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高一语文试题>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县(市)一中期中联考高一语文试卷和答案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县(市)一中期中联考高一语文试卷和答案

详细内容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县(市)一中期中联考高一语文试卷
考试日期: 4 月 20 日 完卷时间: 150 分钟 满 分: 150 分
一、选择题(共12分,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阜盛(bù) 谬种(miù) 残骸(hái) 吮血(yǔn)
B、懵懂(měng) 聒噪(guō) 间或一轮(jiàn)暮砧(zhēn)
C、惫懒(bèi) 监生(jiàn) 脊髓(suí) 广袤(mào)
D、璀璨(cuǐcàn)湮没(yān) 畏葸不前(xǐ) 句读 ( dú )
2、下列加点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君子生非异也 生:通“性”,资质、禀赋
是故无贵无贱 无:没有
B、蒙故业,因遗策 因:因为
吾从而师之 师:以……为师
C、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爱:喜爱
河内凶 凶:荒年
D、赢粮而景从 景:通“影”,像影子那样
金就砺则利 就:接近、靠近
3、下面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他这个人从小就爱做好事,无所不至,一提起他大家就竖起大拇指。
B、接下来,孝子们就敛声屏气,等待娘舅家的质询了。在这种情况下,死者娘家的人多少总要提点意见,向孝子们发难。
C、社会上有少数人爱传播小道消息,他们把不经之谈猎奇为新闻,甚至把谣言也加以扩散。
D、在百无聊赖中,我随手抓过一本书来,科学也好,文学也罢,横竖什么都一样。
4、下列对联都与诗人有关,其中与其他三联所写的诗人不同的一项是( )
A、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间疮痍,诗中圣哲。
B、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季有;一腔君国,草堂犹有杜陵春。
C、枫叶四弦秋,根触天涯迁谪恨;浔阳千尺水,勾留江山别离情。
D、歌咏总带忧民泪,颠沛仍怀爱国心。
二、古诗文阅读(共31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共18分,选择题与翻译题每小题均为3分)
祭鳄鱼文① 韩愈
维年月日,潮州刺史韩愈,使军事衙推秦济,以羊一、猪一,投恶溪之潭水,以与鳄鱼食,而告之曰:
昔先王既有天下,列山泽,罔绳?刃②,以除虫蛇恶物为民害者,驱而出之四海之外。及后王德薄,不能远有,则江汉之间,尚皆弃之以与蛮夷楚越,况潮岭海之间,去京师万里哉!鳄鱼之涵淹卵育于此,亦固其所。
今天子嗣唐位,神圣慈武。四海之外,六合之内,皆抚而有之;况禹迹所?③,扬州之近地,刺史、县令之所治,出贡赋以供天地宗庙百神之祀之壤者哉?鳄鱼其不可与刺史杂处此土也!刺史受天子命,守此土,治此民;而鳄鱼?然不安溪潭,据处食民畜熊豕鹿獐,以肥其身,以种其子孙,与刺史亢拒,争为长雄。刺史虽驽弱,亦安肯为鳄鱼低首下心,????④,为民吏羞,以偷活于此邪!且承天子命以来为吏,固其势不得不与鳄鱼辨。鳄鱼有知,其听刺史言:
潮之州,大海在其南。鲸鹏之大,虾蟹之细,无不容归,以生以食,鳄鱼朝发而夕至也。今与鳄鱼约:尽三日,其率丑类南徙于海,以避天子之命吏。三日不能至五日,五日不能至七日。七日不能,是终不肯徙也。是不有刺史听从其言也。不然,则是鳄鱼冥顽不灵,刺史虽有言,不闻不知也。夫傲天子之命吏,不听其言,不徙以避之,与冥顽不灵而为民物害者皆可杀。刺史则选材技吏民,操强弓毒矢,以与鳄鱼从事,必尽杀乃止。其无悔。
【注释】①元和十四年(819)韩愈听因直谏而被贬潮州,听说境内的恶溪中有鳄鱼为害,于是写下了这篇《祭鳄鱼文》,劝戒鳄鱼搬迁。
②罔:同“网”。?(chù):刺。③?:同“掩”。 ④?(xǐn)?:恐惧貌。?(sì)?:不敢正视的样子,形容胆怯。
――选自《四部丛刊•昌黎先生集》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天子嗣唐位 嗣:继承。
B.?然不安溪潭 ?:眼睛瞪大突出,意恶狠狠状
C.刺史虽驽弱 驽:愚钝。
D.鲸鹏之大,虾蟹之细 细:精细。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以羊一、猪一,投恶溪之潭水 以除虫蛇恶物为民害者
B.驱而出之四海之外 而鳄鱼?然不安溪潭
C.况禹迹所掩 刺史、县令之所治
D.其率丑类南徙于海 是不有刺史、听从其言也
7、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表现韩愈为民除害的勇气与决心的一组是( )
①以羊一、猪一,投恶溪之潭水,以与鳄鱼食。
②鳄鱼之涵淹卵育于此,亦固其所。
③鳄鱼其不可与刺史杂处此土也。
④刺史虽驽弱……以偷活于此邪!
