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内心的声音
详细内容
第一篇:《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
SteveJobs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
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
——史蒂夫〃乔布斯的人生忠告
前言(1955-2011)(节选)
《福布斯》曾点评:苹果公司CEO史蒂夫〃乔布斯(SteveJobs)堪称是科技行业的‚终结者‛,没有什么能阻挡他前进的脚步。
近三十年来,乔布斯总能在关键的时刻,让他创建的苹果公司创造出惊人的奇迹。更关键的是,乔布斯赋予了苹果电脑独特的精神含义。为此,一代又一代的‚苹果‛迷追捧着他和他的产品。
在媒体报道中,不难发现乔布斯的几项个人特质,比如‚专注‛、‚完美主义‛、‚精英主义‛、‚专制‛等等。乔布斯在行销、产品设计与用人标准上,都有独到见解。人们把乔布斯和他的‚苹果‛当做一个传奇,提到乔布斯,就会把他和一系列艺术品联系起来:iMac,iBook,iPod,iPhone,iPad……
艰难而曲折的28年,乔布斯上演了一出活生生的海明威式神话:‚你可以打败我,但你永远打不垮我。‛他的身上有无数让人着迷的特质,比如坚韧不拔、知难而进、勇于创新、敢于冒险,等等。
这个全球最酷的企业家、IT产业的艺术家,为世界奉献了一个充满创意的‚苹果‛。乔布斯似乎拥有无穷无尽的意志力和行动力,他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商业神话和新奇产品,不仅改变了他自己的现实世界和内心世界,也改变和影响了全球人民的生活方式和对未来科技的认识。很多人研究乔布斯,希望可以从他的辉煌成就中找到一些成功的经验和捷径。
很多人把乔布斯的成功归结于他与生俱来的天赋,认为普通人是无法达到的。但是,根据脑科学家的研究,天赋起的作用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重要。几乎任何人,都有可能在他没有天赋的领域成为世界级(或至少是顶尖)的大师。
对于绝大多数,或许是全部未来的消费类电子产品而言,软件都将是核心技术。而‚苹果‛在软件领域实在是得心应手。他们会做操作系统;他们会做iTunes这样能够同时在PC和Mac上运行的程序;他们会做嵌于设备内部的程序,让你放进iPod和iPhone里面;他们还会做运行于悄无声息之中的后端软件,比如iTunes。他们可以编写各种各样的软件,让它们交织在一起紧密地协同工作。
现在还有哪些其他公司可以把上面这些事情做到极致?肯定寥寥无几。乔布斯和他的工程师们总是对自己的产品变得极端兴奋,原因在于,他们没发现还有谁有能力做出这样的壮举。他们认为,除了自己,没有任何一个掌上设备制造商在软件领域有实力可言。他们干劲倍增,并且更加努力。乔布斯兴奋地说:‚这事儿挺不错,让我们搞得更大点。‛
著名投资专家约翰〃坦普尔顿通过大量的观察研究,得出了一条很重要的原理——‚多一盎司定律‛,意即只要比正常多付出一丁点就会获得超常的成果。坦普尔顿指出:取得中等成就的人与取得突出成就的人几乎做了同样多的工作,他们所做出的努力差别很小——只是‚多一盎司‛(在此一盎司表示微不足道的一点重量)。但在取得的成就及成就的实质内容方面,却经常有天壤之别。获得成功的秘密在于不遗余力——加上那一盎司。
多一盎司会使你最大程度地展现自己的工作态度、最大程度地发挥你的天赋,让自身不断升值。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失败和困难时,大多数人总是找各种冠冕堂皇
的借口来搪塞,而不是尽自己所能去克服,这样就养成了推卸责任、懒惰散漫的性格。
理论上说,只要内心真正渴望做得更好,任何人都能够做的到。一个人只有在一个领域深钻下去并做出名堂,才会产生影响,才会获得成功。
乔布斯,这位曾亲手打造了‚苹果‛帝国的奇人,创造过IT历史上最辉煌的商业奇迹。他也经历过失败和挫折,但是一刻也没放弃过改变和创新的梦想。
你和乔布斯之间唯一的差距在于付出。如果我们足够专注和付出,人人都可以成为乔布斯。
有个好消息告诉大家——现在开始,永远不会太迟。
(1955-2011)
第一部分努力把今天做好
每一刻都有新机会
