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高一语文试题>鄂尔多斯市2014高一语文下期末试题(含答案)

鄂尔多斯市2014高一语文下期末试题(含答案)

详细内容

鄂尔多斯市2014高一语文下期末试题(含答案)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填写在答题纸上规定位置。
2.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与积累)和第Ⅱ卷(表达与应用)两部分,满分120
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3. 作答时,将答案写(或填涂)在答题纸上,在本试题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
只收答题纸。

第Ⅰ卷(阅读与积累,共56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恭敬”连用,表示态度温顺和蔼。古时候,这两个字却各有侧重,“敬”是内心修养,“恭”则是这种修养的外在反映或显现。
先说“敬”。在儒学看来,人心(性)至善至妙,但是作为个体,人在出生之后,就会受到各种后天欲望、情绪的干扰,从而使至善至妙之“心”受影响,被遮掩。如何才能保证不失本性之真呢?也就是说如何才能保住个性且使之与集体意识一致呢?这就必须要持“敬”。理学家朱熹曾说“主一无适之谓敬”,他所说的“一”,不是特指某一具体事或物,而是具有丰富儒学内涵的哲学概念,是“道”所生之“一”,也就是最为纯真的人之天性。而“无适”并不是无所适从,而是持守专注,不起别念。可以看出,朱熹所理解的“敬”就是将全副心思用到对“道”的体悟和把握上。宋儒曾拿《礼》中“执虚如执盈,入虚如有人”这两句话解释“敬”:拿一只空杯子,也应该像那一杯盛满开水的杯子那样;走进空无一人的房间里,也要像走进有人的房间里一样。不能因为没有开水,就掉以轻心,马马虎虎;也不能因为房间里没有人,而生轻慢之心和不好之念。否则,杯子会因大意而摔掉,心性也会因邪念而亏损。“敬”在日常实用当中,其作用也是如此之大!
再说“恭”。所谓“恭”就是“敬”的外在表现。现代心理学已经揭示出,有什么样的心理状态,就必然会有相应的表情或身体语言表现出来。“敬”的内养,也无一例外地会表现在外表上,那就是“正齐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一幅端庄肃穆的样子。宋明以来,道学家们往往方巾葛袍,严于治家待人,不苟言笑,“坐如尸,立如斋”,透出来一股僵腐之气,所谓“道貌岸然”,指的就是这种形象。在儒学统一的价值标准下培养出来的道学家,也有着统一的行为规范和言行举止,表面上看,似乎是超凡脱俗的必然产物,事实上,它不仅扼杀了个性,而且,也从根本上与孔子“因材施教”的精神相违背。“道貌岸然”,恰好是儒学走向僵化的标签。
宋儒忽然从先秦经典里找到一个“敬”来解释修身的手段,很可能是受佛教重“定”的影响。在这种影响下,儒士们持敬的态度,跟僧侣日常的修为做早晚功课很是类似。更主要的是,持敬要求专心一致,也跟“定”中之境有几分类似。一般所谓“入定”,指思绪不起,使慧心呈现;而持敬也是专心于一处,不作他想,以便内养充盈,真性流露,通于大道。若果真如此,那么,宋儒重“敬”还说明了另外一个儒佛融合的问题。不过,宋时所言的“敬”到底还是被宋儒们加上了儒学色彩,因为“敬”时精神守持一处或专注某物,而“定”则打断了与现实生活的一切束缚,是精神自由生慧得“悟”的必要手段。二者一重“有”,一重“无”,这也许可以说是儒佛二教价值指向上不同的必然结果吧。
虽然“恭敬”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有着很浓的封建色彩,甚至给人僵化和腐臭之味,但是,作为内修的一种手段,“恭敬”要求个体以温和的态度待人接物,却是值得肯定的。任何时候,盛气凌人总是给人留下坏印象,而且也损害了自己的人格,不如温厚和顺给人亲切感,这一点,却是必须记住的。
1.下列对“恭”和“敬”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敬”是内心修养,是保持纯真的天性,没有别念,这和理学家朱熹要求的“敬”是完全不一样的。
B.儒学认为,人出生以后就会受到后天各种欲望、情绪的干扰,使至善至妙之“心”受到影响,被遮蔽,“敬”可以要求人们精神守持一处,或专注某物,从而实现个性舒展与集体意识的一致。
C.宋明以来的儒学家认为“恭”就是时时刻刻端庄肃穆,不苟言笑,道貌岸然。其
实这正体现了“恭”是“敬”的外在表现。
D.在儒学统一的价值标准下培养出来的学子,有着统一的行为规范和言行举止,既超凡脱俗,又顺应了个性,与孔子“因材施教”相吻合。
2.从原文看,下列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朱熹说“主一无适之谓敬”,“一”是“道”所生之“一”,是具有丰富儒学内涵的哲学概念,“无适”是专心一意。
B.“执虚如执盈,入虚如有人”,可以说,一个人如果能以“敬”休养心性就有可能防止心性因各种欲望的侵扰而受损。
C.“俨然人望而畏之”,是说道学家的“敬”是使人敬畏,这样就达到了修身养性、规范行为的目的。
D.“入定”是佛教概念 ,一般指思绪不起,慧心呈现,宋儒持敬修身很可能是受到佛教重“定”的影响。
3.下列表述,不属于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认为,“恭”与“敬”今天连用,其意是温厚和顺。但在古时这两个字有所
区别,古人认为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有什么样的情绪和言行表现出来。
B.作者认为,如果不理解“恭敬”的意义,就会因为房间里没有人而生出轻慢之心和不好的念头,以致做出无礼的事情。
C.作者认为,宋儒的“敬”的含义与先秦的“敬”的含义并不完全一致,这是因为宋儒融合了佛教的“定”,反映了儒学在时代发展中所产生的变化。
D.作者认为,“恭敬”是儒家文化的一部分,发展到后期虽然给人僵化和腐臭感觉,
可是今天作为修养,要求个体以温和的态度待人接物,是值得肯定的。

