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合伙人”的微信创业梦(一)
详细内容
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很多毕业生不再怀揣简历、四处奔波,而是把目光投向了创业。并且,创业实践不再局限于毕业生,而是自大学求学之时就开始了。伴随着网络长大的这代大学生,也越来越善于利用这个平台,开发了一些新颖的创业形式。南开大学的一群在校大学生从微信中发现商机,开发微信平台和数据库为商家推广,他们拥有怎样的创业经历?会给我们哪些启发?
拿出手机,点开微信,已经成为很多人沟通交流的首选方式。南开大学的一群大学生因此迸发出灵感,把创业梦搬到了微信上。
“创业之初,我们没有启动资金。而开发微信平台为商家营销和推广品牌,几乎可以做到‘零成本’。”施卓杰,“津创盛世”创业团队负责人如此解释把眼光投向微信的原因。
“津创盛世”全部是由南开大学“90后”大学生组成。2012年10月,团队组建时,成员只有5名:施卓杰是团队总负责人,同学张宇、崔浩智分别是团队的“业务主管”和“技术总监”,经济学院大三的方永栋负责市场开拓,团队里唯一的女生――商学院大二的石月玲负责项目执行和美工。
“眼中有世界,手上有拳头”是团队的座右铭,“拳头”就是微信。“其实前期业务的技术含量不高,主要凭借我们对微信的反应比社会快一些。”张宇介绍。
烩瓷是一家位置不佳的西餐厅,老板罗女士经常为客源发愁。“津创盛世”首先帮助这家餐厅申请了微信账号,并在签名档处放上广告和促销信息。当用户“查找附近的人”或者“摇一摇”的时候就会搜到。他们又手把手地教会老板使用微信的“漂流瓶”、“朋友圈”等功能,根据他们的需要设定参数,最大限度传播商户信息。同时制作“二维码”,对于主动扫描“二维码”的客户进行有针对性的诱导消费。几招打出,烩瓷西餐厅客户量明显增长,罗女士欣喜不已。
然而“一招鲜”的创业灵感很快受到了考验。“很多商家了解较多后,不再需要我们的帮助,已经自觉地使用微信作为营销平台。”方永栋说,“再不打出‘技术牌’,我们就要破产啦!”
开发高技术含量的数据库,成为“津创盛世”进一步的目标。任务自然落到“技术总监”崔浩智的身上。
今年初,崔浩智带着数据库“出关”。“数据库与合作商家的微信账号对接后,就能实现一些基本功能,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商家的个性化需求进一步完善服务。”崔浩智尽量用“不那么专业”的语言介绍,“比如该数据库具有语音自动回复功能,轮盘、刮刮卡、老虎机等摇奖游戏以及一些问题互动等功能,商家可以根据需求有选择地定制不同‘套餐’,通过这些功能,可以实现统计客户信息、增加客户粘度、开拓潜在市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