⑤潮之州……鳄鱼朝发而夕至也。
⑥刺史则选材技吏民,操强弓毒矢,以与鳄鱼从事,必尽杀乃止。
A.③④⑥B.②③⑤C.①②③ D.①②⑥
8、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是因为帝王的德行威望不够,不能统治远方,加上潮州地处五岭和南海之间,离京城有万里之遥,所以鳄鱼潜伏、生息于此地。
B.作者认为潮州是大禹足迹所到过的地方,是古代扬州的地域,是刺史、县令治理的地区,又是交纳贡品、赋税来供应皇上祭天地、祭祖宗、祭神灵的地方。
C.自己虽然软弱无能,但是决不向鳄鱼低头屈服,胆怯害怕,给治理百姓的官吏丢脸,在此地苟且偷安。而且自己是奉天子的命令来这里当官的,自己势必不得不与鳄鱼争辨明白。
D.作者认为凡对天子任命的官吏傲慢无礼,不听他的话,不肯迁移躲避,以及愚蠢顽固而又残害民众的牲畜,都应该处死。
9、把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据处食民畜熊豕鹿獐,以肥其身,以种其子孙(3分)

(2)刺史则选材技吏民,操强弓毒矢,以与鳄鱼从事,必尽杀乃止。(3分)

(二)诗歌鉴赏
10、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面题目。(6分)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1)第二句中的“渺茫”一词在诗中有什么含义?(2分)
答:


(2) “春江渺茫”与“日暮征帆”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分析。(4分)
答:


(三)背诵默写
11、默写(7分,每空1分)
(1)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蜀道难》)
(2) ,潦倒新停浊酒杯。(《登高》)
(3)丛菊两开他日泪, 。(《秋兴八首》)
(4) ,此时无声胜有声。(《琵琶行》)
(5) ,申之以孝悌之义……(《寡人之于国也》)
(6)故不积跬步, 。(《劝学》)
(7)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过秦论》)
三、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每小题5分)
12、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薛宝钗待人处事,有时会显出很深的城府。有年芒种,姐妹们在园内玩耍,薛宝钗一路扑蝶来到滴翠亭,无意间听到小红给芸儿私传信物。她就故意说是在找林黛玉,“金蝉脱壳”,使小红不怀疑她。
B、贾母率众人到清虚观打醮看戏,张道士趁机为宝玉作媒。第二天,宝、黛为这事闹别扭,宝玉砸玉,黛玉“剪穗”。
C、老太妃去世,贾母入朝随祭,将宝琴托与李纨照管,把黛玉交给薛姨妈,薛姨妈便请黛玉与宝钗一起住。这期间,荣府事件由邢夫人协管。按规定,有爵之家一年内不许有筵宴音乐,邢夫人便把十二个唱戏的女孩子打发出门了。
D、贾府生活奢侈浮华,“儿孙一代不如一代”,后继无人,这注定了贾府衰微破败的悲剧结局。小说里多处写到贾府的衰败,如第五十三至五十四回描写贾府过年的情景,“除夕祭宗祠”仍颇为隆重,但到“元宵开夜宴”时,族人来者却寥寥无几。
E、贾宝玉见落花遍地,兜着落花直奔花冢,听到有人哭吟葬花,不觉痴倒。原来林黛玉因为昨晚袭人不开门的事,错疑宝玉,又逢饯花之期,勾起伤春愁思。贾宝玉一番解释后,两人言归于好。
13、简答题。(任选一题,100字左右)(5分)
(1)《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是一个著名的情节,请简述书中宝玉、黛玉共读《西厢记》的故事。
