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诗词鉴赏>弟子规谨大意

弟子规谨大意

详细内容

篇一:《《弟子规-谨》逐字翻译注音》

《弟子规》逐字翻译注音

([清]李毓秀原著,华静7811译注,2013-10-2)

《弟子规》的这个版本,不仅能帮助中小学生学会为人处事的正确方法,而且能帮助他们加强古文素养。

<谨>

朝起早,夜眠迟。

为人子女,早上起床要早点,晚上睡觉要迟点。zhāoqǐzǎoyèmiánchíjǐn

老易至,惜此时。

人生短暂,老年时光很容易就到了,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宝贵时光。

————————————————————————

chénbìguànjiānshùkǒulǎoyìzhìxīcǐshí晨必盥,兼漱口;

便溺回,辄净手。niàohuízhéjìngshǒu早上必须洗脸,同时洗口腔;biàn

大便小便后回来,就要洗干净双手,这样才是讲究卫生的好孩子。

————————————————————————

guānbìzhèngniǔbìjié冠必正,纽必结,

yǔlǚjùjǐnqiè帽子要戴端正,衣服上的纽扣要扣好;袜与履,俱紧切。

袜子和鞋子,都要收束好使之贴合双脚,这样仪容才整齐。

————————————————————————

zhìguānfúyǒudìngwèiwà臵冠服,有定位,

放置帽子和衣服,要有固定位置,

勿乱顿,致污秽。

不要胡乱丢弃,导致弄脏。

————————————————————————

yīguìjiébúguìhuáwùluàndùnzhìwūhuì衣贵洁,不贵华,

衣服要注重整洁,不必注重华丽,

上循分,下称家。

而且首先要按照自己的身分,其次要符合家庭的经济状况。

————————————————————————

duìyǐnshíwùjiǎnzéshàngxúnfènxiàchènjiā对饮食,勿拣择,

对待食物,不要挑剔偏食,

食适可,勿过则。

而且吃适当的份量就可以了,不要超过正常的食量。

————————————————————————

niánfāngshǎowùyǐnjiǔshíshìkěwùguòzé年方少,勿饮酒,

我们年纪正小,不该喝酒,

饮酒醉,最为丑。

因为喝酒喝醉了,丑态百出,很是难看。

————————————————————————

bùcōngrónglìduānzhèngyǐnjiǔzuìzuìwéichǒu步从容,立端正,

脚步要不慌不忙,站立时要有规矩、不偏斜。

揖深圆,拜恭敬。行礼时要深深地弯下身体呈圆弧状,跪拜时要谦逊有礼。yīshēnyuánbàigōngjìnɡ

勿践阈,勿跛倚,进门时不要踩门槛,站立时不要像瘸子一样歪着身体,或斜靠着东西,wùjiànyùwùbǒyǐ

勿箕踞,勿摇髀。

坐着时不要像簸箕一样伸开腿坐,也不要抖动大腿。

————————————————————————

huǎnjiēliánwùyǒushēnɡwùjījùwùyáobì缓揭帘,勿有声;

zhuǎnwānwùchùléng进房间时要慢慢地揭开帘子,尽量不要发出声响;宽转弯,勿触棱。

与棱角距离大,这样转弯时,才不会碰到棱角。

zhíxūkuān执虚器,如执盈;

拿空的器具,要像拿盛满的一样小心;qìrúzhíyíng

入虚室,如有人。

进入无人的房间,要像里面有人在一样,不可以随便。

————————————————————————

shìwùmángmángduōcuòrùxūshìrúyǒurén事勿忙,忙多错,

做事不要匆忙,匆忙会增加失误,

勿畏难,勿轻略。遇到该办的事情不要怕困难,也不要因态度轻率随便而敷衍了事。————————————————————————

dòunàochǎngjuéwùjìnwùwèinánwùqīnglüè斗闹场,绝勿近;

容易发生打斗吵闹的场所,绝对不要靠近;

xié邪僻事,绝勿问。对于邪恶下流、荒诞不经的事情,绝对不要过问。————————————————————————jiāngrùménwènshúcúnpìshìjuéwùwèn将入门,问孰存;

将上堂,声必扬。

rénwènshuíduìyǐmíngshànɡtánɡshēngbìyáng将要进门时,要先问一下:“有谁在吗?”jiāng将要走进厅堂时,声音必须响,让厅堂里的人知道。人问谁,对以名,假使别人问“你是谁”,回答时要用(说出)自己的名字,

吾与我,不分明。

如果只说“吾”和“我”,就不能让人区分明白。————————————————————————yòngrénwùxūmíngqiúwúyǔwǒbùfēnmíng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búwènjíwéitōu使用别人的物品,事前必须堂堂正正地向人请求,tǎng

