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历史典故素材>有关红军革命的作文

有关红军革命的作文

详细内容

篇一:《红军从这里走征文》

红军从这里走过

红军就是我们中国的脊梁,如果没有他们,就不会有今天,这个辉煌的历史,我们应该感谢红军叔叔,他们给我们带来了美好,可是他们却英勇牺牲了。我为红军叔叔感到自豪,他们有这样勇敢的豪气。在1934年1月,中共六届全会以后,在中国共产党和根据地的各项工作中,王明的“左”倾冒险方义得到更加变本加厉的推行。在这种错误领导下,第五军“围剿”失败了,迫使红军开始长征,长征初期又因为“左”倾教条主义者错误的战略,让帮人有充分的时间集兵力,对红军实行围追堵截,为了摆脱尾追和堵截的敌军,毛泽东同志向敌军力量薄弱的贵州挺进。1935年1月7日,红军攻克黔北重镇遵义。红军长征不畏艰险,经受重重困难,翻越了五座山,有夹金山,梦笔山,雅克夏山,昌德山,达古山,都是终年积雪的大山。红军将士以革命理想高于的坚定信念和不畏艰难困苦的英雄气概,突破了敌重兵的围追堵截,征服了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战胜了党内分裂的危机。我想是加为这样的精神,他们才有了翻越寒冷雪山的毅力。红军来到遵义,召开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换救了党换救了红军,换救了中国革命,是我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一代伟人,高瞻远瞩,在这里留下了深深的足迹。他就是毛泽东,带着共产党和红军打下新中国的重要人物之一。所以遵义的人们不要觉得我们的落后而觉得丢脸,记住,红军从这里走过。

现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全国各族人民正满怀豪情,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健全制度社会主义现代

化而团结奋斗。

篇二:《爱国作文:红军长征精神演讲稿》

爱国作文:红军长征精神演讲稿

爱国作文:红军长征精神演讲稿

同志们、朋友们:

一位小女孩天真地问父亲:“红军爷爷长征时为什么不喝健力宝,为什么不吃巧克力呢?”对于他们,长征已成为一个老外婆的传奇故事。然而随着岁月流逝,它以越来越深刻的魅力,吸引着众多的人们到长征路上去追寻,去思考。一位重走长征路的年轻军人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地址都成了遗址,笑容都成了遗容;?[大秘书网文章-

找文章,到大秘书网]

长征是他们的苦难,苦难是他们的光荣。”?

就在那段风雨如晦的岁月,30万红军经过长征,只剩下了3万,而他们活到今天的,已不足300人。但这用无数生命写下的英雄史诗,已成为中国革命和人类历史上一座高耸入云的丰碑,一段永不磨灭的铁骨精魂的回忆。?1934年10月16日傍晚,八万中央红军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而被迫突围西行,开始了“万水千山只等闲”的长征。这时候,远隔千里的蒋介石指着地图狂妄地叫道:“他们是走向深渊,走向死亡!”短短的一年后,当他面对追获的一大堆烂草鞋的时候,他不得不承认,这股头戴红星、足踏草鞋的铁流是不可阻挡的。?

在长征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红军将领的母亲,在当地要饭,听说儿子在部队当官享福,便气冲冲找上山去。队伍正好开饭,老人看到的是清水煮的树皮、草根,外加一段牛皮带。她流泪了,提起篮子将自己要来的生芋头全部倒进了锅里。就这,竟成为将士们难得的一顿美餐。为了欢迎这位母亲的到来,战士们演唱了自编的《牛皮腰带歌》:“牛皮腰带三尺长,草原荒地好干粮,熬汤煮菜别有味,端给妈妈来品尝。”老妈妈挂满泪花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在这些可亲可敬的战士面前,她怎能不为之动情,为之自豪?还有一次过草地,一位在战斗中刚刚入党的警卫员,为了抢救陷入泥沼的文件箱,献出了年仅18岁的生命。当他渐渐沉下去的时候,手里紧紧攥着一块白洋,这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党费。

长征中,这样的事情几乎天天都有,然而队伍每天演讲稿都在顽强地向前,向前„„美国著名作家索尔兹伯里惊呼这是前所未闻的神话。而远涉中国的西方记者斯诺,则把这称之为“东方魔力”。令他们不解的是,到底是什么力量支撑着红军创造了这一惊心动魄的奇迹?其实很简单,就是头顶上那颗鲜红鲜红的红五

星以及它射出的那熠熠生辉思想汇报的希望之光。这正是千百年来我们所固有的,具有强大凝聚力、鼓舞力、战斗力和创造力的民族精魂。从孟子的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到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从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到吉鸿昌的“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

