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游记>家乡的游记

家乡的游记

详细内容

篇一:《家乡游记》

家乡游记

想必大家去过不少景色优美的地方,但是对我来说再美也不及自己的家乡美。在我的故乡到处是山清水秀,鸟鸣蛙叫,让人感到舒畅和谐。

我喜欢家乡的雨,每逢下雨时,家乡就具有别样的韵致。雨快来了,天灰蒙蒙的,偶尔落下几滴迫不及待先落入凡尘的雨珠,打在了行人的脸上。这时,乡里人赶着回家,有的孩子忙着收衣服,但也有些小孩却蹦跳着喊:“下雨啦!下雨啦!”而我,则把这一幕尽收眼底。

一声雷鸣过后,雨断断续续地落下,雨珠落在叶子上,发出了“啪!啪!啪!”的声音;落在河里,发出“叮叮咚咚”的响声;落在地上则有“叭!叭!叭!”的声音;落在……一曲悦耳动听的“雨中交响乐”奏成了,我倾听着这天籁之音的旋律……山上的水顺着“渠道”而下,构成了一幕美丽的景色─瀑布,多美的瀑布啊!一边欣赏雨中的景色,一边倾听着雨中的乐曲,是多么畅快忍心的事呀!当我从这美丽的景色中“醒”来时,雨已经停了。

雨后,一道亮丽的七彩带悬挂在天空中。多么俏丽的彩虹啊!还不时有一群小鸟儿飞过,叽叽喳喳地高鸣着,出来的人也开始渐渐增多……

雨中的景色是朦胧的,但又不失秀丽;家乡是质朴的,但又不缺清秀!我爱我家乡的雨!更爱我的家乡!

篇二:《赞美家乡的游记》

赞美家乡的游记

学校:五小姓名:佟玥杉

石山南、滨海命先驱李大钊,对其自幼就“尤为神往”的“昕夕遥见之碣石”异常青睐。他曾藏匿于碣石山群峰之中的五峰山韩文公祠,与碣石山结下不解之缘,一生中曾多次到碣石山中游览、山居,吟诗作文,并于1919年夏天借到这里避暑之机,写出与胡适论战的公开信《再论问题与主义》和《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重要著述。1924年春夏之交,他还躲在碣石山中避开了北洋军阀政府的缉捕。如今,碣石山古貌依旧,新辟的碣阳湖、葡萄沟景色宜人。

另外,昌黎是我国葡萄酒之乡,有很多葡萄酒庄园。其中的华夏庄园长城工业园位于昌黎县城北,著名的长城牌系列葡萄酒生产企业--华夏葡萄酿酒有限公司就座落在这里。白天可进去参观,有亚洲最大酒窖,现代化贮酒车间,进口全自动灌装生产线。

其中酒窖是目前亚洲最大的地下酒窖,建筑在地下十多米深处,由数十万多块花岗岩石砌成,面积达一万多平米,气势宏伟,四季恒温。酒窖内存有一万余只进口橡木桶,贮存着各年份高档葡萄酒。在酒窖里,可以了解许多酿酒、品酒知识,还可免费品尝普通和高档葡萄酒。

我此行目标明确,就是碣石山。

大约1800年前的东汉建安年间,曹操借许悠之计,以少胜多,击退了他在北方的主要对手——大军阀袁绍。袁绍残部逃到乌桓(当时辽东半岛上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想得到乌桓的支持,以求东山再起。曹操乘胜追击,挥鞭北指,所向披靡,大败乌桓。归途中,曹操登上碣石山,写下著名的诗篇——《观沧海》。而碣石山的具体位置,一说是位于今河北昌黎的小碣石山,另一说是位于今河北东亭的大碣石山。大碣石山现已不存,相传已沉入大海。小碣石山便因《观沧海》一诗而声名鹊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想当年,凯旋的曹操登顶碣石山,观看山下波涛汹涌,壮阔恢弘的的沧海景色。踌躇满志,意气昂扬,挥笔疾书,何等惬意!因此,我便有了追寻曹操足迹,登碣石以观沧海之欲望。

2006年10月3日,金秋季节,我从秦皇岛乘大巴再次来到河北昌黎县。去年此时,来昌黎翡翠岛沙漠徒步,因相机卡损坏,不能继续照相而终止了游程,没能拜谒碣石山。今次专程为碣石山而来。

