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公司准备>现象:创业企业开始逃离“北上广”?(一)

现象:创业企业开始逃离“北上广”?(一)

详细内容

罗永浩在4月初在微博上为其锤子科技招聘软件研发总监时,除了百万年薪的诱人条件外,还特别提到了“如果应聘者的上一份工作是在上海、杭州或深圳,锤子科技在搬离北京前,另有每年十万元的PM2。5津贴。”实情也罢,噱头也好,但北京确实不太招人待见了。

  从2009年开始,“逃离北上广”的现象开始涌现,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很多人的这种逃离,都是各种权衡、比较下做出的决定,这个决定,关乎他们以后的人生路怎么走。现在,发现我身处的创业圈,也开始上演这种“逃离”。当然“逃离”用在这里很不准确,很多创业企业选择离开北上广,是一种主动的出击,创业者想要掌握自己企业的命运,离开“北上广”,关乎企业之后的路怎么走。

  云科技报道,2008年创立创意商品电商网站趣玩的周品在今年将公司总部从北京搬到了成都。为什么要搬?周品说其实是“以人为本”。“我们这一票人在北京都没生活得更好的可能性……我想要我们这一票人在3-5年内能安心创业。避免有浮躁的想法。”

  下面我们就以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创业氛围最浓、风投机构最密集的北京为切入点,来看看具体的情况:

  在IT企业、IT精英聚集的北京中关村地区,房价已高达六七万/平米,君不见新浪今年一季度的利润只能在北京买一套房吗? 而且,现在商住两用房很难注册公司了,居委会不给盖章了,工商局也不批了。北京写字楼的租金更是不虚“寸土寸金”之名,初创企业们真心租不起,找个办公的地非常难。再加上孩子入学难、交通拥堵、空气污染以及二三线城市“宜居”生活的吸引力,很多创业者对在北京生活是越来越不满意。

  当然“万恶的北京”也不是一点都不让人留恋,就像回到二三线城市的青年会怀念北京的展览、演出、讲座、形形色色的朋友一样。很多创业者对北京也不是说一点儿都不爱。毕竟这里有最好的互联网创业氛围、人才多、资本多、点子多、媒体多……有的企业把总部迁走了,市场、品牌等部门仍留守北京,创始人也要每个月飞北京一趟;也有的企业从二线城市发家后,把总部定在了北京。

  力美互动创始人舒义在2012年接受《创业邦》杂志采访时为记者列出了下面这些数据:

  我在成都给一个游戏公司投了几十万元,熬了三年,没有再融资也活得好好的,团队的核心成员一个都没走。两年前,成都核心的 ios程序员,月薪在2500到3000元。成都的环境更适合做开发,比如明确的游戏开发任务,人员不浮躁,没有挖人的现象。相比之下,北京的人力成本太高。两年前,一个核心的ios程序员月薪就在2万块,和成都将近10倍的差距。仅仅在两年前,我们公司的最高工资是8000块。我当 时觉得好心痛,基本上恨不得天天盯着他做好多事情。现在在北京,我们公司核心的程序员月薪在3万元,一般的也要1。5万元。从百度那些大公司招来的人,动不动就要求年薪四五十万,而且还要有期权留住他。核心的销售,月薪也基本在1。5万到2万元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