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别造句】、
详细内容
篇一:《根据句子的语气分出来的类型叫做句类》
根据句子的语气分出来的类型叫做句类。(句子类型)
1.陈述句:①你的作业做得很好。
2.疑问句:①今天星期几?②你好吗?
3.祈使句:①咱们快走吧!②禁止吸烟!
4.感叹句:①多好的人哪!②生活真美好!
一.陈述句。
1.肯定陈述句:用来肯定某一事实的句子。
例如:秦耕真是一个聪明的孩子。
2、否定陈述句:用来否定某一事实的句子。
例如:(1)“……不……”衣服洗得不干净。
(2)“……没有(没)……”他没有做完作业。
3、双重否定句:用双重否定来表示肯定的意思。
例如:(1)“不……不……”式。他不敢不来。
(2)“没有……不……”式。没有一个人不怕他。
(3)“非~~不~~”式。我非把这本书读完不可。
(4)“……无不……”式。同学们无不欢欣鼓舞。
(5)“……无非……”式。他妈妈不让他去,无非是怕他吃亏。
(6)“……不无……”式。想起一个人的旅途,不无寂寥之感。
(7)“……未必不……”式。你未必不知道。
二、疑问句:用来提出问题,包括明知顾问。有表达疑问语气的语调。书面句末使用问号(?)
1.是非问句。例如:她是你同学吗?
2.特指问句。例如:(1)“谁……(……谁)?
(2)“为什么(干什么)……?式
(3)“……哪里(哪儿)……?式。
(4)“……怎么(怎么样、怎样)”式。
三、祈使句。
1、表示命令的祈使句。一般带有强制性,
例如:快去捞饭!米烂了!
2、表示请求的祈使句。包括请求、敦促、商议、建议等。
例如:给我喝水,我渴!*走哇,妈妈!
3、表示禁止的祈使句。
例如:不许动!
四、感叹句。带有强烈感情的句子书面上句末用感叹号表示。感叹句常带有“多么、多、好、真”等副词和语气助词。
小学六年级最常用的修辞方法有哪些?(11种)
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反复、对偶、引用、借代、对比
明喻:出现有“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这些词。
如: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样。
暗喻:甲是乙。出现有“是、成为”这些词。
如: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
借喻:甲代乙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
如: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如: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扩大夸张例如: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缩小夸张例如:我家门前只有巴掌大的地方。
超前夸张例如: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
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
近的意思。
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音重复某个词语句子。
例如: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例如:好像失了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
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
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如: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如:“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该记住这一真理。
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如: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有的人》)练习:
1、蜡炬成灰泪始干。(拟人)
2、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夸张)
3、芝麻粒儿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夸张)
4、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夸张)
5、对比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分类别造句】、}.
