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物言志作文
详细内容
实验中学804班:钱朱正(写于七年级) 春暖花开,冰雪消融。原野上,一株株花,一棵棵草,随意地生长着。大块小块的新绿显出春天生气盎然的景象。我因受到沉重的打击,出来散心。 漫步在这初春的原野上,刺眼的红叉叉,老师、家长的责骂,同学们的嘲笑时不时浮现在眼前。我十分伤心,感到前途无望,犹如一株草一样埋没在这茫茫原野中了。突然,我的眼光落在一株长在大石缝间的小草上。我走过去,下意识地玩弄那株小草。不料,那株小草异常坚韧,每次都是弄弯了又恢复正常,而其他小草都是被我轻易地弄歪了。我的心深深地受到了震撼:别的小草都生长在这美丽的原野上,无论是阳光、水分等生存条件都比那株小草好很多。那株小草头顶着个大岩石,没有充足的水分,又被大石挡住了阳光。这简直是生存的地狱。 我走过去,蹲下来,奋力搬开了大石的一角,发现它的根系十分发达,蜿蜒曲折,似乎没有尽头,犹如自来水管,悄悄地潜伏在地下。懂得些许科学知识的我,恍然大悟,明白了小草的生存之路是多么地坎坷,小草该具有多么坚韧的毅力以及坚强的生存意志啊!设想一下小草生长时的情景。一颗不幸的种子落在岩石缝里。面对残酷的环境,它没有放弃,而是选择了奋斗。它并力向前,将一座座大石踏扁,成为它成功的垫脚石,锻炼出一副坚韧的身躯。 想到这里,犹如被电击到,我忽然明白了生命的意义。学会奋斗,做到奋斗,努力奋斗,会取得成功,遭受一点点挫折就灰心丧气的人,一辈子都不会成功。我顿时云开雾散,伤心的心绪散尽了风的心顿时重见天日。那株坚强的小草仿佛是天使,特地让我明白人生的意义,让我重获快乐。我高兴地向它招招手,感谢它让我走出失败的阴影,为我以后的成功垫下基础,那株小草也向我回礼,凭借着一股风力,向我鞠了一躬。 来时黯淡无光的太阳,无精打采的柳树,无力立稳的石子。仿佛焕然一新,现在是荣光焕发的太阳,随风飞舞的柳树和在空中飞翔的石子,一切都那么美好。懂得了人生道理的我,终于又登上了成功的殿堂。会奋斗的人生是多么充实、美好。那些不幸的人不应该抱怨生活的艰辛,而要像小草那样,化挫折为力量,努力奋斗。最终一定会化贫穷为富有,化碌碌无为为成功的。 初1005班杨玉蓉 书桌的一角,摆放着一个小小沙漏。 轻轻拿起,抚去那厚厚尘埃,熟悉的蓝晶中混合着七彩沙粒。慢慢倒置,长长地细颈留不住那片彩色;沙沙的韵律,是时间的舞曲…… 曾经很喜欢拿着沙漏发呆,看着彩沙一点点落下。时间,被我在沙漏中忽视、遗弃,然后掩埋…… 这时,我方知道,沙漏留得住沙子,却挽留不住时间。时间的车轮轻轻碾过,碾散了沙子,碾碎了思绪,碾成一份深深的愁怅,牢牢地锁在心里。 “时光荏苒!”你对我说。当时,我不懂,亦不相信,总觉得,逝去的还会回来,就像沙漏中的沙子,倒置跳跃,最终安静。可是如今…… 沙漏再次被倒置,回忆亦被倒置。想起你我那么多的美好时光,也许,在你面前,我只能算是倾听者。你很健谈,一个话题总是能够谈很久。你我之间,总是有着说不完的话,但更多时候,我总在一旁安静地听着你新颖的见解。你很豁达的,你的理性与我的感性,总是能很好地混合在一起,像那些沙子般多彩。 如今,转眼又要到落叶纷飞的季节。去年那个时候,你陪着我,站在那银杏树下,安静地、释然地看着那如彩蝶般的落叶,在秋风中旋转、起舞、坠落,两人都安安静静地,世界的一切仿佛都变得黯淡无光,只有我们两人的世界里,充溢的着愉悦。大概幸福,就是这种感觉吧! 但过去的一切,终究是过去了,就像那枯黄的银杏叶,一旦飘零,又如何能重返枝头!只能靠着回忆,慢慢消逝…… 真的,时间就这样过去了。沙漏里的沙还是昨日的沙,但今天的我远不是昨天的我了。由昨天到今天,不是人为所能扭转的! 但我仍执着地在原地等待。我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你的心,似小小的窗扉紧掩,或许你亦想找回你我,但你匆匆的脚步是一个美丽的错误…… 我捧起沙漏,想狠狠地把它摔落。可我,舍不得。尽管我知道世间种种,最后也必成空。 我并不是刻意要错过那花满枝娅的昨日。我用沙漏细细计报时间,不愿再错过今朝。 前段时间里,我不敢去理睬沙漏,甚至不敢去碰它,那里面,存储着我最为美好的回忆。我害怕,一触即碎的记忆,会不会随着时间,最后成空? 时间的流逝,你我无法逆转;淡淡的无奈,滋生淡淡的忧愁。