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中图片对象的编辑与操作》
详细内容
教学设计内容:
一、教材分析及处理:
(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的学生已经能够熟练掌握网页中文字对象的编辑与操作,并能独立创建简单的个人主页。本章着重讲述网页中图片文件操作的相关知识,本节课则侧重于图片的导入与简单编辑操作。在网页设计中,文字构成了网页的灵魂,图片使得网页锦上添花,因此图片的导入与编辑成为本章的重点部分,也是网页设计的基础环节。熟练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对网页设计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知识线索及问题框架:
本节课以设置问题为主导,以解决问题的顺序为主线安排教学内容。
首先本节课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就是如何将图片插入到网页中来,那么我们会提出这样的问题:(1)哪些文件是图片文件,什么样的图片适合于网页制作?在认识了图片文件之后,我们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2)图片怎么添加到网页中来?这个时候,给学生学习主体权,安排学生进行研究体验式学习,之后解决问题:图片文件的简单编辑与操作(其中包括:图片的定位;图片的翻转;设置图片的背景透明等等)。
图片文件是网页构成的重要元素,图片的编辑与操作是网页设计制作的重要环节,因此确定教学重点是:图片文件的导入及简单编辑。
由于图片文件是直观的,图片的文件格式是抽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受起来有一定的困难,然而在网页制作环节中,只有认识了图片的文件格式,才能正确的判断哪类图片适合于网页设计,因此确立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认识图片文件格式。
(四)、教材的处理:
(1)教材的加工与重整:
在认识图片文件格式时,教材中采用了专业术语来介绍各图片文件所具有的特征及区别。对初中生来说这是很难理解与接受的,因此在教材处理上,我将较专业的术语改为学生益于接受的白话。并将其总结为一个小顺口溜:
GIF:能动能静,压缩图形,像素不牺牲,颜色要牺牲;最多只有256;背景常常可透明。
JPG:只能静,压缩图形,像素要牺牲,颜色不牺牲;支持全彩24位。
(2)拓展教材:
除了讲述教材中提到的图片文件格式外,还适当的为学生介绍几种常见的图片文件格式(如:.png;.wmf;.bmp;),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二、结合学情设计教学目标
(一)学生分析:
经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的学生已经能够独立的设计并制作简单的个人主页,如:个人简介主页、名星小档案、我的主页等等。但在网页设计中若只存在文字对象,对于学生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图、文并茂声色俱佳效果的网页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针对学生好奇心强,表现欲强,动手欲望强,模仿能力强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多个代表性强的网页实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作热情,充分放手,给学生想象的空间,制作出符合他们年龄特征的作品。
(二)教学目标:
(1)识知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达到以下教学目标
①能够识别出哪些文件是图片文件,及哪些图片文件适合网页制作;
②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图片导入的操作过程;
③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掌握图片的一般编辑。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自学能力以及网页的设计与规划能力。
(3)创新目标:通过研究体验学习,达到
①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独立性,让他们通过网页的制作体会成功的喜悦。
②培养学生的美感、色彩搭配及协调能力,在学习中渗透美育教育。
(4)德育目标:培养学生自立、自信、自强的优秀品质及健康的审美观。
(三)依据教材分析及教学目标确定:
(1)创新点:充分放飞学生的想象,给学生更多的时间、空间展示自己。在独立思考、独立操作、独立制作过程中来完成教学任务。
(2)德育点:通过美育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健康的审美观。
(3)空白点:在教学中适当的为学生留有空白知识点,引导学生通过研究体验式学习去解决问题。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方法及手段:
方法:采用研究体验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新人格。同时,采用该教学方法能够积极地推进课程改革,更好地完成课程改革目标。
使用该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是以学生为本,为学服务,教师少讲让学生多学,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具体实施:问题导入法引入新课;在教学内容延伸处也是教学内容的重点处留有空白点;采用提示性启发完成教学。
手段:主要采用微型计算机及多媒体传奇电子教室展开教学活动。
(二)教学内容:
(1)认识常用图片文件格式;(难点)(2)导入图片;(重点)(3)编辑图片;(重点)
(三)教学程序
研究体验式教学程序
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演示实例问题导入
教师启发点拨
信息交流,合作成功
研究体验学习
课后小结与反思
巩固与创新应用
(四)新课导入:通过三个著名网站的网页展示及图片文件展示导入本节课的内容。利用鲜活、直观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更为学生的网页制作做了引导。
(五)教学安排:
1、复习与演示实例,提出问题(如何将美丽的图片添加到我们的网页中来?)(约5’)
2、认识图片文件格式;(约3’)
3、学生动手操作,自己去找到图片文件,认识图片的文件格式;(约5’)
4、教师演示操作如何将图片导入到页面中来;(约3’)
5、学生动手操作练习实践;(约5’)
6、教师为学生设置空白知识点(对图片进行简单的编辑);(约2’)
7、学生研究体验学习;(约15’)
8、对本节课进行归纳总结;(约2’)
9、学生自己练习。(约5’)
(六)学生研究体验式学习
教师为学生设置空白知识点:
(1)图片导入到网页后,我们如何调整图片的大小,并在图片上写下文字?(2)如何确定它的摆放位置?(3)如何将网页中的图片进行翻转?(4)如何对图片的明暗度、对比度进行调节?(5)如何设置图片的背景透明?
(七)教学反思与小结:
通过研究体验式教学法,我们不仅从繁重的课堂教学中走了出来,更给学生更多的空间,让他们在研究、体验中去思考、去创新,充分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很好的完成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了有关图片相关知识及操作,为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八)板书设计
网页中图片对象的编辑与操作
(一)认识图片的文件格式;(.gif;.jpg;.png;.bmp;.wmf)
(二)图片的导入;
(三)图片的简单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