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现代作文
详细内容
天暗下来了,妈妈爸爸回来了,还带了一袋糕点,可真是雪中送炭啊。正准备给奶奶过老年节。上面缀着各种花纹,有的是嵌着几棵小草......我们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津津有味地尝起了糕点,可好吃了。奶奶笑了,像年轻了五年。 在欢笑中,我们进入了甜美的梦乡…… 唐宋开始,中国综合国力增强,人们生活状态的安定和改善,使大家不仅关注目前的现实生活,而且对未来生活给予了更本质的祈求。长生与延寿,逐渐代替了消极的避邪消灾与追逐功利的步步登高。 在近两千年的流传中,经过不断的传承、选择、优化和赋予,它形成了我国乃至华夏文明波及到的地区,独具特色的宣泄思乡思亲和祈寿的民俗活动。从陈树填词、朱德荣作曲、歌手陈少华唱红的流行歌曲《九月九的酒》:“又是九月九,重阳夜难聚首,思乡的人儿飘流在外头。又是九月九,愁更愁、情更忧,回家的打算始终在心头。走、走、走、走,走啊走,走到九月九!他乡没有烈酒、没有问候;家中才有自由、才有九月九。亲人和朋友,举起杯、倒满酒。饮尽这乡愁,醉倒在家门口。家中才有自由、才有九月九!噢”中,我们同样感受到那种浓浓的思乡之情,感受到那种浓浓的思亲之情,它同样不知道牵动了多少游子的羁旅之心。 今天的重阳节又有了新的含义,1989年,我国把重阳节定为“敬老日”,取九乃大数,寓意健康长寿,将传统与现代结合,赋予重阳节敬老爱老的新内容。作为传统佳节,古往今来,人们都在这一天,开展敬老祝寿和登高远望的活动。 醉翁亭记读后感(一) 《醉翁亭记》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这篇散文饶有诗情画意,别具清丽格调,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确是不可多得的。 优美的意境。好的散文应为诗,要创造优美的意境。所谓意境包含着意和境两个方面的范畴,它是浸润着作者主观感情的艺术画面。优秀的散文应该有风光绮丽的图画美,给读者独特的审美感受,以悦目而致赏心。 《醉翁亭记》开头这一段描写,把我们带到了一个景色优美的环境里,产生了愉悦的感受。另一段景物描写,也是如此:“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幕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这里写到了清晨飘散开来的淡雾,傍晚聚扰来的烟云,春季发出幽香的野花,夏季苍翠的绿树,秋季洁白的霜色,冬季露出水面的石头。一切都那么恬静简朴,淡雅自然。 《醉翁亭记》是欧阳修的名作,作为我个人十分喜爱这篇名作,最重要的原因是它的精神面貌十分乐观。写作时背景是欧阳修由于参加范仲淹的改革,后失败,欧阳修被株连被贬,此问就是被贬滁州时作者创作的。 醉翁亭记读后感(二) 《醉翁亭记》是北宋欧阳修的名作,“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这名句想必是人人传诵,今天就让我们来品味一下这位大师的大作吧! 这《醉翁亭记》完成之前,欧阳修被贬官,可他却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在乎山水之间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不醉在酒上,而是被美景醉倒了,(Inspirationalquotesyuedu.mipang.)是一种美好的醉。你看,欧阳修能有如此之肚量,他那种潇洒的心境是我们无人能及的。虽然,欧阳修满怀一腔爱国热情,一心想对国家有所作为,却时时遭人排挤,这种怀才不遇内心的痛苦并非我们能够所体会的。既然事已至此,那就自得其乐吧!你看文章一开头就带给我们一种愉悦的感觉,美得让有点让人人沉醉其中了。 我似乎随欧阳修来到了那景色优美地方,清晨飘散开来的迷雾,傍晚聚拢来的烟云,散发着幽香的野花,苍翠的大树。一切都是那么恬静、美好。 我们再看一看欧阳修,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能如此淡定,写出如此优美的文章确实值得我们去学习。现在的我们因为学习、工作的压力往往很浮躁,因为一点点小事与别人争得面红耳赤,因为一点点小挫折、小困难搞得天都要塌下来的样子。学学欧阳修老先生吧! 《醉翁亭记》还是值得我们一读噢! 醉翁亭记读后感(三) 欧阳修,一个我极为欣赏的人。虽然我不是什么名家,或许没有资格去评论古时伟大的文学家,但还是不住地喜爱他,爱他的文,爱他的人。 《醉翁亭记》,一篇很早就阅读过的文章,同《岳阳楼记》一样,对这种文章还是懵懵懂懂,只是被其中语言所感动。自认为《岳阳楼记》是篇辉煌的文章,把一切感情化作文字赤裸裸地展现在面前,无法不被它征服。“醉翁亭”呢?则是平淡中透露出无言的欢乐。似乎不需要直接表达出来,却能使人心有所获。获得的就是那个时代那里的人们心中的喜悦。即使自己不是身处在那里,仍能幻想出活生生的画面。绿意满眼,野花丛丛,鸟儿时叫,溪水潺潺;太守摆宴,心之欢喜,野菜山肴,突显美味;从游太守,去而鸟悦,微醉而归,心亦欢愉。心中就是这样的感觉,很平淡的,很甜蜜的。假如我是滁州民,看着太守那么的清廉,生活过得如此之美,怎能不欢乐呢? 若把欧阳修的思想融入到《醉翁亭记》中,或许有另一般风味。大家都在说欧阳修传承了范仲淹的高尚思想,把“后天下之乐而乐”贯穿始终。我也颇有感触,在如此美妙的山水风景下,如此热情欢腾的气氛里,欧阳修竟首先感到的是百姓之乐,其次才是自己寄情于山水的乐趣。其实有段时间不明白他的乐究竟如何?但这些天不断领略文章,不断在手中潇洒挥舞着“乐”字,才一点一滴地看到欧阳修的笑,为百姓之乐而乐。曾经以为官吏决不会领会百姓真正的幸福,但从《醉翁亭记》里,看出一位封建王朝官吏超前的政治认识。从欧阳修个人来讲,他总是坚持着自己的理想,永远地含笑面对人生曲折。欧阳修的文字告诉我,或忧或喜,只在选择。面对如此美好的生活,能实现自己的一丝丝理想,为何不选择喜呢? 现在经常看欧阳修的文字,他从不写怨写悲。在他的心里,只有欢笑,只有为百姓乐而乐,尽力地用自己含笑对人生的态度,为人民做一个两袖清风的好官。 醉翁亭记》一、文学常识 1本文出自《欧阳文忠公文集》作者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唐宋八大家之一。