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励志正能量>人生似戏,生活如茶

人生似戏,生活如茶

详细内容

第一篇:《茶如人生,人生如茶》

茶如人生,人生如茶“茶”字拆开即“人在草木间”。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几度冷暖,几许纷繁,人与茶之间有着禅意的相联。静下心来,捧一杯香茗,看兰芽玉蕊,枝舒叶展,千姿百态。闲暇时分,沏上一杯新茶,叶青水绿,茶香弥漫,酌一小口,清新爽心。一杯在手,名利皆忘,茶的世界是一个祥和的世界,喝茶是一件快乐的事。一个人的安谧,两个人的知己,众人的聚品,都是快乐的。茶的性,是多变的,每个人的经历不同,则感触也不同,那也就是所说的百味人生。茶如人生,人生亦如茶。古人云:独饮得茶神,二三人得茶趣。我更喜爱“神、趣”二味,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达官显宦,贩夫走卒,村野山夫,无不为茶之精神,茶之趣味掏心。一种没有阶级,没有贵贱,没有时间地点之物事,谁不为之动容,曾有人问我何谓茶之神韵,我说:“闻无味之幽香,嚐有味之甘甜”,此等意境,不就是茶的神韵么?云南大理有名的三道茶,指上三次茶之意,每道茶烤煨的方法与配料都不一样。第一道茶:其味甚苦;第二道茶:苦中带甜;第三道茶:淡淡有味。三道茶寓寄着“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人生哲理,也代表了三种人生境界。即,人生的苦境,人生的甘境,人生的淡境。尘世的每一个人,当我们在酒足饭满之余,慢慢品茶之时,不妨让这饱蘸智慧的茶香慢慢浸入我们的生命之中。时光流转,云水千年,茶文化在中国文化中自成一脉,已是不可或缺;也成了我生活中的习惯。古往今来,有多少人,将汹涌不安的岁月,喝到水静无波?又有多少人将浑浊纷纭的世象,喝到纯净清朗?

茶水洗心,心如明镜,一个人只要看清楚自己,即可辨别无常世界。在心池注入一份安然和静好,在时光的流连中,守得一份从容和淡然。有情者未必有缘,有缘者未必有情。随缘即安,方可悟道。

茶,汲日月精华,沐春秋洗礼,才有了山魂水魄的灵性。茶可以洗去浮尘,过滤心情,广结善缘。禅是一种意境,有些人用一生都不能放下执念,悟出菩提。而有些人只用了一盏茶的时光,就从万象纷纭中走出,绽放如莲。“茶如隐逸,酒如豪士;酒以结友,茶当静品。”喝酒可以熙熙攘攘、呼朋唤友,而喝茶还是一件清静的事。鲁迅先生说过“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人人都想享“清福”,但“清福”意味着什么,并非人人懂得。其实,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喝茶时心里能将琐事暂且放下。懂得品茶的人,是一个让自己活得简洁的人。

正如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怀》诗中写的:“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工作之余,放下心事,静心品茗,聆听雅乐,享受一份清福,内心深处便升起一种草木滋润的怡然自得。这样的清福在于喝茶人的心,即使最好的茶,也是为了知味的人存在于世间。在茶香中品人生的真味,何不快哉。人生沉浮,如一盏茶水,苦如茶,香亦如茶。淡名,淡利,无争,无夺。一切自然,一切脱俗,一切入幽美邈远的意境,都是人生的淡雅之美。左手清茗,右手诗香,享受世间的芬芳与风雅,感悟岁月与人生的苦乐年华。在现实生活中,无论喝茶、饮酒,还是抚琴,求得自己心意畅快,自得其乐,就是人间好时节。茶味如人生,几许苦涩,几许甘甜,又复平淡,茶味使然,人生使然。茶,惟其苦涩,才能醒脑提神,一杯清茶淡淡地浅尝最为甘美。茶能给人宁静,给人清冽,给人平实,给人以哲思。而人的内心惟有淡泊,才能宁静。

