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教学重点1.了解自信是成功的基石;2.培养自己具有自信的良好心理品质。
教学难点了解自负和自卑使人远离成功。
教学方法教法讨论法、探究法。
学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课前导学案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导课由复习导入新课学生回答教师所提问题让学生明白,自信的重要信
二、新授课
1、一对孪生子共有的心态
小铭的事例
2、自信有助于成功
古希腊雄辩家的故事
自信者的哪些心理品质有助于成功?
小铭为什么未能当选?面对沮丧的他,你能给他提出一些忠告吗?
学生思考:
他找到了锻炼嗓音的窍门了吗?
他有表演的欲望吗?
自信对于他取得成功,起了什么作用?
学生读书25面,自己总结
自负、自卑对人的影响
让学生明白,成功离不开自信。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课堂小结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的收获及质疑
课堂训练课练
作业布置非选择题
板书设计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1、“一对孪生子”共有的心态;2、自信有助于成功
3、哪些心理品质有助于成功?1、2、3、4
教学反思学生对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比较难理解,在今后教学中应多举一些由于自信较高而有所成就的那些事例。
靖边五中思想品德教学设计(3周)
年级 七 第 6 课时 2012年 2 月 29 日 星期 三
课题唱响自信之歌课时1
授课者杜芳柏授课时间2012.2.29
教学
目标知识目标知道树立和增强自信的方法
能力目标学会正确地自我认识对自己作客观的评价。
运用正确的方法,增强自信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分析自己优缺点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悦纳自我的愉快心态。
教学重点树立增强自信心的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更全面、更客观地认识自我。
教学方法教法情感体验教学法、对照分析法、问题教学法、实例分析法。
学法分析 小组讨论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课前导学案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导课猜猜看我是谁?(教师应用亲身例子说明自信的重要性,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让学生猜他是谁?
自信的重要性
二、新授课(1)看自己的进步(板书)
制作一幅图表(多媒体显示)
看自己的长处(板书)(自己讲、同学帮)
案例分析
阅读课本P29第一段案例;
教师分析案例,设问1:学生昔日的跨栏冠军在病床上悟出了什么道理?
学生填表
学生在表上填写自己的变化
让一些学生谈自己的变化和设想
将表收上来、保存作学生成长记入。
请同学勇敢上台,讲自己的长处并展示。
请其他学生谈对自己的看法,主要讲长处。
昔日跨栏冠军后来又成为一名一流的撤销员,这证明了什么?归纳;(2)战胜了挑战,增强信心与实力
让学生知道:有自信才能有成绩,有成绩就会更自信
引导学生谈自己的亲身经历(勇于尝试,接受挑战――战胜挑战,增强信心和实力的过程)
课堂小结“”战胜困难――才能――增强实力与信心
课堂训练课练
作业布置每人收集一份名人体现我中华民族自尊自信的事例
板书设计唱响自信之歌
看到进步与长处 增强信心与实力 做自信的中国人
教学反思教学中要把握住让学生互相找优点,从而发现自己的闪光点,进一步增强自信心。
靖边五中思想品德教学设计
年级 七 第 7 课时 2012年 3 月 5 日 星期 四
课题自己的事自己干课时1
授课者杜芳柏授课时间2012.3.5
教学
目标知识目标① 懂得自立的含义。
② 了解自立的表现。
能力目标初步形成自己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的能力,为将来走向自立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 树立自立的生活态度。
② 在实践中体验自立的意义。
③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明确在法治社会里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教学重点自立的含义、表现
教学难点在实践中培养自立品质
教学方法教法活动、讨论法
学法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学生所用材料,人手一份。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导课画面欣赏:其中一幅是一棵直立的树,另一幅是一株爬墙的爬山虎
提问:这两幅画中的两种植物,
它们的生长状态是截然不同的。你能
说说,由此我们联想到人在生活中
的哪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吗?
通过画面欣赏,让同学们初步体会到我们要做象树一样直立生长,自强自立,不依赖他人的人,因为人的成长过程是一个不断提高自立能力的过程。从而引出这节课的主题――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自立
二、新授课学生看课本P34页的图画,思考问题,并回答:什么是自立?青少年要不要自立?