的士把我送到碣石山正门处,门很小,仅仅是个买票收费亭而已。沿乡间小路向山里步行,远远望见碣石山那魁伟的岩石肌体,看起来不很大,据资料介绍其海拔也就650多米。

走了不多会儿,来到山脚下,此处正在大肆兴建一座寺庙,绕过工地,便开始登山了。开始一段的山路掩映在松林之中,嶙峋怪石罗列在山路两旁。当渐渐接近碣石时,山路开始艰难陡峻,树木也稀疏了。

等到登上碣石顶,已经汗流浃背了。碣石果然巨大,气势磅礴。再继续上行,山路愈发艰险,风光愈发辽阔。尤其八仙台一段山路,风光尤佳,山路犹险。没想到小小碣石山竟然如此累人。原以为2小时即可上山下山,可登顶时已经过去2小时了。俯瞰整个景区,还有香炉峰(香山)未游览呢,而腿脚却有些乏力了。

休息过后,鼓起勇气,从极顶下山往香炉峰一线游览。虽是下山,可路更难走。尤其龙潭洞位于高崖半腰,在巨石上凿刻出来的浅浅石阶陡峭吓人,腿脚乏力的我不敢再逞强登攀了,只能在洞下远远照张相而已。此路是碣石山景区最艰险的一段。

走过龙潭洞,路过山心石,再登香炉峰时,一路还算好走。伫立香炉峰顶,俯瞰昌黎县城,不由得感叹沧海桑田。脚下的辽阔大海,已经变为田畴阡陌。清袅的炊烟笼罩着宁静的乡村。远处碣阳湖在夕阳的辉映下,泛着粼粼波光。

再下到山脚时,已是夕阳西坠。入口处有摩的等客,乘上摩的一溜烟出山了,在碣阳湖畔,稍停片刻,拍了几张片片才继续往城里走。

篇三:《家乡游记》

家乡游记

作者:任许剑(小学6年级学生){家乡的游记}.

我的家乡张家村位于美丽的石臼湖畔,隶属于南京市溧水县和凤镇,毗邻金陵首富村武家嘴。{家乡的游记}.

清明时分,我跟爸妈来到了家乡。我们步行在村边的小路上,一阵阵微风拂面而来,一阵阵清香沁人心脾,这让一向对乡村景色极少关注的我,忽然起了欣赏身边景色的兴致:绿油油的麦苗、金灿灿的油菜花、波光粼粼的湖水、郁郁葱葱的山岭,使得我们的村庄特别显眼,尤其是村中那一幢幢错落有致、红瓦白墙的楼房,被一片片绿、黄色彩环绕着,依山傍水,真有一种人间仙境的感觉。呀,原来我的家乡竟然如此美丽、景色怡人!

我渐渐陶醉于美景之中,脚步不由自主地放慢了,爸妈随后而行。不知不觉,我们走到了村后的石臼湖堤坝上。堤坝路面是用水泥铺设的,平坦宽敞,堤坝斜面则是由一块块青石相垒而成,牢固结实。放眼北眺,万顷碧波,湖水清澈见底,湖草清晰荡漾,小鱼群畅游其间,不远处还有几群鸭子在拍打嬉戏,好一派生机盎然的湖中美景。堤坝下,村里的几位阿姨、姐姐正在湖边洗衣服,捶衣声、洗涤声、欢笑声时而响起,此起彼伏,交织在一起,仿佛演奏着一首首欢快的乐曲。

石臼湖的东岸有两座并列而耸的山,紧挨着我们村庄,分别叫凤栖山、凰栖山,形象酷似双驼峰。山上松柏苍翠、树木葱茏,林中不时传出各种各样的鸟鸣声,声声悦耳。两座山的中间有一个山凹,两侧光秃秃的截面显得很不协调。听爸爸说,这里原先是山脉相连,后来成了人工采石场,因为以前的村民们缺少环保意识,乱砍乱伐、炸山采石,所以就给这两座山留下了永久的“疤痕”。好在如今的村民们已经不再破

