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写动物的作文>火箭科学小品文600字

火箭科学小品文600字

详细内容

篇一:《科学小品文阅读练习》

科学小品文阅读练习

班级:姓名:座号:

(一)阅读下文,完成1-5题

悠然把酒对西山

①“更喜高楼明月夜,悠然把酒对西山”,明米万钟在他北京西郊的园林里,写了这两句诗。一望而知是从晋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脱胎而来的。不管“对”也好,“见”也好,所指的都是远处的山。这就是中国园林设计中的借景。把远景纳为园中的一景,增加了该园的景色变化。这在中国古代的造园中早已应用,明计成在他所著《园冶》一书中总结出来,有了定名。他说:“借者,园虽别内外,得景无拘远近。”已阐述得很明白了。北京的西郊,西山蜿蜒若屏,清泉汇为湖沼,最宜建园,历史上曾为北京园林集中之地,明清两代,蔚为大观,其中圆明园更被称为“万园之园”。

②这座在历史上驰名中外的名园——圆明园,其造园之术,可用“因水成景,借景西山”八字来概括。圆明园的成功,在于“因”“借”二字,是中国古代园林的主要手法的具体表现。圆明园在1860年英法联军与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已被烧毁,今仅存断垣残基。如今,只能用另一个大园颐和园来谈借景。

③颐和园在北京西北部10公里,万寿山耸翠园北,昆明湖弥漫山前,玉泉山蜿蜒其西,风景绚美。它是以杭州西湖为蓝本,精心模拟故西堤、水岛、烟柳画桥,移江南的淡妆,现北地之胭脂,景虽相同,趣则各异。

④园面积达三四平方公里,水面占四分之三,北国江南因水而成。入东宫门,见仁寿殿,峻宇飞峙,峰石罗前。绕其南豁然开朗,明湖在望。

⑤万寿山面临昆明湖,佛香阁踞其巅,八角四层,俨然为全园之中心。登阁则西山如黛,湖光似镜,跃然眼帘;俯视则亭馆扑地,长廊萦带,景色全囿于一园之内,其所以得无尽之趣,在于借景。小坐湖畔的湖山真意亭,玉泉山山色塔影,移入槛前,而西山不语,直走京畿,明秀中又富雄伟,为他园所不及。

⑧廊在中国园林中极尽变化之能事,颐和园长廊可算显例,其予游者之兴味最浓,印象特深,廊引人随,中国画山水手卷,于此舒展,移步换景,上苑别馆,有别宫禁,宜其清代帝王赏作园居。

⑦谐趣图独自成区,倚万寿山之东麓,积水以成池,周以亭榭,小桥浮水,游廊随径,适宜静观,此大园中之小园,自有天地。园仿江南无锡寄畅园,以同属山麓园,故有积水,皆有景可借。

⑧水曲由岸,水隔围堤,故颐和园以长堤分隔,斯景始出,而桥式之多,构图之美,处处画本,若玉带桥之莹洁柔和,十七孔桥之仿佛垂虹,每当山横春霭,新柳拂水,游人泛舟,所得之景与陆上得之景,分明异趣。而处处皆能映西山入园,足证“借景”为妙。

1、文章开头为什么要引用米万钟的诗句?

2、“圆明园的成功,在于‘因”借’二字,是中国古代园林的主要手法的具体表现”中的“主要”为什么不能删掉?

3、“它是以杭州西湖为蓝本”一句中的“蓝本”是什么意思?

4、阅读本文,说说什么是园林艺术中的“借景”。第五自然段所描写的景物,哪些是借来之景?

5这是一篇文艺性的说明文,举例说明本文的语言特点。(答出两点即可)

(二)阅读下文,完成6-8题

世界上最早的鸟类化石,迄今已发现了六个个体,而且保存完美,这些鸟化石,即“始祖鸟”,是世界上最早的鸟,出现于晚侏罗纪,距今1亿多年了。自1861年发现第一个化石标本,至今只发现于德国巴伐利亚索伦霍芬附近的印板石灰岩中。当时,这里是一个热带浅水珊瑚礁泻湖,偶然的机会,始祖鸟跌落在水中,保存为化

石。由于这里的石灰岩质地致密细腻,适于石印材料,因此成为一个采矿坑。第一个标本在1861年与坑深20米处采到,骨架完全,羽毛秀丽,形象逼真,前翼有爪的残留,尾椎骨很长,嘴内长有牙齿,因此显示了爬行类向鸟类进化的过渡性质,成为生物进化史的难得的实例。