如果没有征询过主人的意思,那就是偷窃。————————————————————————jièrénwùjíshíhái借人物,及时还;

借用他人的物品,用完后要立刻归还;

rén人借物,有勿悭。

他人向我借物品,有的话,就不要吝啬不借。jièwùyǒuwùqiān

篇二:《浅谈弟子规中的“谨”》

浅谈《弟子规》中的谨

各位老师,今天和各位老师共同学习《弟子规》中谨这一章。谨这个字从字面上解释,左面是言字旁,表示小心说话。右边的堇字在《说文》中是指一种黄色的土,很密。看上去也好像一个人恭恭敬敬地垂手站着,不乱动。因此,「谨」这一章所说的都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情,一些生活细节。

如“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这一句讲的是清晨早起床,夜间迟睡觉,光阴似箭,人生易老,珍惜美好的时光!王岳川教授在《关于东方思想的心灵对话》中写到:“北大未名湖后湖有一盏灯总是亮得最早。1998年,我将出国任客座教授两年,临行前特向季羡林先生辞行。谈话间我对季老说:‘您老每天闻鸡起舞’。先生正色道:‘不,是鸡闻我起舞’。确乎如此,先生为了写《糖史》,曾经从1993年至1994年用了差不多两年时间,上下午来回四趟五六里路去北大图书馆,风雨无阻,寒暑不辍。”总的来说,在生活的细节中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卫生习惯;注意衣冠整齐、衣食朴素;时刻端正仪容、严以律己;处处光明磊落等等都是属于“谨”的修养。俗话说:“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如果我们能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给不良习气留下丝毫空间,这是成大事业者共有的品质。

所以人不可以忽略生活当中的一言一行,乃至我们心里的任何一个念头都不可以忽略,一个人的良好行为都是在日常小事当中去养成的。像「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像起居方面的「朝起早。夜眠迟」「晨必盥。兼漱口」,像行为方面的「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等等。古人讲「诚于中,形于外」,透过生活的这些行为都能表现我们的心地,如果放纵自己,心里一放松,行为上就一定有亏缺。一个人如此,国家当然也是如此。所以《中庸》上说,「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中国传统的文化能培养一个有智慧的人,能从这些小事、小的现象里面看到整体,甚至能够预知未来,因为未来的祸福兴亡都必有前兆,这个前兆就是我们所看到的小现象,粗心大意的人就忽略了,而心地清明的人、有智慧的人看到了马上就晓得。

今天的我们因为读了圣贤书,了解传统文化,才学会怎么样去看待事物、怎么去看人。当然我们学圣贤教诲,最关键、最根本的目的,不是去看别人,而是用来要求自己。我们希望自己这一生幸福,我们希望我们的子女有出息,,我们希望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昌盛,那在这个「谨」上就需要下真功夫!

篇三:《弟子规教案谨3》

弟子规教案16

篇四:《《弟子规---谨》教学设计》

《弟子规---谨》教学设计

商黎黎

教学内容: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教学目标:

1、流利朗读并能背诵所学的内容。

2、了解所学内容的意思,能够明理,能够指导日常行为。

3、通过学习,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预设目标:

使学生养成在日常生活中注重细节,可以做到——沉稳,小心,专注,谨慎,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教学重点:朗读并理解课文内涵。

教学难点:背诵所学的内容,并能根据所学指导自己的行为。

教学过程设计: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弟子规被誉为“人生第一步,天下第一规”,我们学习弟子规谨有一段时间了,谁来说说通过学习你知道了哪些做人处事的道理?(指名回答),在生活中你做到了哪些?(指名回答)看来同学们学到的还真不少,今天我们继续往下学习。(板书:谨)

二、学习第一组句子: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

(一)学习:缓揭帘,勿有声。

1、问:你在哪见过门帘?现在老师想了解一下,你们在进门出门时是怎样掀开门帘的?

2、到底怎样掀开门帘才是有修养的行为呢?古人早就给了我们答案。

出示:缓揭帘,勿有声。

3、学生跟着老师一起读,学生齐读,指名读。{弟子规谨大意}.

指导学生读出节奏:缓∕揭帘,勿∕有声

4、自主探究:句中的“缓”和“揭”各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

5、结合你每天掀门帘的经验,探讨一下:为什么古人要求孩子要“缓揭帘,不要发出声响”呢?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6、这话很有道理,我们就要记住,把它背下来。(齐背,指背。)

7、根据句中“小心用物,不发声响”的涵义,判断下列行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A、上课时,小刚开文具盒拿笔,发出噼哩啪啦的声响。

B、小明在家拉窗帘时,动作总是很轻柔。

C、王叔叔开出租车,他半夜回来从不乱按喇叭,进入

楼道拿钥匙开门也是轻手轻脚。

D、小兰打扫卫生,挪动桌椅时,在地上拉,发出吱吱的叫声。

8、小结:我们无论在学校,在家里,在任何场所,言语动作都要放轻放缓,要沉稳,不可急躁、粗鲁,更不能妨碍别人。(板书:沉稳)