‚幸运每个月都会降临,但是如果你没有准备去迎接它,就可能失之交臂。‛
那些成功者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敢于冲锋、主动进攻,善于抓住眼前的机遇。有位名人说:我们多数人的毛病是,当机会朝我们奔来时,我们兀自闭着眼睛。机遇从来都不会落在守株待兔者的头上。很少人能够去追寻自己的机会,甚至在绊倒时,还不能见着它。与大多数人相反的是,苹果公司CEO乔布斯绝不是那个守株待兔的人,他不但是卓越的领导者,更是一位善于抓住机会的聪明猎人。
莎士比亚说过:好花盛开,就该尽先摘,莫待美景难再,否则一瞬间,它就要凋零萎谢,落在尘埃。
事实证明,聪明并且善于抓住机会的乔布斯最终成就了自己。
乔布斯从小生活在著名的‚硅谷‛附近,邻居都是‚硅谷‛元老——惠普公司的职员,在这些人的影响下,乔布斯从小就很迷恋电子学。一个惠普的工程师看他如此痴迷,就推荐他参加惠普公司的‚发现者俱乐部‛。这是个专门为年轻工程师举办的聚会,每星期二晚上在公司的餐厅中举行。就在一次聚会中,乔布斯第一次见到了电脑,他对计算机开始有了朦胧的认识。
有一次,乔布斯和他的同伴沃兹在一个老牌黑客那里,见识了一种盗打长途电话的装臵。乔布斯觉得这是可以尝试的,于是两人决定设计出自己的装臵。经过几次试验后,沃兹设计了一个性能良好的称为‚蓝匣子‛的电子装臵。当他们向身边朋友展示时,竟然人人都想问他们要上一台。乔布斯抓住这个机会,在校园里推销‚蓝匣子‛。第一批每台卖40美元,由于大家非常追捧,乔布斯逐渐提价到150美元并同时提供售后服务,产品越来越受欢迎,最后竟然卖到了300美元。
大学的时候,乔布斯只读了一个学期就退学了,他觉得学习并不适合他,学校也不能提供他内心真正想要的东西。
乔布斯开始重新思考他和沃兹的各自特点:他缺乏沃兹在技术上的卓越天赋,但是,他知道如何把一个产品转化为利润。既然少年时的‚蓝匣子‛这么成功,那就一定还能设计出别的东西,然后拿出来卖。但那是什么呢?他开始努力寻找下一个成功的机会,梦想着有一天能够拥有一台自己的计算机。
这个时候,沃兹已经设计出了电路板。乔布斯知道后很高兴,他告诉沃兹,要把这项技术变成电子企业。1976年,26岁的乔布斯和他年轻的同伴们成立了自己的公司,起了一个让后人疯狂痴迷的名字——‚苹果‛。{听听内心的声音}.
万事开头难,苹果公司刚刚成立的时候,举步维艰。1976年7月的一天,
零售商保罗〃特雷尔来找乔布斯,当看完乔布斯熟练地演示电脑后,他认为‚苹果‛机大有前途,决意冒一次风险——订购50台整机,但要求一个月内交货。乔布斯喜出望外,立即签约,拍板成交,这可是第一笔‚大生意‛。乔布斯抓住了这个机会,让苹果公司迎来了转机。
1976年10月,百万富翁马尔库拉慕名前来拜访乔布斯。马尔库拉是位训练有素的电气工程师,且十分擅长推销工作,被人们称为推销奇才。看到这两个年轻人的新产品,马尔库拉决定帮助他们制定一份商业计划,给他们贷款69万美元。有了马尔库拉这样行家的指导,以及这笔巨资,苹果公司的发展速度大大加快了。
‚幸运每个月都会降临,但是如果你没有准备去迎接它,就可能失之交臂。‛乔布斯的成功告诉我们一个真理:抓住了机会,就是抓住了成功。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有很多人明白这个道理,但现实中大多数人却是等到机会从身边溜走之后,才恍然大悟,如梦初醒。
记得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某个小村落,下了一场非常大的雨,洪水开始淹没全村,一位神父在教堂里祈祷,眼看洪水已经淹到他的膝盖了。
一个救生员驾着舢板来到教堂,跟神父说:‚神父,赶快上来吧!不然洪水会把你淹死的。‛
神父说:‚不!我深信上帝会来救我的,你先去救别人好了。‛
过了不久,洪水已经淹过神父的胸口了,神父只好勉强站在祭坛上。
这时,又有一个警察开着快艇过来,跟神父说:‚神父,快上来,不然你真的会被淹死的。‛
神父说:‚不,我要守住我的教堂,我相信上帝一定会来救我的。你还是先去救别人好了。‛
又过了一会,洪水已经把整个教堂淹没了,神父只好紧紧抓住教堂顶端的十字架。一架直升飞机缓缓飞过来,飞行员丢下了绳梯之后大叫:‚神父,快上来,这是最后的机会了,我们可不愿意见到你被洪水淹死。‛
神父还是固执地说:‚不,我要守住我的教堂!上帝一定会来救我的。你还是先去救别人好了。上帝会与我同在的。‛
洪水滚滚而来,固执的神父终于被淹死了。{听听内心的声音}.