(2)“宝玉挨打”之后,同是前来探望宝玉的宝钗和黛玉,言行情态各不相同,请你对此作简要叙述。
(二)文化经典阅读(共6分,每小题3分)
14、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①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②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列举了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池、斧斤以时入山林三个事例,喻劝君王要善于“以时”养民。
B.孔子认为,一个国家的人口多了,应该要先使他们富裕起来,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教育他们。
C.孟子提出合理发展生产,并教养百姓,使民心归顺。
D.孟子认为,王道之始,重在使人民养生丧死而无憾,只要做到这点,君王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2)从上面两则选段来看,孔子和孟子在治国施政方面的共同点是什么?请结合选段简要分析(3分)



四、现代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17题。
偷 父 刘心武
我到家已临近午夜,进门后按亮厅里的灯,立刻感觉到不对劲儿,难道……我快步走到各处,一一按亮灯盏,各屋的窗户都好好地关闭着啊。但是,当我到卫生间再仔细检查时,一仰头,心猛地往下一沉――浴盆上面那扇透气窗被撬开了!再一低头,浴盆里有明显的鞋印。有贼!我忙从衣兜掏出手机,准备拨110报警。这时又忽然听见声响,循声过去,发现卧室床下有异常,我把手机倒换到左手,右手操起窗帘叉子,朝床下喊:“出来!放下手里的东西,只要你不伤人,咱们好商量!”
一个人从床底下爬出来了,那是一个瘦小的少年,剃着光头,身上穿一件黑底子的T恤。我看他手里空着,就允许他站立起来,用窗帘叉子指向他,作为防备,问他:“你偷了些什么?把藏在身上的掏出来。”
但他那副“久经沙场”、处变不惊的模样,倒弄得我哭笑不得。我用眼角余光检查了一下我放置钱财的地方,似乎还没有受到侵犯。我保持伸着窗帘叉子的姿势,倒退着,命令他跟我来到门厅里,开始讯问。
“你为什么还不报警?”他问我。
我把手指挪到手机按键上,问他:“警察来了,你会是怎么个处境?”他叹了口气:“唉,惯了,训一顿,管吃管住,完了把我遣返回老家,再到那破土屋子里熬一阵呗。”他那无所谓,甚至还带些演完戏卸完装可以大松一口气的表情,令我惊奇。
他今年14岁。家乡在离我们这个城市很远的地方。他只上到小学三年级就辍学了,一年前开始流浪。现在就靠结伙偷窃为生。
我望着被灯光照得瘦骨嶙峋、满脸大汗的少年,问他:“饿吧?”他眯眼看我,仿佛我是个怪物。我为他泡了一碗方便面,端到他面前。
我决心放他回去,对他说:“我的话你未必肯听,但是我还要跟你说,不要再干这种违法的事,你应该走正路。”他点头。
我给他开门时,他居然说:“我还不想走。”
我大吃一惊,问他:“为什么?”
他回答的声音很小,我听来却像一声惊雷:“我爸在床底下呢……”
天哪!原来还有个大活人在我床底下!我慌忙将窗帘叉子拿到手里,准备拨110。这工夫那少年已经转身进了卧室,而且麻利地爬进床底下。我惊魂未定,他却又从床底下爬了出来,回到门厅。我这才看清,他手里捧着一幅油画。我正想嚷,他对我说:“我要……我要我爸……求您了!”
那幅油画,是我临摹的凡•高的自画像,这幅自画像里,人物显得特别憔悴,眼神饱含忧郁,胡子拉碴的,看去不像个西方人倒像个东方农民。
我细问他:“你爸现在在哪儿呢?你妈妈呢?”
