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描写人物的作文>人外貌描写的方法

人外貌描写的方法

详细内容

篇一:《如何描写人物外貌》

如何描写人物的外貌

人的外貌包括人的身体、头脸、发式、眉眼、肤色、衣着、饰物,以及神情气质等方面。把这些用语言文字表现出来就叫外貌描写。它是人物描写的第一站。成功的外貌描写能使人物形象鲜明,栩栩如生,使读者对作品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或:描写人物的外貌可以从:身材特点、五官容貌、面部神情、姿态声音、衣着装饰等以下几方面入手。其中,身材特点指人的高矮胖瘦;五官容貌可从头、脑、耳、眉、眼、鼻、嘴、胡子、皱纹、肤色等方面进行描写;面部神情指人的喜怒哀乐;姿态声音可从站、坐、行走的姿势,说话的习惯和腔调等方面进行描写;衣着装饰则可抓住发型、衣服、鞋帽或其他装饰的特点进行描写。

我们明确了写作内容,怎样才能写好人物外貌呢?

一、细观察

要写好人物外貌,关键在于平时仔细观察。人的外貌往往受到其身份、职业、年龄、教养、习惯、生活经历、家庭环境、身体状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人的教养不同,也往往能从外貌上看出来,有教养的人坐有坐相,站有站相;有文化的人讲话文绉绉的,且条理清楚;没有教养的人坐着站着东倒西歪,说话粗鲁而无条理。凡此种种,我们要仔细观察——比较着观察、由外到内的观察,并用准确的语言加以描述,人物的形象才能准确地描写出来。

仔细观察训练:(重点指导“由外到内”观察,提高认识能力。)

1、身材:胖——缺少运动、爱吃肉鱼不爱吃蔬菜„„;瘦——挑食、遗传„„

2、五官:鼻、肤色、眼——机灵、充满智慧、顽皮、腼腆„„

3、看看你们的手有什么不同?老师的手跟同学们的手又什么不同呢?工人叔叔的手呢、钢琴家的手呢?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

二、有顺序

肖像描写往往是多方面进行的,写作应按照合理的顺序来进行。

例1:乍一看,她个子挺高的,身材很好,不胖也不瘦,是块跳舞的料。细看,她留着齐耳短发,头上总是一左一右地夹着两只发夹,把头发紧紧地拢在耳朵后面,显出一张光滑白净的脸庞。她的眼睛不大,细细长长的,但是很有神采,一笑就变成了两条缝。鼻子微微上翘,给人一种俏皮的感觉,显得十分可爱。她平时最喜欢穿的是一条蓝底白花的连衣裙,裙摆又宽又大。她一跑动起来,裙子就像一只花蝴蝶一样飞起来了。

例2:赵树里的小说《老杨同志》中的肖像描写就体现这点。

“他(老杨同志)头上箍着白手巾,身上是白小布衫蓝裤,脚上穿着半旧的硬鞋,至少也有二斤半重。“这段肖像描写,突出了老杨同志的生活俭朴。作者进行肖像描写的顺序和层次非常清楚:它是从“头上”、“身上”到“脚上”,由上到下,有条不紊写的。

从例子总结出:描写人物外貌时还要合理安排好描写顺序,一般先写整体再写局部,局部描写时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

一般情况下,写人物的外貌要先捕捉人物总貌,勾勒轮廓,再重点观察,局部细描。即:按从整

体到部分的顺序写,也可以按从上到下的顺序写。

切忌: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三、抓住特征写外貌

(俗话说:“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定外貌,从一定的程度上表现出自己的内心状态。由于出身、经历、素养、社会环境的影响,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征,这就会在表情、姿态、穿着等方面流露出来。

如:“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才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带一些伤痕;一步乱蓬蓬的花白胡子。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孔乙己)这段外貌描写,抓住了最能反映人物思想性格的外部特征,勾画出了一个穷困潦倒、轻视劳动人民、好吃懒做、不肯放下读书人架子的封建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

这种特征大致反映在三个方面,即体态特征、面部特征、衣饰特征。

首先,抓住人物体态特征,写出人物的高、矮、胖、瘦、手足特点,这是外貌描写的基础,它能给人以整体的印象,有时也能深刻地揭示人物的命运和遭遇。有个同学在作文中写母亲送寒衣就较好地体现了这一点:“矮矮的、小小的个子,瘦弱的身躯,额头上的稀发在风中舞动„„”