擎一盏清茶,任由幽香冲去浮尘,思绪沉淀,心境悠远。茶,喝的是一种心境,品的是一种情调。浮浮沉沉中,是一种清淡和超然,简单而优雅的韵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人间沧桑,世事纷扰,有谁真正想过,我们需要的是什么?我们需要的是来自心底的那一份宁静和纯真。古语说:懂茶者,必是“精行俭德之人”。品一杯香茗,人生悠远。品一杯香茗,人生回味无穷。半盏清茶,平淡是它的本色,苦涩是它的历程,清香是它的馈赠。观浮沉人生。一颗静心,看清凉世界。饮下一壶人生的禅茶,回归本真,找到最初的自己。前尘往事,馨香依然。一盏清茶,徐徐散发出幽幽的芬芳。人生就像一杯茶,所不一样的是泡茶的方式。因为不同的冲泡方式产生不同而味道,它是用沸水冲沏,还是用温水冲沏,两种截然不同了:温水冲沏的茶,平平静静,没有激烈,没有动感,更看不到舒展的茶叶,也闻不到清雅的幽香,平淡无奇。而沸水冲沏的茶,却在一遍又一遍的翻腾、踊跃下,溢出阵阵扑鼻而来的清香。这就是人生如茶,茶如人生的原由了。

第二篇:《人生如茶茶如人生》

人生如茶茶如人生

1.喝茶,喝的是一种心境,感觉身心被净化,滤去浮躁,沉淀下的是深思

2.茶是一种情调,一种欲语还休的沉默;一种欲笑还颦的忧伤;一种“千红一杯,万艳同窑”热闹后的落寞。

3.茶是对春天记忆的收藏,在任何一季里饮茶,都可以感受到春日那慵懒的阳光。坐在一个人的房间,倒上一杯茶,看着茶叶的翻卷也常会生出好多感慨:茶要沸水以后才有浓香,人生也要历经磨炼后才能坦然

4.无论是谁,如果经不起世情冷暖,浮浮沉沉,怕是也品不到人生的浓香。日子过得久了,历经了人情冷暖,就像那三滚后的茶叶,慢慢地沉入了杯底,用沉默来作为惟一微笑的表情,而那温软的茶水也就像我们的内心,足以接纳一切友善的或是不友善的表情。{人生似戏,生活如茶}.

5.有一种场景总让人如痴如醉,不胜神往:窗外潺潺的雨夜,屋内融融的炉火,闲闲地一捧香茗,一卷诗书。红袖添香的意境,不亦乐乎哉!

6.于我而言,最喜欢在一个寂寞的雨夜,泡一杯清茶,独坐在窗前,看落叶飘零,听雨敲窗棂,在氤氲的茶雾中,在淡淡的茶香中,品清清浅浅的苦涩,想浓浓淡淡的心事。

7.轻轻晃动手中的茶杯,看淡绿色的茶或针或片,忽上忽下,簇拥着,沉沉浮浮,变换着不同的位置,试图寻找一个属于自己的最佳平衡点

8.呷一小口茶,任清清浅浅的苦涩在舌间荡漾开来,充溢齿喉。之后,深吸一口气,余香满唇,在肺腑间蔓延开来,涤尽了一切的疲惫冷漠。人仿佛也醉了,朦胧中,久久不愿醒来。

9.是夜,茶香满室,杯中茶由淡变浓,浮浮沉沉,聚聚散散,苦涩清香中慢慢感悟:人生亦如茶……

杯如人生心如茶

体中自有水年华

容得百川事千态

心海湛然澈通达

第三篇:《人生如茶,静心以对,时光如水,沉淀方澈》

人生如茶,静心以对,时光如水,沉淀方澈

看过人生繁华,还是平淡最真。我们经历了风雨,就已不在乎人生是否有彩虹,最重要的是我们曾经走过。在生活中,我们凡事都不要追求的太过完美。持一颗平常心,得之我幸,失之我命,释然生活中种种的不尽人意。或许你会感受到生活别样的轻松与知足。

