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如何选择海外上市地点(一)
详细内容
1993年,国有企业青岛啤酒挂牌香港股市,拉开了内地企业海外上市的序幕,至今已有一百多家中国企业在香港、纽约、伦敦等海外证券市场上市。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融资需求的不断增长,加之中国内地资本市场的机制不完善、容量较小,国有企业选择海外上市,取得了显著成效。不过,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推进,中国内地资本市场自身快速发展,各项功能逐步健全,许多在海外上市的大型国有企业开始回归内地资本市场,大型国有银行也开始在内地和香港同时上市。可以预计,随着中国经济全球影响力的上升,充分利用海内外资本市场进行全球融资,是国有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然选择。
然而,海外上市需要理性权衡,如果上市地点选择不当、成本控制不当、融资规模确定不合理,也会使海外上市成为国有企业扬帆出海的伤心之旅。
上市地点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国内企业海外融资的费用和成本,进而影响整个上市活动的成败。任何对海外市场的盲目追求,都会让企业渴望通过上市融资扩充资金实力的梦想落空。
海外上市,作为吸纳国际资金的重要渠道,正随着中国企业竞争力的不断提高而备受追捧。然而,海外上市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性工作,要使上市成功,并达到预期的目标,国内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的融资规模和不同市场的上市条件、风险以及成本合理挑选上市地。
全球主要交易所的上市条件比较各国证券交易所的上市条件都经历了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不同时期对股票上市的要求也各不相同,而且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文化、市场发育的程度各不相同,导致不同的证券市场或者相同的证券市场不同时期,上市条件也不同。表1是对香港、新加坡、美国证券市场的定位和上市条件的比较。
企业在选择上市地点时,需要进行理性的权衡,既要考虑企业自身的比较优势和市场定位,还要对不同证券交易所和市场投资者的比较优势进行评估。企业应该选择市场收益大而需要付出的资源相对少的上市地点。
从成本角度看,不同交易所由于上市条件、监管规则、交易规则等的不同,引起上市的交易成本不同;从收益角度看,不同交易所所属国家的资金供给量不同、交易所的品牌效应不同,造成企业通过股票发行所获取的溢价收益不同;从企业发展战略看,在不同交易所发行,对企业的战略形象、国际知名度影响不同。企业选择海外不同交易所发行股票,应该充分考虑企业融资成本、融资收益及企业发展战略三个方面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