世界上最早的鸟到底长什么样?即使在博物馆见过化石的人们,似乎也无法将这些冷冰冰的石头,与活泼的鸟儿联系在一起。2008年6月17日,随着复原图的公之于众,亿万年前的鸟在中国专家的手中“复活”了。

赵成文,中国刑警学院的首席教授。在成功复原过长沙马王堆汉墓女尸、《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楼兰美女、清代香妃等古人的相貌后,赵成文将目光投向了远古的动物,这也是他第一次将古人复原技术“移植”到古代生灵上。

今年4月份,赵成文带领研究生窦秋波、卢青山,开始对“第一只鸟”进行多方考证、研究。

“和复原人像相比,复原动物要简单一些,但也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赵成文说。地球上第一只能飞翔的鸟,是1996年发现的中华孔子鸟化石,距今1.3亿年前的侏罗纪晚期,分布于中国辽宁省北票市上圆乡。

孔子鸟的形态与德国的始祖鸟有许多相近的特征,例如,头骨没有完全愈合,肱骨比桡骨长,手上长有3个带爪的指,等等。孔子鸟的个体与鸡的大小相近,上下颌没有牙齿,有一个发育的角质喙嘴;它的脊椎骨退化,胸骨发育,尾巴很短。从进化角度来看,孔子鸟的形态特征比始祖鸟显得进步,生活时代也应该比始祖鸟晚。不过孔子鸟的研究者认为孔子鸟口中牙齿已经消失退化,咀嚼功能已被角质喙和体内肌胃的消化功能所代替。这一点与鸟类十分相似,表明孔子鸟是真正的鸟,是至今世界上最早具有角质喙的鸟类。

从化石图像上看,中华孔子鸟化石的羽鳞残损得非常厉害,现在只能看到两个杆。如何将化石上扁平的孔子鸟变得立体呢?赵成文说:“首先要根据化石的情况,画出孔子鸟的平面图。”

赵成文分析,孔子鸟为进化初期的鸟,头部应该还比较大;由于还需要在地面上奔跑,关注周围的情况,眼睛也应该比较大;体型比一般鸟要健硕;由于退化还不完全,应该有退化的前爪;而由于后爪要起到支撑作用,比较健壮和粗大,已经有了可以翱翔的翅膀。另外,孔子鸟生活在侏罗纪向白垩纪过渡的时期,不仅有亿万年的跨度,同时要关注冰河期气温骤降的影响。

“接着通过仪器,测量出孔子鸟身体各部位比例关系,进一步画出骨骼结构图。”赵成文说。“大量的文字分析也必不可少,文字分析不仅要描绘现象,说明哪些是孔子鸟固有的身体结构,哪些是在化石形成中造成的变形,还要阐述导致现象的原因。”

最后利用警星K软件,将中华孔子鸟复原基础图形进一步精细化。“警星K-Ⅲ人像摹拟组合系统”是一个在公安部获奖的软件,也是赵成文进行人像、化石复原主要依靠的工具之一。

从复原结果看,中华孔子鸟的外形比较近似中国民间传说中的“凤”。让人们自然联想到“丹凤朝阳”的典故。

凤,即凤凰,“雄曰为凤,雌曰皇”。它是历史中确曾有过的一种动物吗?学术界过去的观点多倾向于否定。但无论甲骨文、金文、都有材料确切无误地表明,直到商周之际,凤凰还是一种虽然稀见、但却并非不存在的鸟类。战国秦汉以后,凤凰方完全被神化成一种灵异之鸟。凤凰到底是我们所知道的什么鸟?有专家考证,实际上,凤凰就是中国三皇五帝时代灭绝的大鸵鸟,但学界一直没有定论。(《北京科技报》,2008-06-22,有改动)

篇二:《科学小品文》

科学小品文也称知识小品文或文艺性说明文。它用小品文的笔调,即借助某些文学写作手法,将科学内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

科学小品文用文学笔法来写,于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使读者在文学欣赏中获得科学知识。特点

科学小品文一般短小精悍、通俗易懂、语言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读这类文章能活跃思维、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很受广大读者的喜爱。2.科学小品文的主要特点

A.内容的科学性

科学小品文的科学性非常重要,内容必须合乎科学,引用的资料必须可靠,数据必须准确。

B.文笔的生动性。

文笔的生动性是科学小品文区别一般说明文的主要标志。

怎样才能使科学小品文的文笔生动呢?一是要善于记叙和描写。

二是要善于穿插趣闻。

三是要善于运用修辞。

C.语言的通俗性小品文的形式:

A.描述式

描,指描写;述,指叙述。这类小品文想象丰富、语言优美、既有形象的描写,又有生动的叙述;具有文艺性散文的风格,都以介绍科学知识为目的。比如《奇峰异洞话桂林》就是最典型的例证之一。

B.自述式{火箭科学小品文600字}.