他执拗地告诉我,他没有妈。他妈在他还不记事的时候,嫌他爸穷,跟别人跑了。他记得他爸,那扎人的胡子碴儿,那熏鼻子的汗味加烟味加酒味……
他们那个村子,不记得在哪一天,忽然说村外地底下有黑金子,大家就挖了起来。他爸爸也去挖。去年的一天,半夜里村子忽然闹嚷起来,跟着有呜哇呜哇的汽车警笛声,他揉着眼睛出了屋……简单地说,村外的小煤窑出事故了,他爸,还有别的许多孩子的爸,给埋在了井底下……
少年说,他负责踩点的时候,从我家窗外看见了这幅画,一看就觉得是他爸。他说他爸坐在床上想心事的时候,就那么个模样。今天,他好不容易钻了进来,取下这幅画,偏巧我回来了……
少年说这些事情的时候,眼里没有一点泪光。我听这孩子讲他爸遇难,也就是鼻子酸了酸,但是,当我听清这孩子今天钻进我的屋子,为的只是偷这幅他自以为是他父亲的画像时,我的眼泪忍不住溢出了眼角。
我把画送给了他。他不懂得道谢。我把门打开,他闪了出去。
关上门以后,我若有所失。不到半分钟,我一溜烟儿跑下楼梯,气喘吁吁地踏出楼门,朝前方和左右望,那少年竟已经像从人间蒸发了一样,只有树影在月光下朦胧地闪动。
我让自己平静下来。当一派寂静笼罩着我时,我问自己:“你追出来,是想跟他说什么?”
是的,我冲出来,是想追上他补充一句叮嘱:“孩子,你以后可以来按我的门铃,从正门进来!”(有删改)
15、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小说前文写“我”发现放置钱财的地方没有受到侵犯,为下文写少年偷“父”
埋下了伏笔。


17、小说结尾说,“我”“想追上他并叮嘱他:‘孩子,你以后可以来按我的门铃,从正门进来。’”这样写,有人认为合情合理,也有人认为有些不合实际。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6分)
五、语言文字应用(6分)
18、 下面是某同学在一次讨论会上的发言摘要,有几处用语不得体,找出其中两处并加以改正。(4分)
刚才刘老师的一番话真是抛砖引玉,使我深受教育。我们是跨世纪的青年人,祖国建设的重任将落在我们肩上。像刘老师这样快要退休的老师仍在为培养我们而略尽绵薄,难道我们倒可以对学习不负责任?我殷切期望平时抄作业、考试作弊的同学赶快改正错误,不要再自欺欺人了。
(1) 应改为
(2) 应改为
19、学习古代诗歌,我们徜徉在先秦汉魏晋唐宋的诗歌长廊中,我们仰视历史天空灿烂的诗星,我们鉴赏诗歌,解读人品,体验真情。请以古代诗歌为内容仿造例句写一个句子。(2分)
例句:屈原在《离骚》楚韵的悲歌中,怀沙沉江,用生命诠释了爱国的情怀;
答:

六、作文(7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现任美国能源部长的朱棣文,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为即将进入社会的学子提出了以下四条忠告:第一,当你取得成就的时候,不要忘记帮助过你的人;第二,在未来的人生中,培养一种慷慨大方的精神;第三、当你开始生活的新阶段时,请跟随你的爱好;第四,当你白发苍苍、回首人生时,你需要为你自己做过的事感到自豪。
请就朱棣文的四条忠告,选择某一条中的一个关键词语,以“说________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要求:(1)自选角度;(2)自定立意;(3)文体特征鲜明。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半期考八县(市)联考
高一年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5、D( 细 :小 )