生命中很多时候,你越是强求,越是得不到;越是害怕什么,往往越是容易遇到什么。多一份洒脱,少一份抱怨,让自己在豁达的心态中,感悟生命,解读生活。人生苦短,不要为难了自己。让我们坦然愉悦的走过人生的春夏秋冬。

花落无声,落叶知秋。在这个秋意阑珊的午后,采一束阳光,听一首钢琴曲,读几卷诗书,品一盏香茗,感觉日子陶然忘机,充满惬意。或许,我天生就是一个喜欢安静的人,有人把孤独写意成一种凄凉,而我却偏偏喜欢享受孤独。

许是时光流逝,岁月叠加,在无形中给了我沉淀。曾几何时,也曾追求轰轰烈烈,而今,一切都已淡然。人生似水,有容乃大。我们总是要学会用一颗简单的心,来接受生命的

风霜雨雪。人生无论是走到生命的哪一个阶段,我们都应该喜欢那段时光,交付那段时光该交付的情感,也完成那个阶段该履行的承诺。

不无谓的沉迷过去,也不狂热的期待未来,顺生而行,且行且珍惜,如此最好。很多时候,当一份过往已变得无可回忆,牵挂便是多余。虽说,一切众生皆有情,可是,一切有情皆过往。当你发疯般痴狂的想念一个人的时候,你可能曾在内心幻想过无数个充满温情的画面,幻想着君心似我心,思也浓,心亦同。

可是,当走出幻境,你却发现一切不过是自己的一帘幽梦,你所想所念的那个人,他根本就没有为你的深情而有丝毫的牵动,一切都是那么的云淡风轻,无关痛痒。至此,你总算是可以深刻的体会何谓凉薄。人这一生,梦,不能做的太深,深了难以清醒,醒来便是痛。情,不能投入太真,真了全是伤,伤到无以复加。

终于,在成长中依稀的感知了时光的强大。它可以割碎一切,也可以修复一切。唯有时间,才是誓言的试金石,真假面纱,交给时间,终会揭开。人生总是不免有很多的遗憾。

有时候,遇到一个人,产生一份情。好想能够执手偕老,不离不弃。

却发现他的出现,不过是上天安排的一个过客,来给你上一堂体验课而已。你笑的无奈,哭的疲惫,抱怨假戏做的太真,伤的太深,却已是不能抹去的一道痕迹。其实人生就是这样,跌跌撞撞,哭哭笑笑,一路坎坷,一路向前。这个世界既然遗憾,就应该被原谅。相信没有谁愿意去伤害谁,原谅别人,也是善待自己。

纵是情深缘浅,可也终归是相遇人海的一场不易的缘分。若爱,必定不离不弃,不爱,也目送安好。爱与被爱,都是一样,只要曾经真诚过,它就是生命中的一份美好。年少的爱情,或许是轻狂,亦或只是沿途的风景,是什么都已不再重要。时光早已泛黄,再怎么过不去的,也都已经是过去了!人生如茶,静心以对,时光如水,沉淀方澈。

第四篇:《人生如茶,感悟人生》

人生如茶,感悟人生

人生如水,说的是人生活的一种境界,而人生如茶,我主要想说的是人生活的一种方式,也就是人生应该如何活法。

把人生比做茶,这是对人生的参禅,也是我对人生的感悟。大家知道,一个人喝茶时间久了,才能真正品出茶的滋味;一个人经历多了,便会悟出许多人生滋味。我去大理旅游时,导游曾经向我介绍过当地人的茶道,说是云南大理白族有喝三道茶的习俗,它的独特风味是一苦、二甜、三淡。