第二,面部特征,即人物头部形态、面色、发须及五官等,这是人物最为传神处,也是外貌描写的关键部位,在五官的描写中,尤以眼睛最为重要。鲁迅先生曾说过:“要极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人物的眼睛。”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最能传出一个人的内心情感。鲁迅在《祝福》中对祥林嫂眼睛的描写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其三,衣饰特征,衣服和饰物的描写是外貌描写的一个重要方面。“人靠衣装马靠鞍”,很大程度上衣服是人的身份、地位的象征,在封建社会里,黄色的九龙袍只有皇帝才有资格享用。而饰物更是五花八门,大到珍珠翡翠,小到一个蝴蝶结,一根红头绳,都能起到烘托人物,推动情节的作用。)

为避免出现“千人一面”的毛病,在描写人物时,我们要善于抓住其显著的外貌特征,准确描绘,这样可以使人物形象更为鲜明。以下两段文字相信你一看就能知道写的是谁。

例:身穿金甲亮堂堂,头戴金冠光映映,手举金箍棒一根,一双怪眼似明星。

有时候,我们根据表述的需要,也可以把外貌描写的重头戏放在人物的某个部位,集中笔墨,精心描绘,这样往往能写出新意来。例如:写好人物的眼睛。大文豪鲁迅就说过:“要极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的外貌,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惊讶、痛苦、生气、悲伤„„时眼睛的不同特点。)

四、明立意(++++)

外貌描写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突出人物性格,所以,在习作里,不可头发、眉毛、眼睛、鼻子、嘴„„统统都写。著名作家老舍说的好:‘人物的外表要处,足以烘托出一个单独的人格,不可泛泛的由帽子一直形容到鞋底,没有用的东西往往是人物的累赘。而是应根据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的需要,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描写。

例如范文:

1、金豆才七岁,头发披散着,垂到脖子边,见人就羞得把头低下去,或者跑开了又悄悄地望着人,或者等你不知不觉时猛然叫一声来吓唬你。(怕羞但天真、活泼)

2、她大概叫琅琅,一头柔软的卷发,凸额头、塌鼻梁,穿一件红底白点小罩衣,总是不声不响,像个静默的小哲学家似的。(文静)

3、女儿长得像她娘,眼睛长得尤其像。白眼珠鸭蛋清,黑眼珠棋子黑,定神时如清水,闪动时像星星。(聪明,纯真)

小结:三个小女孩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性格决定了她们在穿着打扮等方面(即外貌上)与别人有不同。性格影响外貌,反过来说,根据一个人的外貌能猜出一个人的性格。所以我们在进行外貌描写的时候,要注意反映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观察与思维训练:

1、{人外貌描写的方法}.

2、不讲卫生的孩子的外貌:蓬乱的头发、脏兮兮的脸、黄黄的牙、脏衣服、土衣服„„聪明人的外貌:眼睛——浓眉、大眼、黑眼珠乌黑乌黑的、亮晶晶的、闪耀着光芒

宽额头——

3、善良、和蔼可亲人的外貌:眼睛——目光柔和、眯着眼睛、笑容„„

4、爱漂亮人的外貌:衣服、鞋、头饰、发型„„

不同的人外貌不同,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地点、年龄阶段,以及不同的心情中,外貌也会有很大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能扣住此时、此地、此人独有的外貌特征进行描写。

例如小学课文《春蚕》,作者为了表现母亲养蚕的辛苦,在叙述养蚕的过程中,三次进行外貌描写。

1、“我一觉醒来,常常看见母亲拿着烛台去喂蚕,闪闪的烛光照着她那带着皱纹的慈祥的脸。”(“带着皱纹”说明母亲辛苦劳累已显苍老。)

2、“我用簸箕接蚕沙的时候,总看见母亲的额角上渗着汗。”

(“总”这个词,说明母亲非常辛苦。)

3、“我抬起头,看见母亲的两鬓又添了一些银丝。”(“又”、“银丝”说明母亲由于劳累越来越老了。)

