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短篇作品>回头看爱情

回头看爱情

详细内容

我和妻相恋四年,最终走入婚姻的殿堂。

  望着细雨纷飞的窗外,不知有多少次那样望着窗外,陷入了回忆。我想这时妻应该在卧室里伺候着那些浅黄的紫红的月白的牡丹和月季吧,在我记忆中那是她最喜欢的两种花。

  我们的相遇,是那么的平常,平常的象旁边树上的叶子,一片一片的往下落,虽然它们在完成一次人生的蜕变,可在别人眼里却算不了什么,因为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可对于我而言,记忆是带有情感的,那些再平凡的细节经过情感的浸渍,它也获得了生命与永恒。

  我认识她,是在大二接待大一的同乡会上,当然那仅仅是认识她。

  喧嚣的小饭店里,她坐在那个角落里,齐耳的短发,清澈的眼睛,充满好奇的眼神,也许她也象我当初一样刚刚走进大学校园,一切都那么新鲜,连发呆也满载着憧憬。通过穿戴,就可以明白她是新来的学生,崭新的衣服,没有任何装饰,象一个小女孩穿着职业套装,却没有任何的做作,拥有的只是她的清纯和素雅。

  那是我对她的第一印象,许多年来,记忆犹新。每当妻问何时第一次看到她,我就把这些讲给她听,听后她问我那时她是不是显得很傻。

  人都说大学的日子是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我工作以来,也终于相信。可是对我来说,没有爱情的四年是我的遗憾。

  伴随我的一直是那个黑皮的书包,它方方正正,承载着我大学的梦想与追求,过英语四六级,各类奖学金蜂拥而至,虽然现在想来,这些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载体,生活中真正本质的东西却并不来自于此,它们就象过眼的烟云,飘忽而去,不留下任何痕迹。

  我问妻你何时注意到我,她笑着说你背着那大大的黑皮书包,每天到图书馆去占座,晚自习的时候坐在书包上翻阅图书馆阅览室的杂志。

  也许我应该感谢那个书包,虽然我现在想来它把装扮的那么土气。我现在在学校给学生上课时,从来没见过那样的书包,虽然时隔五、六年,却象过了一个世纪。

  记得那年夏天,刚刚下过一场大雨,本来苍白色的柏油路在雨水的浸泡下变成了黑褐色,旁边水池中翠的令人心醉的荷叶沾满了晶莹的光润的水珠,微风吹来,它们在伴随着风儿的节奏而起舞。

  地上有些积水,我背著书包大踏步的往教室走,她的自行车飞驰而过,自行车轮掀起的水线席卷了我一身,当然,严格说来,不应该怪她,她是坐车的,她跑过来连声说对不起,对不起。

  看到她,我说没关系。

  她说真的没事吗,不行把衣服给我我给你洗洗吧。

  我说不用了。

  她不好意思的笑笑说,真是不好意思。

  这是我和她在老乡会后的第二次对话,以往碰见我们总是互相点点头,除了面熟剩下多半是陌生。望着她那渐渐远去背影,我真不知道将来她会走进我的生活。妻说其实那时我已生活在她的心里。

  还有六个月就要毕业时,我考上了本校的研究生。记得那一天,大三一个男老乡说请我吃饭,说你毕业了,我们大三的老乡要叙叙旧,送送你。

  北国的冬天走的很晚,地上的雪还没有化,天空中又纷纷扬扬的下起了雪,但这时的雪却是软绵绵的,温润的,干净的,甚至是温暖的,打在人的脸上,有一种惬意的感觉。

  在学校前面街上那个小小的火锅店里,四个人,我,她,另外两个老乡。喝酒叙旧,有一种白日放歌须纵酒的感觉,毕业了,回想往昔,甚至有一点点的悲怆。大家都在高谈阔论,只有她,默默的坐着,那天我记得很清楚,她穿着浅白色的羊毛衫,头发是那种现在女孩时尚的拉直披肩的长发。经过了大学文化的熏陶,她的气质和过去有了不同。

