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政治4-8课导学案(人教版)
详细内容
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导学案
班级: 姓名: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总序号:15
课 题第七课 第一框 走进法律课 型新授课
课 时第1课时(第七课共3课时)教 具多媒体
学习目标1、了解身边的行为规则及遵守这些规则的必要性。
2、了解法律的三个显著特征。
3、知道社会生活和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认识法律的规范和保护作用
学习重点1、法律的基本特征。
2、法律的作用。
学习难点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
知识树构建
学习过程及内容
一、导入新课:
对比P86页左右两幅图,说说两幅图有什么异同。你从这个现象对你有何启示?
二、新授课
(一)自主阅读教材,完成下列空格:
1、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 、 、 、 。
2、法律是 规范。法律具有三个最为显著的特征:
①法律由 制定或 ;
②法律靠 保证实施,具有 。
③法律对 具有 。
3、法律的作用:
①法律的 作用突出表现为,它规定人们 ,必须做什么, ,不应当做什么。
②法律具有 作用,法律通过 和 ,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
4、我们 ,需要法律的 。 、 、 ,是我们应尽的 ;以 为荣,以 为耻,使我们应树立的价值标准。
5、判断:①法律只对犯罪人员具有约束力。( )
②只要不违法犯罪,公民生活就与法律无关。( )
(二)合作探究部分
1、比较P88页表格中的项目,将备选内容填入适当的空格内。
2、阅读小明的日记,在这篇日记中,出现了很多的社会规则。请你说说哪些规则是属于道德,哪些规则属于纪律、规章,哪些规则属于法律?
3、看课本P88漫画。说说小郑是怎样解决这件事的?
4、看课本P89图画。两幅图反映了什么问题?
三、拓展提升
1、2003年某市一个乡村的30多户农民从某农资公司购买了一批化肥,投入田间,结果因化肥是假肥,致使30多户农户损失共10多万元。后来这些农户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判决该公司赔付农户损失费10多万元。(多选)
(1)农资公司的行为是( )
A、违反法律的行为 B、应受到道德谴责的行为
C、违反纪律的行为 D、法律禁止的行为
(2)法院的判决说明了( )
A、法律是我们生活的“卫士” B、法律能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
C、我们的合法权益,需要法律的维护 D、我国法律的保护作用有限
2、你能帮老爷爷出出主意吗?
课 堂 检 测
1、单项选择题:
(1)“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揭示了一个重要的道理,这就是( )
A、没有圆规也能画成圆。 B、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
C、人人都要按自己的规矩办事。D、在社会生活中有无规矩一个样。
(2)下列选项能直接体现法律特征的是( )
A、路人纷纷指责李某乱闯红灯 B、公司制定员工考勤制度
C、法院判处林某有期徒刑5年 D、学校处分违反校纪的学生
(3)近年来,我国检察机关查处的违法案件中,被绳之以法的既有普通百姓,也有领导干部、社会名人等,这一事实表明我国的法律( )
A、是由国家制定的 B、是以权利与义务为内容的行为规范
C、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D、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板书设计知识树构建内容
课后反思
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导学案
班级: 姓名: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总序号:16
课 题第七课 第二框 法不可违课 型新授课
课 时 第2课时(第七课共3课时)教 具多媒体
学习目标1、了解和判别违法行为的含义和类别。
2、把握犯罪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
3、把握刑法、犯罪和刑罚的关系,认识刑罚的种类。
学习重点1、三种违法行为的异同。
2、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3、刑罚的种类及内容。
学习难点一般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的异同。
知识树构建
学习过程及内容
一、导入新课:
阅读小勤的故事,思考一个要求的学生为什么会丢大面子?这样的事情可以避免吗?通过这个故事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二、新授课
(一)自主阅读教材,完成下列空格:
1、违法行为的含义:凡不履行 ,或者做出 的行为
根据违反的法律,可将它们分为: 违法行为、 违法行为、 违法行为。
2、犯罪的含义(基本特征):具有①严重 ( 性)、
②触犯 ( 性)并
③依法应受到 的行为( 性)。
3、刑罚的含义:又叫 、 ,是指 对犯罪分子实行惩罚的一种强制方法。
4、种类:主刑: 、 、 、 、 五种。
附加刑: 、 、 三种。
(二)合作探究部分
1、通过小勤的经历和其它几个案例,分析总结,什么是违法行为?
