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小学读后感作文>假文盲读后感

假文盲读后感

详细内容

假文盲读后感(一)

假文盲

华君武的漫画《假文盲》,引起我深深的思考。这幅漫画颇具讽刺意义。画面上主要讲了:有些男子穿着厚厚的棉衣,恬不知耻的站在标有“母子上车处”的过道中排成“一”字;把一位怀里抱着婴儿的母亲,挤在一旁的空地上。

目睹了画面上的内容,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这几个男子真的不认识字吗?难道探们真的是文盲吗?不是的。他们肯定是为了着急回家早一点上车,少走几步,就为了一己私利竟然之公共秩序和公的不顾,这是多么自私的行为!难道他们不觉得羞愧吗?

在生活中,我们身边就有许许多多的“假文盲”。如:乱扔垃圾、随地吐痰、随地大小便……

在标有“未成年人禁止入内”的网吧、游戏厅里,一排排小学生正在全神贯注地玩电脑、打游戏;“脚下留情”的草坪上人们留下一道道黄褐色的土径;“禁止吸烟”的电影院里,时髦男士翘着二郎腿在“吞云吐雾”;“不准乱刻乱画”的旅游景区,人们纷纷挥笔“××到此一游”的语句……难道这些人不识字吗?不,他们是为了自己的方便和舒适,不但不遵守社会公德,而且还破坏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知识上的文盲固然可怕,道德上的文盲更让人触目惊心。愿画面上的一幕在现实生活中不再发生!

假文盲读后感(二)

《假文盲》读后感

公共汽车站,木牌:“母子上车处”,几个年轻力壮的大老爷们等着上车。我觉得站在最前面的那个人脸皮最厚,此人穿着西装西裤,文质彬彬,他看着“母子上车处”几个大字,无动于衷。第二个是一个穿着不佩带军章军装的人,是个退伍军人吧。部队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呢?最有意思的是第三个人,他把头缩进羽绒服里埋得低低的,双眼紧闭,活象个缩头乌龟。排在最后的那个人,戴着个大口罩,把嘴和鼻子捂得严严的,看似挺卫生的,如果他的心灵也这样卫生就好了。几个年轻力壮的大老爷们把等车的母子挤在一旁,那个母亲的眼光斜视着他们。

这就是漫画《假文盲》,是华君武老爷爷1984年3月画的。漫画不仅讽刺了那些不遵守公共秩序的人,还讽刺了车站工作人员只立牌子却不加管理的现象。

20年了,漫画上的现象还存在吗?如果到了2008年中国举办奥运会的时候,这种不良现象还存在的话,那中国人的脸就会丢向全世界了。

公共秩序是靠人们来遵守的,也是靠人们来维持的。让我们一起遵守秩序、维持秩序吧。

让“假文盲”现象从此在中国广阔的大地上消失吧!

假文盲读后感(三)

《假文盲》观后感

看完了著名漫画家华群武画的这幅假文盲,我深有感触。

这幅画是画一个车站的场景。道口旁边立着一个大牌子,上写“母子上车处”顾名思义,这个道口是为母子提供方便的,而那里却站着四个大男人,他们中间有学生、有军人、有医生、有教授,看上去,他们都很有文化,但是,他们却站在了不属于自己的道口处,把真正的一对母子挤到了外面,他们一个个若无其事,觉得自己的行为没有错。有这么一句话,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大伙儿看到这四个大男人的举动,一定会觉得他们很没素质,很没教养。