2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江西吉安)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死后谥“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有《欧阳文忠公集》传世。二.语音环滁(chù)林壑(hè)琅琊(lángyá)饮少辄醉(zhé)岩穴瞑(míng)伛偻(yǔlǚ)酒洌(liè)山肴yáo野蔌(sù)觥筹(gōngchóu)射者中(zhòng)弈者胜(yì)颓然(tuí)阴翳(yì)蔚wèi潺chán霏fēi 三.一词多义。 归:①云归而岩穴暝聚拢,归集②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回家 ③微斯人,吾谁与归?归依 乐:①山水之乐乐趣,名词 ②人知从太守游而乐欢乐,动词 ③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前为“以„„为乐”;后为“乐趣” 秀:①蔚然而深秀者秀丽,形容词 ②佳木秀而繁阴发荣滋长,动词 谓:①太守自谓称谓 ②太守谓谁是,为 而:①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而”表示递进关系,而且。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而”表示承接关系,可不译。 ③朝而往,暮而归“而”表示修饰关系,可不译。 ④溪深而鱼肥“而”表示并列关系,可不译。 ⑤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而”表示转折关系,却。 四.重点词语解释 1、环滁:环绕着滁洲城。环,环绕。 2、林霏开:树林里的雾气散了。霏,雾气。 3、负者:背着东西的人。负,背。4、临于泉上者:靠近。 5、泉香而酒冽:泉水甜,酒儿清。冽,清。 6、山肴野蔌:野味野菜。蔌,菜蔬。 7、杂然而前陈者:杂七杂八摆放在面前的。 杂然,错落的样子。陈,陈列、摆开。 8、觥筹光错: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觥,酒杯。筹,酒筹。 9、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阴。翳,遮盖。/10、佳木秀而繁阴:发荣滋长的意思。 11、醉翁之意不在酒: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意:情趣。 1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秀丽。 13、宴酣之乐,非丝非竹:酣,尽兴地喝酒。丝,弦乐器。竹,管乐器 14、野芳发而幽香: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芳,香花。发,开放。 15、伛偻提携: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搀着走。这里指老老小小的行人。伛偻,驼 背,这里指老人。 16、云归而岩穴暝: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昏暗了。暝,昏暗。 17、辄:就18、弈者:下棋19、太守谓谁:为,是。20、蔚然:茂盛的样子。 21、翼然:像鸟儿张开翅膀的样子。22、颓然:精神不振的样子。文中指醉醺醺的样子。 23、苍颜:脸色苍老。24、风霜高洁:天气高爽,霜色洁白。 25、水落石出:水落下去了,石头露出来。比喻真相大白。 六.重点语句翻译 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译:醉了能和他们一块快乐,醉醒后能写文章表达这种快乐的,是太守。 太守是谁?是庐陵的欧阳修呀! 2、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译: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水声,(又看到一股水流)从两座山峰中间飞淌下来,这就是酿泉。 3、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译: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象鸟儿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酿泉上面,这就是醉翁亭。(临,靠近)。 4、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译: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上,而在乎山水之间啊。 5、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译: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6、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译:早上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而那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7、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译:到溪边来钓鱼,溪水深鱼儿肥。 8、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译:苍老的容颜,雪白的头发,醉醺醺地坐在人们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9、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译:树林茂密阴蔽,上下一片叫声,是游人走后鸟儿在欢唱呀! 10、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译:游人们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呀。 