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诗词鉴赏>何为家的古诗

何为家的古诗

详细内容

篇一:《诗是什么》

诗词漫谈

国庆君嘱予讲点诗词方面的知识,实言之,我亦讲不出什么新意,要讲,老生常谈而已。在座诸君多行家里手,吾岂敢班门弄斧?好在我是一个诗词爱好者,和诸位不敢谬托知己,只就诗词方面谈点我的认识、理解,浮光掠影,蜻蜓点水。今日信口漫谈,说对了,大家听听,谈错了,诸位可如许由到颍河洗耳。噫,我将见笑于大方之家乎?

一、诗是什么?

《尚书.尧典》:诗言志。毛泽东给《诗刊》的题词即如是。

《诗大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王国维《文学小言》:诗歌者,描写人生者也。(描写自然及人生者也。)

白居易《与元九书》: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由上可知:诗是描写社会及人生,表现人之思想感情的一种文学样式。

如:上古人抬木头时:“杭育杭育“。鲁迅先生说此就是诗。

“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吴越春秋》)此诗描写了古人的狩猎过程,从砍竹做箭连续发射出击到围堵、追逐野兽的过程生动表现出来。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

于我何有哉?”(见沈德潜《古诗源》)。相传为尧时诗歌,此诗反映上古劳动人民的生存状况,最后一句的质问显示民智的觉醒、自信和对帝力的怀疑。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古源诗》),这是古代一个妇女对战死丈夫的哭诉和祭奠,是内心感情的宣泄,后来屈原写入《九歌》之中。

二、我国文学史上对诗的研究

此类书汗牛充栋,不胜枚举。什么是诗?诗写什么?怎样写诗?什么诗才算好诗……均有论述:

先秦:

《尚书尧典》:诗言志。

孔子:《论语》中说:“不学诗无以言。”他说《诗》可兴观群怨,“《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他以《诗经》教学生,列《诗》为五经之首。

两汉:司马迁《史记》对《离骚》评价很高,(见后边:什么样的诗是好诗?)

毛苌《诗大序》中提出《诗》之“六义“——风,言天下之事,雅,言王政之所由兴废,颂,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赋,铺陈叙述,比,以彼物比此物,兴,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词。

班固《诗赋略论》中提出《乐府诗》“感于哀乐,缘事

而发”的现实精神。肯定《离骚》“弘博丽雅。”

魏晋南北朝:

曹丕《典论.论文》中谈到“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说明文章的不朽价值,并提出“文以气为主。”

刘勰《文心雕龙.明诗》中说:“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强调触物生情,言志抒怀。

钟嵘《诗品》中说:“宏斯三义(赋比兴)酌而用之,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使味之者无穷,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他论诗分为上中下三品,列曹植诗为上品,他认为植诗:“骨气奇高,辞彩华茂,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

隋唐五代:

魏征有《文学传序》、陆子昂《修竹篇序》中推崇“建安风骨”。李白亦推崇“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他最喜爱谢脁的“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練”佳句,他说:“解道澄江静如練,令人长忆谢玄晖。”

杜甫:论诗诗说:“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穷。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这体现了诗圣的诗歌主张。

白居易:《与元九书》说:诗者,根清,苗言,华声实义。

司空图《诗品》把诗的品格分为二十四类,如自然、豪放、含蓄、绮丽、典雅、雄浑……他论含蓄说得有点玄乎,说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后来严羽又用个比喻说是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言有尽而意无穷”才叫含蓄。宋金元:

欧阳修《六一诗话》中认为“诗穷而后工”“托物言志,情景相生”要做到,“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

苏轼《评韩柳诗》中最赞美诗圣之作“杜子美以英玮绝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诗人尽废。”

杨万里有《论诗》、《诚斋诗话》。他主张诗1、要讽喻2、要含蓄。他认为:“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体现了含蓄。

严羽《沧浪诗话》“诗之极至有一曰入神”“诗者,吟咏情性也。”他提出“羚羊挂角,无迹可求。”“……言有尽而意无穷”实亦倡导含蓄蕴藉。

元好问《论诗绝句三十首》提倡一要真,“眼处心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二要新:“池塘春草谢家春,万古千秋五字新”。

明:

杨慎:《升庵诗话》,“诗之为教,狄之玄哉。六情静于中,万物荡于外,情缘人物而动,物感情而迁。”王世贞《艺苑卮言》讲格调:“才生思,思生调,调生格,调即思之境,格即调之界。”合起来即“境界”,后王国维倡此说。清:

王夫之《姜斋诗话》强调要情景融二为一,他举《诗》:“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为例确为精当。

叶燮《原诗》中说:“理、事、情诗之本也”,诗之根本不外乎说理、叙事、抒情,实际乃如是。

袁枚《随园诗话》倡性灵说,

梁启超《饮水室诗话》提倡“shi界革命”,并极力推崇杜甫。王国维《人间词话》提出境界说。

从上面略述可知我国诗论是极为丰富而又多采多姿的。

三、为什么写诗?