羞”,历史雄辩地证明:“民族的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

在即将迈入新世纪的今天,我们的民族又开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长征。虽然再没有雪山和草地,但我们同样面临着历史和时代的挑战。这挑战,是一种更为长期、更为严峻的考验。它表面上看起来并非那么艰难,那么壮烈,但要取得胜利,却是相当不易的。当轻歌曼舞的大款们狂饮“人头马”“XO”的时候;当某些达官贵人们大腹便便地剔着牙,潇洒地钻进锃明闪亮的“现代王”“蓝鸟王”“公爵王”的时候,当你为酒绿灯红而意乱神迷,当你美好绚烂的向往化为乌有„„想一想长征吧,想一想那些60年前的人和事。如果说当年所面临的是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民主政权的话,而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则是围绕“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把一个繁荣富强的中国带入21世纪,这关系到当代中国的形象,关系到每一位华夏子孙的命运!我们的红军在枪林弹雨、雪山草地之间打不烂、拖不垮,他们的骨头无疑是最硬的。面对敌人的屠刀与诱惑,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他们的性格无疑是最可宝贵的。在奔向21世纪的长征路上,我们同样需要这种铮铮铁骨的精神,同样需要这种用黄河,用泰山塑造起来的民族性格、民族精魂!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当每个中国公民都具备长征的铁骨精魂时,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就会以更新、更美的形象昂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并以此告慰长征路上那20几万不屈的英魂!

篇三:《长征作文》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举世闻名的长征。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纵横11个省,长驱二万五千里,排除万难,胜利到达陕北.光阴荏苒,一晃70年过去了.70年前的长征,红军表现的英勇是史无前例的。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一副无比壮丽的历史画卷,是人类军事史上一个空前的奇迹,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壮举。是一部气吞山河的英雄史诗。茫茫长征路,途中艰辛谁能体会?寒风刺骨,风如刀一般割在脸上。在冰天雪地中,一支长长的队伍,宛如一条巨龙在云雾中蜿蜒盘旋,慢慢地蠕动„„夜,伸手不见五指。草地上坑坑洼洼,沼泽连片,没有道路,没有人烟,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葬身泥潭。坚强的红军战士硬是咬牙挺过来了,他们以惊„„

红军长征的历史事件,将会在中国历史永远保留着,告诉我们以及我们的后代,红军长征是多么的艰难,但是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重重险阻,我们要学习红军的勇敢精神,敢同敌人作斗争。红军的种种英雄事迹,将会在我们的历史上永放光芒。

曾几何时,红军“嗒嗒”的马蹄声在这里响起;曾几何时,这里留下了红军深深的脚印;曾几何时,这流伟红军可歌可泣的故事;曾几何时,这里留下了红军长征的精神!这里是波涛汹涌的大渡河;这里是独具天险的泸定桥;这里是峰峰如剑,插入云霄的娄山关;这里是冰封雪盖的夹金山;这里是中国的摇篮!

红军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是战争史上的奇迹。到底是什么使原本弱势的红军冲破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使红军愿意抛头颅洒热血,使红军历尽艰辛,克服险阻也最后走向胜利呢?信念,是千千万万红军心中永存让人民翻身做主人,过幸福生活的信念!{有关红军革命的作文}.

为了这心中永存的信念,他们克服重重困难,浴血奋战。正因为这心中永存的信念,才有了“红军不怕远征难”的精神!正因为这心中永存的信念,红军才有了“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英雄气概!正因为这心中永存的信念,才有了“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的温情!

信念支撑着红军由劣势转为优势,支撑着红军走向了胜利。长征的胜利不是偶然的、暂时的,而是必然的、永恒的。回顾历史,历史的一幕幕不禁重现在眼前。官渡之战中曹操运用几万之众大破袁绍十万大军;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不过数万兵将却火烧赤壁,大破曹操八十三万大军;淝水之战中谢石、谢玄率八万之众勇击苻坚百万雄师„„然而这些只是凭军事家的谋略,而且他们无法改变中国战乱的历史。唯有红军以数万之众在共产党领导下,心中永存信念,出奇制胜冲破了蒋介石百万军队的围追堵截,走向长征的胜利!走向中国革命的胜利!

胜利的步伐总是踏着烈士的鲜血走来的,胜利是传承着信念走来的,毛泽东同志在长征中留下了《忆秦娥》: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有关红军革命的作文}.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漫漫长征路上,革命烈士倒下了,又有红军站起来,只因心中信念永存!二万五千里长征路,路有多长,红军洒下的汗水就有多长!巍峨的雪山掩盖了革命烈士的躯体,却埋藏不了他们满腔为国为民的赤诚。

篇四:《纪念红军长征80周年征文》{有关红军革命的作文}.