11、翻译描写春夏之景的句子: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 12、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背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 七.课文内容理解1.归纳段意: 第一段:写醉翁亭自然环境和命名缘由。 第二段:写山间朝暮和四季景色。 第三段:滁人、宾客、太守游琅山的情形。 第四段:写日暮醉归,点明全篇主旨。 2.主题探访:文章极其生动的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并勾勒出 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 3.问题探讨:第一段: A.文中哪句话概括描述了滁州地理环境的特征?*环滁皆山也。 B.文中哪些语句描写了远景?*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C.文中哪些语句描写了近景?*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D.文中表现醉是表象、乐是实质的是哪句话?*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E.文中借释亭名来抒情,道出了千古名句。这个千古名句是什么?*醉翁之意不在酒。F.“醉翁之意不在酒”现在通常用来表示什么意思?*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向。 G.太守在文中的自号是什么?*醉翁。 H.请写出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答: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第二段: A.文中是这样描写春季的景色的:野芳发而幽香。 B.文中是这样描写秋季的景色的;风霜高洁。 C.本段文字中含有一个成语,请把它概括出来,再说说它现在的意思。水落石出。到了一定时候,事情真相就彻底暴露,真相大白。 D.“乐亦无穷”的原因是什么?*山间朝暮、四时之景不同。 八.理解性默写 1、“醉翁”的由来是什么?请用文中原话回答。答: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2、本文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描绘了四时景物的特征。其中最突出的四句是什么? 答: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 3、第二段中哪个句子把山水之乐具体化了? 答: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4、请写出夕照全景的句子。 答: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5、请写出归后情景的句子。答:树林阴翳,鸣声上下。 6、概括本文的主旨。与民同乐(文中原句“醉能同其乐”)(醉乐统一的句子) 7、领起全文的句子是:环滁皆山也。 8、文章中微露主旨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9、体现全文核心及醉翁命名之意(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10、为后人传诵最多的一句话(七个字的成语)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11、文中作者描绘琅琊山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是: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12、表达作者复杂感情的句子是: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13、文中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是: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4、文中与"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相照应的文字是: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5、概括描述滁州地理环境特征的句子是:环滁皆山也。 16、文中描写“山间四时”的句子是: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分清春夏秋冬) 17、奠定全文抒情基调的句子是: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山水之间。 18.文中照应“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的句子是: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九.开放性试题。 1.作者到底都在“乐”些什么呢?请仔细找一找,画出有关的语句,说说自己的理解。作者的“乐”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一是“山水之乐”,并因“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二是“宴酣之乐”,近取“山肴野蔌”,佐酒“非丝非竹”,众人“起坐喧哗”,太守颓然其间;三是“乐人之乐”,故作文以叙其事。三乐归一,都是“与民同乐”。 2.请举出本课的两个成语,并说说现在人们常用它表达什么意思。 “醉翁之意不在酒”现在通常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水落石出”现在通常用来表示:事情真相大白 3.依据文章内容,请对出下联。