5、

6、愤怒时的外貌:瞪眼、竖眉„„愁苦时的外貌:皱眉、哭泣、嘴唇紧闭„„

总之,肖像描写要紧紧围绕文章的中心思想,着眼于充分表现人物的特点来进行才能收到良好的结果。

五、从静到动。

人物多数是处在活动之中的。因此,我们要学会在动态中或者说在情节发展中逐步展现人物肖像,即在描述事情的过程中描写人物的外貌。这些外貌特征常常不在是静止不动的(静态),而是活动的(动态)。

游戏:从动态外貌描写中猜猜她们的心情。

1、除夕晚上,儿子、孙子都来到她身边,她满脸皱纹都舒展开了,就像盛开的菊花瓣,每根皱纹里都洋溢着笑意。(幸福心情)

2、一天,她的老伴儿病倒了,她脸上珠网般的皱纹更深了,两道眉毛拧成的疙瘩锁到一块儿了。(着急发愁)

3、她望着老伴儿的遗像,嘴唇微微抖动着,刀刻般的皱纹里,流淌着串串泪珠。(伤心、悲痛)小结:三个例段描写的是三位老人的外貌,反映了三种不同的内心感情:例一表达了老人享受“天伦之乐”的幸福心情;例二反映了老人为老伴儿生病而着急发愁的心态;例三写出了老人伤心、悲痛的思想感情。由此说明,描写人物外貌的动态描写,能充分反映人物的内心感情,注意写好因人物思想感情变化而给外貌带来的变化。

六、善用修辞写外貌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人物总是各具情态的。为了更好地突出其神韵,体现其风采,外貌描写要善用各种修辞手法,或比喻,或对比,或夸张,或摹状,达到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生动,熨帖自然的目的,若要表现人物前后外貌的变化,则可使用对比。

范文举例:

她的眼睛真正的美是美在笑,不论是浅笑,还是大笑,只要一笑,那双眼睛里就会有鲜花开放。那花儿鲜艳、娇媚、逗人喜爱,使她的脸面顿时甜蜜、俊俏、神采飞扬。即使她气恼,那眼里依然隐约有花儿颤动。

他大约有十三、四岁。又黑又胖的小脸上,嵌着一个尖尖的翘鼻子。长长的头发,好久没理了。浓浓的眉毛下闪着一对大眼睛,乌黑的眼珠挺神气精神地转来转去。

树丛被拨开了,一个小孩的脑袋钻了进来,这是个男孩子,大约有十二、三岁,又黑又瘦的小脸上,满是灰尘,头发约有二寸多长,乱蓬蓬的,活像个喜鹊窝。

翠儿是这里远近山区里出名的俊女孩,成日价雨淋日晒,就是淋不萎,晒不黑,脸盘白白净净,眉眼清清亮亮。一笑起来,嘴瓣儿像恬静的弯月,说起话来,声音像黄莺打啼。

一进园门,就有个男孩子粘上我了。他大约十一、二岁,穿着红背心、蓝短裤,腰带耷拉着一截;浑身是土,像个小土地爷。毛茸茸的小平头,衬着一张白皙的小圆脸儿,使我联想到蒲公英。{人外貌描写的方法}.

我上下打量着这位小强哥,他胖胖的身材,比我矮了半头。黑黑的脸膛上长着一双小眯缝眼,呆头呆脑。妈妈问他话时,他还红了脸,像个农村孩子,我打心眼儿里瞧不起他。

七、讲求分寸写外貌

服务于整体,服从于表达主题的需要,这是外貌描写的基本准则。并非所有人物都必须运用外貌描写,有些作品的主题完全可以用语言、心理、动作等其他手段来表现。因此,该写则写,该短不长,该这样不那样,一切从整个作品的实际需要出发。我们不能有这样的误解,以为写人一定得写外貌,写外貌一定得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以至言必“身材魁梧”、“浓眉大眼”、“炯炯有神”,这是不足取的。

篇二:《人物外貌描写的方法》

第一课时

作文:人物外貌描写的方法

先跟老师来猜个谜语:

阔脸短毛,长嘴大耳,圆身肥肚,穿着一身袒胸露乳的黑布衣,提一把九齿钉耙。猜猜他是谁?

说说你是怎样才出来的?

