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骊山
详细内容
篇一:《小学作文:骊山游记》
骊山游记
“十一”黄金周第四天,我、爸爸、妈妈、舅舅和舅妈一起去了骊山。骊山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胜地,华清池就坐落于它的脚下。用我的话来说,骊山不仅有着震惊世界的“西安事变”,还有着长安八景中的“骊山晚照”这道风景线。
我们坐着爸爸开的小车,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行驶,随处可见果实累累的石榴树。那又大又红的石榴给人一种十分眼馋的感觉,让你立刻馋涎欲滴。
车子大约行驶了四公里后,坡突然变陡了。爸爸加大了油门,猛打方向盘,费尽了全身的力量也不能使车上坡。算了算了,我们步行上山吧!
刚开始我们走的还是行车道,大约两公里后,我们来到了一个大广场,接下来的路程就是台阶了。
我们走呀走,还不到山顶,这令我又累又急。因为我是被爸爸硬拽着往上爬的。
爬了大约有半个小时,我们终于到达了山顶。那儿有烽火台,是古代专门用来打仗的。远远望去,烽火台好像是一个国际象棋的棋子“车”,稳立在棋盘上。这仿佛是一个巨人把它放在这里,然后又将它修正了一样。
上了烽火台台顶,四处望去,整个临潼尽收眼底,这可以看出临潼这几年发生的沧桑巨变,还可以看出祖国母亲的真诚奉献!
篇二:《骊山游记》骊山游记
骊山游记
9月27日晚夜观天象:明日晴天,微风,适宜郊游。恰在当晚有女性朋友一枚邀请同游骊山,我是学中文的,最近刚学了白居易的《长恨歌》,李隆基与杨玉环的爱情故事就发生在骊山脚下的华清宫。我也早有游览此地的想法,按耐不住心中的兴奋,遂立刻答应下来。
28日早晨10点40,与朋友相会于西安欧亚学院东门门口。司机是朋友舍友的男朋友,曾在兰州当过兵,二十二岁左右,个头不高,但他却不似我们脑海中的那种一脸严肃军人的形象,从他的面相就可以看出来,他平日是非常喜欢开玩笑的。朋友和她的舍友们一共是七人,再加上我和司机一共十九个人,朋友和她的舍友买好了食物和水,我们一行坐上车,听着欢快的音乐,兜着风,就出发了。
约过了一个多小时,我们就来到了骊山山麓,一下车,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块巨大的牌坊,上面用红色丹砂写着“牡丹门”三个大字。朋友的舍友们遏制不住激动的心情,要我为她们合影,我欣然答应。这次游玩可惜的是我没有借到相机,我们一共只有一部相机,要不然就可以拍到更多的照片。我们将车停好,用学生证买好门票,就踏入了骊山景区。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上,我们看到许多石榴果园,到这个季节,石榴俨然已经成熟,挂满枝头。朋友的这帮舍友,显然是久囚于学校,禁不住亮晶晶的石榴果的诱惑,犹如土匪上山般,也不管旁
边有没有主人,沿着围栏跳起来去摘石榴。我没有参与,仅参与了分赃而已。不得不说的是,这次旅行有些仓促,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再加上没有请导游,以至于我们我们的旅游路线和进程都出现了问题,与好些值得一看的景点擦肩而过,或是重走回头路去看某个景点,所以只能将那些印象深刻和之得推荐的景点做重点描写来与大家分享。
过了牡丹桥,我们顺着石阶而上,来到一处平台,此处假山林立,一股清泉在石滹出潺潺流出,继续往上,忽然仿佛听到万鸟齐鸣,这当然不是仿佛,这里就是鸟的天堂:鸟语林。这里汇集了世界名贵的飞禽近10万只,是目前国内鸟类品种最多,数量最多,占地面积最大的鸟语林。当有游人经过鸟语林围栏门口时,就会有一只八哥向你说:“你好,你好。”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很多珍惜物种,比如说朱鹮、孔雀等等。这里充分利用原有峡谷地带,将涧、溪、瀑、潭、池,与台阶巧妙地串成一体,形成台阶起伏、自然流畅、碧水长流、林木葱郁、鸟语花香的壮丽景观,给人以回归自然、世外桃源之感。确实有一种回归大自然的感觉!