  如果我知道那是她专程为我而请大家吃火锅,我想我那天肯定不会那样放的开,我喝的晕晕忽忽,话比平时要多,具体说了什么,我不记得了,只记得那时她话很少,但她肯定在观察我,我却不知道。

  第二天,她打电话说我有事找我,我走到楼下。

  那天大雪过后,刮着料峭的寒风,她穿着一件不大的小羽绒服,脸冻得有些发红。

  我说有什么事呀。

  她说给你一封信,你回去看看就明白了。说着递给我一封信,然后说她有事就走了。

  打开那个用景致的信封,信纸叠的很用心,除了必要的叠线,平整的信纸上还有别的折线,我知道那是叠好了又重新叠过的痕迹。信纸本是没有感情的,却寄托了妻对我感情,让我一辈子去受用。

  信中说她不想留下永远的遗憾,也许错过了会后悔,问我心中有没有她的影子,若有,晚上请她去看电影;若无,权当一切没有发生。

  她哪知道她在我心中已经生活了三年,三年来一切一切都被化作浓浓的茶,透着清香,苦中拥有着乐,被我深藏于心。只是我没有勇气,把浓茶化作咖啡,去拥有那份浪漫。

  那天晚上依旧很冷,电影院中放的什么电影我已忘却,现在看来,关键的不是电影本身,而是电影所连起的那份爱,它象一条七彩的虹把我们多年的心系在一起,所以电影是带有情感的电影。

  偶尔出差去过南方,大部分季节里那里是满眼的绿,气候是湿润的,呼吸中带着水分,鸟儿在歌唱,而且常常拌着沁人心脾的雨,我想这是人们休闲最适宜的气候吧。

  而我所拥有的是北方的雪,雪中站立的她。每天晚自习回宿舍,我们都踏着软软的雪,沙沙的踩雪声就是最美妙的音乐。在操场上我们相拥,望着那满天满天的星星,互相诉说着心中的梦。

  她说她小时候很淘气,有一次妈妈为她和哥哥各买了一把扇子,可是她看到哥哥的扇子好,非要换一下,哥哥却不肯,她就把新买的扇子撕成了碎片,妈妈气的打了她。

  我说你的脾气怎么那么大,我从小到大都没有急成那样。

  她笑了,说道,是呀,我是不是蛮不讲理。

  我说有点儿,只是若是结婚了,不要把我们新买的东西撕掉就好了。

  妻是凡人,记得有一次过年回老家,在火车上还与人吵架,当然原因不在于她,可她天真率直,刀字嘴豆腐心。我说你不要那样,我们人生地不熟。她说你看那人踩了我的鞋,不但不道歉,还有理。我说你没看到人家人多势众,所以才有恃无恐。妻看了看,吐了吐舌头,说道因为有你在身旁,所以我才敢和她理论。

  我这样想,世界上最多的还是平凡的人,平凡人的感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很少去被书写,就象史记,五代史,二十四史等等,记载最多的也是帝王和王侯将相。可是平凡人的感情却是最人文的,它常常超越了时空。有时我从客观的角度去审视妻的一举一动,那种朴素的善良的美丽的东西我说也说不清,留给我的只是深深的触动。

  记得读研一时,我踢球踩到了球上,脚骨扭伤,没法去上课,在宿舍里呆着。她听说了,拿着水果来看我,一个劲儿的说你怎么那么不小心呀,以后要注意呀等等。每天都给我做些可口的饭菜,拿来报刊杂志,我不再寂寞和孤独。我觉得能够恋爱是那么的好,具体好在哪,我无法用我的笔去描述,只知道我们彼此都拥有对对方的那份牵挂,这份牵挂一生足以。

