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信息规划与组织》(说课)
详细内容
/Health/UploadFiles_9108/200904/2009041900583440.jpg">
知识点及课堂时间控制:
一、 多媒体信息综合运用的魅力(5分钟)
二、 多媒体信息中的信息冗余(5分钟)
三、 多媒体作品开发工作流程(10分钟)
四、 如何规划信息(15分钟)
五、 如何组织信息(10分钟)
教学根据:
1.教育教学理论
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案例的演示,让学生先形成感性的体验。然后由教师设问引导主动探索,最后再由教师对学生的活动进行评价和小结,学生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知识架构。
教学原则包括:直观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难点简化原则。
2.学情分析:
虽然学生对于信息集成有一定的体验,但是这还不足于形成对多媒体作品的创作经验。学生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观念:怎么样来创作多媒体作品。对于教材中给出的文字样例学生在头脑中是没有任何感性认识的,学习起来就会非常抽象。给学生一个特定的案例,通过欣赏和分析,学习就变得具体化了。为了避免过多的信息干扰,我用了一个案例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3.课程标准及教材要求
关于本节内容的课程标准是:理解多媒体技术是人类在信息社会中表达思想、实现交流的一种有效技术;通过案例分析,了解从问题解决的需要出发,规划、设计、制作多媒体作品的一般方法。按照这个指导思想,我对本节内容做了如上的处理。
课后反思:
对于这堂课的学习,如果要学生要自己完成一个信息规划和组织的过程,在课堂上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课堂教学需要延伸到课堂以外,学生才由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去思考,去计划,去体验。
评委点评:
从教师说课看到,本课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设置恰当,教学过程线索清晰,教学环节安排适当。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教学过程以具有典型意义的多媒体作品《诗经》串起,引导学生在欣赏和感受中学习多媒体作品的规划和组织,将相对空泛和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了。此外,在教学过程的“作品开发流程”、“如何规划信息”、“如何组织信息”等环节,注意学生活动的设计和总结指导,自然流畅。
作为说课,教师缺少的是将教学设计的依据与对实际教学策略的运用有机结合起来表达,“教学根据”独立于教学过程之外,显得皮肉相离,评委难以看到教学设计背后的有价值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