用一首诗,沉淀出所有的昨日,然后,妥善保存。 在我一往情深的日子里,谁能说得清,什么是甜,什么是苦。只要确定了,就义无反顾。要输就输给追求,要嫁就嫁给幸福—— 回忆成空便成空吧,因为,在你我的心中,总有一个蓝晶的沙漏…… 怎样写托物言志类的作文 从小我们就会背诵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人以石灰作比喻,抒发自己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和不同流合污与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这是一首典型的托物言志诗。那么什么是托物言志呢? “托物言志”是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作者的个人之“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表达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托”借、假托的意思,可以从志向、情趣、理想、追求、来描述物表现志。通过描绘具体事物的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 怎样才能写好托物言志的作文呢?其实托物言志类的文章我们也接触过,比如七年级上册的《紫藤萝瀑布》、《贝壳》、《蝉》都是属于这一类,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吧。状物言志作文 宗璞笔下的紫藤萝花,虽平凡而柔弱,却有着生命的尊严与蓬勃。作者正是借这开得热闹繁盛的紫藤萝,表现了排遣“这些时一直压在心上的焦虑和悲痛”,对那个疯狂的年代既无花又无香,似乎“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的愤懑之情,抒发自己在紫藤萝淡紫的辉煌和淡淡的芳香的感染下,有了“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产生了虽遭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感悟,要去创造生活,“不觉加快了脚步”的美好愿望。作者笔下的紫藤萝花瀑不只是大自然中的景物的写实,而是人生的象征,是人的精神、品格和意志的象征。《贝壳》作者借助一枚小小的贝壳,演绎出了她对人生、对生命的深刻体会,耐人寻味。一枚小小的贝壳,却“非常坚硬和精致”,而且很贵重,这是贝壳的鲜明特征,这样精致的居所就是为了海贝那脆弱和卑微的生命。贝壳的这一形态 特征,引发了作者深沉的思考:人在世上停留的时间和空间比海贝更长更多,我们也应该用自己的能力把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一丝不苟,从而也能给世间留下一些令人珍惜、令人惊叹的东西来。 《蝉》作者借小小的蝉表达了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不管生命短暂还是长久,都要积极地面对,热情投入,以乐观的态度应对生活,努力让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更加精彩。 通过回顾《紫藤萝瀑布》、《贝壳》、《蝉》,我们可以发现托物言志类文章的共同特点,即用某一物品来比拟或象征某种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 要写好这样的文章,就要掌握好“物品”与“志向”,“物品”与“感情”的内在联系。首先是物品的主要特点要与自己的志向和意愿有某种相同点和相似点。其次,描述时,自己的志向要以物品的特点为核心。物品要能表达自己的意愿。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最常用的有比喻、拟人、象征等。 在运用托物言志写作时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一)托物言志类的文章,“物”是材料,是作者寄情托意的载体。