神父上了天堂,见到上帝后很生气地质问:‚主啊,我将终生奉献给您,您为什么不肯救我?‛
上帝说:‚第一次,我派了舢板来救你,你不要;第二次,我又派一只快艇去,你还是不要;第三次,我派一架直升飞机来救你,结果你还是不愿意接受。所以,我以为你急着想要回到我的身边来。‛
如果乔布斯看见这个故事一定认为这个神父太愚蠢,如果神父能抓住任何一个机会都能得救,而他却让机会白白溜走。
乔布斯之所以被戏称为‚乔不死‛,就是因为他善于在做事情之前观察时机,不错过身边的任何一次机会,达到成功。对每个渴望成功的人来说,抓住每个新的机会就是抓住了成功。
机遇对任何人都是平等的,关键要看我们是不是一个有心人。有人这样评价机会对成功人士的重要性:‚那些成大事的人不但是捕捉机遇、创造机遇的高手,而且惯于在风险中猎获机遇。‛仔细想想颇有一番道理。机会不会自己送上门来,要靠我们自己去抓住,去把握。
时刻做好准备,等待机会的来临吧!成功者和失败者的区别在于,成功者能把握住机会。人生的机会并不是很多,错过了就永远也回不来了。弱者错失机会,智者把握机会,强者创造机会!(1955-2011)
精力充沛地过好今天(1)
‚只有把握今天,不断地汲取、积累知识,学会如何做人、做事,才能拥有对于明天的主动权,才能拥有抉择明天的权利!‛
有句话很有道理,人的一生中只有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昨天已经过去,永不复返;今天就在眼前,但很快就要过去;明天还未到来,很难掌握。一个人要想成功,关键在于抓紧今天,珍惜时间。人的一生犹如江河中的流水那样,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各种变化。许多人不知道把握今天,不懂得把握眼前的每一次即便是很小很小的机会,总是梦想着我将要如何如何。
时间不能像金钱一样被人们存入银行,以备不时之需。能使用的只有被给予的那一瞬间,也就是今天和现在,今天一旦错过将一去不复返。既然我们还没有掌握明天的能力和资本,那我们就必须把握好今天。可以这么说,今天所做的一切,都关系到明天的成败。
乔布斯就是一个懂得把握住当前的典范。他永远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他明白只有把握今天,不断汲取、积累自己的知识,学会如何做人、做事,才能拥有对于明天的主动权,才能拥有抉择明天的权利!