自述式就是把所要介绍的科学知识,用第一人称的拟人化的手法,赋于人的思想、感情、语言、动作,让被说明的事物站出来作自我介绍。

C.故事式

将要介绍的科学知识,编成生动有趣的故事,使人们在读故事或听故事时获得科学知识,这种表达形式称故事式。

D.谈话式

谈话式也称对话式,就是以问答、对话的方式进行说明。这种方式给人一种亲切、真实的感觉,容易和读者沟通,产生共鸣。同时,这种写法文字更易精练。

篇三:《科学小品文》

爱吃草的狗狗

实验初中初一(1)班殷子静

谁都知道狗狗爱吃肉,爱吃油腻腻,香喷喷的大肥肉,可是有一天我发现了它的一个奇怪的爱好:那天,狗狗不大舒服,只吃了一点东西,去遛狗的时候,它奇怪地挣开绳子跑到草丛里去了,尿尿吗?一看才知道,原来在伸长了舌头舔一棵草,它改吃素了吗,见我发现了,乖乖地回来了。回到家它莫名其妙地吐了一地,吐好了又开始吃东西了,胃口相当地好。而且它时不时地去吃一吃草,回来也没什么大碍,这倒底是怎么一回事呢?难道是肉吃腻了还是草对于狗来说哦有什么其他用途。

我问妈妈,妈妈对此表示怀疑,怎么没见过其他狗舔草呢。是吗?我询问也养狗的邻居,他们说偶尔也会看见,可见这是狗的一个共性。那狗狗们为什么去吃草呢?要知道,有些草有药物作用,我不禁怀疑狗吃草用来治病,可是狗狗又不知道该吃哪种草才可以治病,显然这种假设不对。

又经过连续几次的跟踪调查,我发现狗狗每次吃好草后吃东西胃口特别好,有时还会吐一会儿,但并非每次都吃。这让我想起来历史课上老师说蒙古人喝茶是为了消化吃的羊肉牛肉,那狗狗吃草也许也是为了消化体内的食物,针对这一假设,我做了一个小实验:

第一天,中午吃好饭带它去吃草,到了晚上记下吃的食物的量;第二天中午,吃与昨天相同的午餐,不让它出去,晚上吃与昨天一样的午餐,记下量。以两天为单位,反复实验若干次,得到以下数据:中午不吃草,晚上吃的食物平均为200克左右,而中午吃草,晚上吃的食物平均为300克左右。

可见狗舔草是为了消化,那为什么偏偏是舔草呢,而不是其他什么东西。我上网查找到了答案,原来有时狗狗吃草是一种自我调理的方式,狗的食道很短,很容易把胃里的东西吐出来,所以当狗吃到不对劲的食物时,可以快把食物吐出以免伤害身体,而草类这种形状尖尖.纤维含量高的东西更可以帮助催吐,因此本来就吃坏东西精神不好的狗,吃草催吐后就会舒服多了。至于有些狗吃得多有些狗吃得少,就看狗狗体质如何了。

可仅仅是为了消化吗,从书中了解到草中富含丰富的维他命C,也许是狗狗借助草来补充营养呢。我把疑惑告诉了大人,他们告诉我因为狗狗的体质本身有自行何成维他命C的功能,所以狗狗不需额外涉取维他命C,但也有时后狗狗的这种功能会失效,因为这种功能的丧失,无法自行制造维他命C,那会使他们对抗病毒的勉疫力降低,那就要从草中获取维他命C。但是如今许多的草地撒上了农药,会对狗狗们的健康产生影响,所以,建议主人们可以在狗粮里加上适当的绿色食品或少让狗狗吃油腻的食物。