坏山脉,那条运送石子的小路,也早已被长长的绿草覆盖了。

凤、凰二山在我们当地颇有名气,尤其是凰栖山山顶上有一座小庙,整日香火不断、香烟袅袅。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时而可见上山祭拜的村民和各地的游客成群结对,穿梭在唯一通往山顶的小路上。这条窄窄的小路,蜿蜒在茂密的林中,远远望去,宛如山间飘逸舞动的一条白带,更给二山增添了诱人的魅力。听爸爸说,凤、凰二山之所以出名,是来自于一个美丽的传说:这里原先是一块平地,住着一名叫“石臼”的小伙,他以自己的勤劳朴实获得了鲤鱼仙子的芳心,然而,早就垂涎鲤鱼仙子美色的东海龙王偏要纳她为妾,于是就发起一场大水来淹没“石臼”和他的家,“石臼”自然是奋起抗争,但无奈他身单力薄,最终只能化身真的石臼固守着自己的家园,就在东海龙王再度肆虐之际,观音菩萨及时派出凤和凰,啄伤并打退了东海龙王。失去“石臼”的鲤鱼仙子天天哭泣,泪水逐渐化作了一汪湖水,这就是石臼湖的由来。而凤和凰则深深感动于这片真情,她们没有返回天庭,为防止东海龙王再来寻仇,决定栖息在石臼身旁日夜守护,于是慢慢地就变成了这两座山。

山水相间,风景秀丽;传说悠久,凄婉动人。注目远方,我依然沉醉在遐思之中。忽然,我想起了镇政府所在地双牌石,在镇政府门前的广场上,不就伫立着一座振翅欲飞的凤凰雕像么?那可是镇徽啊,难道也是取材于自己家乡的这两座山或是那个美丽的传说?想到这,我心中骤然升起一种身为家乡人的自豪感。微风下,淡淡的花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身旁一群群翩翩起舞的蝴蝶和辛劳穿梭的蜜蜂,更是令人赏心悦目。

我已深深爱上我的家乡。

篇四:《游记作文:家乡一日游》

游记作文:家乡一日游

作者/浙江陈佳劲4月27日是一个难忘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我校师生游览了我们的家乡——溪口。这天我们欣赏了很多优美动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如诗如画的三隐潭、雄伟壮观的千丈岩、令人颤巍的妙高台、鸟语花香的杜鹃谷等。但最令我记忆深刻的是溪口博物馆和武岭景区。经历了一上午的长途跋涉之后,同学们一个个都已疲惫不堪,但疲惫中却还透露着特有的精神。这是戎第四次来到溪口博物馆,但每次束都有新的震憾和感触。我和几个同行的同学来到了“仿真森林”前,我看见里面那些栩栩如生的动物蜡像,不禁惊讶于型造这些蜡像盼雕割家。博物馆内以蜡像居多,也有老照片、放映区等,我们在这博物馆内四处游览,目不暇接。但是光阴不等人,我们又该-发到下一个景点了。刚才游览的那些景点我曾经都有幸去过,可是我却从来没来过这里——小洋房。这里到处是树荫,真

是景色宜人啊!这里的楼道很小,还有通往下层的路,更增添了几分神秘感和冒险的乐趣。接着我登上了武岭城楼,还是我第一个到的,于是我便君主似地在城楼上眺望我的“国土”和“子民们”。沿着城楼下了楼梯,我来到了武岭学校的旧址。记得以前有一次我和伙伴们来过,还是偷偷溜进来的,不过这次总算可以细细欣赏了。这里落叶满地,仿佛很久没有人来过了。这时,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座类似于教堂的建筑。当我向这个可怕的建筑迈进了一步,便随即又退开了——这里的气氛实在是很恐怖。现在即将要结束这一天的旅程了,我的心中顿时升起了不舍之情,因为这次旅程留给我的快乐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忽然,天空下起了零星小雨,我美好的回忆便永存在这雨中了,也永存在我的心中了。【简评】一日游的内容非常丰富,但写得有条不紊,基本上把溪口的特色都写到了,而且写得非常简洁。

篇五:《故乡里游记》

故乡里游记

在这一个阳光明媚、鸟语花香、生机勃勃的春天里,我校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春游。这次春游,我们去——清远故乡里。故乡里位于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石角镇碧桂园假日半岛内。即使再远的路程,也打跨不了我们开心的心情,一路上,我们欢声笑语,你说你的趣事,我说我的见闻,真开心啊!来到了故乡里,老师分好了小组就开始活动了。

我们小组一开始就去鬼屋玩,进了鬼屋,不时传来阵阵的鬼叫声,让人长起鸡皮疙瘩,有些鬼还会伸出头来吓你。在鬼屋里,我对着他们说:“我什么都不怕,他们出来一个,我打一个!”走着走着,一只鬼突然冒出一个头,吓得我的心差点蹦出来。我不管三七二十一,一脚踢向了鬼的头,可惜,还没踢到鬼的头它就害怕缩回去了,真是气死我了!