这个谜面像我们描述了他的外貌,我们根据他的外貌猜出了他的身份。今天我们来学习如何进行人物的外貌描写。

作业1:向老师介绍你的妈妈:

对人物外貌进行描写时,要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长相

2、衣着

3、表情

4、神态

人物外貌描写的方法:

(1)仔细观察,抓与众不同的方面,突出特点:

对比下列两段话:

A、我看见一个小姑娘,年龄不大,长得很瘦,穿的也很差。

B、我看见一个小姑娘,只有八九岁光景,瘦瘦的苍白的脸,冻的发紫的嘴唇,头发很

短,穿一身很破旧的衣裤,光脚穿一双草鞋。

(2)区分性别、年龄、职业等的差异,用词准确:

对比下列两段话:

(例文1:玲玲不到两岁,胖墩墩的。红扑扑的小脸蛋上,有一双水灵灵的眼镜。小辫儿朝天翘着,粉红色的发带在头上一颠一颠的,像两只飞舞的彩蝶。尤其逗人喜爱的,是她那张伶俐的小嘴。)

(例文2:这位老爷爷的眉毛胡子都花白了。但脸膛仍是紫红色的,显得神采奕奕。他身穿崭新的青布棉袄棉裤,头上还包着一块雪白的毛巾。老汉蹲在地上,乐滋滋地抽着旱烟。)

(3)表现人物的喜、怒、哀、乐和神情变化:

高兴

看例子仿写:疼痛

发怒

委屈

高兴:每缝高兴的时候,他就容光焕发,他那矮小、结实的身体像充了电似的精神十足,使他的两眼和皮肤增添了令人难以相信的光彩。

疼痛:钻心的疼痛又一次向她袭来„„她两手紧紧抠住车厢,摒住了呼吸。她脸色白的像一张纸。冷汗把额头、鬓发都湿透了,紧闭的双眼已含满泪水,以致瑟瑟抖动的长睫毛像在水里浸泡着一样,紧紧咬着下唇渗出一缕血痕„„{人外貌描写的方法}.

作业2:按照上面的例子,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发怒和委屈的神态。

(4)外貌描写要抓住重点,不可蜻蜓点水,面面俱到:

看安徒生老爷爷写的一段话:

在尤兰的一个小市镇里有一个寒微的人家,里面住着一个信仰着犹太教的穷苦女佣人,她就是萨拉。她的头发像乌木一样黑;她的眼睛深暗,但是像所有的东方女子一样,它们射出明朗的光辉。她现在虽然是一个成年的女佣人,但是她的脸上仍然留着儿时的表情—单独坐在学校的凳子上,睁着一双大眼睛听课时的哪种孩子的表情。——安徒生《犹太女子》

5、可以用比喻、夸张、联想等修辞手法:

作业3:用自己的话描述婴儿的皮肤、小姑娘的眼睛。

6、描写要有顺序:(一般从整体到局部,局部描写时从上到下)

例:乍一看,她个子挺高的,身材很好,不胖也不瘦,是块跳舞的料。细看,她留着齐耳短发,头上总是一左一右地夹着两只发夹,把头发紧紧地拢在耳朵后面,显出一张光滑白净的脸庞。她的眼睛不大,细细长长的,但是很有神采,一笑就变成了两条缝。鼻子微微上翘,给人一种俏皮的感觉,显得十分可爱。她平时最喜欢穿的是一条蓝底白花的连衣裙,裙摆又宽又大。她一跑动起来,裙子就像一只花蝴蝶一样飞起来了。

课后作业1:仔细观察妈妈为你准备早餐的情形,然后用今天学到的方法把这个过程描述出来。(200字左右)

阅读练习

字字皆辛苦

唐朝的李绅,自幼丧父,家境贫困。母亲为了把他教育成人,就亲自教他读书作文。李绅天资聪明,又十分好学,因此,15岁的时候就能写出挺不错的诗来。‖

为了读书,李绅寄居在一个环境幽静的寺庙里。李绅常常独自坐在庙前的石阶上,面对满山的苍松翠竹诵读古诗,或者用树枝作笔,在地上练习写诗,写了又改,改了再写。后来,因为他在佛经没有字的纸页上写诗,被和尚赶出了庙门。