离开鸟语林后,继续向上走,一路上看见很多道教双目鱼和八卦图标志。我猜想前面一定有道教建筑,果不其然,我们来到了骊山洞天圣境明圣宫。明圣宫,相传是大唐开国元勋,瓦岗英雄谢映登隐居修行、得道成仙之地。谢映登为大唐帝业的创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功成名就后激流勇退,在此出家修道,遇骊山老母点化而得道成仙。唐开元四年此处始建明圣堂,唐末毁于兵火。1992年得台湾爱国人士
颜武雄等人无偿捐助600万美元而得重建。整座道观规模宏大,山环水抱、左有青龙之水潺潺而流,右有白虎山头昂然而立,前有渭河之水缓缓东流,背倚烽火古台,真是藏风聚气的风水宝地。古诗有云:“自古终南多福地,琅苑琳宫鳞比次;人间净土今何在,骊山圣宫见真谛”。姑娘们显然是被观内旺盛的烟火气息所感染,也虔诚地在老君像下拜了起来。因为管内禁止拍照,所以只有少量的外观景象图。
继续向北而上,不久就来到了老母殿。老母殿里供奉的是女娲娘娘。这座庙宇在历史传说中是为了纪念中华民族的创始人女娲氏而修建的,相传女娲“攥黄土做人”,创造了人类,三皇五帝均为其子孙,她又在骊山炼石补天,劳苦而功高,后世人尊称她为“骊山老母”。这里也是骊山又一个最佳观景点,从这儿远眺,重山叠障,苍翠欲滴,不觉使人神清气爽。殿内设有买纪念品的商店,这些姑娘们纷纷买了一些“老母赐福”的丝带,写着自己的愿望,然后由我爬到院内的古树上,为她们系好。古树上凡是够得找的地方都被系满了红丝带,我虽然不信这些,但是仍心想这些红丝带上的愿望通过我的传递都能够实现。在离开老母殿前,我悄悄的买了一块鸡蛋形状的红色鹅卵石,虽然我知道这是经过加工作成的,随处可见,但我还是买了,希望若干年后,通过这块石头,想起这些美好的回忆。
接着,我们在游客的怂恿之下,沿着马道爬上了骊山顶的烽火台。这样我们就错过了七夕桥,和晚照亭两个景点。烽火台是古代战时传递战报、调兵的设施。相传西周末年,周幽王娶了一位貌若天仙的女子名曰褒姒,可遗憾的是褒姒自进宫以来从未开言一笑,于是周幽王
便采纳了奸臣虢石父的计谋,无故点燃狼烟,引得四方诸侯前来救驾,当众诸侯汗流浃背赶来时,见到的却是烽火台上的灯红酒绿、歌舞升平,于是愤然离去。这时,褒姒看见众臣的狼狈样,果真“扑哧”一声笑了。为此周幽王大大奖励了虢石父。公元前771年,犬戎入侵西周。当周幽王再次点燃烽火时,却无人来救,西周至此灭亡了,从而留下一个“烽火戏诸侯,一笑失天下”的典故。约在下午2点50左右,我们在烽火台下将所带食物和水消灭的差不多后,然后在台上是尽情得拍照、吹风、看风景,八百里秦川尽在眼底,这种感觉要多美妙,有多美妙。
及此,我们一行开始由山顶往下走,弯弯曲曲的台阶,仿佛无穷尽,怎么也走不到尽头。就这样我们一路上经过了火神庙、鹞子翻身、鸡上架、举火楼、达摩洞、石瓮谷、遇仙桥、芝兰亭,然后就来到了发生了著名的“西安事变”景点“兵谏亭”。
兵谏亭,建于1946年3月,由胡宗南发起,黄埔军校七分校全体士官募捐而成,名曰“正气亭”,是临潼最早的钢筋水泥建筑物,同时,王耀武、陈诚、卫立煌等人在岩上题有“艰苦卓绝”等词,后被铣刷,解放后该亭更名为“捉蒋亭”,1986年12月在纪念“西安事变”50周年前夕,适应统战工作需要,再次易名为“兵谏亭”,并用蓝田美玉制成匾额悬于其上。
兵谏亭左侧有一处山缝,是张学良、杨虎城将军发动“西安事变”时蒋介石的藏身处,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促进了国共第二次合作,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这条细缝