2004年,乔布斯被诊断患了癌症。他在一次演讲时提到了他的这段经历:
‚我当时甚至不知道胰脏究竟是什么。医生告诉我,几乎可以确定这是一种不治之症,顶多还能活3~6个月,建议我回家,把诸事安排妥当。这是医生对临终病人的标准用语。这意味着我得把今后10年要对子女说的话用几个月的时间说完;这还意味着向众人告别的时间到了。
‚我整天和那个诊断书一起生活,直到有一天早上医生给我做了一个切片检查。我使用了镇静剂,太太在旁边陪着我。那时我害怕极了,怎么面对明天,明天会怎样,我甚至都不敢想,我不把今天的事情留给明天,因为我知道明天是永远不会来临的。我努力让自己冷静,清醒地面对问题。于是提醒自己快死了,是我在人生中面临重大决定时,所用过最重要的方法。而且这个方法能让你直面自己的内心。人赤条条地来,赤条条地走,没有理由不听你内心的呼唤。‛
‚因为几乎每件事——所有外界期望、所有的名声、所有对困窘或失败的恐惧——在面对死亡时,都将烟消云散,只有最真实重要的东西才会留下。在我所知道的各种方法中,提醒自己即将死去也是避免掉入‘畏惧失去’这个陷阱的最好办法。‛
乔布斯积极地配合治疗,2004年他接受了癌症手术,2009年3月前往田纳西州孟菲斯进行了肝脏移植。他说,他的新肝脏来自一位死于车祸的20多岁年轻人。手术后的乔布斯显得活力四射,精力充沛,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
战胜了癌症的乔布斯,打算同他真正的对手——比尔〃盖茨展开一场新的战斗。他和他的苹果公司研发出了iMovie、iWork等全新的软件系统,开始将软件和硬件结合,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苹果公司的特色……
乔布斯重返工作岗位后,苹果公司表示,他每星期都将在家里工作几天。这位总裁还被看见出现在‚苹果‛位于加利福尼亚的园区,并在公司食堂用餐。乔布斯已经在一些活动中现身,包括新一代iPod媒体播放器发布会、2010年1月份iPad首次亮相、苹果公司的股东会议以及iPhone新软件介绍会。iPad于2010年4月3日开始销售时,他还访问了家乡帕洛阿尔托的‚苹果‛商店,就新产品与顾客进行交谈,并与妻子参加了洛杉矶的奥斯卡颁奖典礼。{听听内心的声音}.
精力充沛地过好今天(2)(1955-2011)
第二篇:《听听内心的声音》听听内心的声音
八年级14班王子璇
行走在茫茫人海,我们总会遇到很多的选择,是应该随波逐流,还是应该坚守自我?问问自己的心,得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题记
大千世界,人各不同,是什么,决定了你我?{听听内心的声音}.
生活是一个潮,是一个混杂的潮,一个足以让你迷失真我的潮。人山人海,你迷失了吗?当别人随波逐流时,你在干什么?当别人选择简单的道路、拒绝未知的挑战时,你在干什么?当别人在慢慢变成自己讨厌的样子时,你在干什么?你是不是和他们一样?是不是很羡慕为自己的梦想而坚持的人?是不是也很想为自己的梦想努力一把?是不是也有和别人不同的想法?你又选择了什么?没有人愿意做生活的傀儡,没有人想要成为别人的影子。人是因为什么而不同?是因为不同的内心。我们不是千篇一律的机器,我们有不同的思想,我们有不同的内心,所以,请听听你内心的声音吧!
列夫·托尔斯泰的内心铸就了最后的托尔斯泰,铸就了流传千古的《战争与和平》,铸就了一朵文学史上的锦葩。试想,如果那时的他选择做一个坐吃山空的富家子弟或者选
择做一个处事圆滑的商人,结果会是怎样?
