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皇帝的名言
详细内容
篇一:《历代皇帝的名言》
历代皇帝的名言
1.秦始皇赢政说:“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2.汉高祖刘邦说:“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3.汉武帝刘彻说:“犯我大汉天威者,虽远必诛!”“务要使夷狄,不敢小视中国,
乱臣贼子,不敢窥测神器!”
4.光武帝刘秀说:“有志者事竟成也!”
5.“宁叫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
6.蜀汉先主刘备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7.隋炀帝杨广说:“大好头颅,谁当斫之?!”
8.唐太宗李世民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道兴衰,以人为镜,可以知道得失。”
9.女皇武则天说:“王师外镇,必藉边境营田。”
10.宋太祖赵匡胤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11.元太祖铁木真说:“人生最大的快乐莫过于到处追杀自己的敌人,侵占他们
的土地,掠夺他们的财富,听着他们的妻儿哭泣。”
12.明太祖朱元璋说:“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13.明崇祯皇帝朱由检说:“朕非亡国之君!”
14.清圣祖玄烨说:“天下未有过不去之事,忍耐一时便觉无事。”
15.清世祖胤禛说:“人有善恶之分,没有贵贱之别!”“创业难,守业更难。”
篇二:《出自四大名著的名言名句》出自《西游记》的名言名句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见丈母娘必备荐用语)
《西游记》:第62回:“陛下,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若爱丰姿者,如何捉得妖贼也?"
“道高一尺魔高丈”
(法制节目滚动播出词汇)
《西游记》第50回:“道高一尺魔高丈,性乱情昏错认家。可恨法身无坐位,当时行动念头差。”
“海阔从鱼跃,天空任鸟飞”
(简历自荐用语,常配雄鹰图片)
《西游记》第84回:“老菩萨,古人云:海阔从鱼跃,天空任鸟飞。怎么西进便没路了?”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拜师必备用语)
《西游记》第31回:“你这个泼怪,岂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父子无隔宿之仇!你伤害我师父,我怎么不来救他?”
“不看僧面看佛面”
(黑帮讨债必备口头禅)
《西游记》第31回:“古人云:‘不看僧面看佛面。’兄长既是到此,万望救他一救。”“世上无难事,是怕有心人。”
(老师家长鸡汤用语)
《西游记》第2回:悟空道:“这个却难!却难!”祖师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悟空闻得此言,叩头礼拜。
“人逢喜事精神爽”
(微博常用得瑟配语)
《西游记》第35回:“这正是人逢喜事精神爽,闷上心来瞌睡多。”
“人生何处不相逢”
(泡妞常用)
《西游记》第40回:“一叶浮萍归大海,人生何处不相逢?”(其实这句话最早应该是宋·晏殊《金柅园》:“一曲清歌满樽酒,人生何处不相逢。”
“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
(土匪最爱用语)
《西游记》第2回:“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只教他搬出去,将天宫让於我,便罢了。”(西游记其实是四大名著中貌似唯一被禁的,主要好像就是这句话?)
“今朝有酒今朝醉”
(花钱借口)
《西游记》第5回:那大圣正与七十二洞妖王,并四健将分饮仙酒,一闻此报,公然不理道:“今朝有酒今朝醉,莫管门前是与非。”(最早出处唐·罗隐《自遣》诗:“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黑帮讨债专用语)
《西游记》第16回:“老孙可是那当面骗物之人?这叫做好借好还,再借不难。”“棋逢对手”
(体育频道最爱用语)
《西游记》第34回:“他两个在半空中,这场好杀。棋逢对手,将遇良才。”(最早出自《唐诗纪事》卷七十七,“事厄伤心否,棋逢对手无?”。)
“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又是黑帮土匪最爱用语!)
《西游记》第十八回:“施主莫恼。‘与人方便,自己方便。’你就与我说说地名如何?我也可解得你的烦恼。”
“人在屋檐下,哪能不低头”
(长辈语重心长高频用语)
《西游记》第28回:“这是既在矮檐下,怎敢不低头。’三藏只得双手合着与他见个礼。”
“树大招风”
(长辈语重心长高频用语)
《西游记》第33回:“这正是树大招风风撼树,人为名高名丧人。”
“拿贼拿赃”
(捉奸在„„)
《西游记》第38回:“你老人家只知念经拜佛,打坐参禅,那曾见那萧何的律法?常言道,拿贼拿赃。那怪物做了三年皇帝,又不曾走了马脚,漏了风声。”
“事不过三”
(重要的是要说三遍!)