6、C (A.以羊一、猪一,投恶溪之潭水:介词,译为“把”“将”;以除虫蛇恶物为民害者:连词,表目的,译为“来”或不译。B.驱而出之四海之外:连词,表示承接关系,可不译;而鳄鱼?然不安溪潭:连词,表示转折关系。C.助词,放在动词前,与动词结合,构成“所”字结构,表示“……的(地方)”。D.其率丑类南徙于海:副词,放在句首,表示祈使语气,译为“必须”;是不有刺史、听从其言也:代词,译为“他的”。)
7、A ①叙述祭祀鳄鱼。②叙述鳄鱼为患的原因。⑤说明鳄鱼应该出海。
8、A 是后代的帝王。
9、(1)却占据一方吞食民众的牲畜、熊、猪、鹿、獐、来养肥自己的身体,繁衍自己的后代;(肥:养肥 ,使……肥 1分, 种:繁衍 1分 , 句意1分)
(2)刺史就要挑选有才干有技能的官吏和民众,操起强硬的弓弩,安上有毒的箭镞,来同鳄鱼作战,一定要把鳄鱼全部杀尽才肯罢手。(材技:有才能有技能 1分, 从事:作战 1分 句意 1分)
10、参考答案:(1)“渺茫”一词包含着复杂的情感,从字面上来看它是描写眼前景:春江上烟波浩淼,雨雾蒙蒙(1分), 其实是写诗人心中的茫然,写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怅然若失。(1分)
(2)“春江渺茫”与“征帆一片”,形成一个强烈对比,阔大的背景衬托出一片征帆的渺小,真有点担心那征帆晚来找不到停泊的处所(结合诗歌分析 2分),表现出诗人对朋友一片殷切的关心。(1分)同时,揣度行踪,可见送者的心追逐友人东去,又表现出一片依依惜别之情。 (1 分)
11、默写(每空1分,错、漏、添字,该空格不得分。)
(1)猿猱欲度愁攀援(2)艰难苦恨繁霜鬓
(3)孤舟一系故园心(4)别有幽愁暗恨生 (5)谨庠序之教
(6)无以至千里 (7)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12、C E (C、薛姨妈未邀请黛玉一起住,而是挪至潇湘馆;“邢夫人”应为其儿媳“尤氏”;唱戏的女孩多半不愿意出去,便分在各房使唤。 E、晴雯不开门。)(选对一项3分,两项5分)
13、(1)答案示例:三月桃花开时,宝玉在大观园里偷偷阅读《西厢记》,(1分)黛玉来后发现宝玉读的是《西厢记》,于是也认真阅读记诵起来,(1分)二人还各借《西厢记》词句表白、打趣。(1分)宝玉自比张生(我就是个“多愁多病的身”),比黛玉为莺莺(你就是那“倾国倾城的貌”);(1分)黛玉说宝玉是“银样蜡枪头”。 (1分)(比较接近原著情节和意义,意思对即可,可据表述准确完整酌情给分)
(2)答案示例:①宝钗托着一丸药进来,(1分)规劝宝玉“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1分)无意间流露出对宝玉的情感,因而红了脸,低下头来,还堂皇地为薛蟠辩护。(1分)②黛玉泪光满面,眼睛肿的桃儿一般,(1分)万句言语无法倾诉,仅抽噎道:“你从此可都改了罢!” (1分)(比较接近原著情节和意义,意思对即可,可据表述准确完整酌情给分)
14、(1)D “人民养生丧死而无憾”仅达到治国的第一步“富民”。
(2)要点:先富后教,以德治国。(每点各1分,简要分析1分,能结合语段分析一点即给1分。出现其他表述意思对即可)
15、AB (C项,从少年偷像父亲的画像这件事来看,少年对父亲有深厚的感情,不应该是冷漠。D项,第一次想报警而没报是因为当时还不知道事情到底有多严重。E项,“我”若有所失,是因为“我”内心油然而生的对社会的责任感。)(选对一项3分,两项5分)
16、①他对父亲有着难以割舍的爱,令人感动。②他家庭贫穷,缺少温暧,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值得同情。③他混在窃贼之中,需要教育和救治。④他对社会冷漠,需要人们用人性的温暖去感染。(写出1分,2点2分,3点4分。在原文找关键词作答,意思对即可。)