上联:岳阳楼上范仲淹作文寄情,下联:醉翁亭下欧阳修借景抒情(或醉翁亭里欧阳修与民同乐。) 4.本文语言形式优美,尤其是对偶句充分体现了汉语言的美感。请以“欧阳修与百姓同乐”为上联,联系《岳阳楼记》一文,拟一个下联。宽对即可,例如:“范仲淹以天下为忧”或“范仲淹先天下而忧”等。 5.《醉翁亭记》和《岳阳楼记》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6.相同的是:他们都有积极向上的思想境界。《岳阳楼记》中的范仲淹提出“先天下之忧 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生活理想。《醉翁亭记》中欧阳修抒发了与山水同乐的思想感情。不同的是:《岳阳楼记》的作者“不以己悲”,以此规劝友人并勉励自己,表现了崇高的精神境界。而《醉翁亭记》的作者含有寄情山水来排遣谪居苦闷的情怀。6.醉翁亭现已成 为安微省著名古迹之一,结合课文的阅读,假如让你当一名解说员,你该如何解说。(写要点即可)我的解说:可以介绍“醉翁亭一目楼”“醉翁亭晨昏苑”“醉翁亭四时轩”“醉翁亭民俗图”等,可根据课文内容自由发挥。醉翁亭记现代作文 7.与《醉翁亭记》一样,《桃花源记》也是一篇熔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以寄托作者政治理想和美好情感的文章,请写出《桃花源记》中反映桃源人生活环境和社会风尚的句子。环境;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社会:其中往来耕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8.贯穿全文的主线是“乐”字,而文中又多次提到“醉”字,这是否矛盾,请谈谈你的看法。 “醉”和“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正是为了写“乐”。 9.欧阳修的人生态度对你有何启示?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想法? 八年级下《醉翁亭记》小测练习题 一,完成填空 1,本文作者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醉翁亭记现代作文 2,《醉翁亭记》写于欧阳修到滁州上任的第二年,作者在文中极其生动地描写了醉翁亭的秀美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表现作者政治理想以及旷达情怀。 二、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①名之者谁(命名)②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象鸟张开翅膀的样子)(靠近).... ③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④若夫日出而林霏开.(散开).. ⑤野芳发而幽香(香花)(开放)6.临溪而渔(到)(捕鱼).... ⑦非丝非竹(弦乐器)(管乐器)⑧树林阴翳(遮蔽)... ⑨觥筹交错。(交相错杂)⑩已而夕阳在山(不久).... 11.林壑尤美(特别)12.泉香而酒冽。(清).. 13、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茂盛的样子)(幽深秀丽)14、得之心而寓之酒。(寄托).... 15、佳木秀而繁阴。(茂盛、繁茂)16、伛偻提携。(驼背这里指代老人搀扶指小孩)..... 17、杂然而前陈者。(杂乱的样子)(在面前)(摆开)18、宴酣之乐。(尽兴地喝酒)..... 19、苍颜白发。(脸色苍白)20、颓然乎其间者。(醉醺醺的样子)(在)..... 三、解释下列加点的多义词。而岩穴暝。(凝聚)开。(雾气)..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回去)②(雨或雪繁密的样子)... 。(归依)临(到).. ④风。(面对)③(称)于泉上者。(靠近).. 太守谓谁(是)其间(在).. 其乐(乐趣、以„为乐、快乐)⑥.... (快乐)(语气词吧).. 泻出于(表修饰). 朝而往(表修饰)⑧两峰之间者(从).. 泉香而酒冽(表并列)泉上者(在).. 禽鸟乐(表顺承).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表转折)(茂盛)..醉翁亭记现代作文 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表递进)⑨者(秀丽).. 寓之酒(表并列). 四、阅读下列文段,然后回答问题 (一)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教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平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茂盛的样子)B.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 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之”所指代的具体事物。 ①名之者谁?(亭)②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山水之乐) 3.以上文段中,有一个现在常用的成语,这个成语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这个成语的意思是用意不在此而在彼 4.“太守与客来饮于此”,句中的“此”所指代的是醉翁亭 5.醉翁亭的建造者是山之僧智仙也,命名者是太守自谓也 6.这段文字的写景部分有一定的顺序。作者首先写远景,其次写近景。 7.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内容是写亭的自然环境和命名的由来。 8、指出下列各句的修辞方法 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比喻)②.锦鳞游泳。(借代) ③.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拟人、对偶)④.