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小学自然教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五单元学案(青岛版20-25课)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五单元学案(青岛版20-25课)

详细内容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六上科学学案
20 蚯蚓找家
【学习目标】
1.会设计对比实验研究蚯蚓适宜的生活环境,能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
2.知道蚯蚓适宜的生活环境,从而认识到动物和环境的关系。
【重点、难点】
设计对比实验探究蚯蚓适宜生活的环境,认识动物和环境相互依存的关系。
【课前准备】
纸盒、黑布、塑料薄膜、玻璃片、蚯蚓、干土、湿土、实验记录表、有关动物生活环境的多媒体资料等。
【课堂助学】
探究1.蚯蚓的生活环境
我的猜想:蚯蚓喜欢生活在 环境中。
我的方案:
1、在纸盒底部铺上塑料薄膜,再铺上一块潮湿的黑布,把纸盒盖剪掉一半,把捉来的蚯蚓放在纸盒中间,扣上盒盖,过一会儿观察蚯蚓爬向那边。
2、在纸盒底部一半铺上干土,一半铺上湿土,把捉来的蚯蚓放在纸盒中间,扣上盒盖,过一会儿观察蚯蚓爬向那边。
我的发现:蚯蚓喜欢生活在 环境中。
探究2、动物与环境的关系
小组内交流搜集的动物与环境的资料。
我搜集的资料:
我的发现:
【课堂达标】
一.填空。
1.蚯蚓喜欢生活在 、 的环境里。
2.各种动物都必须生活在一定的 。动物的生活环境包括 、 、 等。
3.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动物,动物与环境 。
二.选择
1.蚯蚓适宜生活在( )的环境。
A、阳光充足 B、高温干燥 C、阴暗潮湿
2.大象生活在( ),骆驼生活在( )。
A、热带丛林 B、北极 C、沙漠中
【拓展活动】
找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了解它的生活环境。


【资料卡】
蚯蚓的“六喜六怕”的生活习性
蚯蚓俗称曲蟮,中药称地龙,其经济价值很高。 蚯蚓是耕耘土壤的“大力士”,通过它的活动, 使土壤疏松,团粒结构增强,从而促进农作物的生长。 蚯蚓食性很广,许多污染环境的有机物质, 都可作为它的食料,故用它来处理有机废物,净化环境, 蚯蚓还具有繁殖率高,蛋白质含量丰富的特点, 所以养殖蚯蚓也是解决动物蛋白饲料的一条有效途径。此外, 蚯蚓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具有解热、镇痉、平喘、降压、 利尿和通经络的功能。
蚯蚓是喜温、喜湿、喜安静、怕光、怕盐、怕单宁味的夜行性环节动物。白天栖息在潮湿、 通气性能良好的土壤中。栖息深度一般为10~20厘米, 夜晚出来活动觅食。它以腐烂的落叶、枯草、蔬菜碎屑、 作物秸秆、禽畜粪、瓜果皮,造纸厂、 酿酒厂或面粉厂的废渣以及居民点的生活垃圾为食。特别喜欢吃甜食, 比如腐烂的水果,亦爱吃酸料,但不爱吃苦料和有单宁味的料, 盐料对它有毒害作用。蚯蚓是好气性的低等动物。 对周围环境反应十分敏感,适于生活在15℃~25℃,湿度在60%~70%,酸碱度PH值为6.5~7.5的疏松土壤中,条件不适时,就会爬出逃走。

六上科学学案
21 变色龙
【学习目标】
1.了解各种动物适应环境的不同方式,它们是怎样适应环境的。
2.知道生物与自然要和谐相处,能列举一些动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重点、难点】了解各种动物适应环境的不同方式,知道生物与自然和谐相处。
【课前准备】有关动物适应环境的资料,包括文字、图片以及新鲜有趣的故事。
【探索导航】 同学们一定学习过《小壁虎借尾巴》这篇课文吧,还记得写得是什么事情吗?你会解释这种现象吗?
【课堂探究】
探究1.观察记录
在教材61页,我发现图上的动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动物保护自己适应环境的常见方式: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等。
探究2:资料搜集
动物名称保护自己适应环境的方式
青蛙
枯叶蝶
毒箭蛙
壁虎
乌贼
我还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课堂达标】
一.填空题。
1.各种动物都有不同的保护自己的方式,常见的有 、 、 。
2.动物外表颜色与周围环境相类似,这种颜色叫 。
3. 是指一种生物在形态、行为等特征上模拟另一种生物
二.选择题。
1.下列哪种动物的体色不属于保护色( )
A.变色龙随环境变化而改变体色
B.鲫鱼背部为暗褐色,腹部为白色
C.眼镜蛇的颈部竖立时,显露出的眼镜状斑纹
D.蟒的体表所具有的暗淡相间的斑纹
2.水母和海鞘有几乎透明的躯体,这种现象属于( )
A.保护色 B.警戒色C.拟态 D.以上都不是
三、连线题。
海星 放臭气
蚌 放墨汁
黄鼠狼 硬盔甲
乌贼 自我牺牲
四、简答
青蛙有哪些适应环境的自我保护方式?