《诗经》上说:“心之忧矣,我歌且谣。”诗乃情动于衷而形于言。司马迁说:“…….屈原放逐,著《离骚》……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韩文公说:“不平则鸣。”今人有感而发,扬清激浊,为歌颂真善美,为揭假恶丑而写诗。胡锦涛书记在作协第八次代表大会上提出:诗作要传播

篇二:《古诗文常识》

古诗文常识·文学常识

二、知识要点;

文学常识·前言;

复习方法:方法:按朝代、体裁、作者整理,结合课文复习;

分类:诗经;诗歌;先秦楚辞;散文

《诗经》;⑴地位: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

⑵篇目:从西周到春秋的诗歌305篇;

⑶内容:风、雅、颂三个部分;

⑷表现手法:赋、比、兴;

⑸特点:多为四言诗;

⑹例如:《蒹葭》、《采薇》;

复习内容:《诗经》;《楚辞》;

散文:

(一)历史散文;

⑴《尚书》;

⑵《春秋》;

⑶《左传》;

⑷《国语》;

⑸《战国策》;

(二)诸子散文{何为家的古诗}.

⑴《老子》;⑵《论语》;《墨子》;⑷《孟子》;⑸《庄子》;⑹《荀子》;⑺《韩非子》

重要作家的作品:

先秦作家作品

朝文重要的作家作品重要课文

代体

诗《诗经》《蒹葭》《采薇》

歌《楚辞》和《离骚》*《国殇》

先历史散文:《尚书》《殽之战》

《春秋》《左传》

散《国语》《战国策》

诸子散文:《老子》《〈论语〉七则》

秦《论语》《墨子》《侍坐》

文《庄子》《孟子》《〈孟子〉二章》

《荀子》《韩非子》《秋水》《劝学》二、知识要点

先秦作家作品: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从西周到春秋的诗歌305篇,分风、雅、颂三部分。用赋、比、兴等表现手

法。用赋,即敷陈其事而直言之,敷陈指铺叙。比,即以彼物比此物;兴即先说其他的事物而引起所咏的词。《诗经》中的诗多为四言诗,章法多用重章。《关雎》是《诗经》中的第一首诗。我们读过《诗经》中的《蒹葭》《采薇》等诗。《诗经》与《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合称“五经”。

新课标为您补充:

《诗经》最初叫《诗》或《诗三百》,到汉朝被奉为儒家经典时才改称《诗经》。风又叫国风,“国”是诸侯国,也就是地方民歌。雅是正的意思,是朝廷的正声音乐。颂是祭祀、纪念祖先、为祖先歌功颂德用的歌。赋,即敷陈其事而直言之,敷陈指铺叙。比,即以彼物比此物;兴即先说其他的事物而引起所咏的词。如:四言诗:《硕鼠》、《蒹葭》。杂言诗:《伐檀》。重章即相同的内容重复唱几遍,只是押韵的字有所变化所以重章也叫叠唱

如:赋,即敷陈其事而直言之,敷陈指铺叙。

《伐檀》: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解析:写伐木工人在伐木之余面对河水咒骂剥削者的歌。

如:比,即比喻,用彼物比此物。

《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解析:把剥削者比喻为大老鼠。

如:兴,即先说其他的事物而引起所咏的词。

《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解析:写主人公追求心上人不得而怅惘的心情。

如:《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解析:是经历的第一首情诗。

如:《采薇》: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家靡室,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饥载渴。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2、《楚辞》

《楚辞》是继《诗经》之后又一部诗歌总集,收屈原等人的诗歌作品。屈原是我国第一位爱国主义诗人。《离骚》是他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鲁迅在他的小说集《彷徨》扉页上题写了该诗中的名句:“路漫漫而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读过屈原的诗《国殇》等。《诗经》中的“国风”与《楚辞》中的“离骚”并称“风骚”,它们分别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和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新课标为您补充:

《楚辞》中大部分是屈原的诗,但并不是全部。《离骚》即遭遇忧愁的意思,这是司马迁的解释。

《国殇》是为悼念战争中死去的战士。„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3、先秦历史散文

先秦历史散文中,《尚书》是我国第一部散文集,它是商周历史文告的汇编。《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它记载我国春秋时期的历史。而解释这本“经”书的“传”,《左传》则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左丘明所作,我们读过书中的《曹刿论战》《秦晋崤之战》等.《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它记载我国春秋时期的历史。《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它记载战国时期的历史;我们读过书中的《唐雎不辱使命》等。