体物是为了写志,描形是为了传神。写作中既要捕捉住“物”的外在的“形”,更要挖掘出“物”的内在的“神”。 (二)托物言志类的文章,文中之物,不是作者的信手拈来,也非一味刻意搜寻的结果,而是作者的情思感悟与某种外物自身特性的自然契合与沟通。摄取入文的物,无所谓高下优劣,也不论巨细新旧,巍峨的山峰,飘零的树叶,一串脚印,一根火柴,时钟的“滴答”,泉水的“叮咚”,只要是令你心有所动,情有所钟的,都可以由你任意驱谴,把自己对生活的思索和领悟准确形象地揭示出来。 (三)托物言志类文章,“言志”与“托物”不能割裂游离,二者在文中浑然天成,要力避人为附会的斧凿之痕。文中所言之志,应是所托之物固有特征给读者的自然启示,因而,决不能架空游离于物外,随意引申,牵强生发。 (四)托物言志类的文章,“志”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是作者对生活的独特体验,受作者认识水平和审美情趣的制约,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个性化的色彩。相同的“物”可以表达多样的“志”。 总之,写作托物言志类的文章,“言志”必须思想正确、深刻,情趣健康、高雅,应能给读者以美感的享受,哲理的启示,有益的鞭策。文中所托之物,与所言之志要像水乳般的自然交融,不能简单粘合,不可生硬搅拌。既不要把欲言之志搁置一旁,对物作纯客观的描摹状写,也不要扭曲变形物的固有特征去任意附会图解概念。 至此,我们应该对托物言志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如果想要熟练地掌握这一写法,还要多阅读多训练多体会。下面就立意、选材、语言等方面作些指点。 (一)立意:①通过某种事物描状,表现某类人或某个人的精神品质。②寓社会、世态、人生的某些哲理。a、写此物含彼意;b、明写物暗喻人。③要昭示人、感召人、激励人、鼓舞人生活、思考、斗争、前进。④立意可发散性多元思维,从中选出最佳立意,也可逆向立意。 1、顺向立意:例如 (1)耕牛:描写耕牛紧拉套绳,步履坚定,任劳任怨。人格化地表现默默奉献、埋头苦干的精神和“得到的甚少,给予人的很多”的品质的人。 (2)红叶、菊花:描写红叶、菊花霜凌之后叶更红、花更艳、人更爱。拟人化地表现人生经历艰辛苦寒是一种丰富,一种收获,一种精神财富。 (3)夕阳:描写“夕阳无限好”,依然绚丽依然辉煌。象征性地反映老一代老当益壮、甘愿奉献余热于人间的精神。 (4)溪流:描写溪流冲过各种艰难险阻,百折不回,奔向江河。人格化地表现某种永往直前、追求不息的性格。 (5)梯子:描写梯子朴实无华,忍辱负重。形象化地表现为了祖国未来、为了他人甘愿做人梯的奉献精神。 (6)老树:描写老树饱经风雨雷电的考验,历经沧桑岁月,目睹世事变化。人格化地表现承受艰苦生活环境磨炼的年富力强、精神财富富有的劳动者和建设者。 (7)烟雾:描写白雾弥漫,蒙住山峦沟壑,若不明辨,就会迷失方向。象征性地反映生活中有时团团迷雾,遮住真相,掩埋真理。启示人们在前进的道路上要头脑清醒、明辨是非、识别方向,尽量少走弯路和错路。 (8)仙人掌:描写仙人掌不择环境,只要有泥土,哪怕再贫瘠的泥土也能生根长大。拟人化地表现旺盛的生命力,鼓励有志青年去老少边穷地区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为开发建设大西北贡献力量。 (9)星空:描写繁星闪烁,星光璀灿。象征祖国群星灿烂,象征性地表现当今时代人才辈出,明星闪耀,“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激励青年一代积聚知识、智慧、力量,脱颖而出,辉耀于祖国上空。 (10)无名花:描写无名小花繁盛艳丽,竞相开放,争奇斗娇。一改文学作品歌颂明星、名人、将军、功臣,而拟人化的讴歌不知名不起眼的小民百姓的朴实、正直、敦厚的美德。 2、逆向立意:例如 (1)翠竹:描写翠竹傲寒凌雪,与松梅为“岁寒三友”,高洁而令人钦敬。但反其意而立新意,拟人化地反映那种徒有虚名、内心空虚、华而不实、 (2)牵牛花(藤萝):描写牵牛花(藤萝)枝枝蔓蔓,五彩缤纷,如荫如盖,浓郁茂盛,借助他物攀得远,爬得高。