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成语典故素材>福字开头成语|春节带福字的成语

福字开头成语|春节带福字的成语

详细内容

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下面我们来看一些适合春节的带福字的成语吧。

(五十一)吉凶祸福

释义:吉祥、不幸、灾祸、幸福。

出处:《三国志·吴志·太史慈传》:“是为吉凶祸福等耳,吾不独受此罪。”

(五十二)齐天洪福

释义:称颂人福气大,与天相齐。

出处:明·无名氏《献蟠桃》第四折:“众羣仙都来祝寿,金銮殿乐奏箫韶,愿圣主齐天洪福,祝延龄万国来朝。”

(五十三)&nnbsp;起居万福

释义:问安祝福的意思。晚辈致书尊长时多用此语。

出处:唐·李白《为赵宣城与杨右相书》:“首冬初寒,伏惟相公尊体起居万福。”

(五十四)如天之福

释义:形容福气特别大。

出处:明·叶宪祖《鸾鎞记·挫权》:“把如天之福,没来由选择伊家。”

(五十五)妄谈祸福

释义:无根据地预言祸福之事。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五回:“像这种当个顽意儿,不必问他真的假的,倒也无伤大雅,至于那一种妄谈祸福的,就要不得。”

(五十六)天官赐福

释义:天官:道教奉天、地、水三神,亦叫三官,天官即其中之一。天官名为上元一品赐福天官,紫微大帝,隶属玉清境。天官由青黄白三气结成,总主诸天帝王。每逢正月十五日,即下人间,校定人之罪福,故称“天官赐福”。旧时用作祈福消灾的吉利话。

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六十七回:“又到三官庙叩头,祝赞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五十七)转祸为福

释义:把祸患变为幸福。指把坏事变成好事。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一》:“圣人之制事也,转祸而为福,因败而为功。”唐·骆宾王《为徐敬业讨代武氏檄》:“倘能转祸为福,送往事居。” 用法兼语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五十八)自求多福

释义:求助自己比求助他人会得到更多的幸福。

出处:《诗经·大雅·文王》:“无念尔祖,聿修厥德。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五十九)因祸为福

释义:变坏事为好事。

出处:《史记·管晏列传》:“其为政也,善因祸为福,转败为功。”

(六十)因祸得福

释义:因遭遇灾祸之后反而得到好运气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苏秦列传》:“越王勾践栖于会稽,复残强吴而霸天下,此皆因祸为福,转败为功者也。”

(六十一)兴亡祸福

释义:兴盛和灭亡,灾祸和幸福。泛指一切遭遇。

出处:元·关汉卿《玉镜台》第二折:“这七条弦兴亡祸福都相应,端的个圣贤可对,神鬼堪惊;俗怀顿爽,尘虑皆清。”

(六十二)无妄之福

释义:不期望获得而得到的幸福。

出处:《战国策·楚策四》:“世有无妄之福,又有无妄之祸。今君处无妄之世,以事无妄之主,安不有无妄之人乎。”

(六十三)毋望之福

释义:指突然而来的幸福。同“无妄之福”。

出处:《史记?春申君传》:“朱英谓春申君曰:‘世有毋望之福,又有毋望之祸。’”

(六十四)转灾为福

释义:同“转祸为福”。把灾祸转化为幸福。

出处汉·马融《延光四年日蚀上书》:“必得将兼有二长之才,无二短之累,参以吏事,任以兵法,有此数姿,然后能折冲厌难,致其功实,转灾为福。”

(六十五)福祸相依

释义:福祸相依,比喻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

出处:《老子》第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意义是福祸相依蕴涵着生活的辩证法。说明祸和福都是相对的。当人身处困厄之际应该想到希望,因为事物之间的关系是动态的,随着外在环境的变化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事物就有可能朝着有利的方向转化。福祸相依的思想和居安思危、物极必反的思想有一定的关联。

(六十六)禄无常家,福无定门

释义:禄:福。指福禄没有不变的定数。

出处:晋·挚虞《门铭》:“禄无常家,福无定门,人谋鬼谋,道在则尊。”

(六十七)祸福相生,祸福相生

释义:指祸害与幸福是相互转化、相互依存的。

出处:《庄子·则阳》:“安危相易,祸福相生。”

(六十八)有福同享,有祸同当

释义:指患难与共,和衷共济。同“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出处:我们约他做攻守同盟,本想彼此提携,有福同享,有祸同当,不料他倒先来沾我们的光了。”

(六十九)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释义:比喻虽然一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

出处:《淮南子·人间训》,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形容人的心态,一定要乐观向上,任何事情有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不好的一面,是有可能向好的一面进行转化。

(七十)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释义: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同“塞翁失马”。

出处:《镜花缘》第七回:“处士有志未遂,甚为可惜,然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七十一)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释义:难:灾祸。遇到巨大的灾祸而没有死掉,将来必定有幸福。

出处:余华《活着》:“常言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我想我的后半截该会越来越好了。”

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三折:“夫人云:皆是先生阴德太重,救我一家之命。因此遇大难不死,必有后程,准定发迹也。”

(七十二)身在福中不知福

释义:生活在幸福之中,并不感到幸福。也形容对优裕的生活不满足。

出处:老舍《四世同堂》九十三:“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这么好的孩子,还要罚!要是没有他,你又不知道该怎么样了。”

(七十三)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释义:不测:料想不到。比喻有些灾祸的发生,事先是无法预料的。

出处: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宋·无名氏《张协状元·胜花气死》

(七十四)容容多后福

释义:指随大流、不出头的人,多数都有后来之福。

出处:《后汉书·左雄传》:“方今公卿以下,类多拱默,以树恩为贤,尽节为愚,至相戒曰:‘白璧不可为,容容多后福。’”