2、结合P91-92页情景填表格,在比较中理解违法行为的类别。
3、思考是否违法是否就是犯罪,为什么,犯罪有哪些特征?
①
②
③
4、阅读P95页杨前线的案例,思考本案中犯罪分子受到了什么处罚,你知道的刑罚种类有哪些?
4、阅读P96《飞机上的玩笑》这个案例,思考:开玩笑犯法吗?如果人们无意之中犯法,可以原谅吗?如果有人怂恿你,你会这么做吗?
三、拓展提升
1、拾金而昧违法吗?说出你的理由。
2、我校为增强学生法制观念,提高学生法律意识,准备开展一次法律宣传活动,请你参与;
(1)为本次活动设计两种活动形式:
(2)为本次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课 堂 检 测
1、单项选择题:
(1)如果说道德是人们追求的较高境界,那么___则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
A.守规则 B.不违法 C.遵纪守法 D.诚实守信
(2)某犯罪嫌疑人为了报复社会,在公共汽车上放置炸药,炸药爆炸后造成16人死亡、30人受伤的惨剧。这说明犯罪的最本质特征是( )
A、严重危害性 B、刑事违法性 C、严重违法性 D、刑罚当罚性
(3)违法行为包括:①违反宪法行为②违反《中学生守则》③刑事违法行为④ 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 )
А、①②③ В、②③④ С、①③④ D、①②④
(4)2008年12月31日,原三鹿集团董事长田文华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被石家庄市中院一审判处无期徒刑,原三鹿高管王玉良、杭志奇、吴聚生分别被判有期徒刑15年、8年和5年。这说明( )
①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否则要受到法律制裁 ②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③他们这种行为是一般违法行为 ④ 犯罪行为要受到刑罚处罚
А、①②③ В、①③④ С、②③④ D、①②④
2、材料分析题
司机刘某爱开快车,经常疲劳驾驶,注意力不能集中,多次闯红灯被警察罚款;也曾和别人有小碰撞,撞坏了别人的物品而赔偿。刘某最后一次驾车因疲劳过度,撞人致死。他怕承担责任,撞人后驾车逃逸,后被公安机关抓获,最终受到刑事制裁。
请回答:刘某的上述行为有哪些是违法行为?分别属于什么违法行为?
板书设计知识树构建内容
课后反思
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导学案
班级: 姓名: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总序号:17
课 题第七课 第三框 防患于未然课 型新授课
课 时 第3课时(第七课共3课时)教 具多媒体
学习目标1、1、认清犯罪行为的危害性,把握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的关系。
2、2、自觉树立法律意识,积极预防违法犯罪。
学习重点1、犯罪的危害 2、如何做到防患于未然
学习难点违纪、违法、犯罪的关系
知识树构建
学习过程及内容
一、导入新课:
请你用“违纪、违法、犯罪”三个词语,组成一句话!
二、新授课
(一)自主阅读教材,完成下列空格:
1、人的道德水平与守法的关系:
(1)人的行为是受 支配的。
(2) 高, 强,就会追求上进, 或少犯错误,就不会作出
的事情。
(3)道德水平 ,法制观念 ,就会追求 ,难免违犯 的错误,发展下去就可能 ,甚至陷入 的泥沼。
(4)遵守法律,也是 的表现。
2、怎样做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
(1)应自觉树立 ,维护 ,自觉 ,做一个 的人。
(2)加强 , 道德,做一个 的人。
(3)要从 做起,预防 。
3、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为①保障未成年人 、培养其 、②有效的 未成年人 而制定的。
4、怎样预防违法犯罪?
要重视 ,自觉 , 交友, ,避免沾染 , 。
5、未成年人不得有哪些不良行为?
6、未成年人不得有哪些严重不良行为?
(二)合作探究部分
1、阅读:教材第97页陈某的案例,思考:
①陈某由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逐步走向犯罪道路的原因有哪些?
②结合陈某的经历,请你说说违纪、违法、犯罪这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③陈某的案例给我们什么样的警示?
2、阅读教材第98页“小迪的故事”并思考:犯罪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都有些什么危害?
他人:
家庭:
自己: 社会:
3、阅读教材第98页“相关连接”的内容:那种认为年龄小与犯罪无关,年龄小犯罪不受处罚的想法对不对?为什么?
4、阅读教材P99页案例,讨论:小张思想上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给我们的启发有哪些?
5、阅读P99页相关链接,思考:1、为何制定本法?2、这部法律有何作用?