李绅离开了寺庙,无处可归,过着漂泊流浪的生活。他有时在山下的竹林里露宿,有时在湖边的渔船上过夜。低矮的土地庙,露天的破牛棚,都曾经当过他的住所。尽管生活十分艰苦,但他从来也没有停止过读诗和写诗。‖

李绅的写作态度很认真。他每写完一首诗,都要十几遍,甚至几十遍地诵读、修改,直到满意为止。其中《悯农》诗就是经过这样的千锤百炼才写成的。李绅从小和劳动人民生活在一起,亲眼看到农民冒着酷暑,顶着烈日锄草,很辛苦,于是他决心写一首诗,来表达对农民的同情,他苦苦思索了三四天,经过十几次修改,才写成《悯农》诗。他写《悯农》诗时,正值酷暑盛夏,天气闷热,蚊蝇叮人。人们都摇扇乘凉,唯有李绅坐在蒸笼似的小屋里埋头写作。他脸上、身上满是汗水,衣衫全湿透了,两只细瘦的胳膊被蚊子叮了一个又一个疙瘩。然而他把这一切全置之度外想啊改啊改啊想啊悯农诗终于写成了其中一首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首诗短小精悍,通俗易懂,很快就流传开了。人们在赞美这首诗的同时,对李绅刻苦认真写作的态度更是赞叹不已,说他写的诗“字字皆辛苦”。‖[悯(m!n):同情。]

1.给短文第三段中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

2.按文中“‖”所划分的段落,概括段意。

3.李绅写《悯农》诗的原因是:

人们说李绅写《悯农》诗“字字皆辛苦”的原因是:

4.概括短文的中心思想。

课后作业2: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回答问题:

小站发生的事

初春的一天下午,小站里来了一位军人,要求托运两箱医用X光胶片。()站太小了,()连两位年过半百的老师傅都从没办过这样的事。‖

怎么办呢!“请示上级车站!”电话接到南口货运室,又接到康庄货运室,得到的回答都干脆极了,胶片、胶卷一样,全是易燃品,不能运。‖

军人鼻子上沁出了汗珠。他连说带比划,想对老师傅们说明他托运的()易燃品,()安全胶片。

显然,军人的情绪感染了老师傅,为了对国家负责,也对旅客负责,老师傅们认真地思索着。忽然,一位老师傅从胶片的包装上得到了启发,电话听筒又一次被拿起。电流在几百里干线上掠过,通到了胶片产地保定。

“保定车站货运室吗?请回答„„”

“„„这是安全胶片,可以托运!”

小事的结果充满了喜悦!‖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2.填空。

(1)“保定车站货运室吗?请回答„„”这句话中,老师傅要求保定车站货运室回答的问题是:

(2)全文已分成三段,请写出每段的段落大意。

3.下面哪一句话正确概括了本文的中心思想,请在句后的括号里画“√”。{人外貌描写的方法}.

(1)本文歌颂了铁路工人千方百计为旅客解决困难的精神。()

(2)本文歌颂了铁路工人遵守制度,对国家负责的精神。()

(3)本文歌颂了铁路工人为国家、为旅客负责的精神。()

篇三:《人物外貌怎么写》

人物外貌怎么写

活动目的:

1、学习人物外貌描写的写作方法,

2、掌握外貌描写的修改手法。

活动准备:外貌描写的例文各一篇。

活动过程:

一、导课。

1.教师:同学们,我们写人物时,一般描写人物的哪几个方面?(指名学生回名学生回答)。那么怎样才能写好人物的外貌和动作呢?今天我们再来复习一下写人动作外貌的方法,以便我们更好的掌握修改写人文章里的外貌,动作的句段。

二、学习和应用知识。

1.投影出示一例文,学生评价。

①学生看例文,感受例文对人物外貌描写。

②学生独立思考,在草稿纸上写写例之是如何描写人外貌的,得好的地方在哪里?然后小组讨论,归纳总结。

③学生各抒己见,教师简评。

这篇例文成功在:①描写顺序合理,从整体到局部,局部则从上到下。

②比喻运用得当,使描写更加形象。

③通过外貌描写较好地刻画了人物性格特征,把男子汉刚毅一亲情融为一体。

例文:

男子汉素描

他,中等个子。方正的脸,一头浓密的黑发又粗又短如同剌猬,让人感到不怒自威。额头上依稀可辨的皱纹,也许是他年纪不大却阅历较多,涉猎较广的证明。眉宇间,细长的眼睛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和诱人的魅力,眼光时而犀利如X射线,仿佛能看穿人的五脏六腑;时而情如水,似乎积聚了全世界的温情。适中的鼻子如同一块凸出的磐石,而"磐石"

右边的一颗形似顿号的黑痣,正好像是他那平常总像一扇大门那样紧闭着的嘴的一个忠诚的卫士。

2.教师问:看了刚才的例文,你认为对人物进行外貌描写,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然后学生独立思考再由教师明确:

①要抓住特征,忌面面俱到。

②除直接描写外貌外,可适当作比喻、对比拟人等手法。③同一人物的外貌可多次描写,要注意描写的顺序和层次。④要注意体现作者的感情倾向。

三。学方法,明改法。

1、简单的外貌描写

A、5岁的小松,矮矮的个子,脸蛋圆圆的像两个小皮球。

B、东头有一个老汉,个儿不高,膀乍腰圆,卖菜为生。

提示解读写法:人物+年龄+个头+其他

A、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着满满的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

B、小红军赤着脚,衣服也很破,搂着一支跟他差不多高的步枪。提示解读写法:人物+穿着+携带物品

A、一个男孩一动不动地蹲着。他那两条淡淡的眉毛下,一对活泼的大眼睛充满了幻想的神采,灵巧的小嘴,紧紧地抿着。

B、李云是一个机灵、淘气的孩子。他胖乎乎的脸上,长着一双调皮的大眼睛,眼帘忽闪忽闪的,那两颗黑宝石般的大眼珠只要一转,鬼点子就来了。在他那黝黑的脸上,不论是那鼓鼓的腮帮,还是那薄薄的嘴唇,或者那微微翘起的小鼻尖儿,都使你感到滑稽逗人。提示解读写法:人物+五官特点+其他

A、村边来了两个小学生。她们胸前的红领巾,在阳光下格外耀眼。走在前面的头上戴着草帽,肩上挑着一担水,扁担一颤一颤的,扁担头上还挂着个水壶呢。

B、她留着乌黑的长发,时常在脑后扎两根小辫儿,辫子上扎着两个蝴蝶结,随着她一走一蹦,两只蝴蝶结一会儿飞向东,一会儿飞向西,真可爱。

提示解读写法:人物+装饰+其他(如携带、五官„„)

2.现场练习一

请模仿以上某一种写法,或综合以上写法,描写一位亲人的外貌。一等奖作者奖励一个京剧脸谱。

二、外貌描写要抓特征

例文1:我的表妹今年5岁了,别看她才5岁,可有时候我都说不过她,得让她三分。表妹很可爱,胖乎乎的脸上有两个小酒窝。有时候我们对她笑,她就会说:“我知道你们笑什么,你们在笑我的酒窝。”说着,就用胖乎乎的手指捅捅她的酒窝,很得意的样子。表妹最招人喜欢的地方是她的眼睛,她的黑眼珠特别大,几乎占满了整个眼睛,而且漆黑漆黑的,仿佛看不到底。当她对你有什么要求时,就用两只眼睛企求地望着你,你的心一下子就软了,她要什么就会给什么。提示解读写法:写人物的外貌,不能什么都写,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抓住一两个最具有个性特征的地方来描写。小作者没有全面刻画表妹的长相,而是从人物外貌中精心挑选与众不同的特征,抓住表妹的“酒窝、眼睛”来细心描摹,突出她“可爱”的特征。

病文1:班主任领来一位新同学。她长得很好看,衣着朴素。

提示解读写法:不具体。怎么好看,怎么朴素,都没有具体描写。例文:班主任领来一位新同学。她中等个儿,梳着两条羊角辫,黑里透红的脸上,有一对明亮的眼睛。她穿着一套洗得褪了色的校服,右边裤腿的膝盖处还缀着一个像眼睛一样的补丁。

提示解读写法:具体了些,突出了她衣着朴素的特征。

病文2:

XX可漂亮了,她有一头卷卷的黄头发,有一双乌黑的葡萄般的大眼睛,有一个高高的鼻子,还有一张樱桃小嘴。”

提示解读写法:写外貌不用“有”。读起来不舒服。

例文:XX可漂亮啦。一头卷卷的黄头发自然地披在肩上。她的眼睛

太吸引人了,乌黑乌黑葡萄一般。高高的鼻子,和樱桃小嘴配合起来,有点混血的味道,同学们可喜欢她啦。”

提示解读法:把“有”字去掉“会发现作文顺了很多。

现场练习二

口头表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位同学(现场听课的老师亦可),然后,描绘一下他的外貌特征,让大家猜一猜是谁。

三、讨论小结

1、特征怎么才能抓住呢?