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借代)⑤.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设问)⑥.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夸张) 10.翻译下面的语句。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游赏山水的乐趣,是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罢了。 (2)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山势回环,道路弯转,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座落在泉水边的,就是醉翁亭。 (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的心思不在于酒上,而在于山光水色之间。 11.文中哪句话概括描述了滁州地理环境的特征?环滁皆山也。 12.文中哪些语句描写了远景?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13.文中哪些语句描写了近景?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14.文中表现醉是表象、乐是实质的是哪句话? 15.文中借释亭名来抒情,道出了千古名句。这个千古名句是什么?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二)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 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 ①意:情趣②寓:寄托③得:领会④辄:就 ⑤上下⑥去离开⑦而表承接 2.贯穿文段主体的一个词是:乐。 3.结尾部分把“醉”和“乐”统一起来,点睛之笔的句子是:醉能同其乐。 4.根据文言文断句的常识用“/”给下列句子断句。号曰翁也②,而不知守之乐其乐 5.“醉能同其乐”句中的“其”指的是谁?滁州人、宾客 6.“醒能述以文者”中的“文”指的是什么?《醉翁亭记》 7.文中能表达“太守之乐”的是哪句话?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 8.文中哪句话将“醉”和“乐”统一起来,点明文章的主旨? 醉能同其乐 9.这段话中写禽鸟之乐和游人之乐的用意是什么? 衬托太守之乐 10.“醉能同其乐”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高尚情怀 (三)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1.翻译下面的语句。 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当那太阳出来以后,林间的烟雾逐渐散开,到傍晚云雾凝聚,山谷就昏暗了,这明暗的变化,正是山间早晚的景象。 ②、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野花盛开,幽香阵阵;林木繁盛,枝叶成荫;天高气爽,秋霜洁白;溪水低落,石出水面。这是山间四季的景象。 ③、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早晨出去,傍晚回来,四季的景象各不相同,乐趣也就无穷无尽了。 2.在文段中默写横线上空缺的内容。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 3.文段先写朝暮之景,再写四时之景,最后收笔,引出人之乐亦无穷也。从而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写了山间朝暮和四时之景。 5.文中描写春季景色的是:野芳发而幽香 6.文中描写秋季景色的是;风霜高洁 7.本段文字中含有一个成语,请把它概括出来水落石出,它现在的意思。 到了一定时候,事情真相就彻底暴露,真相大白 8.“乐亦无穷”的原因是什么?山间朝暮、四时之景不同 (四)至于负者歌于滁,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 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然白发,颓乎其中者,太守醉也。 1.把下列语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老人弯着腰,小孩由大人抱着领着,来来往往,络绎不绝,是滁州人们的出游啊 ②、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人群中间的,是太守喝醉了 2.文中能享受山水之乐的人有哪些?请用一个字概括出他们共有的心情。滁州人、宾客、太守乐 3.文中能表明本段文字内容核心的是哪个句子?众宾欢也 4.从文中找出描写“众宾欢”的语句。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 5.“宴酣之乐”体现在哪里?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 6.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段大意。写滁州人、宾客、太守游山的情形 7.文段共4句话,从原文中找出4个最能概括其意思的短语,依次写在下面的横线上。①滁人游③太守宴③众宾欢④太守醉 8.对文段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A.“颓然乎其间者”形象地描绘出太守精神不振、借酒浇愁的样子。 B.“伛偻提携”和《桃花源记》中的“黄发垂髫’均指老人和小孩。 C.“至于”一词把文章推进一层,由写欣赏美景之乐转而写众人游宴之乐。醉翁亭记现代作文 D.此段以醉翁亭的美丽风光为背景,描绘出一幅与民同乐图,同时也曲折显示了太守治滁的政绩。 9.联系全文,可从以上语段中看出作者表达的是一种(B) A.被贬后的抑郁心情。B.