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大学生创业>一场独唱音乐会获得灵感 小小戏服店一年赚十万(一)

一场独唱音乐会获得灵感 小小戏服店一年赚十万(一)

详细内容

靠了在朋友的一场独唱音乐会上获得的灵感,毕业于西北纺织工学院服装设计专业的吴曦开了个专门设计、制作各种表演戏服的服装店。现在,他一年能赚十万元。

  朋友一语点醒商机

  2004年,大学毕业回到重庆后,吴曦在一家文艺单位做服装管理。因为学的是服装设计,朋友单位搞晚会、庆典什么的,吴曦经常受邀去帮忙设计演出服。

  2006年9月,市歌剧院的朋友要开场独唱音乐会,邀请他帮忙设计独唱服。在裁缝店取货付款时,吴曦发现那件演出服是用仿真丝和雪纱纺做的。面料成本不过70元,加工费却要每件200元。

  “你还不晓得啊!”看到吴曦很惊讶,朋友解释说:“赶上各个单位搞文艺演出的高峰期,裁缝店忙不赢。样式复杂点的戏服,还不愿意做耶。”

  吴曦顿时受到了启发,是啊,现在各行各业经常要举行文艺表演、晚会、庆典……如果开家戏服设计工作室,肯定大有商机。

  开店三月收回成本

  当年10月,吴曦在鲁祖庙花市附近,租了一间面积不到80平方米的居民房,找亲戚借来两台旧缝纫机,又投5000元新买了一台高速电动绞边机和一个吸风烫台,再从劳务市场招来三个缝纫工,前后花了不到一万元,戏服设计工作室就开张了。

  工作室刚开张,生意就来了。“正赶上年关演出活动的旺季,靠朋友介绍的各单位迎春晚会、团拜会的合唱服定做,每个月要生产上百件戏服。”吴曦说,到春节前,除去各项开支,三个月后他已经收回了开店的成本,另外还有5000多元的盈余。

  发挥优势扩大生意

  随后进入演出淡季,戏服订单一落千丈。这憋得吴曦去考察市场。很快,他发现各学校搞文艺活动是经常的事,对戏服的款式、面料和色彩搭配等要求十分苛刻,而一般裁缝店的师傅不懂设计,只会按照顾客拿来的样式制作。同时,戏服一般生产量小,加工工序复杂,大的裁缝店也不愿意接活。

  裁缝店的劣势,对于科班出身的吴曦来说,恰恰是强项。紧接着,吴曦开始挨个上门毛遂自荐。什么样的节目用什么样的服装;什么样的头饰配什么样的衣服;打哪种灯光,化哪种妆;用什么材料效果又好又省钱……面对客户,专业优势突出的吴曦信手拈来。

  吴曦的生意开始红火,几乎每天都有人慕名前来定制戏服,甚至不乏百事可乐、重庆民族艺术学校等大客户。他自称,目前一年的纯利润将近十万元。

  成本收益分析》》

  房租、税收:每月1500元左右

  设备:缝纫机、绞边机、烫台等

  4000元~5000元

  材料:布料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