二、古诗文阅读(共30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共9分,每小题3分)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贰:两次
B.越国以鄙远 鄙:卑鄙
C.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渡河
D.因人之力而敝之 敝:破旧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以其无礼于晋 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
B.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为天下笑者,何也
C.郑既知亡矣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6.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秦、晋围攻郑国,郑国危在旦夕。在这样的情境下,烛之武为了国家的安危
“夜缒而出”,去见秦伯,表现了他以国事为重,不顾个人安危的爱国精神。
B.烛之武抓住秦伯图利的心理,告诉秦伯灭郑对秦不利,而对晋有利;又抓住
秦晋的矛盾,让秦伯明白晋的贪欲是无法满足的,最终使秦伯心悦诚服地放
弃了攻打郑国的念头。
C.秦穆公曾派兵护送晋惠公回国,并有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晋的恩惠;晋对秦
却严加防范。这也是烛之武能够退秦师的原因。
D.烛之武使秦伯撤走了围郑的军队,还使秦伯派军队帮助郑国防守,秦晋联盟
瞬间解体,晋国也撤退了围郑的军队,可谓一石三鸟。
7.翻译文言句子。(共10分)
(1)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4分)

(2)夫晋,何厌之有?(2分)

(3)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4分)

(二)古代诗歌鉴赏(6分)
8.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①,平海夕漫漫。
【注】①《论语•微子》有记,孔子命子路向长祖、桀溺问津,两人不说津(渡口)
的所在,反而讥笑孔子栖栖惶惶,奔走四方,以求见用,引出孔子的一番感叹。
(1)诗人在首联照应了诗题“早寒有怀”中的“早寒”二字。请简要赏析。(3分)