预测与引领:在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时,启发学生多角度思考,尽量多说。
说一说
1、在我的生活中哪些是自立的表现?
2、自立对自己的成长有什么好处?
1、 假设父母因故外出一周,只有你一个人在,你会怎样安排自己的生活?
2、假设学校取消了班主任制度,没有班主任的约束 ,你该如何安排自己的学习?
通过青少年身上较常见的事例引发学生的相关体验,思考自立的含义以及自立与青少年成长之间的关系。
通过与国外同龄人的对比,使学生认识到我们自身的差距,从而增强紧迫感;理解学会自立的重要性,从而提高自觉培养自立精神的意识。
通过内心的感悟,体会自立在我们每个人生活中的重要性,同时自立箴言的宣读,激发学生的自立信心和勇气。
这块内容重点是帮助学生理解自立的表现,让学生认识到自立在其生活中的重要性。
让学生通过书面实践,锻炼自己在生活、学习方面的自立能力
课堂小结总之,人生需要自立,而自立的人生需要从少年时代做起。没有一个人的成功是随随便便的,没有一个人的成功是不经历风雨的,让我们一起在歌声中,点燃一盏自强自立的心灯,照亮我们生命的前程吧!
布置拓展作业:今天我远行
新 课 标 第 一 网
课堂训练课练
作业布置课练非选择题
板书设计自己的事自己干
自立人生少年始 人生需自立
教学反思
靖边五中思想品德教学设计
年级 七 第 8 课时 2012年 3 月 7 日 星期 四
课题告别依赖走向自立课时1
授课者杜芳柏授课时间2012.3.7
教学
目标知识目标正确引导学生认识依赖的危害性,深化对自立的认识
能力目标帮助学生转变观念,增强责任心,掌握自立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为使学生真正成为自立自强的人做好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
教学重点明确自立和自主的内在联系;树立自立观念,勇于实践锻炼。
教学难点明确自立和自主的关系。
教学方法教法调查、讨论、表演等方法。
学法练习、合作、交流等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课前导学案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导课我们在探讨了自立的含义及表现的基础上,又对中学生的自立自理能力做了调查,从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有不少学生的自立自理能力还比较欠缺,责任心还不强,事事依赖他人的现象还比较严重。那么,我们怎样做才能成为真正自立的人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让学生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逐步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依赖心理,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
通过课前调查结果入手,引起学生共鸣,导入新课。
二、新授课组织学生分析调查结果,播放录音材料,引导学生运用切身体会悟出依赖对自己成长的危害。同时,注意帮助学生区分依赖与必要帮助的区别。
通过“全国十佳少年”的典型事例,分析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什么?再给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去讨论、交流,从中得出我们怎样才能走向自立
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到了自身存在的依赖心理,意识到了依赖心理的危害性,了解了走向自立的一些方法,那么,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我们应怎样去克服依赖心理,逐步走向自立自强呢?
同学们的回答十分精彩。是的,我们要想走向自立,就要在思想上转变观念,克服依赖心理,增强责任意识,在社会生活中多实践,多锻炼,自觉学习自立的本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提高自立能力,早日真正成为一个自立自强的人。
运用日常生活中亲身经历,感悟依赖心理的危害,并通过相互交流,认识到我们不能再有依赖心理,否则很难真正自立起来。
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内化知识,得出走向自立的方法:从小事做起,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结合自身实际,畅谈自己未来的打算
此环节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结合身边小事畅所欲言。让学生在交流中内化知识,自然得出这一环节的结论:告别依赖,并不是拒绝帮助。
通过给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认识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并知道如何自我管理,从而最终达到提高自立能力的目的。
这一环节,主要是想让学生首先从思想上认识到今后如何去安排自己的生活、学习,为今后逐步走向自立人生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课堂小结同学们的回答十分精彩。是的,我们要想走向自立,就要在思想上转变观念,克服依赖心理,增强责任意识,在社会生活中多实践,多锻炼,自觉学习自立的本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提高自立能力,早日真正成为一个自立自强的人。
通过总结,使学生从思想认识上升到具体行动,帮助学生逐步树立自立自强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从而自觉摆脱依赖心理,不断走向自立
课堂训练课练
作业布置非选择题
板书设计告别依赖走向自立
不能再有依赖心理,自立与自主的关系
(转变观念、掌握方法、勇于实践)走向自立
教学反思
靖边五中思想品德教学设计
年级 七 第 9 课时 2012年 3 月 12 日 星期 一
课题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课时1
授课者杜芳柏授课时间2012.3.12
教学
目标知识目标① 懂得自立的含义。
② 了解自立的表现。
能力目标初步形成自己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的能力,为将来走向自立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 树立自立的生活态度。
② 在实践中体验自立的意义。
③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明确在法治社会里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教学重点自立的含义、表现
教学难点在实践中培养自立品质
教学方法教法活动、讨论法
学法交流、讨论等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学生所用材料,人手一份。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导课画面欣赏:其中一幅是一棵直立的树,另一幅是一株爬墙的爬山虎
提问:这两幅画中的两种植物,
它们的生长状态是截然不同的。你能
说说,由此我们联想到人在生活中
的哪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吗?