约有10多米,两边镶嵌着铁索,供游客攀爬,在其他游客看来,想爬上去,的确不太容易,但对于军人出身的司机来说,简直是如履平地。继续往山下走,途经兵谏园,院内陈设着日产的国民党的大小山炮,坦克和飞机,游客们纷纷在此拍照留念。游览到此,骊山一日游接近尾声,下到山麓,看到了骊山雪泉,这是一处人工建造起的一座假山,整个假山约3米多高,左侧是用红色楷体写的“骊山雪泉”四个字。中部有一股泉水由上而下,形成一道水帘,泉水清澈冰凉,犹如冰雪般透明。离假山底部约一米高的地方,水帘内端坐着一尊白玉雕刻而成的观世音菩萨,这其中真是禅趣无穷。
出了西门,算是告别了骊山,之后我们沿着华清路来到华清池广场,感受了一番大唐的盛世气象,由于时间不早了,我们并没有进华清宫,不过我依然能从白居易的《长恨歌》:“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和眼前的美景所感受到当年大唐的雄伟气象。随后我们去了一趟八大奇迹馆,这一天的行程就此结束。离开临潼的时候,朋友和她的舍友纷纷买了石榴带回了西安。
骊山一游,让我感受最深的是:站在山顶真的可以让你暂时的的忘却尘世的一切烦恼,与自然融为一体,这种感觉美妙得,也许只有用陶渊明的诗才可以表达的清楚。或许就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吧!
篇三:《骊山导游词》篇一:骊山导游必备(导游词)
骊山
导游必备(导游词)
作者:曹兵刚
致导游
导游朋友们:
为了方便您的工作,
我们特制作这本手册,使您对骊山有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骊山1982年被国务院正式确定
为全国第一批重点风景名胜区和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被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
地,2001年被评定为国家级森林公园,2002年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2007年被
评定为国家地质公园,同年又被评为中国西部最具投资潜力旅游景区。近年来我们又投入巨
资开发建设了东绣岭景区,进一步完善了骊山的基础设施,使达摩洞、上善湖、七夕桥、上
德苑休闲广场等一批精品景点呈现在了游人面前,更加丰富了骊山的文化内涵。
骊山自古被誉为
“华夏源脉”,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和秀丽的自然风光,随着景区建设的不断深入,必将焕发
出更加夺目的光彩,我们期待着与您的真诚合作!
编者
2008年10月
骊山之最
最古老的传说——
女娲补天
最凄美的爱情——
盛唐之恋
最辉煌的历史——
西安事变
最靓丽的风景——
山花烂漫
最刺激的体验——
飞越无限
骊山导游词
“骊山云树郁苍苍,
历尽周秦与汉唐。一脉温汤流日夜,几抔荒冢掩皇王。”这是著名学者、诗人郭沫若先生对骊
山胜景及其历史地位恰当而准确的概括。
首先来到兵谏园。
兵谏园是为纪念西安事变65周年,弘扬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的爱国主义精神而建。园内
展出有与西安事变有关的飞机、火炮、汽车、装甲车等兵器。西安事变浮雕再现了西安事变
的历史过程,是迄今唯一全面反映西安事变史实的浮雕,于2004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
68周年时对外开放,成为我们回顾历史的生动教材。(兵谏园及西安事变浮雕简介附后)
下面,我们将要参
观的是记载“西安事变”这段特殊历史的重要景点——兵谏亭.1936年这里发生了震惊中外
的“西安事变”,在一阵枪声中,神色惊慌的蒋介石从华清池后门经这条路向后山逃跑,50
岁的蒋介石在慌忙的奔跑中不小心掉进了一个石缝里,扭伤了脚,于是他只能顺势藏在石缝{描写骊山}.