没想到,从一次偶然的发现中,可以了解到如此多的知识,感受到科学与我们的密切关系,用科学理性思维解释生活中的种种现象。

篇四:《科学小品文》

科学小品知识

1.什么是科学小品文

科学小品文也称知识小品或文艺性说明文。它用小品文的笔调,即借助某些文学写作手法,将科学内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

科学小品文用文学笔法来写,寓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使读者在文学欣赏中获得科学知识。科学小品一般短小精悍、通俗易懂、语言丰富多采,形式生动活泼。读这类文章能活跃思维、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很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随着高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科技知识的普及,科学性小品文的社会需要日益增大,社会

效益也日益显著,科学小品文已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写作、阅读的内容。近几年来,在各类考试中,说明文选材中,科学小品文所占比例越来越高,无论从内容、形式到命题的设计都有新的尝试和创新。因此,在说明文学习中不能忽视科学小品文存在的价值,应倍加引起我们的关注。

2.科学小品文的主要特点{火箭科学小品文600字}.

A.内容的科学性

科学小品的科学性非常重要,内容必须合乎科学,引用的资料必须可靠,数据必须准确。写科学小品的目的就是为了向人们普及科学

知识,如果介绍的知识不合乎科学,不仅达不到写作目的,还会造成很坏的影响。

B.文笔的生动性。

文笔的生动性是科学小品区别一般说明文的主要标志。

怎样才能使科学小品文的文笔生动呢?一是要善于记叙和描写。比如《死海不死》中关于一段神话故事就用了记叙的写法,而《奇峰异洞话桂林》就有许多精采的描写。

二是要善于穿插趣闻。比如《死海不死》中插入一段神话故事,把人在死海中不下沉的情形叙述得形象生动,从侧面说明死海水的浮力大的科学道理。又如在《人类的语言》一文中插入在上小学时大师兄作文中两句话的情

景,都使得文笔轻松活泼。

三是要善于运用修辞。仔细阅读二、七两个单元的说明文,有意识地把文中运用的修辞方法找出来,品味其语言特征。因为有些科学知识不太好懂,善于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可以使科学原理通俗易懂,便于介绍、普及科学知识。

C.内容的通俗性

科学小品文不是为专业科研服务的,它以普及科学知识为己任,所以它必须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解释、介绍、表现科学内容。比如《人类的语言》、《话茶》、《天石》等文,都具有内容通俗易懂的特点。

3.科学小品的形式。

随着科学小品内容的广泛性,从肉眼看不见的基本粒子、原子,到巨大的地球、太阳;无论是工业、农业方面,还是物理、化学、天文、地质、生物等方面,都可以找到科学小品的题材。所以小品的表现形式必然是多种多样,灵活自如。但归纳起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A.描述式

描,指描写;述,指叙述。这类小品文想象丰富、语言优美、既有形象的描写,又有生动的叙述;具有文艺性散文的风格,都以介绍科学知识为目的。比如《奇峰异洞话桂林》就是最典型的例证之一。这种描述式便于说古到今,旁证博引、趣味盎然,吸引读者。

篇五:《科学小品文》

科学小品文

[英]scientificessay

1.什么是科学小品文

科学小品文也称知识小品或文艺性说明文。它用小品文的笔调,即借助某些文学写作手法,将科学内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

科学小品文用文学笔法来写,寓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使读者在文学欣赏中获得科学知识。

科学小品一般短小精悍、通俗易懂、语言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读这类文章能活跃思维、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很受广大读者的喜爱。随着高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科技知识的普及,科学性小品文的社会需要日益增大,社会效益也日益显著,科学小品文已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写作、阅读的内容。近几年来,在各类考试中,说明文选材中,科学小品文所占比例越来越高,无论从内容、形式到命题的设计都有新的尝试和创新。因此,在说明文学习中不能忽视科学小品文存在的价值,应倍加引起我们的关注。

2.科学小品文的主要特点{火箭科学小品文600字}.

A.内容的科学性

科学小品的科学性非常重要,内容必须合乎科学,引用的资料必须可靠,数据必须准确。写科学小品的目的就是为了向人们普及科学知识,如果介绍的知识不合乎科学,不仅达不到写作目的,还会造成很坏的影响。比如,有科学小品提出“盆花不宜在室内过夜”,理由是植物在夜间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在室内过夜,有害人的健康。事实上,每300平方米叶面呼出的二氧化碳才相当于一个人的呼出量。可见,几盆花放在室内过夜,不会影响人的健康。

B.文笔的生动性。

文笔的生动性是科学小品区别一般说明文的主要标志。怎样才能使科学小品文的文笔生动呢?