(2)这首诗的颈联和尾联运用手法不同,表达的思想感情亦有不同。任选一联, 从手法和表情达意方面加以赏析。(3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9.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共5分,每空1分)
(1)亦余心之所善兮, 。
(2) ,悠悠我心。但为君故, 。
(3) , 不如须臾之所学。
(4) , 何妨吟啸且徐行。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共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我是柏林人
柳 杰
他是个在波士顿出生的美国人。
他出身富有的世家,天资极高,虽然进大学以前很少得到老师的欢心,但很小的年纪就对自己的品质和将来有很好的判断。当对他有偏见的小学老师要去家里向他妈妈“汇报情况”时,他懂得先给妈妈“打预防针”。
他在哈佛大学接受高等教育。在那里,他成为一个勤奋好学的学生,屡有表达独立见解的文章在哈佛的校刊上发表。他的毕业论文《英国为何酣睡》,后来成书出版,成为1940年美国的畅销书。那年,他23岁。
他曾经发表过著名的演说,里面的话至今广为流传:“不要问你的国家能为你做什么,问一问你能为你的国家做什么。”是的,他才是有资格把这样的话说出来的人。当美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他靠走后门加入了美国海军,又想方设法加入了战斗部队,在所罗门群岛和日本海军的战斗中舍生忘死,救出了自己的多名部下。
1955年,身为参议员的他因为脊椎疾病入院接受手术治疗,险些丧命。他在病床上写了一本书:《勇敢者传略》。他说,有些人为了某种绝对的理想献身,是勇气的表现;而另外一些人则接受和解,以妥协代替战争,表现了另一种勇气。政治家为了大众的利益无视财阀和工会的愤怒需要勇气,而坚持这种勇气要冒被朋友非议甚至抛弃的危险。真正有勇气的政治家,面对朋友或选民的责难时,应当无所畏惧,毫不退缩。更多时候,他要经得起良心的考验。
这本书获得了美国人物传记的最高奖――普利策传记奖。更重要的是,他没有说一套做一套,最后他用自己的生命实践了他的原则。
他组建支援发展中国家的“和平队”,去不太发达的国家的中学从事教学工作,协助办卫生教育和做有关农业问题咨询的工作。
当他去敌对派的大本营达拉斯访问的时候,达拉斯的报纸用讣告的形式迎接他的造访。他的部下劝他不要去。他说,我们去达拉斯。
他的死,正好实践了他在《勇敢者传略》里归纳的政治家的道德信条:不计较个人得失,不顾阻碍、危险和压力而做他必须做的事。
他是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民选总统,他还是最擅长恭维妻子的美国总统。去法国访问的时候,他介绍自己是“陪杰奎琳(他的太太)来巴黎的那位男士”。
我在波士顿时,去参观他的纪念图书馆,途中和邻座的一个柏林来的德国小伙子闲谈。我问他为什么要看这个图书馆。他说是受爸爸的影响:“……那时候,我们西柏林人是自由世界的弃儿。我们都觉得,如果苏联人扑过来,没有人会为西柏林冒一次核大战的危险。我们真是灰心极了,我爸爸说的。这时候,他经过苏联控制的民主德国飞过来,用德语说:‘我是柏林人。’”
“‘你不知道我们有多崇拜他’,这句话我爸爸跟我说过无数次。”
在图书馆,我们正好看到那张他手写的用英语发音方式注音的“我是柏林人”的小纸条。那个德国小伙子弯着腰看了好长时间。
他是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
10.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当对肯尼迪有偏见的小学老师要去家里向他妈妈“汇报情况”时,肯尼迪懂 得先给妈妈“打预防针”,是为了防止妈妈受老师对他偏见的影响。文章以此
例来说明肯尼迪天资极高,小小年纪就有很好的判断力。
B.“他靠后门加入了美国海军,又想方设法加入了战斗部队”,这句话旨在说明
美国社会是一个有特权的不平等社会。
C.肯尼迪在去敌对派大本营达拉斯访问的时候,达拉斯的报纸用讣告的形式迎
接他的造访,他毫无畏惧,即使死亡也不能阻止他。
D.那个德国小伙子弯着腰看了“我是柏林人”的小纸条好长时间,表现了他对
肯尼迪的敬仰。
E.这是一篇评传性文章,从肯尼迪小时候写起,从日常生活小事上着笔,运用
了以小见大的手法,卒章显志,文尾点明了主旨。
11.文中体现了肯尼迪哪些性格特点?简要分析。(4分)
12.(1)肯尼迪说:“不要问你的国家能为你做什么,问一问你能为你的国家做什么。”
请简要概括肯尼迪为他的国家做了什么。(2分)
(2)“他说,有些人为了某种绝对的理想献身是勇气的表现;而另外一些人则接受
和解,以妥协代替战争,表现了另一种勇气。”这“另一种勇气”的具体表现
是什么?请简要概括。(3分)
13.文章开头说“他是个在波士顿出生的美国人”,而标题却是“我是柏林人”,作者
为什么要这样写?谈谈你的看法。(4分)