《西游记》第27回:“常言道:‘事不过三。’我若不去,真是个下流无耻之徒。”“强龙不压地头蛇”
(快递镖局行走江湖信条)
《西游记》第四十五回:“你也忒自重了,更不让我远乡之僧--也罢,这正是‘强龙不压地头蛇’。”
“冤家路窄”
(TVB高频词汇)
《西游记》第45回:“我等正欲下手擒拿,他却走了。今日还在此间,正所谓‘冤家路儿窄’也。”
“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原被犬欺”
(仰天长叹高频词汇){出自皇帝的名言}.
《西游记》第28回:“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原被犬欺。纵然好事多磨障,谁像唐僧西向时?”(这句话在《增广贤文》,也有,不过俩书都是明后期的„„也无所谓谁先谁后了)“君子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做坏事被抓必备台词)
《西游记》第53回:行者道:“你看先生说话,常言道,君子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我便是悟空,岂有假托之理?”
“长他人之志气,灭自己之威风”
(国产抗日剧高频词汇)
《西游记》第32回:“大王,怎麼长他人之志气,灭自己之威风?你夸谁哩?”“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公益捐助活动高频词汇)
《西游记》第80回:“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快去救他下来,强似取经拜佛。”“功到自然成”
(武侠小说高频词汇)
《西游记》第43回:“这师父原来只是思乡难息!若要那三三行满,有何难哉!常言道:‘功到自然成’哩!”
“好男不与女斗”
(被家暴丈夫高频词汇)
《西游记》第72回:“常言道:‘男不与女斗。’我这般一个汉子,打杀这几个丫头,着实不济。”
“好死不如赖活着”
(劝人高频词汇)
《西游记》第63回:“好死不如恶活。但留我命,凭你教做什么。”
“双拳难敌四手”
(师傅!打不过怎么破高频词汇)
《西游记》第14回:“好手不敌双拳,双拳不如四手。他那里六条大汉,你这般小小的一个人,怎么敢与他争持?”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已成二次元捏他)
《西游记》第78回:八戒道:“师父,你是怎的起哩?专把别人棺材抬在自家家里哭。不要烦恼!常言道:‘君教臣死,臣不死不忠;父教子亡,子不亡不孝。’他伤的是他的子民,与你何干!”
“朋友妻,不可欺”
(绿帽侠高频词汇)
《西游记》第80回:牛王闻言,心如火发,咬响钢牙骂道:“你说你不无礼,你原来是借扇之故!一定先欺我山妻,山妻想是不肯,故来寻我!且又赶我爱妾!常言道,朋友妻,不可欺;朋友妾,不可灭。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吵架高频词汇)
《西游记》第47回:八戒道:“哥哥,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外来和尚好念经”
(财经文高频词汇)
《西游记》第70回:“常言道;‘远来的和尚好看经。’妹妹们!不可怠慢,快办斋来。
“放屁添风”
(一直觉得这个词特有画面感和味感!!)