纪念红军长征80周年

佴家湾小学徐琼

今天我们在烈士们用鲜血染红的国旗下,隆重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80年前的今天,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它特有的魅力,就像是一部最完整的神话,跨越时代和国界,在世界上广为传扬。回首风雨路,漫漫征程,说不完的艰难困苦,道不尽的严峻险阻,冰峰的皑皑雪山,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乌江天险,弯弯赤水,大渡激流,还有蒋介石的百万大军的围追堵截,每一条路都使人恐惧和绝望。可是我们的革命先烈,用自己的双脚纵横十一个省,他们血溅湘江,四度赤水,巧度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越过大雪山,二万五千里长征,二万五千里血与火的洗礼,经历九死一生,在布满荆棘和鲜血的长征路上一步步地艰难走来,走向光明和胜利。巍巍雪山掩盖了革命烈士的躯体,却埋葬不了他们满腔为国为民的赤诚之心;茫茫沼泽吞噬了革命烈士的身躯,却掩藏不住他们的信念;无情的子弹夺取了烈士们的生命,却夺不去他们的爱国精神。岁月的年轮沉淀了班驳的痕迹,冲天的硝烟,留下了悲壮的回声,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我们回顾历史,不由感慨万千,红军长征的壮举已成为历史。但长征精神永恒。

今天我们面对革命先辈,每个人都应该扪心自问,我们的幸福生活来自哪里?我们能忘记那些革命先辈吗?人生可以平淡,但决不能虚度光阴。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一定要接过长征先烈的

火炬,从红军长征精神中汲取勇气,力量和智慧,继承先烈遗志,为了祖国更加强盛,从现在起我们就努力吧!

红军长征是中国人民伟大民族精神的不朽丰碑!中国古代思想家曾说过:“数典不忘祖。”就是要求我们时时以民族精神自励,不忘祖先,不忘历史,不忘国耻,学好本领,将来为建设现代化的中国贡献力量!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胜利之际,结合学校开展“弘扬民族精神”的系列教育活动,希望同学们通过活动时时不忘民族精神、奉献精神,不忘记像红军不怕远征难那样的无畏精神和抗日将士誓死疆场的牺牲精神,因为只有民族精神的复兴,才会有经济的复兴、社会的复兴、教育的复兴!

篇五:《重温红军精神》

传承烈士精神,共筑中国梦

南阳市第六小学六二班陈尤嘉

清明节前夕,我们一行人怀着沉重的心情到南阳烈士陵园祭扫了烈士墓。在解说员阿姨的带领下,在那里,我们有幸遇见了我们南阳的老红军战士——李镇宇老爷爷。102岁的李镇宇老爷爷,有着78年党龄的老党员,他是鄂豫边红军游击队目前唯一的健在者。{有关红军革命的作文}.

解说员阿姨向我们介绍说,李振宁爷爷那天刚好是为祭拜他的战友,我们才有幸见到他的。满脸沧桑但精神矍铄的李振宁爷爷向我们讲述了他的很多革命故事。{有关红军革命的作文}.

李振宁爷爷说:“他从十几岁读书时就心向共产党,决心投身革命。刚参加游击队时,游击队只有40多人,不到50人,部队活动在鄂豫边区一带。通常情况下,他们白天主要是隐蔽、睡觉,晚上去执行任务,或做群众工作。那时条件极其艰苦,只能碰上什么吃什么。有时困在山沟沟里找不到吃的,就只有挨饿”。“高粱饼很硬,一咬一个牙印,像石头一样又硬又沉。”直到今天,老爷爷还记得当年高梁饼的味道。唉,红军爷爷们当年的生活真苦呀!可是,就是在最艰难的岁月里,他们这些老红军们也从来没有动摇过革命的信念:坚持走革命道路,革命就会胜利。

“红军老爷爷,革命战争中,您怕吗?”李镇宇老爷爷微笑着说:“哪有时间想怕。”“1948年,豫东战役中,我们所在的解放军快速中队工兵团工正在开会部署战斗任务,敌人一颗炮弹正好落下来,把团部炸了。工兵团迅速反应英勇奋战,把敌人的四个特务营打得光光的,甚至来不及搬开敌人尸体,工兵团就从一千余敌尸上冲过去。跟着党,百战成钢。”回首自己的光荣历史,李镇宇老爷爷笑容温暖安详。

离开李镇宇老爷爷,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红军精神又一次震憾了我的心灵,洗礼了我的灵魂。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从中国共产党建党至今,中国已建党95周年了,时间冲刷了红军的英雄事迹,却永远抹不消红军的精神。红{有关红军革命的作文}.