(七十五)洞天福地

释义:道教语,指神道居住的名山胜地,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后多比喻风景优美的地方。

出处:唐·杜光庭《洞天福地记》:“列出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的名称。”

宋·陈亮《重建紫霄观记》:“道家有所谓洞天福地者,其说不知所从起,往往所在而有。”

(七十六)福禄双全

释义:福:福气;禄:俸禄。既有福气,又做官,享受俸禄,形容十分富裕。

出处:元?贾仲名《对玉梳》第四折:“俺如今福禄双全,稳拍拍的绿窗下做针线。”

(七十七)避祸求福

释义:指避开灾祸而求取幸福。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袁绍传》:“臣不敢畏惮强御,避祸求福,与进(何进)合图,事无违异。”

(七十八)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释义:福与祸相互依存,可以互相转化。比喻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

出处:《老子》第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原文

(七十九)福慧双修

释义:修:修行。福德和智慧都修行到了。原指福德和智能都达到至善的境地。后多用来指又有福气,又聪敏。

出处:1.唐·慧立《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第五回:“菩萨为行,福慧双修,智人得果,不忘其本。”

2,清·陈康祺《郎潜纪闻·随园女弟子湖楼请业图》:“惟生际承平,天假耆寿,文名盖代,福慧双修,殊为文人难得之遭遇。”

3,宋·马致远《大石调·青杏子·姻缘》:“天赋两风流,须知是福慧双修。”

4,清·谭嗣同《秋雨年华之馆丛脞书·戊戌北上留别内子》:“但愿更求精进,自度度人,双修福慧。”

5,梁实秋《了生死》:“由于他们的参禅看教,福慧双修。”

(八十)福善祸淫

释义:指行善的得福,作恶的受祸。

出处:《尚书·汤诰》:“天道福善祸淫,降灾于夏,以彰厥罪。”

(八十一)福过灾生

释义:享福过度就招致灾祸。比喻乐极生悲。

出处:《晋书*庾亮传》:“小人禄薄,福过灾生,止足之分,臣所宜守。”

(八十二)福倚祸伏

释义:指福祸互为因果,互相转化。

出处:《老子》第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八十三)后福无量

释义:量:限度,限量。将来的幸福无穷。

出处:《后汉书·左雄传》:“白璧不可为,容容多后福。”

(八十四)毋望之福

释义:指突然而来的幸福。同“无妄之福”。

出处:《史记?春申君传》:“朱英谓春申君曰:‘世有毋望之福,又有毋望之祸。’”

(八十五)百福具臻

释义:形容各种福运一齐来到。

出处:《旧唐书·李藩传》:“伏望陛下每以汉文孔子之意为准,则百福具臻。”

(八十六)作威作福

释义:原意只有君王才能独揽威权,擅行赏罚。后来形容当权者妄自尊大,滥用权势,横行霸道。

出处:《尚书·洪范》:“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臣无有作福作威玉食。”《梁书·武帝纪论》:“然朱异之徒,作威作福,挟朋树党,政以贿成。” 《晋书·刘毅传》:(刘)墩勃然谓(郭)彰曰:“君何敢恃庞,作威作福!”

(八十七)转灾为福

释义:同“转祸为福”。把灾祸转化为幸福。

出处:汉·马融《延光四年日蚀上书》:“必得将兼有二长之才,无二短之累,参以吏事,任以兵法,有此数姿,然后能折冲厌难,致其功实,转灾为福。”

(八十八)如天之福

释义:形容福气特别大。

出处:明·叶宪祖《鸾鎞记·挫权》:“把如天之福,没来由选择伊家。”

(八十九)择福宜重

释义:释义:选择吉福之事应取重的。

出处:语出《国语·晋语六》:“择福莫若重,择祸莫若轻。”

(九十)求福禳灾

释义:禳:祈祷消灾。祈求福运降临,灾害消除。

出处:汉·荀悦《汉纪·武帝纪四》:“若夫神君之类精神之异,非求请所能致也,又非可以求福而禳灾矣。”

(九十一)祸福之门

释义:指祸与福之所从出。

出处:《吕氏春秋·慎势》:“故小大、轻重、少多、治乱不可不察,此祸福之门也。”《淮南子·览冥训》:“利害之路,祸福之门,不可求而得也。”

其他福字成语

(一)五福临门

解释:五种幸福一起到来。五福:指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

(二)福衢寿车

解释:通往福寿的道路和车子。指获取福寿的途径。

(三)福乐智慧

解释:维吾尔族古典叙事长诗。原名《库塔库·比里克》,直译为《给予幸福的知识》。维吾尔族哈喇汗朝诗人优素甫·哈斯·哈吉甫约完成于11世纪60年代末。通过国王日出(象征正义与法治)、大臣月圆(象征幸福)、大臣之子贤明(象征智慧)、大臣之友觉醒(象征知足)四人的问答和论辩,表达主张正义、追求幸福、开发智力、劝诫知足的思想,富有哲理。

(四)坐吃享福

释义:呆板单调地生活,消极地,被动地生活,光吃和生长,别的什么也不干。

(五)有福共享

解释:幸福来共同分享。

(六)天赐之福

解释:天赐的恩惠或怜悯的仁慈。

(七)儿孙自有儿孙福

解释:谓子孙自有他们的福分,长辈不必操劳担忧。

(八)祸福有命

解释:旧时迷信认为,灾祸与幸福都有一定的气数,都是命中注定的。

(九)福手福足

解释:隋唐时自残手足之称。因手足残废则可避征戍,故称"福手福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