第Ⅱ卷(表达与运用,共64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14分)
1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中国航天立足于科技自主创新,亦步亦趋,紧跟世界发展潮流,取得了突
飞猛进的发展,已跻身深空探索的先进国家行列。
B.初春的校园,篝火晚会上,大家陶醉在这春意阑珊的氛围中,有的在唱着,
有的在跳着,欢乐围绕在每个人的身边。
C.美国财政部长近日表示,一个繁荣稳定、能够而且愿意在全球经济中发挥带
头作用的中国,与美国的利益休戚相关。
D.新一轮反腐风暴席卷天下,新一届政府不仅让“老虎”威风不在,而且让“苍蝇”也折翅扑地,坚决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1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发稿前,人们对我国“玉兔”号探月车在月球着陆方式的猜测众说纷纭,主
编拟采用探月工程的一位工程师的说法为准。
B.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要在高等教育规模持续增长的情况下,继续保持教育
质量的不断提高和发展,中国将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C.面对哈格尔和安倍两人的蛮横指责,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王冠中脱稿
予以坚决回击,猛轰美日的软肋,令全场震动,彰显了正义的力量。
D.发展没有终点,实践不会终结,因此思想解放也不会一劳永逸,难道我们能
否认这不是真理吗?
1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中国茶有红、绿、青、黄、白、黑六大类2000多种,外形千姿百态,香气各具特色,滋味风格迥异,效能各不相同。 。 ,它是茶叶品质的综合表现。 ,它是茶叶品质的综合反映。 。 。
①香气高、滋味醇、叶底匀、汤色清,是好茶;反之则劣
②所谓外形是指干茶的芽叶比例、有无锋苗以及老嫩、松紧、整碎、净杂、鲜暗等
的程度
③条索紧、嫩度好、峰苗多、色泽润,是好茶;反之则劣
④所谓内质是指香气的高低、纯杂、长短,滋味的浓淡、强弱、鲜纯、苦涩,叶底
的嫩度、色泽、净匀度,汤色的鲜活、明亮程度
⑤不管差别多大,选择茶叶的方法是相同的,都离不开看外形,品内质
A.②③④①⑤ B.⑤②④③①
C.②③④⑤① D.⑤②④①③
17.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5 分)
目前,看病难、看病贵已成了社会关注的热点。某媒体在网上就这一热点设计了下面两项调查,调查的问题及结果如下:
(1)您生病时有前往大医院就诊的打算吗?

有,马上去可能会去不打算去
24%29%47%

(2)影响您光顾大医院的主要因素是:

药品价格医院服务态度滥开检查项目,滥开药品办理手续是否方便
41%16%29%14%

请你结合以上两组数据的主要信息,写出结论,并据此提出一条合理建议。
结论(3分):
建议(2分):

五、作文(50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一句校园流行语是这样的:中学生有三怕――奥数、英文、周树人。
你对上述“三怕”或某一“怕”有何体验或思考?你对这些问题有何见解或认识?请结合你自身的学习经历,选择一个侧面或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诗歌除外),确定标题。