②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6、对偶①满招损,谦受益。②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③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④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小学生关联词语有哪些?
转折、假设、条件、因果、并列、承接、递进、选择、
1.转折关系
尽管……可是……、虽然……但是……、尽管„„还是
2.假设关系
如果……就……、既然……就……、要是……那么……、倘若……就……、即使„„也„„
2.条件关系
只要……就……、只有……才……、无论……都……、不管……也……、
4.因果关系
因为……所以……、由于……因此……、之所以……是因为……
5.并列关系
既……又……、不是……而是……、一方面……一方面……、
有时……有时……、……又……又…………一会儿……一会儿……
一边……一边……、
6.承接关系
一……就……、起先……后来……、……首先……然后……
7.递进关系
不但……而且……、不仅……还……、……不但不……反而……
8.选择关系
宁可……也不……、宁可……也……、与其……不如……、不是……就是……、是……还是……、或者……或者……、或是……或是……、要么……要么……、
小学病句修改的类型与例子
要求:了解病句的九种类型,熟悉各种类型病句的修改方法。
原则:句子的原意要保留、修改要恰当。
修改步骤:
1、读懂句子的意思;
2、找准病处,对症下药;
3、改后读读是否通顺,是否改变原意。
一、成份残缺
这类病句主要有2种类型。
1、句子缺少了主要成份。
[例1:正在仔细地批改学生的作业。]
[例2:我们从小讲卫生的好习惯。]
[例3:校园里到处洋溢着欢乐。]
2、句子中多了一些词语造成成份残缺。
[例:经过这次活动,使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二、用词不当
这类病句主要有2种类型。
篇二:《12.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练习1》12、《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课文同步测试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基础知识(30分)
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
啁啾()阐释()窒息()迥然()
笃信()宽宥()嗣后()翌日()
2、解释词语(3分)
窒息
笃信
宽宥
3、根据意思写成语(3分)
说话或写文章浮夸不切实际。()
办事迟疑,没有决断。()
人的足迹很少到的地方。()
4、写出关于知识的名言两句(2分)
①
②
5、本文作者姓名是国籍是。(4分)
6、造句(2分)
"与其...毋宁"
7、选出下列加点的词语用得不恰当的一项(2分)
A.他面临大事优柔寡断,这个领导岗位不适合他。
B.班长在班会上夸夸其谈,同学们惊诧于他的知识面之广。
C.小明饶有兴趣地欣赏着幅这画。
D.这姐妹俩的性格迥然不同,一个内向,一个外向。
语言表达
8、把下面词语连成一段话(5分)
饶有兴趣悠扬寂静
9、下面的小故事给人怎样的启示?请你用一段议论性的话为这个故事作结。(5分)一只新组装好的小钟被放在了两只旧钟当中。两只旧钟"滴答"、"滴答"地走着。
其中一只旧钟对小钟说:"来吧,你也该工作了。可是我有点担心,你走完三千二百万次以后,恐怕就吃不消了。"
"天哪!三千二百万次。"小钟吃惊不已,"要我做这么大的事?办不到,办不到。"另一只旧钟说:"别听他胡说八道。不用害怕,你只要每秒滴答一下就行了。""天下哪有这样简单的事情?"小钟将信将疑,"如果这样,我就试试吧。"
小钟很轻松地每秒"滴答"一下,不知不觉中,一年多过去了,它摆了三千二百万次。
.课内同步阅读(40分)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一)
这时他以为自己无所不晓了,可他捉到一只蝉后,却又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无知和愕然之中:无论堵住蝉口还是按住蝉翅,他都甚至无法减弱蝉那极其尖锐的鸣叫声,而不见蝉颤动躯壳或其它什么部位。他把蝉体翻转过来,看见胸部下方有几片硬而薄的软骨,以为响声发自软骨的振动,便将其折断,欲止住蝉鸣。但是一切终归徒然;乃至他用针刺透蝉壳,也没有将蝉连同其声音一道窒息。最后,他依然未能断定,那鸣声是否发自软骨。从此,他感到自己的知识太贫乏了,问他声音是如何产生的,他坦率地说知道某些方法,但他笃信还会有上百种人所不知的、难以想象的方法。
10、注音(3分)
愕然()颤动()硬而薄()
11、"笃信"是什么意思?可以用"相信"替换吗?(4分)
12、他在认识蝉鸣的过程中态度发生了那些变化?(8分)
13、为什么细致描写他寻蝉的发声原理的过程?从中你得到了那些启示?(5分)