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C.山水之乐。D.“醉”与“乐”的统一关系。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学生时代,从《醉翁亭记》太守与民同游,一派觥筹交错、其乐融融的景象,懂得“与民同乐”一词。而后,每读《醉翁亭记》,脑海中总是浮现出一幅诗情画意、秀丽多姿的“与民同乐”风习画,甚是喜欢。印象里,为官者,高高在上,那样和谐的景象无疑是美好而令人神往的。追根朔源,“与民同乐”一词出自《孟子·梁惠王下·庄暴见孟子》:“今王四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另,《孟子·梁惠王下》有文: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由此可知孟子的“与民同乐”理念:“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古人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作为国家的统治者,亦是服务者,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天下意识,更要懂得百姓安居乐业与国家稳定昌盛的相互关系,要有一种“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情怀,要关心百姓,体恤百姓,关心民生疾苦。唯有“乐民之乐者”、“忧民之忧者”才能达到“民亦乐其乐”、“民亦忧其忧”。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新时代“民为贵”的民本思想的具体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群众路线则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作为切入点,进一步突出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为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保证。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众。只有与民同乐、与众乐乐,我们才能够真正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只有把老百姓的利益真正地放在心上,为百姓解决好实际困难,最大限度地让利于民,让人民群众见到和得到实实 在在的实惠,百姓安乐,才能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走得更远、飞得更高。(小若向日葵) 养老保险“双轨制”并轨的思索 景明 12月23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了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报告支出,我国将推进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立与城镇职工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随着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审议通过,此次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通过标志着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即将走完上层涉及,正式拉开了养老保险“双轨制”并轨的序幕。 长期以来,社会上对养老保险双轨制的运行有一定的争议。随着今年5月《事业单位管理条例》的实施,规定事业单位开始缴纳养老保险,已经标志着我国由财政全额供养退休人员的时代的结束,这次行政机关养老保险的改革正式拉开了改革序幕。 笔者认为此次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一方面有利于社会主义公平省的体现,凡是从事社会劳动的都由个人和单位缴纳养老保险。另一方面有利于加强社会人才流动,行政机关存储着我国大量的人才资源,他们大都具有高学历、高素质,过去由于养老保险的“双轨制”,导致人才流动一般只是社会人才流入体制内,体制内人员很少流向社会。这次改革将促进人才的流动,使更多人学有所用,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但是“双轨制”的破除,应该在不降低现有公职人员的现有薪水和预期内的收入为代价,改革薪酬制度应与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同时进行。让“双轨制”并轨成为全社会都欢迎的模式。 12306用户信息泄露谁之错 人比黄瓜瘦 这几年,中国人的春节和一个网站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这个网站就是火车票网上订票官网——12306。每年的春运都有关于12306的无数话题,一票难求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就在大家都对12306出现各种问题都习以为常的时候,网上爆出了一条惊天消息:12306网站用户信息泄露!消息一出,犹如一个重磅炸弹又让无数人坐立不安。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我的信息就被泄露了呢?12306还安全吗?12306官网在认真核查后发现,所有泄露的用户信息均是由第三方网站或渠道流出。随即,公安机关介入了调查。但是这并没有让广大用户安心下来,因为12306网站用户信息中用户姓名、电话号码、身份 证号码都一应俱全,有的甚至亲属信息都一清二楚。联想到之前一些犯罪团伙的诈骗伎俩,此次用户信息泄露的后果难以想象。 从12306官网给出的核查结果中不难看出,信息泄露发生在那些使用了第三方抢票软件或者第三方委托购票网站的用户身上。