  我和妻生活在遥远的北国,我们都远离自己的父母。那年冬天,她病了,过年不能回家,我和她只能呆在医院里,在除夕之夜偌大的住院房里只剩下我们两个人,妻躺在病床上,倾听着外面的鞭炮声,偶尔绚丽的烟火我们从窗中依稀可见,我们从没有过过这样的除夕之夜,想象着有多少人在这个时刻和家人团聚。回家真好,妻说,我们明年一定回老家,这时在家里应该吃上饺子了吧,春节联欢晚会该开始了吧。我在旁边听着,泪水不知什么时候划下了脸颊,我扭过头,快速拭去泪痕。笑着说,是呀,明年我们一定回家。

  记得那一晚,我在寒风中走过几个店,为妻买了一束粉红色的玫瑰。妻把罐头瓶子里装上水把玫瑰花插到瓶子里静静地看着,玫瑰在日光灯的照射下映红了她的脸,那脸上满是喜悦。我在这时候最希望看到的是妻的笑容,希望她能忘掉这是在医院里。

  那是我第一次为她买玫瑰花,却不在情人节,看到心爱的妻子,我的心却有隐隐的痛。

  我是一个粗枝大叶的人,光在书上看到过感人的爱情,却不能在现实生活中给予妻子浪漫。过去我一直认为爱就是送给心爱的人一份惊喜的礼物,为她办个烛光晚餐,送上一份价格不菲的首饰等等,这是多年来我对表达爱的唯一理解,所以由于我贫困我不能给予妻子浪漫。直到那一夜,我懂了,爱还有承载它的更好的形式,哪怕是一个水杯,一支玫瑰,一个眼神,一声问候,只要有一颗知冷知热的心足以让她浪漫一回。

  再一次过年的时候,我们终于可以回老家了,我们在自己的家里为父母准备礼物,背包里装满了北方的一些特产。我和她的家都在农村,父母都是农民,既然我们工作了,所以我们每年都给父母一些钱,有多少给多少,这是我们对父母的一片心。妻说这三千给你家,这两千给我家。我说怎么不一边多呀,还是一样多吧。妻说,不用了,我家条件比你家好一些,应该多给你家一些。生活就是这样,有许多许多大大小小的感动,我们没有时间去发觉,让感动从身边溜走。

  在我读研究生的时候,她留在了我们所在的学校作为办公室人员。那时起,她由学妹变成了老师,我依旧是个学生,虽然我比她还大一岁,我们却成了师生恋。我在实验室作实验,她在办公室上班,吃饭的时候我们一块儿去食堂吃饭,没有什么不同。只是由于我还没有工作,家庭条件不是很好,所以在吃饭和买东西时她付钱的机会多了。我有时觉得不好意思,她说没事的,以后你挣钱了,我就花你的钱。

  我是个自尊心很强的人,所以在她上班以后,我依然做着几个家教,自己挣一些钱。由于家教一般是星期天,所以她总是陪着我去,我去别人家里做家教,她在楼下的超市里转悠,买一些自己喜欢的小东西或者坐在树荫下看杂志。我记得那年夏天天气很热,我作完家教,下了楼。她正在树荫下看杂志,看到我出来,兴奋地冲我跑过来说,我今天在那边买两个很好吃的三明治,我刚吃了一个,留给你一个尝尝,我打开包装袋,发现里面却是一团软软的奶油水,三明治早已化了。她呆了,我笑了,以她的智商怎么会想不到天气那么热,三明治不会化呢。但我高兴的喝了里面的奶油水,那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三明治。

  我很小的时候,书上看到一句话,说,每个女孩子出生的时候,命运都准备了一个男孩子给她。当爱情就这样悄然的来到我们的身边,她的命运和我的命运交叠成一条线,我们不期望海誓山盟的爱,只期望你搀扶我我搀扶你,一起慢慢变老。

  当然,我们的生活也并不是一帆风顺,当然也有磕磕绊绊。有一次,我俩包饺子,我擀皮,她包,她一拿筷子碰到了盛面的盘子,白色的面粉洒了一地,她让我收拾,我说你没看到我在擀面皮吗,你自己碰的自己收拾。她冲我吵吵,我生气的去客厅看电视。她看我走了,把笤箸从我身后投了过来,我一看就怒了,向她冲过去,说你气死我了,我踹死你。我比划了一下,没有下手,最后我们都默不作声,慢慢平息了战争。

