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海底世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详细内容
三年级《海底世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课文中的生字。
2、利用多种的方法理解宁静、强烈、窃窃私语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3、通过读文,使学生了解海底世界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地方。
4、学习作者运用反衬的方法写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
教学重点:理解海底世界是个景色奇异的地方。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运用反衬的方法写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引起兴趣
(板书海字)你们知道还是什么样的吗?请同学们说一说你们眼中的海。你们知道海底是什么样的吗?(同时板书底)今天我们就一起漫游海底世界,去探究海底的奥秘。(同事板书世界)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出示导学提示(1)
从头到尾读一遍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反复读几遍。并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课文中带生字的词语。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并纠正读错的地方。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出示导学提示(2)
海底究竟是个怎样的地方?自己小声读课文,边读边想,并用简单的语言概括。
2、学生自学。
3、学生汇报(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地方。)
4、出示导学提示(3)
课文的哪些自然段写了景色奇异,哪些自然段写了物产丰富?(快速度问思考,然后小组讨论。)
5、学生汇报(2、3自然段写景色奇异;4、5、6自然段写物产丰富。)
四、细读品味,深入理解
1、出示导学提示(4)
海底的景色有什么特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2、3自然段,并用——画出能表达这一特点的语句。先自学再讨论。)
2、学生自学讨论。
3、学生汇报交流(海底的特点宁静、黑暗。并读出相关的语句。)结合学生回答理解宁静、强烈、窃窃私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4、教师强化
(1)读第二自然段做活一句话问:海底的特点是黑暗,为什么还有闪烁的光点呢?这不矛盾吗?从而引出作者的写作手法:反衬法。
海底很宁静,又为什么海底的很多动物在窃窃私语呢?那么多动物的声音不是很热闹吗?让学生知道也是运用了反衬的写作手法。
(2)抓住有的……有的……还有的……句式造句,并告诉学生这种句式是排比的修辞手法。
(3)比喻句把什么比喻成了什么。
5、指导朗读
2自然段重点读体现海底宁静、黑暗的句子。记住黑暗宁静的深度。
3自然段重点读动物在海底窃窃私语的声音。
五、归纳总结,引入下文
通过读文我们知道了海底世界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地方。通过2、3自然段的品读我们又知道了作者运用了反衬的方法突出了海底的景色奇异。海底还有什么丰富的物产呢?下节课接着学。
板书设计:
宁静中有声音
景色奇异 反衬
黑暗中有光点
物产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