14、"他感到自己的知识太贫乏了,问他声音是如何产生的,他坦率地说知道某些方法,但他笃信还会有上百种人所不知的、难以想象的方法。"照应上文哪句话?(2分)
(二)
从前有一人,生在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但他天资颖慧,生性好奇。他喂养了许多鸟雀,饶有兴味地欣赏其啁啾,聊以自娱。他极为惊异地发现,那些鸟儿运用巧妙之技,借助呼吸之气,能随心所欲地叫出各种声音,皆好听极了。一日晚间,他在家听到附近传来一种声音,十分悠扬,遂臆断为一只小鸟,出去捕之。路上,遇见一位牧童,正在吹着一根木管,同时手指在上面按动着,忽而捂住某些孔眼,忽而放开,使木管发出了那种响声,宛然喈喈鸟语,不过发音方式迥然不同。他惊诧不已,并在好奇心驱使下,送给牧童一头牛犊,换取了那支笛子。他通过思索意识到:假使牧童未从此地路过,他将永远不会晓得,自然界有两种产生声音和乐音的方法。他决定离家出走,意欲经历一些其它奇事。
15、给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4分)
思索()颖慧()
16、文中写"他天资颖慧,生性好奇"有什么作用?(2分)
17、文中说小鸟和笛子的"发音方式迥然不同",根据文章所述,请用清晰的语言讲述他们各自的发音方式。(4分)
18、人类知道的知识愈多,他会发现自己不知道的知识也愈多。请根据自己的体会举出实例谈谈对这句话的认识。(4分)
19、读了本文,我是这样理解的:生活中有许多神秘而美好的东西,似乎难以寻觅,难以理解,但只要你有勇气,善于思考问题,敢于付诸行动,美好神秘的世界就会向你敞开。请你参照加点的字,将画线的部分改成两个三字短语,使整段话更加整齐、和谐。(4分)
课外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一)
1997年2月27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公布了爱丁堡罗斯林研究所威尔莫特等人的研究成果:经过247次失败之后,他们在1996年7月得到了一只名为"多利"的克隆雌性小绵羊。
"多利"绵羊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呢?威尔莫特等学者先给苏格兰黑绵羊注射促性腺素,促使它排卵,得到卵之后,立即用极细的吸管从卵细胞中取出核。与此同时,从怀孕三个月的芬多席特六龄母羊的乳腺细胞中取出核。立即送入取走核的苏格兰黑绵羊的卵细胞中。手术完成之后,用相同频率的电脉冲刺激换核卵,让苏格兰黑绵羊的卵细胞质与芬多席特母羊乳腺细胞的核相互协调,使这个"组装"细胞在试管里经历受精卵那样的分裂、发育而形成胚胎的过程。然后,将胚胎巧妙地植入另一只母羊的子宫里。到1996年7月,这只"护理"体外形成胚胎的母羊终于产下了小绵羊"多利"。"多利"不是由母羊的卵细胞和公羊的精细胞受精的产物,而是换核卵一步一步发展的结果,因此是克隆羊。
绵羊"多利"出世后两年,科学家就发现,它以异常快的速度在衰老。2003年2月,不足7岁的绵羊"多利"夭折。科学家表示,目前克隆动物普遍存在早衰早亡现象,这表明克隆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
20."多利"绵羊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10分)
21.据说,目前已有人在研究克隆人的技术,并正在付诸实施。对此,你想说些什么?(20-30字)(5分)
(二)
①蜜蜂群居于蜂箱或树洞中,空间狭小、阴暗,数万只蜜蜂_________在一起,蜂窝内的温度和湿度等条件都适宜微生物的生长,但在蜂窝内储存的花粉、蜂蜜等食物都不会腐败变质。②这是什么原因呢?③科学家发现,原来在蜂群中________有一种叫蜂胶的物质。④蜂胶对蜂窝内的病菌、霉菌都有较强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对正常细胞没有毒副作用。⑤它是蜜蜂清洁环境,杀灭病菌,保证蜜蜂健康的良药。⑥蜂胶是蜜蜂从胶源植物的新生枝芽处采集的树脂类物质,经蜜蜂混入其上颚腺、蜡腺的分泌物,反复加工而成的胶状物质。⑦由于树胶有较强的粘性,所以采集难度大大超过采集花蜜,通常每群蜂每天只能生产0.2克蜂
胶。⑧科学研究得知,胶是一种天然的高级营养品,人服用蜂胶能调节人体的分泌系统,分解体内毒素,增强体质,净化血液和促进血液循环。⑨不过,但愿人类不要只顾自己的享受而把蜜蜂的药品夺来吃掉,那样会使蜜蜂遭殃。(节选自《科学之友》作者:杨传)
22、根据文意为文中空白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将它们的序号依次填在上文横线上(2分)
A.住B.挤C.也D.还
23、文中第⑤句加"它"指代的是__________________(3分)
24、下面是对文中部分内容的概括。阅读全文,选择与其相应的句子,将它(它们)的序号写在括号内。(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