通过画面欣赏,让同学们初步体会到我们要做象树一样直立生长,自强自立,不依赖他人的人,因为人的成长过程是一个不断提高自立能力的过程。从而引出这节课的主题――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自立)
二、新授课学生看课本P34页的图画,思考问题,并回答:什么是自立?青少年要不要自立?
说一说
1、在我的生活中哪些是自立的表现?
2、自立对自己的成长有什么好处?
小结: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提高自己自立能力的过程。自立的生活表现在方方面面,也从方方面面影响着我们的成长和发展。
1、 假设父母因故外出一周,只有你一个人在,你会怎样安排自己的生活?
2、假设学校取消了班主任制度,没有班主任的约束 ,你该如何安排自己的学习?
让学生自己选择想了解的外国青少年的自立情况。
有四个国家可以选择:美国、日本、瑞士和德国。
问:外国青少年如何培养自立?
1、让学生自己填写感悟:
2、宣读自立箴言:
(播放背景音乐)
预测与引领:在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时,启发学生多角度思考,尽量多说。
学生交流、讨论
学生设计自已的生活
自立就是――
自立就是――
学会自立,――
学会自立,――通过青少年身上较常见的事例引发学生的相关体验,思考自立的含义以及自立与青少年成长之间的关系。
这块内容重点是帮助学生理解自立的表现,让学生认识到自立在其生活中的重要性。
让学生通过书面实践,锻炼自己在生活、学习方面的自立能力
通过与国外同龄人的对比,使学生认识到我们自身的差距,从而增强紧迫感;理解学会自立的重要性,从而提高自觉培养自立精神的意识。
通过内心的感悟,体会自立在我们每个人生活中的重要性,同时自立箴言的宣读,激发学生的自立信心和勇气。
这其实也是对这堂课的最后总结。
课堂小结总之,人生需要自立,而自立的人生需要从少年时代做起。没有一个人的成功是随随便便的,没有一个人的成功是不经历风雨的,让我们一起在歌声中,点燃一盏自强自立的心灯,照亮我们生命的前程吧!
布置拓展作业:今天我远行
课堂训练课练
作业布置非选择题
板书设计自己的事自己干
一、自立人生少年始 二、人生需自立
教学反思从总体上看,这节课是按照新课程改革指导的方向“走”,既有成功的地方,也有也不足之处。做得较好的地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够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教学设计形式较新颖,贴近学生的生活,在准确把握教材内容合理利用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为学生准确的学习教材内容而选择使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形成了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不足之处是有些地方衔接的不太自然,对个别同学的点拨不到位。.
靖边五中思想品德教学设计
年级 七 第 10 课时 2012年 3 月 14 日 星期 三
课题告别依赖走向自立课时1
授课者杜芳柏授课时间2012.314
教学
目标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教法
学法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
学生准备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导课
二、新授课
课堂小结“。”
课堂训练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靖边五中思想品德教学设计
年级 七 第 4 课时 2012年 2 月 23 日 星期 三
课题课时1
授课者杜芳柏授课时间2012.2.23
教学
目标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教法
学法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
学生准备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导课
二、新授课
课堂小结“。”
课堂训练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