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情也是存在着的,每个小区里都有花坛,上面都会立着“保护花草”的牌子,可是有些人却故间上去踩,小花小草也是有生命的,把它们都踩死了。自己也得不到什么好处。大街的柏油马路上,设的盲人专用的通道,有些人专门到上面去走,自己不是盲人,却享有盲人的特权,好好的马路不走,偏要走盲道,这又是意呢?还有的人把自己的自行车都停在盲道上,这就为盲人带来了不便,他既然是盲人,我们就应该帮助他,为他创造良好的条件,不应该让他们行走困难,最最可气的是在我们的学校里,同学们总是爱往桌子上刻字,好好的桌椅被弄的肢体不全,这是一件多么残忍的事啊!说他们顾着自己吧,这样做图什么呢?说他们没文化吧,他们又不是不认字,这一个个假文盲不顾自己的面子,就做出那些不道德的事来。就算文化修养再高的人,做出这样的事来,他在我们心中的高大形象也会大打折扣。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提高自己的素质,不犯

不道德的错误,这样,才是这幅漫画的中心思想,才可以使国家更富强。

假文盲读后感(四)

《假文盲》观后感

在一个冰天雪地的早晨,车站上挤满了人,有四个男子站在一个没有人的车道上,可是车道的最前方,竖立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母子上车处,可是这四个男子不看这个牌子,并且还把一对母子挤到车道边,瑟瑟发抖的站着……真正应该拥有此权利的人,却被排挤在外,看到这些我不禁要问:人们的道德在哪里?而且这四个人分别是:军人、干部、领导和学者。都应该受过高等的教育,可是在这儿,他们却置之不理,而且他们的表情是一副傲慢无礼的样子,对这对母子不管不问,还侵占他们的权力,真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在我们的生活里,会有很多不合法的事。有些领导明知是国家贷款给农民搞农业建设用的钱,却敢从这里面拿走一半据为己有。农民工干活很辛苦,但领导还拖欠工资。还有一些人,拿着收学费的理由,多收同学们的钱,结果自己的腰包鼓了,却把学生的权力剥夺了。

我们都知道这四个人不是文盲。因此在增长知识的同时,还要增加道德文明建设,对国民的思想觉悟会有很大提高。所以加强人民道德建设势在必行。

假文盲读后感(五)

公德与人心

我比较喜欢看漫画,一次,在语文书上偶然看到了一幅名为《假文盲》的漫画,正打算一笑了之时,却意外的发现了这幅图的深意。

这幅画所画的是:车站为了照顾老弱病残,特地设立了“母子上车处”,方便带小孩的妇女上车。然而现在,这个“母子上车处”正排着一条仅有四个大男人的队伍。其中,第一个人穿着大衣,双手插在口袋里,对那块牌子熟视无睹,双眼一直望着车来的方向,似乎在想些什么;第二个人穿着军大衣,首页插在口袋里,与第三个穿着羽绒服、戴着眼镜的人一起闭目养神;第四个人的目光虽落到了那块牌上,但却如文盲似的用疑惑的眼神看着它。此时,远处走来一个衣着单薄、抱着婴儿的农村妇女,见本应自己所站的上车处被四个身强力壮的大男人所占据,只能站在牌子旁边。其实这四个男子哪里不识字呢?无非是为了贪图旁边罢了。

看了这幅漫画,我不禁深思起来:画中的人为什么要抢占“母子上车处”呢?难道,他们真的是文盲?不,绝对不是。他们只不过是为图方便,而舍去了公德之心。衣冠楚楚遮掩不了自私的内心,衣着体面掩藏不了丑恶的灵魂,这样的“文盲”,比真正的文盲更为可怕。他们是道德上的文盲,是让一己之私蒙蔽公德心之人。

在生活中,这样的“假文盲”也屡见不鲜。在公园里,明明草地上插着大大小小的“请勿践踏草坪”的警示语,却依旧有人为图方便,跨过那高高低低的栏杆,在鲜嫩的小草上留下足迹;在公共场所,明明随处可见“禁止吸烟”的标语,但隐隐约约,却还可以闻到尼古丁的气息;在车上,明明是无饮食车厢,但是包装纸还是散落了一地。看到这些我不禁想问,中国,是文明礼仪之邦,那么中国文,不是更应该讲究礼仪吗?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个社会,就如一张巨大的网,然而当网中被抽去了“公德”这根丝,又会发展成什么样的局面呢?“有一种财富叫精神,有一种高贵叫文明。”就让我们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让文明之风吹遍这个社会吧。

假文盲读后感(六)

文盲?心盲?