PPT:在观察中努力发现人物的外貌特征,写出个性。观察+了解+思考=抓住特征

2、写得不像,怎么办?

PPT:准确观察,准确描写;精心选择,集中笔墨。

3、写不生动怎么办?

PPT:运用修辞、烘托、对比、渲染等手法。

PPT:你也带孩子,人家也带孩子,你带的孩子又脏又瘦,人家带的又白又胖。(你也带孩子,人家也带孩子,怎么你带的就跟才从垃圾堆捡出来的似的,人家带的就像刚剥壳的鸡蛋,又白又光鲜?)

PPT:过路人看到罗敷,不由自主地放下担子捋着胡子注目而视;青年人看到罗敷,脱下帽子戴上纱巾,想引起罗敷的注意;耕地的人竟然忘了身边的犁,锄地的人忘记了手中的锄头,回到家里还因贪看罗敷耽误了活计而相互埋怨。【烘托】

篇四:《人物的描写方法及作用》

人物的描写方法及作用概念:

1.外貌描写(肖像描写),对容貌、姿态、服饰的描写称之为外貌描写或肖像描写。

2.行动描写(动作描写),是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3.语言描写,是通过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刻画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4.心理描写,是通过剖析人物的心里活动(如内心感受、意向、愿望、思索、思想斗争等),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

作用:

1)肖像描写:揭示人物身份、境遇、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形传神,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2)行动描写:展示人物精神面貌,直接体现人物性格。(在人物描写中有重要地位。)

3)语言描写:表达人物情感,反映人物性格特征,折射出人物所处时代的特点。

4)心理描写:是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心理活动。揭示人物内心,刻画人物性格。

5)环境描写

A、自然环境描写:渲染……气氛;衬托人物心情;点明时令、地点;表现人物关系;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B、社会环境描写:从狭义上讲,社会环境是指人物活动的处所、背景、氛围等;从广义上讲,是指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总和。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预示人物命运;揭示了种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如人物的身分、地位、成长的历史背景等等。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时间、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等;推动情节发展。{人外貌描写的方法}.

6)细节描写: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作用是丰富人物形象、使人物描写有血有肉有灵魂。写人则如见其人,写景则如临其境。

此外还有:

细描:使用大量生动、贴切的比喻,绚丽的文字,斑斓的色彩,进行浓笔涂抹。

白描:以质朴的文字,抓住人物或事物形象的特征,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人物或事物形象。

静态描写:平面地、静止地对人物或景物进行描写。

动态描写:以动写静,或把物用拟人化的手法进行描写。

篇五:《人物外貌描写指导案例》

联系生活设计恰当的学生活动,让作文课堂活起来

——《人物外貌描写指导》案例

背景分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的课堂也渐渐地发生着变化。作为老师,作文教学确实是几人欢喜多人愁;而作为学生,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所以,作文教学就需要我们老师平时多下功夫,在教学中多联系生活实际,挖掘和设计利用恰当的学生活动,巧妙地将课堂教学引向生活,注重课堂之源——生活。在《人物外貌描写指导》的教学中,我为了让课堂教学贴近于生活,联系实际,设计了许多恰当的学生活动,引导学生懂得人物外貌描写的方法,学会运用,学会创新,赋予课堂以生命和活力,让作文课堂因生活而精彩,因活动而有趣。

案例陈述:

《人物外貌描写指导》是一节作文指导课。主要是通过多种方式的引导,使学生初步学会人物外貌描写的方法,并会运用。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和注意总结写作方法以及爱好写作的好习惯。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而活动就是孩子们的最爱。案例中我对活动的处理就体现了贴近生活实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