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古诗词名句3篇
详细内容
'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下面是377r.小编整理的经典古诗词名句3篇,供大家参考! 1、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满江红》 2、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书愤》 3、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经典古诗词名句 4、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 6、位卑未敢忘忧国。——《病起书怀》 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8、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日知录·正始》 9、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 10、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 11、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1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夏日绝句》 1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1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15、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 1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 17、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18、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 19、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 20、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南园》 2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22、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 1、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尽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2、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3、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唐·王勃 4、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5、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翟经典古诗词名句 6、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 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9、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10、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11、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12、君子忧道不忧贫。——孔丘 13、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下》 1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15、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16、去留无意,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幽窗小记》 17、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刘鹗 18、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 19、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不朽。——《左传》 20、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 21、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2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23、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黄睎 24、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25、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26、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三国演义》 27、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夏日绝句》 3、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经典古诗词名句 5、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陆游 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7、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 8、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9、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诚廉》 10、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罗大经《鹤林玉露》 11、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陆游《病起》 1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 13、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14、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15、丈夫不报国,终为愚贱人。陈恭尹《射虎射石头》 16、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17、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书愤》 18、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满江红》 1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0、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曹学《蜀中广记•上川南道彭山县》 21、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格言联璧•处事》 2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 23、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