(二)学习:宽转弯,勿触棱。

1、出示“棱”字,让学生认读。用手摸摸桌子上的棱,问:教室、走廊哪里还有“棱”?出示“触棱”,问:什么叫“触棱”?你有过“触棱”的经历吗?结果怎样?所以我们要小心谨慎不要碰到棱角上。出示“勿触棱”。

2、探究“宽”的意思:我们发现,一般都是在转弯时容易“触棱”,那么怎样转弯才不会撞到棱角上呢?

出示:宽转弯,勿触棱。

3、指导朗读,并背诵下来。

4、引申到人:这句话也有引申的意思。不仅是“物”有棱角,人也有棱角。如脾气暴躁,爱与人发生争执的人,就是有棱角的人,我们不要跟他起冲突就是“勿触棱”。说话委婉一点,让他几分,对人要“宽转弯”宽以待人,不要跟人家结怨。不揭人家的痛处和隐私也是“勿触棱”。这是我们应懂的道理。

5、齐读,男女对读,尝试背诵。

6、总结:做事情既不要妨碍别人,也不要伤害自己。要处处小心(板书:小心)、注意的话,有很多灾祸都是可以避免的。

三、学习第二组句子: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

(一)学习:执虚器,如执盈。

1、师生互动表演小品:

吃完晚饭后,小刚说:“妈妈,我来帮你收拾桌子。”他拿起一个空盘子,没走几步就掉到地上摔得粉碎。妈妈说:“你做事怎么毛手毛脚,以后拿空盘子也要像拿着装满东西的盘子一样,才不会打破。”

2、讨论交流:小刚的妈妈说的话有什么道理呢?

3、拿空的器具会大意,不在乎。所以要“执虚器,如执盈。”(出示)

4、根据刚才的表演,同桌探究“执”“虚”“盈”的词意及这句话的意思。

5、朗读句子,背诵句子。

6、小结:不仅是拿空的器具要小心专注,拿一些昂贵的物品更要小心谨慎。如数码相机、手机、mp3等等。(板书:专注)

(二)学习:入虚室,如有人。

1、出示原文:入虚室,如有人。指读,齐读。

2、小组合作探究:刚才我们了解了“虚器”,那什么是“虚室”?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

3、案例分析:

小军去邻居家借书,屋里没人,小军就自己动手翻找起来。讨论交流:小军做得对吗?为什么?

4、男女对读,做动作读,小组比赛读,尝试背诵。

5、小结:这组句子告诉我们从小要养成细心,专注的行为习惯,对待自己要谨慎,才能防范过失的发生。

四、吟诵经文,背诵经文。

1、出示全文: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

2、熟练诵读:拍手读,小组比赛读,男女比赛读。

3、背诵练习:带动作背。

4、展示背诵成果。

五、全文总结:

我们把今天要学的内容学完了,谁来说说通过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或者你自己在今后的生活中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的?(指名学生说)

师指板书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细节,一举手,一投足都要做到——沉稳,小心,专注,谨慎。(生齐读)让我们把今天所学落实到行动之中吧!

篇五:《弟子规全文解释—弟子规全文翻译》

弟子规全文解释—弟子规全文翻译

一、《弟子规》总叙(原文及译文)

二、《弟子规》入则孝(原文及译文)

《弟子规》“入则孝”是学生主修的第一门课。入是在家。孝是善事父母,就是在家要善事父母。善事,一个是心,一个是侍。心即是心里面念念不忘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侍即是念念都要照顾到父母。我们能以这样的心去做,就是善事父母,这是做人的根本。百善孝当先。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父母亲叫你的时候,要立刻答应,不能迟缓;父母亲让你做事的时候,要马上去做,不能拖延偷懒。

对父母的教诲,要恭敬地聆听;对父母的责备,要顺从地接受。

子女照料父母,冬天要让他们温暖,夏天要让他们清爽凉快。早晨要向父母请安。晚上要替他们铺好被子;伺候父母安眠。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出门要告诉父母一声,回来也要通报一声,以免父母挂念。平时居住的地方要固定,选定的职业或立定的志向要努力去完成,不要轻易改变。

不要因为小事情,就不禀告父母而擅自去做。假如自作主张地去做事,那就不合乎为人子女的道理了。

东西即使很小,也不要偷偷私藏起来。否则,一旦被发现,父母一定会非常伤心生气。凡是父母所喜欢的东西,一定要尽力替他们准备好;凡是父母所讨厌的东西,一定要小心地处理掉。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如果身体有所不适或受到损伤,就会让父母为我们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