人格化地表现攀附权要,趋炎附势一类依附者形象,启发人们应有独立人格。 (3)芦苇:描写芦苇纤细轻盈,芦花如雪,随风摇曳,为秋色增美增趣。形象化地表现生活中见风使舵,随风摇摆那类人的性格特点,告诫人们做一个立场坚定的人。 (4)鹅卵石:描写鹅卵石在急流中不停滚动碰撞,被波浪涌上沙滩,圆溜、光滑、可爱。形象亿地反映人际关系中那类无爱憎无棱角圆滑光溜的处世哲学。 (5)爆竹:描写爆竹在欢喜庆贺时增加节日气氛,使人欢快喜悦,为庆贺呐喊不惜献身碎骨。形象化地表现那类一发脾气,后果就不堪设想,或因炫耀威力而自取灭亡的脾气暴躁者。警戒人们“忍”字当先,三思而行。 (二)选材:①或取不知名、不起眼的花草木石,人格化地表现普通人的精 神品质。②或取日月星辰、山川河流、雨雪雷电,象征性地寄寓某种哲理。③或取用品什物、家具器皿,形象化地反映一种思想感情。④或取家畜、飞禽、走兽,拟人化地蕴含某种思想。 (三)语言:①诗化语言,绘画语言,浓淡相宜,饱含感情,含蓄深刻。②描物状形语言是全文重点,要占多半篇幅,而议论、抒情性的点题语言宜少,适可即止。 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其情景描写、物品描写不再是空洞无物的吟风弄草,风花雪月,而是讲求寓意和含量。咏物时要形象地赋予所咏事物以人的性格特点,或讴歌,或贬斥,都能使人通过所描写的文字感到作者的用意,写此物言彼意,明写物暗喻人。这样坚持练习几次,我们就会悟到其中的奥妙 范文:粉笔 你是石头的儿子,你的情怀属于大地。 你经历了水与火的考验,铸就了表里如一的洁白。你质朴的外表,素洁的装扮,是“天然去雕饰”最好的诠释;你的内心充实丰厚,你的灵魂冰清玉洁,你的腰杆宁折不弯。黑板前,你瘦削的身躯是唯一的伟岸;你的平凡和卑微,默默的演绎出不朽的神奇。 不管下雨,不管刮风,你永远是步履匆匆,眼前总闪动着你辛勤的身影;无论春秋,无论冬夏,你迈出的永远是坚实的步伐,你的身后留下一行行娟秀的文字,你的足迹绘成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有了你,单调变成了丰富;有了你,呆板变成了生动。有了你,空泛才有了具体的形象;有了你,智慧才挥洒出激情和希望。 你留下的是诗,是画,是真,是善。你用人间的真情,滋润着求知若渴的心田;你用无私的爱,谱写出辉煌灿烂的诗篇。 你的轻吟低唱,和着孩子们的欢快,时而嘹亮,时而高亢,掠过山峦,穿过白云,飞向辽阔的蓝天。 你,奉献出了自己的全部,换来千万朵盛开的梨花;你,静静的飘洒,将自己化成满天闪烁的繁星。 植物乐园——掌握托物言志(二) 物 选择写作的对象,描写对象的性质和特征。 视觉:用眼睛看眼 微风轻荡,落叶如万只彩蝶飞舞,在朝霞的映照下,红如玛瑙,黄如玉片,艳丽极了。状物言志作文 听觉:用耳朵听耳 树上的枝丫沙沙作响,像在深情地为离去的叶子吟唱着一支送别的歌。 嗅觉:用鼻子闻鼻 在阳光明媚的校园里闲逛着,突然发现空气弥漫着秋的味道,仔细去体会,发现还夹杂着叶子的味道,一切都好亲切,又找到了那熟悉的味道,我喜欢。 味觉:用嘴巴品尝舌 触觉:用身体触摸身 深秋的早晨,打开房门,满世界都是金色的落叶,厚厚的、柔柔的,轻轻踏上去犹如走在鹅绒毯上,细细体会,如仙如梦,每每让我忘掉周围的一切。 1 心法:用心灵去感受意 有人喜欢嫩叶;有人喜欢绿叶;而我,却偏偏喜欢这秋天的落叶,她们从不自夸,不求赞美,无声地来,无声地走,走完了自己该走的路,做完自己该做的一切,或化作灰烬,或为明年更加绿树葱茏而甘于为黑土,依然是一处沉默、安详…… 眼耳鼻舌身意 志 抓住描写对象的性质和特征,展开联想和想象。 秋叶 有人喜欢嫩叶,有人喜欢绿叶,而我,却偏偏喜欢这秋天的落叶,她们从不自夸,不求赞美,无声地来,无声地走,走完了自己该走的路,做完自己该做的一切,或化作灰烬,或为明年更加葱茏而甘于为黑土,依然是一处沉默、安祥…… 啊!好思念你——秋天的落叶。 动物 猫头鹰 联想→特点: 默默奉献(为民除害)不求名利,不能以貌取人…… 在状物的时候并不是为状物而状物,而是对“物”展开丰富的联想,将自己的体会、联想与事物的特点融为一体,达到状物寄情的效果。而文章融入作者丰富的联想,就会使内容更充实,更耐人回味。 2 1.乐学星球举办内容为格言写作的语文活动。