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了解市场>网招成主流 创业仍谨慎 市场欠监管

网招成主流 创业仍谨慎 市场欠监管

详细内容

据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联合部分区县调查队对上海市10余所高校近600名应届毕业生开展的2011年上海市大学应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显示,高校应届毕业生求职渠道多样化,网络日益成为求职的最主要渠道,高校应届毕业生对创业态度仍然谨慎,人力资源市场监管理尚待加强。

  网络招聘成毕业生求职主流渠道

  调查显示,有68%的受访者选择通过人才网站求职,60.1%通过校园招聘会,42%通过亲戚朋友介绍,37%通过社会招聘会,14.3%通过职业介绍机构,9.8%通过报刊、电视等媒体信息,5.5%通过上门,毕业生求职渠道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在已签约的受访者中,有32.8%通过人才网站找到工作,28.6%通过校园招聘会找到工作,24.3%通过亲戚朋友介绍找到工作。人才网站、校园招聘会、社会关系成为毕业生求职三大主要且有效的渠道。这表明,人才网站求职信息量大、成本低、快捷便利,校园招聘会针对性强,社会关系对毕业生关心程度高、对毕业生的特点更加了解等特点使这三种求职渠道受到越来越多大学毕业生求职的重视。

  高校应届毕业生对创业态度谨慎

  与国家大力提倡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相对应,目前高校应届毕业生对创业仍持谨慎态度。有30.3%的受访者表示有创业的打算,69.7%表示不打算创业。在有创业打算的受访者中,问及创业项目的来源,有33.3%表示是家庭产业和生意,32.5%表示是在校科研项目研究结果市场化运作,17.5%是学校面向毕业生的创业推介项目,7%表示是在校参加比赛并取得资助的项目,另有9%选择其他。可见,家庭产业和生意、在校科研项目研究结果市场化运作、学校面向毕业生的创业推介项目已成为大学生创业项目的三大重要来源,对大学生创业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调查认为,目前各高校创业氛围尚不浓厚,一方面,受社会经验、个人实际情况等影响,将在学校研究成果或“高校创业计划大赛”成果进行市场化运作的毕业生非常少;而另一部分学生在服装、餐饮等低技术含量的产业创业,获得帮扶的力度较小,企业抗风险能力极弱。

  人力资源市场监管应加强

  调查还建议,应进一步加强社会观念引导与人力资源市场监管。政府可针对不同类型、不同行业、不同层次的用工制定发布本市高校毕业生最低工资指导机制,缩小同层次“蓝领”与“白领”的收入差距,确保应届毕业生收入的合理性;加强对招聘单位以及人才网站等社会性职业介绍机构资质的监管,提高就业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建立健全用工机制,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同时加强高校毕业生求职方面投诉的受理与处理,使学生求职投诉有门;对于外地生源优秀毕业生,还可考虑在其毕业一定时期内给予租房、交通等生活补贴或提供集体住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