《西游记》第75回:“兄弟,你虽无甚本事,好道也是个人。俗云:‘放屁添风。’你也可壮我些胆气。”
出自《水浒传》的名言名句
屋破偏逢连夜雨”
(仰天长叹高频词汇)
《水浒传》第45回:“祸从天降,灾向地上。恰似破屋更遭连夜雨,漏船又遭打头风。”“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指着叛徒时高频词汇)
《水浒传》第45回:“杨雄听了,心中火起,便骂道:‘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这廝倒来我面前,又说海闍黎许多事,说得个没巴鼻。眼见得那廝慌了,便先来说破,使个见识。’”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泡妞高频词汇)
《水浒传》第35回:“宋江听了大喜,向前拖住道:‘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只我便是黑三郎宋江。”(最早是宋·无名氏《张协状元》第14出:“有缘千里能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反派抓玛丽苏女主高频词汇)
《水浒传》第53回:戴宗道:“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最早出自南宋诗人夏元鼎的《绝句》:崆峒访道至湘湖,万卷诗书看转愚。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琼瑶剧高频词汇)
《水浒传》第23回:“武松挽住宋江说道:‘尊兄不必远送。常言道: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最早元·无名氏《马陵道》楔子:“哥哥,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哥哥你回去。”
“一不做,二不休”
(坏人下手前高频词汇)
《水浒传》第21回:宋江道:原来却在这里!一不做,二不休,两手便来夺。(最早是唐·赵元一《奉天录》卷四——光晟临死言曰:‘传语后人,第一莫作,第二莫休。’“天诛地灭”
(发誓高频词汇)
《水浒全传》第15回:“我等六人中但有私意者,天地诛灭,神明鉴查。”“五短身材”
(深深的恶意高频词汇)
《水浒传》第32回:“这个好汉,祖贯两淮人氏,姓王,名英,为他五短身材,江湖上叫他做矮脚虎。”
“不三不四”
(深深的恶意高频词汇)
《水浒传》第7回:“这伙人不三不四,又不肯近前来,莫不要攧洒家。”(最早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易经思想,易经的每个卦都分6个爻,俗称6爻卦。六爻每两爻一组配三才,即初爻与二爻为地,三爻四爻为人,五爻与上爻为天。那么“不三不四”,其实就是“不是人”的意思了。){出自皇帝的名言}.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深深的恶意高频词汇)
《水浒传》第101回:“我直恁这般呆!癞蛤蟆怎想吃天鹅肉!”
“不怕官,只怕管”
(国民高频词汇)
《水浒传》第1回:他今日发迹,做得殿帅府太尉,正待要报仇,我不想正属他管!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俺如何与他争得?:
“七上八下”
(施耐庵这词居然也是你造的!?)
《水浒传》第26回:“那胡正卿心头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不打不相识”
(主角和其好基友相遇必备剧情)
《水浒传》第38回:戴宗道:“你们两个今番却做个至交的兄弟。常言道:‘不打不成相识。’”
“大刀阔斧”
(谈改革必备高频词汇)
《水浒传》第118回:“当下催军劫寨,大刀阔斧,杀将进去。”
“两相情愿”
(现在比较流行三厢车)
《水浒传》第5回:“太公,你也是个痴汉,既然不两相情愿,如何招赘做个女婿。”“有眼不识泰山”
(帅气亮出身份时高频词汇)
《水浒传》第2回:“师父如此高强,必是个教头,小儿'有眼不识泰山'
“不着边际”
(古代对于脑洞的解释)
《水浒传》第19回:“何涛思想:在此不着边际,怎生奈何!我须用自去走一遭。“立此存照”
(古代人肯定没想到有手机截屏这东西)
《水浒全传》第二十二回:“执凭公文,在此存照。”
出自《红楼梦》的名言名句
“意淫”
(红楼梦首席原创词汇)
《红楼梦》第5回:意淫二字,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
“弱水三千,吾只取一瓢饮”
(男默女泪高频词)
《红楼梦》第91回,“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假作真时真亦假”
(现在有成为整容业高频词汇)
《红楼梦》第5回中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红楼梦》第5回中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篇三:《中国古代名人名言秦始皇篇》中国古代名人名言秦始皇篇
1.庸夫之怒,以头抢地尔。
大意为:庸人发怒,拿脑袋撞地罢了。
2.闻太古有号毋谥,中古有号,死而以行为谧。如此,则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朕弗取焉。自今已来,除谥法。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大意为:听说上古有号不溢,中古代有号,死而以行为安静。像这样,那你建议父亲,我建议你呢,实在没意思,我不可取。从今以来,废除谥法。二世三世以至万世,传之无穷。{出自皇帝的名言}.
3.朕统六国,天下归一,筑长城以镇九州龙脉,卫我大秦、护我社稷。朕以始皇之名在此立誓!朕在,当守土开疆,扫平四夷,定我大秦万世之基!朕亡,亦将身化龙魂,佑我华夏永世不衰!此誓,日月为证,天地共鉴,仙魔鬼神共听之!
大意为:我统领六国,天下归一,修筑长城以镇九州龙脉,卫我大秦、保护我们的国家。我认为始皇帝的名字在这里发誓!我在,当守土开疆,扫荡平定少数民族,定我大秦万世的基业!我没有,也将身化龙魂,保佑我华夏永世不衰!这个誓言,太阳和月亮为证,天地共鉴,仙魔鬼神一起听他!