这不得不使我想起另一个人——纳兰容若,那个历史上转瞬即逝的华美烟花。生于富贵之家,却生性淡泊,他的一生,足够后人怀想。容若本身就是一首绝好的词。他是翩翩浊世佳公子,惊才绝艳,家世显赫,婚姻美满,可是他却不快乐,总在悼念着过去。先是初恋,后是亡妻,“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他一生看不开想不透,为什么那样的爱情,却偏偏“当时只道是寻常”,于是,他只能“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他的词,悲伤内敛,哀婉凄绝,感情真挚,决不做作。他的心里,诗书为伴,酒醉茶浓。后来的他,远离喧嚣,用自己的心,游遍祖国的名山大川,写下不朽诗歌。其实,每个人身边都有美丽的景色,只是在这条道路上匆匆行走的我们没有注意到。停下你的脚步,抬起你那沉思的头颅,展开你紧锁的眉头,擦亮你面对诱惑的眼睛,欣赏一路的花草盛放、鸟语花香,再问问自己,什么才是我想要的,什么才是我应该选择的?不要在意别人的眼光,不要在意你的选择有多不被人理解,要相信只有你才可以支配自己。不要犹豫,不要迟疑,选择自己心里所想,一路欢歌,不畏荆棘。告诉自己,那是选择,不是孤独,即使我们的选择被人质疑,不被人看好,你仍然坚持了自己内心的想法,那便是你身上最可贵的地
方。
你的选择是你身上最了不起的东西,不管前路荆棘丛生,踏着眼泪走得多辛苦,你别放弃。终有一日,百花盛开,雨过天晴。
愿你一生随心所欲,爱你愿爱之人,做你愿做之事。
第三篇:《听从内心的声音》又是一年结束,在回国的飞机上,希望用不多的时间写下一些想法。这一年,我毕业了,工作了,游历了,学习了。感慨生活变化之快,1年之前,我没有想到会如愿的在纽约华尔街找到很好的工作并和女朋友团聚。3年之前,我没有想到我会如愿申请到想要去的学校,5年之前,我甚至不知道我的专业工业设计东西究竟是干什么的。这就是生活,充满了不确定性。
这一年很多人问我:“现在你和你女朋友都在华尔街工作,生活也稳定了,是不是打算定居了?”这却把我问到了。好像照着这条路走下去,生活就会幸福了,说实话,我并不这么觉得。我很爱我女朋友,可我不喜欢定居。很多人不理解,可能觉得在美国有份稳定而且收入不错的工作,有份美好的爱情,那么你就会幸福了。爱情当然可以让人感觉到幸福,可以稳定的工作并不一定会让人幸福。如果一直这样工作,那么可以清清楚楚的看到3年之后,5年之后,甚至10年20年之后的自己。从初级到高级再到管理,职业道路似乎很清晰。可这让我觉得可怕,生活永远不是按照设定好的路线走的,我不愿意用另一个20年去实现别人承诺的美国梦,忙着还各种贷款,养一个家庭,然后做任何别人看起来是“成功者”的做的事,我只相信只要追寻自己的内心,每一步都会有精彩。
我们从小就被灌输一种思想,说你要好好学习,考上好的中学,好的大学,这样你就会过上幸福的生活。到了大学后,我们觉得找一个好工作,或者考一个好的研究生,或者申请一个美国名校,就能过上幸福生活。工作之后,我们以为结了婚,就会过上幸福生活。结婚后以为买了房子买了车子就会幸福。买房子之后,生两三个孩子就会幸福。生两三个孩子之后,让我们的孩子好好学习,我们就能幸福⋯⋯其实你错了,谁知道到头来我们一直在不断的追求所谓的幸福生活,只是一个无限叠加的列表。我们给自己定了一长串列表,上面有我们认为可以给我们幸福的事情,似乎一项一项满足了,就能获得幸福。实际上,这个列表不停的增加,每当你满足一个需求,你就陷入了另一个需求的陷阱。当我们有了钱之后,会想要更多的钱。当我们有更多钱了之后,又会想要成名。
OutsideIn拔去心中的野草,专注内心
幸福来自于自由追求内心的声音,而不是外界给我们定义的所谓成功和快乐。想想我刚才说的那些事情,几乎没有一个是自己内心希望做的东西,每一个都是外界从我们出生就给我们灌输的思想,以至于当我们被问到什么是幸福快乐的时候,我们会马上脱口而出车、房、财产。我并不否认这些财富对幸福感的重要性,但是金钱并不直接带给我们幸福,金钱可以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去追求幸福。金钱只是通往幸福的一步而已。
如果你的目的是幸福,那么首先就要搞清楚什么是幸福?因为我们都被洗脑的太严重了,你被灌输的思想认为去了哈佛,拿绿卡,去发达国家移民,买大房子,结婚,达成这些了,那就幸福。你错了。
然后我们会说,有更多的钱,更成功的事业,更加成名能给我们幸福,你还是错了。
要知道幸福,首先要从外到内的回归自我。每天我们接触到上万的广告和媒体中,每一个都是我们灌输思想的工具,相当于洗脑。这些给我们洗脑的除了媒体,还有我们的父母,前辈,政府,老师和朋友。我们把我们的幸福全都压在了这些人给我们的空口承诺中,从小我们就被告知,当个乖的学生,就是好的,然后初中被告知入团是光荣的,大学被告知入D是先进的。可是我们从来不知道也没想过这些东西都是干什么的,只是按照别人给我们规划的路子走。
可是世界变了,新的浪潮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