2014年全市高一年级教学质量检测语文答案与评分标准
1.B
解析:A“完全不一样”表述错误。C“宋明以来的儒学家认为”错,据原文第三段“宋明以来,道学家”,可知此为张冠李戴。其次,结合原文“宋明以来,道学家往往方巾葛袍,不苟言笑,透出一股僵腐之气,所谓‘道貌岸然’,指的就是这种形象”与本段结尾处“‘道貌岸然’,恰好是入学走向僵化的标签”,可知,道学家的“道貌岸然”和儒学的恭已是貌合神离。D“既超凡脱俗,又顺应了个性,与孔子‘因材施教’相吻合”,这一说法不正确,据原文第三段“表面上看,似乎是超凡脱俗的必然产物,事实上,它不仅扼杀了个性,而且,也从根本上与孔子的‘因材施教’的精神相违背”可知,此处是非颠倒。
B项,整合第二段“在儒学看来……被遮掩。”“也就是说如何才能保住个性且使之与集体意识保持一致呢?这就必须要持‘敬’”与第四段“敬时精神守持一处,或专注某物”这些信息可知,此项是正确的。
2.C
解析:“道学家的 ‘敬’是使人敬畏,这样就达到了修身养性、规范行为的目的”错,第三段的有关论述意在说明道学家的“道貌岸然”与儒学精神相背。
3.B
解析:“如果不理解 ‘恭敬’的意义,就会因为房间里没有人而生出轻慢之心和不好的念头,以致做出无礼的事情。”与原文不符,更不是作者的观点。
4.C
解析:A贰:有贰心。B鄙:把……当做边邑。D敝:损害
5.B
解析:B(动词,做/介词,被)
A(连词,表原因)C(副词,已经)D(助词,的)
6.C
解析:主客颠倒,原文是晋应许把焦、瑕二邑割让给秦。
7.(1)(您) 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焉、陪、厚、薄各1分,)
(2)晋国,有什么可以满足的呢?(宾语前置句翻译对1分,厌,1分)
(3)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决疑难问题的人。(学者、者……也、道、受各1分)
8.(1)木叶渐脱,北雁南飞,这是最具代表性的秋季景象,通过深秋的典型景物来点明季节,此外作者还以“北风”呼啸来渲染,自然使人感觉寒冷,这就点出了题目中的“早寒”。(“如何写出”一问,显明作答时要考虑所写意象及手法,木叶、北雁、北风三个意象各1分,不能结合诗句具体内容分析的酌情扣分)
(2) ①颈联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抒发了思乡之情。“乡泪客中尽”,实写自己的思乡之情;“归帆天际看”作者想象家人遥望天际的归舟,盼望自己的回家,一实一虚,尽显思乡之情。(正面落笔和对面落笔相结合,作者不仅从自己的角度写出了对家乡的思念,也从家乡亲人的角度写出了他们对自己的极度思念和迫切期盼。两种手法写出一点即可)
②尾联用典和烘托,表达了对前途的迷茫。“迷津欲有问”,借孔子与隐士间关于从政与隐居的冲突,表达了自己隐居与从政难以抉择的矛盾心理。“平海夕漫漫”,滔滔江水,与海相平,漫漫无边,加以天色阴暗,已至黄昏,这种景象,完全烘托出作者的迷茫心理。(“平海夕漫漫”答情景交融亦可。)
(手法、情感、赏析各1分,如果赏析尾联必须答出两种手法)
9.(1)虽九死其犹未悔 (2)青青子衿 沉吟至今
(3)吾尝终日而思矣 (4)莫听穿林打叶声
10.BE
解析:B“说明了美国社会是一个有特权的不平等社会”的说法不正确。“他靠走后门加入了美国海军,又想方设法加入了战斗部队”旨在说明肯尼迪为了自己的国家做了很多努力。
E “卒章显志”错。
11.①对自己的品质和将来有很好的判断;②勤奋好学;③有独立见解;④热爱祖国;⑤勇敢而信念坚定;⑥有绅士风度;⑦心怀世界和平。 (答出2点给1分,答出6点给3分,答出7点得4分)
12.(1)①考走后门加入海军为国效力。②加入战斗部队,舍生忘死,救出了自己的多名部下。(每点1分)
(2)①为了大众的利益无视财阀和工会的愤怒。②甘于冒着被朋友非议甚至抛弃的危险而有所坚持。③面对责难,无所畏惧,不退缩。④经得起良心的考验。(每点1分,答出3点即可)
13.①与开头的“他是在波士顿出生的美国人”构成“矛盾”,新颖别致,出人意料,激发阅读兴趣;②“我是柏林人”,集中而典型地反映了肯尼迪总统不顾阻碍、危险和压力而做他必须做的事的政治家特质;③“我是柏林人”是全文思想内容的升华,将人物为自己的国家奋斗的精神,上升到为世界和平而斗争的高度。(答出一点,得1分,答出两点得3分,答出三点,得4分)
14.D(席卷天下:形容力量强大,控制了全国。)
解析:A亦步亦趋:原意是说,你慢走我也慢走,你快走我也快走,你跑我也跑。比喻由于缺乏主张,或为了讨好,事事模仿或追随别人。褒贬不当。
B春意阑珊:阑珊,将尽,将衰。指春天就要过去了。不合句意。
C休戚相关:休,欢乐,吉庆;戚,悲哀,忧愁。忧喜、福祸彼此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对象误用。
15.C
解析:A”拟采用探月工程的一位工程师的说法为准”句式杂糅,应为“采用…说法”或“以……说法为准”。
B“质量的不断提高和发展”,并列短语中的“发展”与“质量”搭配不当。
D“难道我们能否认这不是真理吗?”多重否定导致表意不当,可删去最后一个“不”。
16.B (第⑤句的“差别”承接上文的“迥异”“各不相同”,总说选择茶叶的方法是看外形和评内质,接下按照从外形到内质的顺序分说:第②④句依次阐释外形和内质的内涵,第③①句依次从外形和内质方面说明好茶的标准。)
17.结论:生病时一部分人不去医院就诊与药品价格、医院滥开检查项目、滥开药品关系较大。(3分)
建议:医院要规范药品价格,提高服务质量,精简手续提高办事效率等。(2分) (建议与结论要有联系)
五、作文。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