中,听天由命了。当然蒋委员长没有我们今天这么悠闲,大家可以想想看,寒冬腊月,近50
岁
的蒋介石,身披睡衣,脚踩拖鞋,惊慌失措是何等的狼狈。这个石缝今天仍然完好地保存着,
并且加修了防护铁链,以确保游客安全,这块有花纹的大石头,就是“虎斑石”,关于这块石
头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
眼前这座石亭就是
著名的兵谏亭了。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携夫人宋美玲来陕,以游山玩水为名,布置大规模
的剿共活动,期间,张、杨两将军在洛阳、西安、临潼等地数次劝谏蒋“联共抗日”均遭到
拒绝,1936年12月12日凌晨4时许,张、杨带兵对华清池形成包抄之势,酣睡中的蒋突闻
枪响,仓惶在两名侍卫搀扶下从华清池五间厅后窗逃跑,藏于半山腰虎斑石东侧石峡洞内,
后来被搜山部队发现,扶掖下山,送往西安,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是中国近代史
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促进了国共第二次合作,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这座高4米,宽2.5米的石亭,建于1946年3月,由胡宗南发起,黄埔军校七分校全体士官
募捐而成,名曰“正气亭”,是临潼最早的钢筋水泥建筑物,同时,王耀武、陈诚、卫立煌等
人在岩上题有“艰苦卓绝”等词,后被铣刷,解放后该亭更名为“捉蒋亭”,1986年12月在
纪念“西安事变”50周年前夕,适应统战工作需要,再次易名为“兵谏亭”,并用蓝田美玉
制成匾额悬于其上。
下一个景点是晚照
亭,大家都知道“骊山晚照”是“关中八景”之一,这座重檐钻尖顶方亭就是取“骊山晚照”
之意,建于1981年,从这里可鸟瞰华清池、东花园、临潼全景和渭水。据记载,每当雨过天
晴,云开雾散,骊山似一匹青色的骏马,青翠欲滴,清晰可见,在落日的映照下似披上了一
层迷人的桔红色,更显得流光溢彩,妩媚动人,有缘人才得一见。关于骊山晚照有二首诗最
为著名,一首是明代诗人刘储秀所写,“由来骊山多奇峰,一望岚光翠且重。复此斜阳相映处,
红云朵朵照芙蓉。”另一首是清代名士朱集义所写,“幽王遗没旧荒台,翠柏苍松绣作堆,入
暮晴霞红一片,疑是烽火自西来。”现在,我们只能从这些诗文的意境中去体味骊山晚照的辉
煌。大家可以随意留览一下,借此机会,我向各位介绍一下临潼的历史。临潼位于关中平原
中部,西距古都西安30公里,面积890平方公里,人口65万。元代以前渭河南北分两县,
南为骊戎(这也是骊山的由来),北宋时因骊戎东临临河,西临潼河,两水环绕入渭河,故改
为临潼县,(1997年6月30日撤县设区)。临潼自古是一个风水宝
地,人杰地灵,祖先为我们留下了无尽的宝藏,目前临潼的文物区主要有三大部分,一是以
姜寨遗址为代表的始前文化区,二是以兵马俑为代表的秦文化区,三是以华清池为代表的唐
文化区,所以当地人无不自豪地说,在临潼每一脚踩下去都是秦砖汉瓦,今天的临潼人也在
为把临潼发展成一个旅游名城而努力。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并蒂皂角树,是由杨贵妃与唐玄宗在
长生殿前亲手种下的,是他们凄美爱情的永恒见证,“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
