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肉筑长城学案
详细内容
第16课 血肉筑长城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共与国民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过程;掌握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2、过程与方法:根据图例符号意思,识别战役空间分布情况,了解进程;配合列表,拟顺知识要素;通过复述,学得论从史出方法;多角度分析国共合作抗日的战线,战场及不同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国共两党的爱国军人在国家危难之时,不惜流血牺牲,英勇抗击日寇,体现了炎黄子孙强烈的爱国传统;初步了解抗日战争八路军、新四军及人民武装是抗日中流砥柱。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教学难点:中共七大的召开、七大的内容、七大的意义
三、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阅读教材,找出平型关大捷的时间、指挥、战果和意义。
2、阅读教材,找出台儿庄战役的时间、指挥、战果和意义。3、阅读教材,找出百团大战的时间、指挥、战役目标和意义。
4、中共七大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二)合作探究:
1、 你能从目标、规模和战绩方面评价百团大战吗? 2、中共七大制定的党的政治路线是什么?
3、 讨论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4、“八年浴血战,今日奏凯歌。”抗战胜利有什么重大意义?抗战结束后,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又会怎样呢?
5、近代历史上日本发动了两次侵华战争,结局如何?对中国有何影响?
(三)系统总结:
1.知识建构:
第一乐章 《怒吼吧,黄河》(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第二乐章 历史道路的抉择──中共七大
第三乐章 胜利之歌――抗日战争的胜利原因
2.方法归类:
同学们需要注意掌握战役的几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结果、意义等。
(四)巩固训练:
1、《血战台儿庄》这部电影,反映的是中国军队歼敌1万多人,取得抗战开始后重大胜利的一次战役,战役的指挥者是( )
A.林彪 B.李宗仁 C.张学良 D.傅作义
2、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的会议是( )
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瓦窑堡会议 D.中共七大
3、中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在反抗外来侵略中,惟一取得彻底胜利的是( )
A.中法战争 B.解放战争 C.抗日战争 D.中日甲午战争
4、小陈的家乡被日本统治50年之久,抗日战争胜利后才回到祖国怀抱,他的家乡是( )
A.南京 B.x藏 C.台湾 D.东北三省
5、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能够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是( )
A.国共两党的合作 B.全民族的共同抗战
C.国际社会的援助 D.建立了抗日根据地
6、“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 这首诗歌赠与的对象彭大将军指挥了哪次战役?( )
A.台儿庄战役 B.百团大战 C.徐州会战 D.淞沪会战
7、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胜利的相同意义是( )
① 沉重的打击了日寇 ② 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
③ 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④ 是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一次重大胜利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