【小资料】
拟态是指一种生物在形态、行为等特征上模拟另一种生物,从而使一方或双方受益的生态适应现象。是动物在自然界长期演化中形成的特殊行为。拟态包括三方:模仿者、被模仿者和受骗者。这个受骗者可为捕食者或猎物,甚或同种中的异性。在宿主拟态现象中,受骗者和被模仿者为同一物。许多有毒、味道不佳或有刺的动物往往有警戒色,这点常为其他生物所模仿。动物具有与其他动、植物体或非生物体相似的颜色、形态或姿势称之为拟态。按其相反效果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尺蠖蛾像小树枝似的不引人注目,因此称为隐蔽拟态或称为模仿(mimesis)。另一种是虻由于它具有像黄蜂一样显眼的色彩而欺骗了捕食者,诸如此类的拟态称为标志拟态或只称拟态(mimicry)。
拟态在昆虫类和蜘蛛类中极为普遍,在脊椎动物和植物中也很常见。


六上科学学案
22 植物向哪里生长
【学习目标】
1.知道植物适应环境有关的问题;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植物生长的向性问题;
2.了解植物适应环境的几个特性,如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
【重、难点】
实验探究植物适应环境的几个特性,如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
【课前准备】
几粒浸泡过的玉米粒、培养皿、不透光的纸盒、纸巾、剪刀、透明胶带、黏土或橡皮泥。
【探索导航】 观察家里种的花,它们的生长有哪些特点?你有什么新发现。
【课堂助学】
探究1:植物向哪里生长
通过调查和查资料我知道植物生长有: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特点。
我想研究植物的________性。
实验方案
研究问题
实验材料
实验步骤
我的实验记录:
时间现象结论

我的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探究2考察、交流校园里植物叶子的生长情况。
我的交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达标】
一、填空
1、植物的根向地下生长的现象称为 。
2、植物受光刺激而引起的生长弯曲现象叫 。
3、在干旱土壤中根会向有水的地方生长,这种现象叫 。
4、植物的根有向有肥的地方生长的现象,称为植物的 。
5、 、 、 、 统称植物的向性运动。
二、珠海拾贝。
把两组相同的种子放在同一个温室内,同时加适量的水,让其中一组种子在常温下,另一组种子放在冰箱里。这个实验设计中改变的条件是( )。
A、温度 B、光 C、水
三、判断
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适应环境的变化。 ( )
三、简答
人们常常在野外根据树叶茂密程度判断方向,这是为什么?

【拓展活动】
观察河边的树木和山顶的树木它们的生长各有什么特点?用我们所学的知识进行解释这种现象。
六上科学学案
23 密切联系的生物界
【探究目标】
1.懂得食物链的含义;了解生物防治技术。
2.通过学习食物链,认识保护生物平衡的重要性,珍爱大自然的生物,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重点、难点】了解自然界中生物都要从食物中获得能量,知道什么叫做食物链和食物网。
【课前准备】
了解“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搜集有关生物防治技术的资料。
【探索导航】我们经常听到这样有话“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啃烂泥”,从这句话中,结合我们这一单元,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课堂探究】
探究1. 认识什么是食物链。
观察教材66页的池塘、草原生物图。
我发现在池塘的生物链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食物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探究2、演一演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请8名同学分别代表小麦、玉米、狗尾草、麻雀、鼠、蝗虫、蛇、鹰。小麦、玉米、狗尾草站在第一排,鼠、蝗虫站在第二排,麻雀、蛇、站在第三排,鹰站在第四排,让8名学生根据食物关系用绳连起来。是扮演猎人打死“麻雀”,代表麻雀的同学把手中的绳扔掉。
我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麻雀死后,有很多条食物链断了,食物网有了一个洞。)
【课堂达标】
一.填空
1.在一个生态环境中,各种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做 。
2.食物链相互交错,就形成了 。这些生物生活在一起,构成了密切联系的 。
3.食物链通常从 开始,到凶猛的 终止。
二、判断
1.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 )
2.保护色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是我们的责任。 ( )
三.简答
1.写出三条身边的食物链。

2.森林里,毛毛虫大量繁殖,植物生长受到严重威胁。你有什么办法让植物免受虫灾?