其实人生又何尝不是在品茶呢?青年时期,我们要吃苦耐劳,努力开拓,可以说是喝的是第一首苦茶;中年时期,我们要有所作为,收获成果,喝得应该是一道甜茶;到了老年时期,我们就必须要心态平和,悠然自乐,喝得就是一道淡茶。这既是人生的三个阶段,也是人生的三重境界。

我有时就在想,品茗的过程真得就和人生的过程一样。我们在少年时期,人性初显,无忧无虑,生活的是淡淡的淳味,就像涩且轻的茶一样;青年时期,风华正茂,血气方刚,充满梦想,生活的是艳亮而有色彩,如同新茶一样清香而色艳;壮年时期,事业展开,人性养成,祛除了浮躁,趋于稳定,又保持了色彩和活力;中年时期,人已成熟,心气平稳,但风韵犹存且又不失雅致,是最有品味的阶段;老年时期,世事洞明,名利已远,趋于淡薄又安于清闲。如果你能像品茶一样对待生活,活得就是一种实在,

人生如茶,重要的是你对茶道的悟性,也就是对生活的感悟。即使同一品种的茶,不同的人去泡、去品,也会得出不同的滋味,即使其是同道茶,每一泡的滋味也是不尽相同的。就像许多同时代、同年龄、受过同样程度的教育,甚至同一种生存环境下,人们的生存状况、发展程度、取得的成就、生活的幸福感存在差异一样。悟性的深浅决定差异的大小。聪明只决定生存能力,智慧才决定生存质量。{人生似戏,生活如茶}.

生活既复杂又简单,关键是你如何就感受,去品味。我们常常说一人有一个人的活法,其实就是讲的这个道理。我们常常感叹人生苦短,那你就珍惜每道茶的品尝,品出你自己的滋味,品出你自己的人生。不管你品出什么滋味,那都是自己的人生,别人无法替代。

第五篇:《人生如茶散文》

人生如茶散文{人生似戏,生活如茶}.

人生如茶散文

茶悟人生{人生似戏,生活如茶}.

中国人喜欢喝茶,也爱茶。是因为茶浓缩着做人的风骨。一路清香,不管你是得意抑或失意,一杯茶在手,总能品尝出不同的芳香味道。人生如茶,一开始也许很浓,再冲一次正好,继续冲泡,那就是在品味人生。{人生似戏,生活如茶}.

夜晚,独坐桌前。泡一杯清茶,一股清香扑鼻而来,沁入心脾。那种淡淡的清香,香而不浓,使人心神具安,心灵愉悦!我喜欢喝茶,喜欢那种淡淡的香气!看着杯里那种淡淡的绿色,绿得是那样的匀称,那样的剔透!所以不喜欢红茶那种浓浓的颜色!觉得看不透,而且缺少一种韵味和灵秀!

更多的时候,喜欢燃一支烟伴一杯淡淡的绿茶。在袅袅升起的一缕烟雾中,细细思量一些人和事。更多的时候,凝望那淡淡的绿色,觉得人生中的很多东西甚至人生也如着淡淡的绿茶!在红尘俗世中,大多的人并不觉得轻松,为生计整日奔忙。累了谁?为了谁?!更多的是甘苦自知!人的一生无论是谁,都会有各种不如意和不满足,正所谓人之不如意十之八九,得到了还想得到的更多!更有时自己的一颗心,一不留神掉在地上或碎或沾上很多灰尘,甚至四分五裂。岂能不累?!所以我欣赏淡然的心境,淡然的人生,就犹如这淡淡的绿茶!淡然,也是一种感觉,也是一种境界!因此觉得,恬淡的生活,是一种生活方式,浓郁奋争的生活,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就如同鲁迅先生在一篇文章中所说的一句话“院子中央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初读时,觉得这么著名的文学泰斗竟然写的是废话!后来再读的时候,细细的琢磨觉得并非是废话,也有一定的道理。虽然两棵树都是枣树但一样吗?也许种类,大小不一样!或许还有很多的不一样!这多么如同人生啊!看似一样的人类,每个人的人生道路都一样吗?!细细思虑一定会觉得是不一样的!