————读《假文盲》有感那天,我看了一幅漫画,名叫《假文盲》。

这幅漫画画的是:某一个车站,为了帮助带孩子的妇女上车,专设了一个特殊服务点“母子上车处”。可是到了上车时,在这里排队上车的人,却不是抱着孩子的母亲,而是几位男士。而那真正的母子却被挤在了旁边。只见那母亲围着头巾,衣着单薄,抱着孩子,冻得缩成一团,眼睛迷惑地看着那些男士„„

看到这些,我为这个妇女抱不平,更为那些男士感到羞愧。这是一些只顾自己利益的小人。牌子上写着那么大的字——“母子上车处”,他们难道真的不认识、真的没看见吗?

你看,站在第一位的是个中年人,他个子较矮,看起来很胖,身穿真皮大衣,脚穿一双擦得锃亮的皮鞋;第二位是个高个子的青年人,穿着大衣,大衣上还有着厚厚的毛领,双目微闭,真不知道他是在闭目养神,还是在躲避木牌上那几个醒目的大字;第三位是个老年男子,他身着蓬松的羽绒服,头上戴着帽子,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最后一位是个高个子中年男子,他穿着一件高领大皮衣,戴着一个大大的口罩,仿佛要将整个面部遮住似的。

瞧那华丽的衣着,看那很有涵养的模样,他们是文盲吗?

瞧那闭着的双眼,看那戴着的眼镜,他们真的没看见吗?

他们主要是想早点上车找个好座位,所以才对那立着的牌子熟视无睹,对那母子俩视而不见。

我想:如果我们都像他们一样,在关键时刻装眼瞎,那么还谈什么友爱和互助呢?社会还谈什么公德呢?

愿我们人人都献出一点爱,给别人所需,想别人所想吧。让我们为了世界变成美好的人间而共同努力吧!

假文盲读后感(七)

看漫画“假文盲”有感

一个寒冬的早晨,在公共汽车站里挤满

了男女老少。栏杆的标志牌上写着五个醒目的大字:母子上车处。而站在这里的不是抱着孩子的母亲,而是几位男士;一位瘦弱的母亲围着头巾,衣着单薄,抱着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婴儿,站在栏杆旁,冻得瑟瑟发抖,眼睁睁的望着那些“排错队”的男同胞们,眼里流露出愤恨而又无能为力的神情。

我想:这几个男士真的是文盲,不认识

“母子上车处”这五个醒目耀眼的字吗?还

是假装的文盲,装着不认识“母子上车处”这五个字呢?

你瞧,第一位是身穿大皮袄的胖子,他

的眼睛看着地面,对这位母子俩不屑一顾;第二位瘦高个穿一件毛领大衣,头上戴着穿着一毛帽子,站在那里闭目养神;第三位是戴着眼镜、穿一件羽绒服的矮个大爷;第四位是仰着头的高个男子,戴着大大的口罩,好像要把脸全部藏进去似的;

看这些尊贵的先生们穿得多么华丽和

暖和呀,但是他们的内心却是多么丑恶和冰冷啊!他们对那立着的牌子不屑一顾,竟背着良心做出如等缺德的事。而旁边的母子却迎着寒风颤抖着,心都凉了。我真想问问他们:难道你们就没有妻子和孩子吗?站在不应该站的地方,就心不跳、脸不红、良心不会受到谴责吗?

在现实生活中,像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屡见不鲜。他们为了丁点个人利益就做出一些违背良知的事,装假文盲,当小聪明,不择手段„„我真诚地呼吁:“让我们大家遵守社会公德,要有爱心和同情心,让爱充满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