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辍学开公司被骗197万(一)
详细内容
烟台一名只有24岁的大学生,为帮助父母摆脱经济上的困境,毅然半途终止了学业,利用国家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开办了一家贸易公司。但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他做的第一笔生意就被人给骗了,货物叫人拉走了,可百万元的货款至今却一分钱也没拿到。
王冬是芝罘区人,今年24岁。两年前,他还是大学生。王冬的父母因为各自单位不景气双双下岗,日子过得十分艰难,再加上王冬在外地上学,生活更是难上加难,每年还要自己到劳动部门交两个人的养老金,被生活压得都喘不过气来。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王冬的父亲狠狠心,把公司当初给他们两口子的几万元安置费买了一辆二手车,给人家跑长途,日子总算过得有点眉目,经济状况一度好转,王冬的生活费也有了着落。但王家的日子仍过得紧巴,每年都得从微薄的工资里拿出暖气费、电费、煤气费。这一切都被懂事的王冬记在心里。
2008年,王冬当时上大三。当年,国家出台了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这一消息令他心动,何不利用国家对大学生的优惠政策创办一家公司,帮父母挣钱养家呢!当王冬向父母提出休学创办公司的想法时,父母一起反对,他们都觉得这是儿子一时心血来潮,事后也没再理会。可没想到,王冬是认真的,后来他真的办理了休学手续,并很快在当地注册了一家公司。
去年,王冬认识了一个姐姐。这个热心的姐姐还帮他联系了一笔业务,与一家大公司建立了业务联系,并很快签订了一笔要货数百吨的合同。之后,为了筹措货款从国外进货,王冬动员父母把家里唯一的房子抵押给了银行,又从亲戚、朋友、邻居那里借了高利贷。王冬父母平日为人善良、人缘好,大家看王家的确有困难,就把自家存款暂时借给了他们。当时,王家承诺这些亲戚朋友说:“就借两个月,一万元给1000元利息。”就这样,王冬的父母先后帮儿子筹措了197万元货款。
按照王冬的测算,从订货到货物到港只需半个月,虽然借条上写了借两个月,但肯定用不了这么长的时间。可他没想到,从此他的噩梦就要开始了。
去年8月份,王冬将货款打到了国外,对方很讲信用,很快就把需要的数百吨货物发到了天津港。然后,取完货物的王冬问要货方何时交接。对方称“现在没有钱,可以先交货,等有钱时再给货款。”王冬迟疑不决,拿不定主意时,那个“姐姐”和购货方老板的女儿向他信誓旦旦地表示:“有我们俩在,你还怕钱要不回来?”经过一番考虑,王冬这才让对方把货物拉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