请你仿照下面示例,从“藕、棉花、谷穗、菊花、竹子” 等选项中任选两个,各写一句含有生活哲理的格言。(3分) 根:蓬勃向上的生命,以及默默无闻的奉献,全部属于大地母亲;如果离开大地的怀抱,一切的成就,都 会成为泡影。 藕:无论是生活在水中,还是生活在淤泥里,都能够保持一个纯洁的灵魂。 棉花:与众不同的花,为人类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无论人们是怎样的态度,总是默默奉献。 谷穗:总是用最饱满的果实迎接人们的期待,可是却没有一点骄傲自满,总是低下头来感谢大地母亲的孕育。 菊花:无论是生长在肥沃的平地中,还是贫瘠的山中,都能在秋日的寒风中笑得那么灿烂。 竹子:清幽安静,默默无闻,遇风不折,总是昂首挺胸,保持高尚的风骨。 序 “状物”要言之有物,还要言之有序。状物文章讲究观察顺序和写作顺序。 写动物一般按外形、动态、习性的顺序描写; 写植物一般按形状、颜色、滋味的顺序; 写静物一般按形状、结构、用途的顺序。 3 言 适当使用比喻状物言志作文 小河向东流着。 小河欢快的唱着歌向东奔走。 苹果开满了一树。 苹果远看好似一个个红色的小灯笼挂在树上,也像很多调皮的小朋友团团围坐在树叶中做游戏呢。 适当使用拟人状物言志作文 螃蟹在河边爬着。改:螃蟹披着盔甲爬着。 水稻成熟了。改:水稻笑弯了腰。 大地上有白雪。改:大地上披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衣。 大树在路边。改:大树站在路边。 报春使者迎春花 冰雪融化了,河边的柳树又抽出了嫩绿的新芽。小溪又开始欢快地流淌,没有丝毫倦怠。动物们醒了,植物们也醒了。 静静地,在田野上,在树林边,在荆棘丛,甚至在石缝里,它来了,乍暖还寒时候,只有它静静地等待着春的到来。 早春时节,天还有几分阴冷,没有花愿意在这时候开放。只有它,静静地、默默地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心香一瓣,柔软而坚韧的枝条和娇小、金黄的花朵为即将到来的春天又增添了几分生机。它是春的代表,是春的象征,是春的使者;虽然在春这个大家族中,它并不是最美的,但它的心灵是最纯洁的,是最高尚的,是最无私的。 它默默地为春奉献着美丽,奉献着青春,甚至奉献出生命,但它毫无怨言。在它的生命里,“奉献”二字已占据了所有的空间,所有的地位,于是在它刚长出嫩绿的枝条之际,含苞待放的花苞早就等不及了,叶子还未长出,花早已笑傲枝头。它不为名,不为利,只为将春天装扮得如此灿烂绚丽。那一朵朵嫩黄的小花,像一支支小喇叭,吹出一支春天的赞歌。也许,你不曾注意过它,但它的精神却深深地吸引着你,直到你感动,直到你为春天里有它而骄傲、自豪。它的精神是可贵的。当别的花儿还在熟睡时,它却不畏春寒,勇敢地开放了。它用自己金色的花儿,召唤着百花争艳的春天。可当它迎来万紫千红的春天后,自己却悄然无息地离去了。 没错,自始至终它都无私地把一切都献给了春天。就连它的名字也叫——迎春花。 一、首先仔细观察所写的物体,熟悉并掌握它的特点,然后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分析思考这些特点与人 或事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以歌颂某种高尚品质或情操。 二、对于一些物的特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和理解。 三、要将文章的中心思想贯穿于整篇文章,使各种材料有意识地围绕中心。 四、要在字里行间加上自己的感觉,并在语言形式上要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和富有表现力的动词把这些感 觉写出来,这样才能形象生动。 鹧鸪天·桂花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4
《托物言志作文800字:顽强的小草》
《借物抒情作文800字:沙漏》
《怎样写托物言志类的作文》
《托物言志作文》
《作文-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