4.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秦灭六国后,嬴政自称皇帝。他说:“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出自皇帝的名言}.
5.功臣不能全身而退,嬴政何颜立于天下!
大意为:对于一些立下大功且想隐退的功臣,嬴政觉得自己连这些条件都不实现,不配当君王
6.方圆百里之内,无论妇幼老少,猪犬牛羊,杀而焚之,化作焦土,万年寸草不生。
大意为:方圆百里之内,无论老少妇女儿童,猪狗牛羊,杀而烧掉了,变成焦土,万年寸草不生。
篇四:《中国古代名人名言》中国古代名人名言
一志向·事业
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
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
——韩非(战国末期哲学家)引自《韩非子·喻志》
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
——王充(东汉哲学家)引自《论衡·别通篇》
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
——张孝祥(南宋词人)引自《论治体子·甲申二月九日》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大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孔丘(春秋时代思想家,教育家)引自《礼记。学记》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刘向(西汉经学家,文学家)引自〈说苑〉
多见者博,多闻者智,拒谏者塞,专己者孤。
——桓宽引自《盐铁论。制议》
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不成。
——张载(北宋哲学家)引自《经学理窟。义理篇》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曹雪芹(清代文学家)引自《红楼梦》第5回
好问,是好的。……如果自己不想,只随口问,即能得到正确答复,也未必受到大益。所以学问二字,“问”放在“学”的下面。
二读书·求知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
弗措也。人一能之,已百之,人十能之,已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刚。——孔丘引自〈礼记·中庸·博学〉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引自《进学解》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口到、眼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朱熹引自《训学斋规》
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朱熹
道成于学而藏于书,学进于振而废于穷。
——王符(东汉思想家、哲学家)引自《潜夫论·赞学》
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
——朱熹引自《朱子语类大全》第10卷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
——荀况引自《荀子·劝学篇》
境遇休怨我不如人,不如我者尚众;学问休言我胜于人,胜于我者还多。
——李惺(清代作家)引自《西沤外集·药言剩稿》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崖苦作舟。
——韩愈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唐代诗人)引自《登鹳雀楼》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唐代书画家)引自《劝学》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白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
——王国维(清代学者)转引自《人间词话新注》
三天才·勤奋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聃引自《老子·道德经》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况引自《荀子,劝学》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乾》(秦汉前儒家经典)
********************************
春秋战国时期:
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年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经》[《周易·乾》(秦汉前儒家经典)]{出自皇帝的名言}.
2.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4.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
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9.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10.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秦汉时期:
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1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12.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后汉书~陈番传》
13.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传》
14.精诚所致,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晋魏南北朝:
公元220年--公元581年
1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17.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18.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出师表》
19.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隋唐宋:
公元581年--公元1271年
20.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将近酒》
21.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
22.生当作人杰,死亦成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23.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元明清:
公元1271年--公元1840年
2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25.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炎武
26.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文嘉《明日歌》
27.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28.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郑板桥《竹石》
29.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郑板桥《对联》
********************************
中国古代名言117则
1、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2、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5、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7、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
8、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9、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10、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11、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以上出自《史记》
********************************
12、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13、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14、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15、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16、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17、不可同日而语。
18、百闻不如一见。
以上出自《汉书》
********************************
19、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20、举大事者,不忌小怨。
21、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22、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以上出自《后汉书》
********************************
23、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24、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25、强弩之末,力不能穿鲁缟。
26、士别三日,须刮日相看。
27、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以上出自《三国志》
********************************
28、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魏书》)
29、貂不足,狗尾续。(《晋书》)
30、不为五斗米折腰。(《晋书》)
31、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
32、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旧唐书》)
33、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路史》)
34、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资治通鉴》)
35、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资治通鉴》)
********************************
36、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37、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38、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
39、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汉·韩婴)
篇五:《古诗词名言警句大全(含出处)》古诗词名言警句
1、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3、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4、辅辅相依,唇亡齿寒。(《左传·僖公五年》)
5、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
6、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9、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10、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11、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孟子·尽心上》)
1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