四.分析《蛇与庄稼》一课的生物链。

【拓展活动】调查你家乡周围的生物链。
【资料卡】
生物防治是利用有益生物或其他生物来抑制或消灭有害生物的一种防治方法。内容包括(1)利用微生物防治。常见的有应用真菌、细菌、病毒和能分泌抗生物质的抗生菌,如应用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真菌),苏云金杆菌各种变种制剂防治多种林业害虫(细菌),病毒粗提液防治蜀柏毒蛾、松毛虫、泡桐大袋蛾等(病毒),5406防治苗木立枯病(放线菌)微孢子虫防治舞毒蛾等的幼虫(原生动物),泰山 1号防治天牛(线虫)。(2)利用寄生性天敌防治。主要有寄生蜂和寄生蝇,最常见有赤眼蜂、寄生蝇防治松毛虫等多种害虫,肿腿蜂防治天牛,花角蚜小蜂防治松突圆蚧。(3)利用捕食性天敌防治。这类天敌很多,主要为食虫、食鼠的脊椎动物和捕食性节肢动物两大类。鸟类有山雀、灰喜雀、啄木鸟等捕食害虫的不同虫态。鼠类天敌如黄鼬、猫头鹰、蛇等,节肢动物中捕食性天敌有瓢虫、螳螂、蚂蚁等昆虫外,还有蜘蛛和螨类。
利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生态学现象和某些生物学特性,以防治危害农业、仓储、建筑物和人群健康的生物的措施。

六上科学学案
24 珍稀动植物
【学习目标】
1.通过了解为什么要保护珍稀动植物,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2、知道我国珍稀动植物的种类、保护珍稀动植物的意义及措施。
【重点、难点】
解我国珍稀动植物的种类、保护珍稀动植物的意义及措施。
【课前准备】
搜集有关珍稀动植物的文字、图片及保护措施的资料,
【课堂助学】
探究1.我国有哪些珍稀动植物
小组内交流搜集的有关珍稀动植物的资料:
我的搜集:
我的发现:
探究2、珍稀动植物濒临灭绝的原因及措施
1、珍稀动植物为什么会濒临灭绝呢?小组内讨论原因:
(1)自然因素:
(2)人为因素:
(3)动植物自身的因素:
2、保护珍惜的动物植物的措施
交流我们了解到的为了保护珍惜的动植物国家采取的措施:
(1)我国建立了许多自然保护区如:
(2)国家颁布了法律如:
保护珍稀动物植物从我做起:

【课堂达标】
一、填空。
1、我国珍稀动物有 、 、 、 等。
2、我国珍稀植物有 、 、 、 等。
3、为保护珍稀野生动物,我国专门颁布了《 》,还建立了许多 。
二、判断
1、保护珍稀动植物,迫在眉睫;保护动植物,人人有责。 ( )
2、捕杀珍稀动物的人要受法律制裁。 ( )
三、简答
1、保护动植物,你打算怎样从自我做起?

2、通过各种方式调查当地有没有因为环境变化而消失或数量减少的动植物。


【小资料】
世界珍稀植物:百山祖冷杉 现仅存3株 松科常绿乔木,濒危种,国家1级保护植物,中国特有种。百山祖冷杉是我国特有的古老残遗植物,也是我国东南沿海唯一残存至今的冷杉属植物。1987年,国际物种生存保护委员会将百山祖冷杉公布为世界上最受严重威胁的12个濒危物种之一。
世界珍稀动物:华南虎是我国特有的虎种,生活在我国中南部,是最小的几个老虎亚种中的一种。雄虎体长约2.5米,体重接近150公斤;母虎更小,长约2.3米,体重110公斤左右。毛皮的条纹既短又狭窄,可怜的华南虎在野外只剩下不到30只。虽然政府今天已明令禁止猎杀老虎,各种相关举措也相继出台,但尽管这样,恐怕也难以挽回华南虎灭绝的悲惨命运。这不仅仅是华南虎的悲哀,也是人类的悲哀。
华南虎于1996年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度濒危的十大物种之一。