我们组的小郑同学也是一个什么都不怕的人,他一直跟在我后面,保护着其他同学,因为保护其他同学,所以没有看到下面有一块会震动的板,他走在上面,整个人像一只僵尸一样“前进”。

我们组最胆小的是组长小格,因为她是一位女生,所以显得十分胆小,她一直抓着班长的手,似乎很怕会跟丢了,在鬼屋里待着。

出来了鬼屋,我们就开始吃东西了,我们一边吃东西,一边议论在鬼屋里发生的事,让没有进去鬼屋的同学胆战心惊,害怕的说不出话语。过了一会儿,他们又被我逗笑了,在这次鬼屋旅行,既令人开心,又显得十分刺激。

斗转星移,时间过得真快,我们要离开这个好玩的地方了,我还有点依依不舍呢!在离开的一刻,我抬起头仰望天空,天空显得十分湛蓝,就像一块染上了蓝色的布,跨在了天空上。一只又一只的小鸟在天空中自由地飞翔,欢送我们离开。

五一班

冼梓谦

篇六:《肖临骏:家乡小镇游记》

凤山小镇,这是一个美景名胜众多,既带着古朴又有人文浓厚景观、风景秀丽的小镇。还有一条宽阔清澈大河哺育着这方热土乡亲们。

这就是我美丽的家乡小镇。生于斯,长于斯,小镇承载着我的童年与记忆。生活着我父老乡亲们,记载着我许多回忆。蕴藏着我对故乡的乡土情怀和依恋。

我爱这条哺育着乡亲们的大河,我深爱着这家乡的山山水水。无论离乡是远是近,我总是深深地眷恋着,深深地爱着;我要赞美她。{家乡的游记}.

平时我常常和身边的好友中闲聊,总是情不自禁地言谈到家乡的山美水美,人文美;朋友们听了皆心动向往不已。闲暇之日相约成行,自驾一日游。

我们计划自驾行程是沿河而行。赏“江景百里画廊”,体会人在画中游。到网山开山寺游览,看古榕;探寻青凤山“睡美人”。到凤山小镇步行穿越青石小巷后,徒步到乌鸾山下凤山码头,观老车渡口,看“三江并流”交汇奇观,最后赏鸾山峭壁江景而返程。题诗纳景:

四山朝拱开山寺,{家乡的游记}.

十八古榕显佛荫。

青凤横卧睡美人,

青石小巷岁月长。

南麓泉清洞亦奇,

鸾山水美忆峥嵘。

三江交汇车渡口,

巍巍鸾山峭壁美。

一句一个美景,每句就是小镇景观最美的写照。

今天我们要把诗中美丽的画卷跟随我们的游览行程一一展开,把我的家乡美家乡情勾画成最美的画。

江景百里画廊篇

开车穿过牛头岭涵洞,经过壮丽的大铺水电站,沿河而行,行驶在崇山峻岭山巅之上。山路蜿蜒曲折,山脚下是宽阔清澈的融江河,右边是树木繁茂的山林。大河弯弯曲曲依山流动。河中偶有数座小洲在其中,或有挖沙留下的鹅卵石一堆堆在河中,如山如褐黄色带子。风中还吹来大河的清爽气息。江景如画,山清水秀,层峦耸翠,江岸美景美不胜收。真是让人心旷神怡的一个“江景百里画廊”!