一是要善于记叙和描写。比如《死海不死》中关于一段神话故事就用了记叙的写法,而《奇峰异洞话桂林》就有许多精彩的描写。

二是要善于穿插趣闻。比如《死海不死》中插入一段神话故事,把人在死海中不下沉的情形叙述得形象生动,从侧面说明死海水的浮力大的科学道理。又如在《人类的语言》一文中插入在上小学时大师兄作文中两句话的情景,都使得文笔轻松活泼。

三是要善于运用修辞。仔细阅读二、七两个单元的说明文,有意识地把文中运用的修辞方法找出来,品味其语言特征。因为有些科学知识不太好懂,善于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可以使科学原理通俗易懂,便于介绍、普及科学知识。

C.内容的通俗性

科学小品文不是为专业科研服务的,它以普及科学知识为己任,所以它必须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解释、介绍、表现科学内容。比如《人类的语言》、《话茶》、《天石》等文,都具有内容通俗易懂的特点。

3.科学小品的形式。

随着科学小品内容的广泛性,从肉眼看不见的基本粒子、原子,到巨大的地球、太阳;无论是工业、农业方面,还是物理、化学、天文、地质、生物等方面,都可以找到科学小品的题材。所以小品的表现形式必然是多种多样,灵活自如。但归纳起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A.描述式

描,指描写;述,指叙述。这类小品文想象丰富、语言优美、既有形象的描写,又有生动的叙述;具有文艺性散文的风格,都以介绍科学知识为目的。比如《奇峰异洞话桂林》就是最典型的例证之一。这种描述式便于说古到今,旁征博引、趣味盎然,吸引读者。

B.自述式

自述式就是把所要介绍的科学知识,用第一人称的拟人化的手法,赋于人的思想、感情、语言、动作,让被说明的事物站出来作自我介绍。比如《灰尘的自述》、《我是电》等题目就是自述式的。

C.故事式{火箭科学小品文600字}.{火箭科学小品文600字}.

将要介绍的科学知识,编成生动有趣的故事,使人们在读故事或听故事时获得科学知识,这种表达形式称故事式。它和自述式不同的是,用第三人称;相同的是,大多采用拟人化的手法。采用这种形式,既要使故事情节能引人入胜,又要注意其合理性。

既称故事,就应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就是将所述的事物人格化,还要有情节;在表达方式上,一般兼有叙述和描写,语言形象、生动。当然不能强调了故事而忽视了科学知识,喧宾夺主就失去了写作的意义。

D.谈话式

谈话式也称对话式,就是以问答、对话的方式进行说明。这种方式给人一种亲切、真实的感觉,容易和读者沟通,产生共鸣。同时,这种写法文字更易精练。

谈话式一般分为三种:一问一答式、甲乙对话式、文中对话式。前两种比较常见,也容易把握,后一种是把人物对话组织到具体故事当中去,故事情节的发展主要是由对话内容的变化而推进,对话是文章的主体。总之,无论采用哪种形式,要依据内容而定,要突出以说明为主线,集叙述、描写、抒情甚至议论为一体,看似散文,实为说明,用文学笔法的感染作用,达到说明的目的,可读性更强。

在第四册二、七两个单元中所选的几篇课文,尽管文学笔调都比较浓,但形式比较单一,《死海不死》可归为故事式,其余几篇都是描述式。尚没有对话、自述等形式。还需要在今后的阅读中积累文章,丰富阅读内容。

4.例文评析

我是电{火箭科学小品文600字}.

我是电,我是电,哈哈!我唱着欢快的歌儿来啦!

喂!小朋友,我的本领可不小,人们缺我就会恼!也许你认为我在吹牛吧!我啊,既不是吹牛,也不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这是千真万确的,如果你不信,就听我来讲讲:你们生活在缺我不可的时代。一座城市,如果没有我,咳!那简直是不堪设想的。城市会瘫痪,工厂得停工,电灯

不能亮,电车开不动,广播成哑巴,电视无图像,就连你那宝贝的电动玩具,也动弹不得了呀!……一切的一切似乎都缺我不可。你说是吧?你们看,在努力实现‚四化‛的今天,工人使用着机器在做工,农民用抽水机、水泵来排灌,潜水艇能用雷达来操纵,飞机、大炮的神威由电脑遥控……有了我,技术革命显神通;有了我,自动化好威风。你知道高士其爷爷夸我些啥?他夸我是在‚永不疲倦地为人民服务‛,这可夸得我心里乐开了花。