这些用户是想借助第三方网站或者软件完成抢票,却不想自己的用户信息被泄露一空,如果因此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那就真是得不偿失了。很多使用第三方软件或网站的用户在使用前也知道信息有可能被泄露,为什么还是乖乖“就范”呢? 一是,12306上购春运期间的火车票确实很困难。在春运期间抢过票的人都知道,想要抢到一张火车票,尤其是热门线路的火车票,不但需要用户操作熟练、眼疾手快,而且需要硬件也跟得上,网速要快、电脑配置要高。一个不具备这些条件的人想要去抢票,成功率自然不高,然而火车票刚需用户中,不具备这些条件的人占了大多数。二是,使用第三方软件或网站抢票的用户存在侥幸心理。很多人在使用第三方软件或网站抢票的时候都会安慰自己,就使用一次这个软件或者网站,应该没有什么问题。要是抢到票了那就好了,没有抢到票也没有什么损失,更何况有这么多人都在用这些软件抢票呢!就算有问题也不止我一个人遭殃,而且12306都没有限制这些软件,说明这些软件是安全的。 用户信息泄露到底是谁的错误呢?用户们存在侥幸心理使用了这些第三方软件或网站的确有错,但是声明信息泄露均是由第三方网站或渠道流出的12306官网和铁路总公司就没有错吗?如果铁路总公司开发出了令广大农民工兄弟都能轻松购买的网站,大家也就不会去什么第三方网站或软件上碰碰运气了!如果12306官网限制或者禁止使用第三方软件抢票,大家也就不会使用第三方软件抢票了,也不会有那么多黄牛党的存在了! 现在一切都还停留在如果,要实现这些如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经过这次泄露信息事件过后,相信12306网站也会针对类似问题及时改正、尽快完善,相信不用我们吐槽的12306网站会尽快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中国大学生就业难之怪现状 人比黄瓜瘦 六月将至,每年的六月都会牵动中国上千万个家庭的心,六月的主题就是高考和大学生就业。今年,727万大学毕业生再次刷新了大学生毕业人数纪录,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的2013年刚刚落幕,史上更难就业年又接踵而至。一边是企业用工荒,一边是大学生就业难,中国的就业市场到底生了什么病?滋生这些顽疾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一、大学毕业生人数激增,直接导致就业难。 2004年大学毕业生人数为280万,十年后,大学毕业生人数陡然突破了700万。无疑,大学毕业生的快速增长成为了就业难的直接推手。近年来,各大高校不断扩招,高校扩招确确实实圆了无数人的大学梦,但是同时也导致了大学生人数的激增和质量的下滑,大学生就业难,各大高校难辞其咎。 二、国内国际经济低迷。 09年美国次贷危机演变成一场经济危机,迅速蔓延扩散至全球,导致全球股市下跌,多国金融机构陷入困境。我国虽在这场危机中未受到严重冲击,但世界多国的经济困境也影响到了中国高速发展的经济势头,就业需求相比以往年份也出现了放缓趋势,结合大学生毕业人数激增的现状,大学生就业难就不足为奇了。 三、就业结构性矛盾 高校的半市场化运作让大学毕业生总是踩不准点,高校往往根据当时的社会热门需求来进行专业设置,殊不知大学教育是以四年为周期的人才产出活动。由于没有预见性的考虑到教育周期,导致了人才与市场需求的断层错位,四年前的热门专业四年后却成了滞销专业,结出了就业难的恶果。 四、大学教育内容陈旧,生产转化率低。 大学里所学的知识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求,很多学科知识已经落后先进技术数年至数十年,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里,知识的保鲜期越来越短。企业也不愿意花太多的金钱和时间去培养大学毕业的“半成品”学生,这些陈旧的知识怎么和现代生产力接轨,已经成了大学教育必须重视和急待解决的难题,也是就业难的重要祸根。 五、就业观念落后。 受现在一些不正确的就业观和社会风气的影响,很多大学毕业生认为只有成为写字楼里的白领才算是成功就业。社会就业的攀比之风也越刮越烈,很多当前工资低或者工作环境差但是未来很有发展潜力的工作被无情的淹没在了邻居大妈嘴里,好高骛远和趾高气扬让就业变得更难。 六、大学毕业生自主能力弱,依赖心理严重。 独立自主早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口中经常念到的口号,但是在就业的过程中独立自主仅仅是口号而已。很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首选不是去招聘市场应聘,而是等待父母亲戚走后门,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他们宁愿在家啃老也不去自主找工作,长期养成的依赖心理严重影响到了大学生的就业率。 大学生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合理配置有效开发好大学生资源是我国人才战略中的重要工作。大学生就业难既有客观因素,又有大学生自身的主观原因。要真正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还需多方共同努力,认清现状、找准不足,结合我国社会特点,我们一定能找到解决就业难问题的金钥匙。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国家对毕业生工作的高度重视,未来大学生就业形势一片大好。
《2016关于介绍重阳节的作文》【##第1“奶奶,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奶奶疑惑地说:“哦......哦......哦,是你的生日吧?”“不是,不是,我生日早过了好几个月了。”奶奶又思索起来,“难道今天是国庆节?”“更不是了,今天是重阳节,是你们的节日。”奶奶恍然大悟,笑了。我又继续说:“我陪奶奶到郊外去吧!”我搀着奶奶走了。我和奶奶一边谈,一边走,走得更远了。我们看着清澈池水,饱览壮丽山色,顿时感觉神清气爽。我陪着奶奶不知不觉度过了一天可爱的重阳节。
《醉翁亭记读后感》
《醉翁亭记答案版》
《醉翁亭记练习题(有答案)》
《2015年高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