寺奇山美篇

约行半个小时,我们一行人来到了香火旺盛的开山寺。

据史料记载此寺乃清代嘉庆十年始建,历史悠久,人文景观独特,风景秀丽。是广西四大名寺之一。

寺依山而建庙宇,拾阶而上,山门雄奇,佛像宏大。佛殿庄严,雕梁画栋,亭台楼阁,大钟悬挂。石雕石刻,栩栩如生。佛殿后连着穿山奇洞。罗汉列位,神态各异,千姿百态。弥乐大佛,笑迎众生。寺庙前平地,古榕环绕显清幽。

开山寺,有墨客文人落笔题诗,写下的楹联甚多。时有国民时期的凤山人蒋子山,为本寺写下了许多的诗联。但我独爱蒋先生题写的这首开山寺楹联:“开落总虚空,泡影昙花,容易生成容易散;山光多变幻,清风明月,等闲过去等闲来。”这副深含哲理禅机的楹联最为传名,让开山古寺更加声名远扬。

每年的二月初八开山寺庙会更是人山人海,五湖四海客从八方来。庙会日,民众摆摊从大山脚下石灰窑洞路口摆设到凤山糖厂大桥南头,绵延数里。人来人往,人山人海,热闹非常。车辆皆禁止通行,可见非同一般。

参观古寺,古榕,与佛接近,古寺洗涤心胸,让我们心旷神怡,清新空灵,怡情悠悠。站立在山坡高处向东南方远眺,可见青凤山横卧,远看形似美人沉睡,这就是凤山的美景之一的“睡美人”山。大家都赞不绝口,连声说:“真的好像哟!”大家纷纷留影纪念。找角度,摆造型,手机,相机拍照声响一片。众人乐声淘淘,欢声笑语响入云宵。若能从高山远望,更可见四山朝拱(乌鸾山、穿山、网山、龙船山)宏伟景观。“四山朝拱开山寺,青凤横卧睡美人。”就是这美景最好的写照。

小镇小巷童年篇

带着宁静祥和的心情告别了开山寺,继续我们的行程。

广西著名的企业,凤山糖厂坐落大桥北。我们一行与厂区大门擦肩而过,过凤山糖厂大桥向右转进入了凤山小镇。

凤山镇,自1949年11月柳城宣告解放后,曾设立柳城县政府于凤山镇。1950年2月县政府从凤山迁到大埔。小镇依江而建,狭窄细长。从街尾小巷步行到老车渡码头,亦不过半个钟左右,就走完小镇。这些年来,小镇也一直在发展,原有拥挤的农贸市场已迁出到镇外,成立了新街。宽阔整齐有序的新街,也是我们今天打尖吃饭,走马观花,购凤山特产的好地方。

小镇的特产、风味食品最为著名的是:云片糕,姜糖。也是我最爱的小吃。

停好车,吃过午餐,逛新街,大家欢欢喜喜买了当地特产,放在车上。简简单单,不须行襄,空手而行,步行小镇。

一行人踏上青石小巷,小巷地面上有些还铺着青石条,两边是青砖老宅。偶有木楼老宅,也有新建的楼房。

小巷是简单的,也是富含韵味的。

走在小巷里,午后的斜阳弥漫洒落在两侧的墙壁上,触摸着巷尾老墙,映着老墙遍布斑驳的伤痕,犹如向我们展示小巷岁月蹉跎和人事悲欢离合的沧桑,踏踏脚步声里演绎着岁月的悠长久远。

停步静静地欣赏,此情此景,独处。方能入景,与其美好的景物共鸣,忘物,忘我,才能感受到这时间的停顿,岁月的沉淀,思绪就在这时间里,空间里,飘得更悠远。

一条小巷,就是一段浓缩的历史;一条小巷,就是一个心灵深处的记忆。一条小巷,更是孩童们童年美好时光的记载。

穿越小巷,犹如穿越到了少年时,在小巷里自家门口摆卖姜糖的老奶奶何在?还有哪片片如云香甜又可口的云片糕,皆已远去不复在。

童年的岁月总叫人回想。回想起的时候,那一刻,那一个个镜头,霎时间浮现在我的眼前。忆起家姐在此读书时,周末放学时都会带些姜糖回家给小弟我。那时的我,最爱吃姜糖,认为是最美的美味。是啊,小小姜糖里包含着多少家姐的关爱又包含着浓浓的姐弟情!童年往事,依然在我记忆中历历在目。

鸾山渡口美景篇

穿越小巷,继续向鸾山步行。

凤山镇有座著名的乌鸾山,雄伟地横卧在江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