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被传为千古佳话。
坐落在骊山第二峰
的老母殿是为了纪念传说中中华民族创始人女娲而建的,相传女娲“抟黄土做人”,创造了人
类,又在骊山炼石补天,劳苦功高,后世人尊她为“骊山老母”,她死后,人们将其葬于骊山
之阳(今蓝田县境内)又在骊山上修女娲祠纪念.据载,女娲本为骊山附近一名杰出的氏族首
领,每当农历六月十三日,四方群众携床单干粮,夜宿骊山,祭祀老母,这个风俗沿续至今,
称为“单子会”,并逐渐成为一种附近居民的欢乐节,庙会期间,寺前庙后,人头攒动,好不
热闹。这里也是骊山又一个最佳观景点,从这儿远眺,重山叠障,苍翠欲滴,不觉使人神清
气爽。
大家眼前的这座大
殿即是老君殿了。老君殿始建于唐代。唐高宗李治因老君姓李,且为道教始祖,认为和其同
宗,更加敬之,被认作先人,上了封号,相传唐玄宗游幸华清宫时,两次在此梦到老君降临
阁内,因此称为“降圣阁”又称“朝元阁”,殿内原供奉着白玉老君像,是唐代西域著名雕像
家元迦儿的杰作,玉像造型细腻,刀法简练,神态逼真,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无穷智
慧和丰富想象力,后经“安史之乱”,华清宫被焚,这精美的石雕艺术品的正身和莲花座均被
烧裂,双手被道人盗走,其后,刻木手嵌于腕下,现玉像保存在陕西省博物馆。
明圣宫位于老母殿
南侧,始建于1992年,是台湾著名爱国人士颜武雄等人为报答映登仙祖保佑之恩,捐资修建
的一座大型道教观。明圣宫占地面积60余亩,共有殿堂房屋300余家。明圣宫是我国现代少
有的大型纯木古建筑群,是西北规模最大的道教宫观。
鸟语林坐落在西绣
岭,占地面积50余亩,网内空间100多万立方米,充分利用原有峡谷地带,使涧、溪、瀑、
潭、池巧妙地串成一体,自然流畅,碧
水长流,树木葱郁,鸟语花香,给人以回归自然,世外桃源之感。园内存养有上百种近十万
只珍禽异鸟,有朱鹮、鸵鸟、白鹭、富贵鸟、代胜、大雁、七彩小鸟、美国落地王鸽等。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
我们公司在2008
年修建的一个储水量为两千立方米的人工湖,叫做上善湖,它既是一个景观湖,又保证园区
内的卫生用水以及园内树木的绿化灌溉。这个名字来源于老子的《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
水,意思就是说,最善良的人就像水一样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老子用水性来形容品德
高尚的人,他认为做人要做有利于众人的事而不与之相争,即是老子“善利万物而不争”的
著名思想.在这里湖与老君殿遥相呼应,浑然一体,置身于此,你的心灵也会受到洗礼。
“无限风光在险
峰”,沿着这条气势宏伟的台阶路,我们还可以沿途欣赏到骊山东绣岭秀丽的自然风光。现在
我们已登上骊山最高峰烽火台了,在这一段路途中有一个独特的现象,这里的树干都是扭曲
的,我们叫它拧拧柏。关于这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烽火台是古代战时
传递战报,调兵的设施,相传西周末年,周幽王娶了一位貌若天仙的女子名曰褒姒,可遗憾
的是褒姒自进宫以来从未开言一笑,于是周幽王便采纳了奸臣虢石父的计谋,无故点燃狼烟,
引得四方诸侯前来救驾,当众诸侯汗流浃背赶来时,见到的却是烽火台上的灯红酒绿,歌舞
升平,于是愤然离去,这时,褒姒看见众臣的狼狈样,果真“扑嗤”一声笑了,为此周幽王