现实中的红尘俗世,有时让人觉得很累很累。那是一种比之与体累更累的一种心累!所以,更多的时候应该把心放下,放平稳,所谓物不平则鸣。心稳了,心也就平静了,心静了,看风是风,看云是云,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惯看秋月春风„„

淡然的心境,淡然的生活!生活中始终保持一种淡定。以淡然的心境和心态面对人生中的风风雨雨!看朝日冉冉,观晚霞绚丽。人生如一杯淡淡的茶!淡出一种清香,淡出一种意境!„„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人生似清茶,不浓不淡,不甜不甘,刚刚好,煮一壶清茶泡人生,简单而幸福。

第六篇:《人生如茶》

人生如茶

作者:王清铭

来源:《文理导航·阅读与作文》2013年第02期

闽南的工夫茶历史悠久,泉州的朋友送我一副工夫茶具,小巧玲珑。茶壶上有行书的对联:“趣言能适意,茶品可清心。”比拇指大些的陶瓷小茶杯,杯沿圈上墨写的一行字“可以清心也”。我喝茶一般只是红楼梦妙玉所说的解渴甚至“驴饮”,小盅斟茶嫌太麻烦。朋友盛情相送,自然偶尔也品一品。时间久了,我发现工夫茶品的是心境,锤炼的是人生的涵养。有一日,我举杯品茶,突然发现杯上的那行字,从哪个字开始读都有意境。可以清心也,以清心也可,清心也可以,心也可以清,也可以清心。五种不同的读法都直指人心,心是可以清澈起来,需要像泡茶一样酿制出清香的心境;人生如茶,茶如人生,一杯苦涩后有回甘的茶足够让我们品咂出人生的滋味。

我打电话告诉朋友我这个“重大”的发现,朋友淡淡说,你再看茶壶吧。我拿过茶壶,仔细琢磨,终于瞧出了门道。原来这是一副回文对联,倒过来又是一种意境:心清可品茶,意适能言趣。原句说茶清心的功用,回文句突出品茶时的心境一一澄澈,一个人若利欲熏心,喝再多的茶,也是沉淀不下来的。

再后来读大文豪苏东坡的诗词,中有《记梦回文二首》,其中一首写道:“空花落尽酒倾漾,日上山融雪涨江。红焙浅瓯新火活,龙团小辗斗晴窗。”这首诗如回读,则为:窗睛斗辗小团龙,活火新瓯浅焙红。江涨雪融山上日,漾倾酒尽落花空。苏轼虽说过“人生如梦”,但他是执着的,不过在执着中多了些超然。回文中的“漾倾酒尽落花空”带有些微酒尽兴阑的怅惘,我还是喜欢他的原诗中“空花落尽酒倾漾”,明知落花飘谢时光流逝,他不过分惆怅,尽管也借酒销愁,最后帮他找回快乐心境的,还是一种叫“龙团”的茶。

诗人卢全则从茶中品味出豪放男儿,他在《七大碗茶》中写道:“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孤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从毛孔散,五碗肌骨轻,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唯觉两腋羽清风生。”可惜这种两腋生风的境界我辈俗人不曾体会。僧人皎然也在《饮茶歌》中飘飘欲仙:“一饮涂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闷。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我不祈求得道,但从茶中品味一点浊世中难得的清高,对人生不无裨益。

茶的含义不只是超脱,还有执着。我还是比较喜欢女作家三毛的说法:“人生如茶,第一道茶苦若生命,第二道茶香似爱情,第三道茶淡如清风。”真正苦过,爱过,才会明白淡泊的深永意味。

鲁迅也写过一篇《喝茶》:“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不过要享这„清福‟,首先就需有功夫,其次是练习出来的特别感觉。”现在生活节奏加快,能静下心来喝一杯茶,这种“清福”确实不容易得到,所需的“功夫”大概就是周作人所说的:

“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不完全的现世享受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周作人先生还说,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尘梦”。我自然神往。不过我更喜欢成都的那副茶联: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且喝一杯茶去;

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再倒一杯酒来。

酒,现在我几乎不喝了,那就再倒杯茶来好了。

第七篇:《人生如茶》

人生如茶

作者:王锋

来源:《视野》2010年第02期

缘于茶,中国成为一个茶国;缘于茶,我成为一个茶人。

我身上越来越重的茶气,缘于姥姥。我的孩提时代,在姥姥身边度过。喝茶是她重要的休闲,她眯着眼,啜着嘬着,瘾入至深。我玩得大汗淋淋地回到家时,看见她蓄在杯子里的茶,就端起杯子“咣当咣当”地一口气喝完。她一边用毛巾给我擦汗一边大声呵责:“慢点慢点,别呛着了!”青年时代,我结识了一位满腹经纶的王姓茶友,两人在一起煮茶论道,粗饮细品,常至深夜,这段交往加强了我对茶的感情。凭着学到的茶识,我喝绿茶和红茶,用玻璃器和瓷器冲泡,既饮也品;偶得铁观音,也当绿茶红茶喝,不究方法。1994年夏天的午后,我在朋友的茶店里喝上了铁观音,从此,改变了我的喝茶习惯和观念。铁观音,属于前发酵的乌龙茶,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它不像性情柔嫩脆弱的绿茶那样,经不起开水的撩拨,也不像性情沉着稳定的红茶,不但经久耐烫,而且任意煎熬,声色不露。它后劲十足,全靠开水来冲洗杂味、提取精华、纯正汤味、保持营养;它在泡制过程中,性情随温而变随时在变,且变化无常。回忆它的秀美之质、澄明之汤、和畅之味和隽永之韵,似入仙境,令我折服。

我逆茶而上,追寻仙踪。福建安溪,笼罩在绿烟翠岚中,堪称茶中之国,声名远扬,因产铁观音、佛手、白芽奇兰、本山、黄和毛蟹等多种乌龙茶而著称为“中国茶都”。冠于乌龙茶之首的铁观音,不但成了安溪的代称,还成了“茶都”的“镇殿之宝”。茶都逢春,盎然春意。茶店逢客,洋溢春情,必有茶师轻车熟路的茶术演艺,得到茶客赏心悦目的品赞。茶师从茶具摆置、点火沸水,到清洁茶具、候汤敬客,一套路数,在酥手兰指间,行云流水,毫不迟疑,叫我咋舌。它的具体细节是洗杯、落茶、冲茶、刮沫、倒茶、点茶、看茶和喝茶。

你瞧,洗杯这等俗事,被雅唤为“白鹤沐浴”;以茶匙取茶放往杯里,叫落茶,借题发挥以“乌龙入宫”;冲茶,提壶冲水,大动作夸张,曰以“悬壶高冲”;茶泡湿后,去除汤面乳泡,叫刮沫,小动作含蓄,曰以“春风拂面”;倒茶,突出的是连贯性动作,曰以“祥龙行雨”;点茶,紧接在“祥龙行雨”后,主人将公倒杯中剩余的汤汁,均匀地分入客杯,以示宾主之间和宾客之间的平等,曰以“凤凰点头”;看茶,如赏阅鬓插兰花的美人,曰以“赏色闻香”;喝茶,茶香盈鼻,茶汤通透,体现出自然情怀,曰以“品啜甘露”。铁观音,在前发酵的准备工艺里,就为后泡制的必然结果,留下了无形的宽广的发挥空间和联想空间。它泡制程序的细节,具有操作性和专业性,也是它的操作性和专业性,科学地把潜藏在茶中的滋味提纯出来,使喝者神清气爽。这是我对铁观音的认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中国传统讲究“一泡水,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华”。这好像都在茶的本身,锦上添花,而我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