六上科学学案
25 生物的启示
【学习目标】
1.搜集有关仿生的信息资料;制作简易的科学模型。
2、了解仿生过程,认识什么是仿生,尝试仿生设计,了解人们在生物的启示下进行的发明创造。
【重点、难点】
了解仿生过程,认识什么是仿生,尝试仿生设计。
【课前准备】
1、查阅有关仿生的资料,生物启示下的发明创造。
2、新鲜葱叶、硬币、相同的两张硬纸。
【课堂助学】
探究1.葱叶的启示
1、小组内玩一玩带来的葱叶,我发现葱叶的特性:____ 。
2、建立模型并进行检测:
种类承载硬币的枚数承载硬币的枚数承载硬币的枚数
平板纸
圆筒纸
3、在葱叶的启示下进行的发明创造:____ 。
探究2、生物启示下的发明创造。
许多重大的发明创造都是受到生物的启示进行发明的,我搜集到:
生物名称鸟树叶鱼 蝙蝠昆虫复眼
发明物
我的发现:__ 。
【课堂达标】
一.填空。
1.人们根据葱叶的特征,设计制造出筒形物品,这就是 。
2.仿生一般要经过 、 、 、 四个过程。
3.仿生产品主要根据生物的 和 设计的。
二.线连
蝙蝠 潜水艇
昆虫复眼 筒形叶桥
鱼 雷达
葱叶 多镜头照相机
三、简答
取一只生鸡蛋,用手用力握,鸡蛋能否被握碎?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根据这一原理人们发明了什么?

【拓展活动】
查阅资料了解植物的启示下的发明的发明创造
【小资料】
仿生学
1、由令人讨厌的苍蝇,仿制成功一种十分奇特的小型气体分析仪。
2、从萤火虫到人工冷光;
3、电鱼与伏特电池;
4、水母的顺风耳,仿照水母耳朵的结构和功能,设计了水母耳风暴预测仪
5、人们根据蛙眼的视觉原理,已研制成功一种电子蛙眼。
6、根据蝙蝠超声定位器的原理,人们还仿制了盲人用的“探路仪”。
7、模拟蓝藻的不完全光合器,将设计出仿生光解水的装置,从而可获得大量的氢气。
8、根据对人体骨胳肌肉系统和生物电控制的研究,已仿制了人力增强器——步行机。
9、现代起重机的挂钩起源于许多动物的爪子。
10、屋顶瓦楞模仿动物的鳞甲。
11、船桨模仿的是鱼的鳍。


20蚯蚓找家
一、填空。
1、阴暗 潮湿
2、环境中 阳光 空气 水
3、相互依存
二、选择
1、 C
2、A C
21 变色龙
一、填空题。
1、保护色 警戒色 拟态
2、保护色
3、拟态
二、选择题。
1. C 2、A
三、连线题。(略)
四、简答 ( 略 )
答:冬眠 保护色等
22 植物向哪里生长
一、填空
1、向地性 2、向光性 3、向水性 4、向肥性
5、向地性 向水性 向肥性 向光性
二、选择。
A
三、判断
1、√
三、简答
答:因为植物的生长具有向光性,所以在北半球南面的树叶比较茂密。(意思对即可)
23 密切联系的生物界
一、填空
1、食物链
2、 食物网 生物界
3、植物 凶猛的肉食动物
二、判断
1、√ 2、√
三、简答 略
四、略
24 珍稀动植物
一、填空。
1、大熊猫 金丝猴 朱鹮 扬子鳄
2、桫椤 水杉 银杉 珙桐
3、《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自然保护区
二、判断
1、√ 2、√
三、简答( 略)
四、分析 (略)
25 生物的启示
一、填空。
1、仿生
2、生物性能 建立模型 模型检测 开发产品
3、结构 特性
二、线连(略)
三、简答
答:鸡蛋是卵形结构,它能把受到的压力均匀地分散到蛋壳的各个部分,能经受很大的压力。根据这个道理,人们发明了坚固、美观、节省材料的薄壳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