  后来每次我对妻子说,谁谁又吵架了,还动了手,可我从来没有打过你,妻子总是说,怎么没有啊,你不是说要踹死我吗。

  人们在形容夫妻和睦的时候,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人家一辈子都没有红过脸,这样的夫妻我没有见过,也许会有。可生活总有审美疲劳的时刻,如果总是一成不变的生活着,难免会有疲倦。我有时觉得和妻子的争吵反而成了调味品,生活就象做一锅浓浓的汤,淡了加盐,咸了加水,苦了加糖。

  我记得研究生毕业那年,我俩去照婚纱照,由于我们在这边没有什么亲戚,并且对婚纱照不怎么了解。走在那条步行街上,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我俩东张西望,一排的婚纱影楼,里面都被装饰的金碧辉煌,我俩走过一家又一家,腿都走细了,几乎光顾了所有的店面,我说不行随便找一家就算了,好像都一样。她说那怎么行,一个人一生就那么一回。妻子身体不怎么好,可那一天第一个喊累得确是我。照婚纱照要一天的时间,中午我俩嚼着面包喝着矿泉水,中间还穿插着化妆换衣服,可她却始终津津有味,兴趣盎然。

  晚上我们照完了出来,周围的店里已经亮起了色彩各异的霓虹灯,柔和的灯光把整个大街照得格外温馨,透过橱窗,里面的商品琳琅满目。

  走在大街上,我牵着她的手她像一只听话的小绵羊。走着走着,她忽然问我,你看我今天漂亮吗?我看看她,觉得她的脸那么白,我才发现她的脸上有厚厚的一层粉底,眼角用透明胶布贴得稍稍向上翘,现在想来大概像舞台上的戏剧化妆吧。我说远看很漂亮,只是近看看不清你的真面目。她拉着我跑到大厦的玻璃墙上照照说我还以为很漂亮呢,可一看自己都不认识自己了,我的脸觉得像被什么东西糊了一层,还有额头被勒得有点疼。我说前面是加州牛肉面,我们在那吃点饭,你去洗手间洗洗吧。洗完了,她走出来,我已要好两碗面条,一盘凉拌海带丝,她坐下吃起来,边吃边说,可把我饿坏了。我抬起头看到她的脸上满是油油的水珠,我知道洗手间没有香皂,那些油性的东西很难洗干净。她说婚纱照出来了不知怎么样,我说肯定会很漂亮的。

  后来,我们拿了两本16寸和32寸的两个大相册和可以挂在墙上的放大照,还是很漂亮的。

  以前我总是很不喜欢形式化的东西,总觉得有些虚假,就像婚纱照,从某种意义上讲,它并不是两个人真正意义上的照片,里面修饰的东西太多。可是透过表面的东西,我们看到的是两个人所经历的激情岁月,等到我们两鬓斑白的时候,我们会指着照片对儿女们说,这是我们年轻时候照的,那时的婚纱照没有现在照得好。可是你看你妈那时有多漂亮,你爸那时照相不怎么笑,有些严肃。

  我知道时间在一秒秒的过去,回忆会留下更多更多。我们年轻人一向主张向前看,毕竟向前看才在创造着历史。但记忆是带有情感的,那些带有情感的东西很难被忘却,我们共同经历了那么多,有些东西蒙了尘,有的却鲜亮亮的跳动着。

  这就象理想中的爱情,经营起来也许有时会有些累,但细细品来,回味无穷。

  7月14日就要到了,那是她的生日。这些东西日常里说出来,总觉得有些怪,我希望等到那晚我们吃完蛋糕后,让妻子在书房静静地看,她看了或许会感动,或许会惊讶。有些东西不好说出口,或许由于害羞,或许由于真的不能,但是不说出并不代表它并没有发生过。

  我庆幸我有一只笔,可以在无人的时刻随意书写。因为有的人,就像我们的父母,虽然他们相拥一生,却深埋心底,永没有表达。

  当然,或许我多虑了。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