大大奖励了虢石父。公元前775年,犬戎入侵西周,当周幽王再次点燃烽火时,却无人来救,
西周至此灭亡了,从而留下了一个“烽火戏诸侯,一笑失天下”的典故。眼前这座烽火台,
是1985年在烽火台遗址上用精制的仿古砖修筑起来的,高约13米,底座10米见方,顶端有
一个观景方亭,游人可沿内壁楼梯盘旋而上,如果有兴趣,大家可登台顶而四望,临潼景区
可尽收眼底,你自然会有一番好心境。顺便告诉各位,这烽火台还真的启用过,时间是1990
年西安临潼第一届石榴节,而且用的是真的狼粪点燃,是从动物园中收集的。但却不是用来
报警,而是供游客们进行观览,在笑声中记取这千年古训。
从烽火台向南望去,
那座球形屋顶就是天文台,中国科学院陕西天文台,
篇二:最全华清池骊山导游词-赵东达分享
华清池、骊山导游词
华清池具有6000年的温泉利用史和3000年皇家园林建筑史。华清池位于西安市临潼区骊山
脚下。骊山是秦岭的一条支脉,它的得名说法甚多:一说其满山松柏,青翠欲滴,远远望去,
就像是一匹青苍色的骏马,故名骊山。一说这里曾是古丽戎国所在地,所以叫骊山。骊山自
然景观秀丽多姿,“入目晴霞红一片,尚疑烽火自西来”就是著名的关中八景之一-骊山晚照。
华清池是历代帝王游幸之地,相传周幽王曾在这里修建骊宫。秦始皇时,以石筑室为宇,因
此改名:“骊山汤”。汉武帝时,在秦汤基础之上修葺扩建为离宫。隋文帝时重加修饰,列植
松柏数千株。到了唐代,唐太宗诏令在这里营建宫殿楼阁,取名“汤泉宫”。唐高宗改名“温
泉宫”。唐玄宗再次扩建,取“温泉毖涌而自浪,华清荡邪而难老”的诗意,把骊山宫殿正式
定名为“华清宫”。又因,此处以温泉为特征,所以又称华清池,这一名称沿用至今。今天的
华清池是在清代建筑基础上经多次修缮、扩建及发掘复原唐代遗址后形成的,是唐华清宫的
十分之一,分为东区、中区和西区。1956年郭沫若先生游览华清池后感慨万分,挥笔写下了:
“华清池水色青苍,此日规模越盛唐。”恰如其分的道出了华清池的风貌与发展。
说到这里给就要给
大家讲讲杨玉环了。杨玉环祖籍弘农(今华阴),原为李隆基第十八子寿王李瑁的王妃,她
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杨玉环不光姿色出众,又精通歌舞,性格活波开朗,深受李隆基
喜爱。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30年),李隆基在高力士的怂恿下,诏其在骊山温泉宫见驾,赐
为女道士,号太真,将其纳入后宫,一时间,“三千宠爱在一身”,后封为贵妃。每到冬季,
李隆基都携贵妃前来华清宫避寒,唐代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所描写的“春寒赐浴华清
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便是他们当时的生活写照。杨玉
环的亲属们也纷纷取得朝中要职,她的堂兄杨国忠更是身居相位。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
范阳节度使安禄山以讨伐权相杨国忠为名起兵造反,次年攻陷长安,李隆基率众西逃,逃至
今兴平县马嵬坡,六军不发,护卫部队杀死杨国忠,并逼迫李隆基将杨玉环缢死于马嵬驿中。
《长恨歌》结尾两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为他们爱情故事的悲剧结局加了
最好的注解。华清池内与李隆基、杨玉环有关的重要遗址还有梨园遗址,位于华清池东大.