也许,你觉得奇怪了,我有这么大的能耐,究竟是从哪儿来的呢?是上帝创造了我,还是从石缝里蹦出了我?不!都不是。那是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个叫富兰克林的人发现了我,后来又有好多勤奋的人们,利用科学的方法,把‚火爷爷‛、‚水奶奶‛、‚太阳妈妈‛的能量转化给我,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火力发电‛、‚水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目前,葛州坝水电站是我国发电能力最强的一座,听说它的发电能力可达270万千瓦,此外,还有三峡、龙羊峡等大型水电站正在积极筹建……总而言之,聪明的人类可利用很多的办法和途径来创造我,让我来为人类服务。呵!想起来了,还得向你介绍介绍我们电的两大家族:那就是正电荷家族和负电荷家族。你用丝绸摩擦玻璃棒时所产生的电荷,是正电荷,那么,许许多多正电荷的团体,便是正电荷家族喽。而用毛皮摩擦橡胶棒时,所带的电荷便是负电荷,许多负电荷组成的团体,当然就是负电荷家族了。还得提醒你,我们有一个特别古怪的脾气:同一家族的内部,彼此勾心斗角、互相排斥,而不同的两个家族之间却能和睦相处,互相吸引。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同电相斥,异电相吸‛。

我通常是脚踩着铜丝前进的,我的行走可快呐!最快时1秒钟就能飞奔30万公里,只有光伯伯的速度才能和我相媲美。

但是,有的时候我也十分苦恼。人们如果不小心碰上了我,轻则会麻木,重则会身亡。其实,这也不能全怪我呀,是人们利用我时粗心大意,触上我的。可是不懂我禀性的人总是说:‚他是触电死的!‛‚这个该死的电真害人!‛唉!‚黑锅‛叫我一个人背着,真倒霉!那些粗心的人们

又不先检讨检讨自己。喂!事先我可打过招呼:你们在用我时,线路可千万不能接错;我穿的橡胶皮衫也千万别弄破;我那家用器具还多了一根‚尾巴套‛,那便是地线,使用时通入地下,那安全性就大多啦!如果使用我时万一碰上了我该怎么办呢?第一,切断电源。第二,给碰上我的人进行人工抢救,使他起死回生。

小朋友,话又说回来了,我的功总是大于过的吧!特别是线路出故障时,人们点着蜡烛总是恼火地说:‚怎么现在还不来电!‛可是当我和人们又重逢时,总会听到千家万户欣喜欲狂的声音:‚电来了,电来了……‛接着是电灯亮、嗽叭响、电视唱……我心里那美滋滋甜丝丝的劲儿就甭提了,我禁不住又会唱起那支快乐的歌。

开头先作自我介绍,口气亲切,使用了叙述性语言,读起来自然,不知不觉中了解了电的用处,可以说跟我们的生活一刻也不能分开。

接着讲了电是怎样产生的,介绍了各种发电的形式。首先介绍电的创始人富兰克林,然后讲电的发展,用“火爷爷”、“水奶奶”、“太阳妈妈”等拟人手法,介绍了火力、水力、太阳能发电的不同类型,用“爷爷”、“奶奶”、“妈妈”,讲述了电的发展史。

然后又用电的两大家族,介绍正电和负电的知识,先举例区分正负极电的办法,再强调正负极电互相排斥,即“同电相斥,异电相吸”的特点,从而介绍了电的知识,及应注意的事项。这里用了“勾心斗角”、“和睦相处”、“家族内部”、“家族之间”等词语,体现了拟人的写法,也把应该掌握的电的知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作了说明。在简略介绍导电的材料及电的速度之后,又强调用电时不能粗心大意,要注意用电常识。最后又照应开头,结束全篇。

篇六:《什么是科学小品文》

什么是科学小品文

1.什么是科学小品文科学小品文也称知识小品或文艺性说明文。它用小品文的笔调,即借助某些文学写作手法,将科学内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科学小品文用文学笔法来写,寓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使读者在文学欣赏中获得科学知识。

2.科学小品文的主要特点科学小品一般短小精悍、通俗易懂、语言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读这类文章能活跃思维、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很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内容的科学性文笔的生动性内容的通俗性

3.科学小品的形式:描述式自述式故事式谈话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