17、(1)合情合理。①从人物性格上来说,“我”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样说,符合“我”的性格特征。②从情节上来说,与前文的翻窗入室形成呼应,产生了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③从主题上来说,这样的结尾能强化主题,使小说表现出的人文关怀更加清晰。(观点与分析只要言之成理即可,每点2分)
(2)不合实际。①从人物性格上来说,虽然“我”同情他,也想救治他,但他毕竟是个窃贼,“我”对他还有防范之心,不可能希望他经常光顾。②从情节上来说,这是在少年消失之后“我”想说的话,并不会起到什么效果,有“马后炮”之嫌。③从主题上来说,“我”对社会的批评和忧虑,对少年的愤恨和同情已经在前文表现出来了,最后这样结尾有些画蛇添足。 (观点与分析只要言之成理即可,每点2分)
18、(1)“抛砖引玉”→金玉良言 (2)“略尽绵薄”→不遗余力(竭尽全力)(3)殷切期望→衷心希望(“抛砖引玉”是自谦之词,用在这里明褒实贬;“略尽绵薄”是自谦之词,用以评价老师,不得体;“殷切期望”多用于上对下、长对幼)(每处共2分,找出一处即给1分,改对一处给1分,意思对即可。)
19、答案示例:
陶渊明在误入尘网的悔恨中,守拙归园田,用执着守住了孤傲的本性;
白居易在琵琶声的呜咽里,泪湿青衫,用真情感悟了迁谪的无奈;
苏轼在赤壁矶头的浪涛前,慷慨高歌,用豪放解读了如梦的人生;
李清照在凄楚孤苦的守望中,把盏啜饮,用闲愁涂满生命的黄昏。(共2分,内容1分,形式1分)
20、作文:建议切入分为48分,其余参照2010年高考评卷标准。

附:参考译文
(一)《祭鳄鱼文》译文
某年某月某日,潮州刺史韩愈派遣军事衙推秦济将一只羊和一口猪投入“恶溪”的潭水中,让它们给鳄鱼吃。同时(写作文章)来告诫鳄鱼:以前上天掌管天下的时候,放火焚烧山岭和泽地的草木,自己提着网绳和刀刃,去除灭危害百姓的虫蛇恶物,把它们赶到了四海之外。到了后来,君主的德义渐渐平淡,德性威望不能够波及到远方。于是江汉之间的大片土地只得放弃给东南各族;又何况潮州处在五岭与南海之间,离京城有万里路程呢!鳄鱼就在这里潜藏繁殖,也是自然而然的事。
现今的皇上继承了大唐帝位,神圣慈武,四海之外,六合之内都在他的安抚统辖之下;更何况潮州是大禹足迹所到的地方,是古代扬州的地域,是刺史县令治理的地区,又是交纳贡品赋税来供应皇上祭天地、祭祖宗、祭神灵的地方呢!鳄鱼,你是不可以和刺史一起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刺史接受天子的命令,在这里守卫国土,治理百姓。但是鳄鱼你眼睛瞪大突出(凶狠的样子),不在潭水中安分守己地生活,占据一方吞食百姓的牲畜和熊、豕、鹿、獐等,来使自己的身体肥大,使自己的子孙繁衍。却和刺史我对抗,争当统领一方的英雄。刺史我虽然软弱,但又怎么肯向鳄鱼低头屈服,胆怯害怕,给治理百姓的官吏丢脸,并在此苟且活下去呢?而且刺史我是奉天子的命令来上任的,他势必不得不与鳄鱼争辩明白。鳄鱼如果能够知道,那就听我说:
大海在潮州的南面,即使大至像鲸鹏、小至像虾蟹,没有什么不能归宿藏身、生活取食的。鳄鱼早上从潮州出发,晚上就到达大海了。现在我与你们约定:至多三日,就率领你们一伙向南迁到海里去,来躲避天子任命的官吏。三天不能,那就五天;五天不行,那就七天。如果七天还没有迁徙,这就是你们终究不想迁徙了。这就是不把刺史放在眼里、不肯听他的话;不然的话,就是鳄鱼愚蠢顽固,虽然刺史已经有言在先,但还是听不进,不理解。凡对天子任命的官吏傲慢无礼,不听他的话,不肯转移躲避,以及愚蠢而残害民众的牲畜,都应该处死。那刺史我就挑选善于射箭的官吏和民众,带上强弓毒箭,来同鳄鱼作战,一定将你们赶尽杀绝才罢手。你们可不要后悔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