门内右侧,是他们教习梨园弟子演练歌舞的地方。今天的戏剧演员们称梨园弟子,起源于此。
从御汤博物馆向东有一组封闭的园林,称环园。环园南部高台之上有一字排开坐南朝北的五
间房屋,人称“五间厅”。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西安事变”就发生在这里。这五间厅可谓
来历不浅。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时,慈禧西逃时就住过这里;1934年修葺后,这里又成国民党
高官游览休闲的场所;1936年10月、12月蒋介石两次到陕西来,都住在五门厅。他在这里
策划高级军事会议,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引起了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的强烈
不满,
导致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今天,当我们来到这里,自然会重温60多年前的一幕。你们
看,这一号厅房为蒋介石的侍从室,二号厅房是蒋介石的卧室,三号厅房是他的办公室,四
号厅房为会议室,五号厅房是蒋的秘书办公室。东边的三门厅是蒋介石贴身侍卫蒋孝先等人
的住宿地和无线电通讯班所在地。各门办公室使用的桌子、椅子、床、沙发、茶具、火炉、
地毯、电话等均按原貌复制摆放。游客们仍然能看到当年激战时在玻璃上留下的子弹孔和蒋
介石从这里翻窗逃出后躲到俪山上的痕迹。事变解决后,国民党政府为纪念这一事件,在
虎斑石旁修建了一个草木结构的亭子,称“民族复兴亭”。1946年,胡宗南将亭子改建为钢
筋水泥结构,更名为“正气亭”。解放后,人民政府将这个亭子改名为“捉蒋亭”,1986年,
西安事变五十周年前夕,正式易名为“兵谏亭”。
华清池的正门,叫津阳门,俗称东门。这个门是一字排开的五间仿唐建筑,房檐下悬挂的是
“华清池”金字匾额,是一代文豪郭沫若先生所写。
宫壁画】飞霜殿北面,这一副由90块汉白玉组成的大型壁画,就是《杨玉环奉诏温泉宫》。
描绘的是开元二十八年十月的一个夜晚,唐玄宗在骊山温泉宫一座华丽的殿宇里,第一次召
见杨玉环的生动场面。整个画面由53个不同人物组合而成,不仅反映了李、杨宫廷生活的一
面,而且从中可以看到我国盛唐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繁荣景象。
九龙宫景区,这里属华清池西区。走进后大家便看到面积为530平方米的九龙湖。许多游客
一定想问:此处湖、宫为何都以九龙为名?其实原因十分简单。此湖分成上下两个湖,中间
有长堤东西横贯。堤上东为晨旭亭,西为晚霞亭,相互对应,与上湖南岸的一亭谢相映成趣。
谢下伸一大龙头,龙日
泉水淙淙,长年不绝,所以取名龙吟树。堤壁间已有八龙吐水,与大龙头合为九龙之数,因{描写骊山}.