4、先秦诸子散文

先秦诸子散文中,《论语》、《孟子》、《荀子》等是儒家著作,《老子》、《庄子》等是道家著作,《墨子》是墨家

著作,《韩非子》是法家著作。孔子,名丘,字仲尼;孟子,名珂,字子舆;庄子,名周;荀子,名况。依次写出《论语》《孟子》《庄子》《荀子》中的一篇课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鱼我所欲也》《秋水》《劝学》。《论语》、《孟子》和《礼记》中的《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汉朝作家作品

1、“乐府”,原指汉代国家设立的音乐机关,负责收集整理民歌。后来称这种民歌以及文人仿作的诗为“乐府”。《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是汉代乐府诗发展的高峰,又题为《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这首诗通过焦仲卿和刘兰芝的爱情悲剧,抨击了封建礼教。它与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汉朝的文人诗是在乐府民歌的影响下产生和发展的,现存最早的文人五言诗是班固的《咏史》;所谓“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文人写作的五言诗,全为无名氏所作。

2、贾谊、《史记》

贾谊是西汉初年政治家文学家,代表作品有《过秦论》等。《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代3000年历史,全书分为本纪、世家、列传、书和表共五个部分,鲁迅赞誉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字子长,他是我国汉(朝)史学家、文学家。教材中有《史记》选文《鸿门宴》、《廉颇蔺相如列传》等。《史记》和《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四史”,后三部书的作者分别是东汉的班固、南朝的范晔、晋朝的陈寿。课文《苏武传》出自《汉书》。《新序》是刘向采集舜禹以至汉代时期史实,分类编纂而成的一部书。

二、知识要点

魏晋南北朝作家作品

朝文体重要的作家作品重要课文

诗歌曹操曹丕曹植建安诗歌《咏史》(左思)《饮酒》《归去

左思,陶渊明(田园来兮辞》(陶渊明)

诗)、谢灵运(山水诗)

魏《西洲曲》《木兰诗》

晋散文范晔《后汉书》陈寿

南《三国志》历史散文

北刘勰《文心雕龙》

朝骈文《陈情表》李密《兰亭集序》王羲

赋骈赋之

小说干宝《搜神记》刘义庆

《世说新语》

二、知识要点

魏晋南北朝作家作品

1、三曹

曹操,字孟德,东汉建安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

人。他擅长以乐府古题写时事,他的诗气韵沉雄,代表作有

《观沧海》等。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并称“三曹”;后人

称以“三曹”为核心的文坛所体现的文风为“建安风骨”。

曹丕的《燕歌行》,是现存最早的七言诗。曹植是当时最负

盛名的作家,其代表作有诗《白马篇》、赋《洛神赋》等。

新课标为您补充

《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二、知识要点

魏晋南北朝作家作品

2、陶渊明、左思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

(朝)人,田园诗派的开创者,陶渊明的诗“清新自然”,

代表作有《饮酒》等,他也有书写豪情和愤懑的诗,如《读

山海经》;我们还读过他的辞作《归去来兮辞》。南朝的

谢灵运是山水诗派的开创者。左思,字太冲,西晋(时期)

诗人,课文有他的诗作《咏史》。

新课标为您补充

《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二、知识要点

魏晋南北朝作家作品

3、骈体文、文学理论、志怪小说

魏晋南北朝时期盛行骈体文,李密的《陈情表》和王羲之的{何为家的古诗}.

《兰亭集序》属于这种文体。

我国第一部系统阐述文学理论的著作是《文心雕龙》,作者

是南朝的刘勰。我国现存最早的“志怪小说”是晋朝干宝的

《搜神记》,“志人小说”(“逸事小说”)是南朝刘义庆

的《世说新语》。

二、知识要点

唐朝作家作品

朝文重要的作家作品重要课文

代体

初唐:王勃、杨炯、卢照邻、

骆宾王(四杰);陈子昂

盛唐:王维、孟浩然(山水田《终南山》王维《从军行》王昌

园诗)高适、岑参、王昌龄、龄《登金陵凤凰台》《梦游天姥

唐诗王之涣、崔颢(边塞诗)李白吟留别》李白《登楼》杜甫《月

(浪漫主义)杜甫(现实主夜》杜甫

义)

朝歌中唐:白居易(新乐府运动),《塞下曲》卢纶《琵琶行》白居

刘禹锡易

晚唐:李商隐、杜牧《夜雨寄北》李商隐《过华清

宫》杜牧

二、知识要点

唐朝作家作品

朝文重要的作家作品重要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