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时健:赞成全民创业 自己暂时不放手(一)
详细内容
很多人知道褚时健的人生经历,却好像并没有真正读懂这个故事。CFP图
2015年的褚橙丰收了,88岁的褚时健显得特别开心。
10月中旬,褚橙即将上市之前,一场又一场的发布会在褚橙庄园举行。对褚橙来说,每一年到了这个时节它才会成为焦点。而对褚时健来说,只要露面,何时何地他都是焦点。
75岁时,爱“折腾”的褚时健从头开始,选了需要等待和耐心的农业创业,折腾出褚橙,成了中国最出名的“橙王”。从红塔时代的“烟王”到褚橙时代的“橙王”,总有很多人来请教他,要怎么做事业;很多企业家围着他,问他什么叫企业家精神。而他的告诫,听起来却多少有些“过时”。
“我的(企业)平均劳动力形成的价值要比国家的高,我一直就是那个样子要求自己的。所以在做烤烟时要比别人纳的税多,比别人交给国家的好,今天(褚橙)是我们自己的了,也是一样的要求。”
在这个强调规模远胜于利润的互联网年代,褚时健对于利润的执拗,对于“创造高于这个国家平均劳动力形成的财富”的标准多少有点另类。但这也是他被很多人视为“神”一般存在的原因。
实在的果农
人人都想从褚时健身上找到从低谷重新爬起的人生哲学,但却忽视了这位老人做的都是实在事。
4年前,褚橙一炮而红,褚时健再成为焦点。镁光灯下,人们因为“人生总有起落,精神终可传承”这句励志口号,重新细读了他的人生。也因为王石那句经典的引用:“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志,不是看他登到顶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低谷的反弹力”,人人都想从褚时健身上找到从低谷重新爬起的人生哲学,但却忽视了这位老人做的都是实在事。
十年栽树,漫山红土如今已绿树成荫,果实累累。2002年,保外就医的褚时健选择和老伴马静芬回云南新平县嘎洒镇的哀劳山承包山头,开始种橙。这一年,他75岁。
褚时健说:“搞这个农业基础很困难,得一步一步来,开始的四五年果实品质并不好,装在箱子里烂了很多,有时候味道淡,有时候酸。”
褚橙庄园有四个作业长。自种橙第一天就跟着褚时健的作业长王学堂回忆:“2009年以前都艰难,品质出现问题,市场推不动,资金成问题,产量一两千吨都卖不出去。”
中国人不喜欢吃酸,褚橙的特点是味甜稍酸,皮薄易剥。这个标准是褚时健研究得出的。“云南冰糖橙是低酸品种。中国人不喜欢吃酸,美国以前卖新奇士很多,但酸,它的糖酸比是10:1。褚橙的糖酸比是2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