而以九龙命名。
的这座大殿叫“飞霜殿”。每到深秋季节,降霜之时,由于九龙汤内水汽蒸扬,从而使寒霜飘
浮在空中,飞来飞去,迟迟不落,所以取名飞霜殿。东西为两个配殿,分别为沉香殿和宜春
殿。2006年7月31日(农历七月七日),中国首部大型山水情景舞剧《长恨歌》在华清
池九龙湖上隆重推出,舞剧改编自白居易脍炙人口的《长恨歌》,通过歌舞艺术,以“七月七
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李杨爱情誓言为主线,
再现一千多年前唐玄宗和杨贵妃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该舞剧斥资5000万元,演出环境堪称
国内一流。纵面四望,神秘的夜景置于观众面前。骊山、九龙湖山光水色,水乳交融。龙吟
榭、晨旭亭、晚霞亭、拱桥、宜春殿、沉香殿、飞霜殿等雕梁画栋,错落有致。由远及近,
分为多层次的艺术自然空间。九龙湖水面宽阔,景色宜人,宛若一面明镜。一架九龙桥将湖
面分为上、下两湖。舞台包括上湖的长方形辅舞台,下湖的隐蔽式三维百变主舞台。湖面上
为梦幻变色水幕,在每场演出前喷出水幕,并从中间向两侧徐徐散开,拉出演出帷幕。近1000
平方米的水上舞台在水面上自由升降,湖周的飞霜殿、沉香殿、九曲回廊等斗拱飞檐,雕梁
画栋,华灯怒放,树影婆娑,3000张电子伸缩椅将观众拉回唐代。演出全长60分钟,包括
奉诏温泉宫、贵妃出浴、七夕盟誓、贵妃醉酒、千里单骑送荔枝等十余个场景。演出引领大
家梦回大唐华清宫。今晚8:30分,我们就可在此观看演出。
面这座苍翠的山。这座山的名字叫“骊山”。骊山的得名一说从远处看像一座黑色的骏马,古
代称黑色的马为“骊”,故名骊山;另一说这里古代曾是骊戎国所在地,所以得名骊山。骊山
主要由三座山峰所构成:第一峰也就是最高峰是烽火台所在地。在这里曾发生“褒姒一笑失
天下”的故事;第二座峰是骊山老母殿所在地,就是为纪念炼五彩石补苍天的女娲人们修建
供奉之所;第三座峰是朝元阁遗址,即唐王朝在此朝拜祭祀大圣祖玄元皇帝之所,故称朝元
阁,亦称老君殿。当年在此出土了珍贵的道教老子像。唐代道教非常盛行,原因是道教始祖
老子俗姓李,唐代皇帝也姓李,他们认为老子是他们的远祖,自己是老子的后裔,因此在此
修建老子庙,便于供奉和祭祀。老君殿东侧有长生殿遗址,唐玄宗与杨贵妃“七月七日长生
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一幕就发生在这里。
华清池、骊山导游词
华清池具有6000年的温泉利用史和3000年皇家园林建筑史。华清池位于西安市临潼区骊山脚下。骊山是秦岭的一条支脉,它的得名说法甚多:一说其满山松柏,青翠欲滴,远远望去,就像是一匹青苍色的骏马,故名骊山。一说这里曾是古丽戎国所在地,所以叫骊山。骊山自然景观秀丽多姿,“入目晴霞红一片,尚疑烽火自西来”就是著名的关中八景之一-骊山晚照。华清池是历代帝王游幸之地,相传周幽王曾在这里修建骊宫。秦始皇时,以石筑室为宇,因此改名:“骊山汤”。汉武帝时,在秦汤基础之上修葺扩建为离宫。隋文帝时重加修饰,列植松柏数千株。到了唐代,唐太宗诏令在这里营建宫殿楼阁,取名“汤泉宫”。唐高宗改名“温泉宫”。唐玄宗再次扩建,取“温泉毖涌而自浪,华清荡邪而难老”的诗意,把骊山宫殿正式定名为“华清宫”。又因,此处以温泉为特征,所以又称华清池,这一名称沿用至今。今天的华清池是在清代建筑基础上经多次修缮、扩建及发掘复原唐代遗址后形成的,是唐华清宫的十分之一,分为东区、中区和西区。1956年郭沫若先生游览华清池后感慨万分,挥笔写下了:“华清池水色青苍,此日规模越盛唐。”恰如其分的道出了华清池的风貌与发展。
说到这里给就要给大家讲讲杨玉环了。杨玉环祖籍弘农(今华阴),原为李隆基第十八子寿王李瑁的王妃,她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杨玉环不光姿色出众,又精通歌舞,性格活波开朗,深受李隆基喜爱。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30年),李隆基在高力士的怂恿下,诏其在骊山温泉宫见驾,赐为女道士,号太真,将其纳入后宫,一时间,“三千宠爱在一身”,后封为贵妃。每到冬季,李隆基都携贵妃前来华清宫避寒,唐代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所描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