6、阅读分析案例,你得到怎样的启示?
三、拓展提升
材料分析:请根据三则材料回答:
(1)上述三则材料说明了什么?
(2)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示?
课 堂 检 测
1、单项选择题:
(1)青少年要努力学习法律知识,是因为青少年只有学法、懂法,才能( )
①增强守法的自觉性②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③保证自身的健康成长 ④培养自己成为合格的公民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2)作为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我们应自觉树立法律意识,加强自身修养,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要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下列做法不利于加强自我防范的是 ( )
A、放任不良行为的发展 B、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严格要求自己
C、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 D、及时矫正不良行为
(3)人的行为是受思想观念支配的。下列四个选项中,对这就话理解错误的是( )
A、道德水平高,法制观念强,就会追求上进,不犯或少犯错误
B、道德水平低,法制观念淡薄,就会追求低级趣味,难免犯错误
C、遵守法律是践行道德的表现 D、只要思想观念上重视,行为上做的好与坏则无所谓
(4)“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些话的道理是( )
A、生活离不开法律 B、违法行为会受到法律制裁
C、青少年要防微杜渐,自觉守法 D、法律是特殊的行为规范
板书设计知识树构建内容
课后反思
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导学案
班级: 姓名: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总序号:18
课 题第八课 第一框 特殊的保护 特殊的爱课 型新授课
课 时 第1课时(第八课共1课时)教 具多媒体
学习目标1、认识未成年人保护的必要性,了解我国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专门法律。
2、知道未成年人身边的种种保护及其要求。
学习重点1、为什么要对青少年给予特殊保护。
2、家庭保护的具体规定,明确家庭的责任和未成年人的权利。
学习难点四种保护的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知识树构建
学习过程及内容
一、导入新课:
通过对学生夏斐的案例的了解,思考问题,夏斐妈妈的做法是否合法?这个案例给我们什么启示?
二、新授课
(一)自主阅读教材,完成下列空格:
1、未成年人是指 的公民。
2、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两部法律是 和 。
3、未成年人保护法中为保护未成年人设置了四道防线: 、 、
、 。
4、家庭保护:要求 或者 依法履行对 的 的职责,尊重 的权利。
5、家庭保护的作用:使未成年人的 免受来自 ,为未成年人的 提供适宜的 。
6、未成年人保护法对家庭保护的有关规定:
(1)
(2)
(3)
7、学校保护:要求 等 依照 的规定,对未成年人进行 ,并对他们的 和 实施保护。学校保护涉及 、 、 等方面。
8、未成年人保护法对学校保护的有关规定:
(1)
(2)
(3)
(4)
(5)
9、社会保护:要求 创造一种有利于 的 。它包括对未成年人的 、 、 和 的保护等方面。
10、司法保护:要求 、 、 以及 等
依法履行 ,对未成年人实施 措施。如:设立 ,
,尊重 未成年人的 ,保护其 ,做好
等等。
(二)合作探究部分
1、给教材第104页的漫画命名。讨论:家长整天打麻将,不管孩子的行为对吗?学生维护自己的权利主要应以哪部法律为后盾?
2、观察教材第105页丰富多彩的夏令营活动。思考自己的学校举办过哪些有益的活动。要求:从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改善师生关系、保障学生安全、丰富学生生活等方面,献计献策。
3、“蓝极速”网吧的哪些做法是违法的?为什么?面对网吧、营业性舞厅等场所的诱惑,你是怎样做的?把你最想说的一句话送给你的同学。
三、拓展提升
小玲今年15岁,是初二的学生。两年前父母离婚,法院把她判给了爸爸。爸爸再婚,但继母不要她,她就去找生母。生母以法院判决为由不同意要她。结果小玲只好随年老体弱的奶奶生活。由于生活没保障,小玲无心向学,常迟到。老师多次体罚她。小玲不想再读书了,就到一家小店当服务员赚钱。
材料中的做法哪些是违法的?如果你是小玲,你会怎么办呢?