军精神像天上的星星照耀着新一代儿女的心,弥久愈坚;红军精神对我们广大的中小学生来说,是一种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一种忠贞不渝的理想信念,一种历尽艰险的吃苦精神,一种无坚不摧的乐观主义。什么是伟大?伟大就是周总理宁可自己饿着也要把青稞面让给战士们吃。什么是英勇?英勇就是战士们忍受着饥饿和牺牲夺下泸定桥。什么是无私?无私就是军需处长宁可自己冻死也把御寒衣物给别的战士穿。什么是舍己为人?舍己为人就是老班长宁可自己饿死也把鱼肉给生病的战士们吃,自己却吃鱼骨头。什么是舍生取义?舍生取义就是贾德福“顾锅不顾命”......

英雄的先烈们,您们虽然牺牲了,但你们的名字却永远留在了我们的心中。虽然有的战士墓碑上没有刻下你们的名字,成了无名碑,但是,你们为战争所作出的贡献,人民不会忘记,因为人民把你们放在了心里,在人民心里,你们——永远都是“大写”的人。

踩着那优雅庄重、明净整洁的地面,走出那松柏环抱中矗立的一座座墓碑,我的心在滴血,每一滴血都凝固成一串问号:日本帝国主义何以敢对我泱泱大中华举起屠刀?这里的每一幅图片,每一座墓碑,都是事实,为何有人不能正视它,甚至歪曲它,篡改它?落后就要挨打!这里的每一尊遗容都在呐喊,这呐喊告诉我们:忘记英雄的民族是堕落之邦;忘记苦难,苦难就会重扣国门;这呐喊告诉我们:振兴中华,保卫祖国!

今天,我们坐在设施齐全的教室里接受教育,又怎能忘却那些为了今天幸福生活而牺牲的革命先烈呢?怎么敢不珍惜来之不易的良好学习条件呢?对于今天幸福生活着的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创造、积极进取呢?我相信,作为我们当代的学生,一定会以烈士们为榜样,勇挑重担,攻坚克难!不忘革命精神,继续烈士们的伟大事业,让革命烈士的无畏精神世代相传!把对先烈的无限缅怀和对英魂的不尽敬仰,化为现实中不懈奋进的动力,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传承烈士精神,为共筑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指导教师:陈良电话:13949376849

篇六:《红军小故事》

一袋干粮

红军叔叔长征的时候。有个小红军叫小兰。她的爸爸、妈妈都被地主逼死了,她也被地主拉去干活,受尽了地主剥削和打骂。后来,红军来了,小兰跑到部队,说什么也不离开红军啦。长征前小兰在别处找到了一些麦子,炒熟了,碾成了麦粉,放在了米袋里。心想:这些麦粉我一顿吃一把,再拣点野草野菜,能吃它20来天,走出草地没问题。第二天早上,部队出发了。小兰扶着伤员,紧跟着部队,小心地往前走。走着走着,前边出现了一条小河,谁知道,走到桥中间,那个伤员忽然脚底下一滑,身子一歪,小兰连忙使劲扶住了他。可小兰肩膀上那袋麦粉却掉到了河里。米袋在水里滚了几下,就冲走了。小兰想:不能把丢米袋的事儿说出来。要是同志们知道了,准会把自己的粮食捧出来给我吃。大家的粮食都很少,我怎么能吃他们的呢?小兰赶紧拔了许多野草,放在挎包里,把挎包塞得鼓鼓囊囊的好象真的粮食一样。由于总吃野草,过了几天,小兰的身体就不行了。有一天吃饭时,看护长走到小兰身边,趁小兰不注意,一下把瓷缸抢了过来,一看:“哎呀,小兰,你怎么光吃野草,一点麦粉也不掺呀?”小兰拍拍挎包说:“这不是吗?”看护长奇怪地问:“你为什么放在挎包里呀?”小兰说:“米袋破了个洞,怕麦粉漏出去!”“拿来!我给你缝缝。”说着,看护长一把夺过小兰的挎包,打开一看,里面全是野草。她愣住了。“小兰,你的麦粉呢?”小兰只好把丢粮食的事儿告诉了看护长。看护长听了说:“哎呀,小兰,你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呢?我们一起革命。你没了粮食,大家应该帮助你呀!”说着,看护长从自己的米袋里,抓出一把麦粉,放进小兰的缸子里。“你先吃吧,我马上去报告首长。”不一会儿,小兰丢粮食的事儿,像一阵风似地传开了。同志们立刻提着米袋走了过来,你一把他一把地直往小兰的挎包里装。小兰感动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好收下了大家的粮食。这天夜里,小兰怎么也睡不着。想起小时候,在地主家里受剥削挨打受骂。要不是找到了共产党,自己早就死了。参加红军以后,得到了首长和同志们多少帮助和教育,懂得了多少革命道理呀!小兰暗

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永远听党的话,永远跟着共产党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