课 堂 检 测
1、下列行为是否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请说明理由。
①“受女子无才便是德”等思想的影响,父母要上初二的女儿进城当保姆。(是、否)
②国家有关部门查处并销毁淫秽光盘。(是、否)
③一些学生违反班级纪律,班主任对其进行批评教育。(是、否)
④一些地方的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体育场、公园等场所相继对中学生开放。(是、否)⑤学生小王因考试不及格,父亲一怒之下,把他打了一顿。(是、否)
板书设计知识树构建内容
课后反思
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导学案
班级: 姓名: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总序号:19
课 题第八课 第二框 善用法律保护自己课 型新授课
课 时 第2课时(第八课共2课时)教 具多媒体
学习目标1、了解和灵活运用维护权益的有效途径。
2、了解诉讼手段的作用及其类型。
3、善于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学习重点1、如何运用非诉讼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如何运用诉讼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学习难点怎样增强法律观念,善于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特别是同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应具有的智慧。
知识树构建
学习过程及内容
一、导入新课:
分析案例,回答问题。
二、新授课
(一)自主阅读教材,完成下列空格:
1、我们维护权益最有力的武器就是 。能够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有 、 、 、 等。
2、维护我们合法权益的途径:
(一)非诉讼手段:非诉讼手段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 的有效手段。它包括:
⑴向 、 、 、 等方面反映问题,寻求帮助以解决问题;
⑵通过 、 等方式,解决 、 ,保障公民权益。
(二)诉讼手段:诉讼也就是 。它是 主持 参与的
的程序。诉讼是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 、 的一种手段,是保护我们权益的 。
4、诉讼的种类: 、 、 。
(1)刑事诉讼是指 在 和 的参加下,依法
犯罪、 犯罪、 犯罪、的活动。
刑事诉讼案件有两类:一类是 ,一类是 。
(2)民事诉讼是 在 和 的参加下,依法审理
和解决 的活动。
(3)行政诉讼,俗称“ ”,是指 在 的参与下,依照 解决 的活动。行政诉讼是解决行政纠纷的 。
5、怎样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
(1)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是 的责任。
(2)我们在与违法犯罪分子斗争时,既要 ,又要 。特别时在双方力量对比 的情况下,不要与其 ,而要讲究 ,尽量减少 ,力求在 的前提下,巧妙地将 抓获。
(3)面对歹徒行凶,设法 歹徒,记住歹徒 ,了解歹徒 ,及时 拨打“ ” 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二)合作探究部分
1、通过导入部分的案例,思考帮助受害者解决困难的办法有哪些?先可以采用什么办法?如果不行,还有什么办法?(要注意选择方法的先后秩序)
2、阅读案例续接,小芳通用什么手段保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她寻找什么机构来帮助自己?
3、阅读P112页相关链接,通过案例了解行政诉讼。
4、帮李鹏、王超和小芳想办法,总结如何善用法律保护自己。
三、拓展提升
阅读小周的案例回答问题:这起案件属于什么性质的诉讼? 小周的行为说明了什么?
课 堂 检 测
1、判断题:
(1)俗称“民告官”的诉讼是民事诉讼,这是解决民事纠纷的重要途径。( )
(2)通过向政府有关部门、司法机关、人民团体、有关社会团体等反映问题,寻求帮助,以解决问题;或通过打官司、调解、仲裁等方式,解决争议、纠纷,保障公民权益的方法叫非诉讼手段。( )
(3)许多事实告诉我们,青少年同违法犯罪作斗争,及时拨打“110”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
2、单项选择题:
(1)由于我们对法律知道的少,常需要帮助。下列机构能给我们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是( )
①法律从服务所 ②律师事务所 ③公证处 ④居民委员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社会是复杂的,未成年人难免会受到伤害。我们维护权益最有力的武器是( )
A、道德 B、打官司 C、法律 D、社会舆论
(3) 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一种手段,是保护 我们的最后屏障。 A、非诉讼 B、私了 C、忍气吞声 D、诉讼
(4)下列案件适用民事诉讼程序的是(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①赵某与其妻李某的离婚案件 ②遗产继承纠纷案件 ③歌星杨某起诉某出版社的图书有损特的人格,要求出版社赔偿精神损失案件 ④经济诈骗案件
(5)青少年要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要用最小的损失来制止违法犯罪行为,就必须( )
①学会运用“110”报警 ②记住违法犯罪分子的生理特征,以便有关部门确认违法犯罪分子 ③记住有利于抓获违法犯罪分子的其他线索,以便有关部门抓住违法犯罪分子 ④保护好犯罪现场和各种证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小明看到同学小强伙同校外人员王某偷盗校园内自行车,于是报告给学校。小明的行为( )
A.背后打小报告,是不道德的行为 B.是敢于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表现
C.是不敢勇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表现 D.是不讲友谊、不够朋友的行为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