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2014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测试卷(有答案)
详细内容
淄博市2014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测试卷(有答案)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第I卷选出答案后,必须用2B铅笔吧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涂黑。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2.第II卷请用黑色签字笔作答,如需改动,不能使用涂改液、修正带。
第I卷(共36分)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泥淖(nào) 粘贴(nián) 压轴戏(zhòu) 退避三舍(shè)
B.忖度(duó) 豢养(quàn) 捋虎须(luō) 鲜为人知(xiǎn)
C.场院(chán?)臧否(pǐ) 发疟子(yuè) 瞠目结舌(chēn?)
D.眼睑(jiǎn)凄怆(chuàn?)扎小辫(zā) 并行不悖(bèi)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设立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是为了牢记历史,尤其是残痛的教训,鼓舞人民奋发图强,励精图治,防止再次遭到军国主义野心家的蹂躏。
B.中国的文化产业要在国际上与发达国家分庭抗礼,就必须在产业集聚和集约建设上有所作为,推进大集团战略调整。
C.书籍正在杂志化,杂志正在书籍化,报纸正在网络化,门户网站正在报纸化,以上等等,均在展示不同媒体正在朝着熔合的方向发展。
D.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伴生物,各种影相资料令人应接不暇,日益凸显其优势和价值,即直观性、“写实性”和“第一手性”。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互联网大肆“入侵”教育领域已是人所共知的事实,仅从近年来在线教育在创业热点中所占比重就可见一斑。
B.如果修宪不成功,安倍可能利用钓鱼岛问题制造进一步冲突、分歧,或者军事上的挑动,以影响、左右日本舆论,最终达到修宪目的。
C.在城镇上学难,上大一点城市的学校更难,上知名的学校就难上加难,这种状况阻止了农民及其子女进城的脚步,使他们心有余悸。
D.他同看护水库的邓老头儿及郊区的一些农民都交上了朋友,他们凑在一起的时候,总是谈笑自若,好像有说不完的话。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近日,大范围雾霾再次笼罩我国北方一些地区,记者调查发现,十面“霾”伏下,体育活动开不开展,怎么开展,学生、家长和学校都很困惑。
B.《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在多处提出,政府及其部门要树立服务意识,改进管理方式。
C.一段时间以来,有的干部深入基层蹲点调研,真实掌握第一手资料,有的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获得了与坐办公室完全不一样的体验,有的询问群众的急难之事,给出时限做出承诺。
D.1980年10月25日,《人民日报》刊登了题为《改革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单一化的状况》的文章,开宗明义提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要求对高等教育的结构进行必要的改革。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当前在中国周边出现的一些事态,有不少缘起于某些政治势力试图通过制造麻烦“阻击”中国加速发展的原因。
B.通过人工增雨措施,素有“中华水塔”之称的三江源地区今年共增加降水近43亿立方米。
C.同位素核源应用的成功,决定着嫦娥三号着陆器和月球车能否平安度过“广寒宫”低达零下180摄氏度的寒夜。
D.为了经受南极内陆气候的考验,泰山站的工作人员在彩涂板上涂上一层氟碳层,被称为南极建筑中最好的“防晒霜”。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从李煜词看古典诗词的精神世界
李工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中,以“礼”为核心的专制主义文化曾经造成了中国人缺少个性、没有主体意识的仆从心态,从而在皇权专制社会里,不得不在话语中掩藏自己的真实思想。唯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他们的思想感情和精神诉求才得到了真实的表达。
历史的本来面貌很难在官方的史书中得到客观地再现,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才有现代史学家陈寅恪“以诗证史”的独辟蹊径的创见。有人指出,唯读古典诗词才能窥见中国古代文人的内心世界,才能领略中国历史社会的真实风貌。古典诗词的这种精神世界,赋予了它们文学之外的又一层意义。
在“成者王侯败者寇”的传统观念中,李煜仅是个不足挂齿的亡国之君。不读他的词,你只能知道他是南唐后主,是一位治国乏才软弱无能的小皇帝。你不会想到,他原来是位杰出的词林大家,他流传下来的为数不多的词作,千百年来广为流传,脍炙人口。在人类可见的将来,只要人类的苦难没有历尽,相信李煜的词仍然拥有广泛的读者,因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是一种让人愁不起来的愁,一种超越自我、忧患人类的愁,一种将自身的情感和思绪融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才有的愁。这样的愁透着“阅尽人间春色”的凛然大气,直逼人的心灵深处。这样的愁,源自人间永恒的苦难,不仅像江水东流一样无奈,也像江水东流一样恒久。愁这种情绪是一种主动意识,是一种客观的反映,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鲁迅笔下的那些神情麻木、眼光呆滞的“庸众”是不会愁的。李煜的愁,是对人生悲苦的提炼,是洞察人世炎凉的智慧,是探究人类无尽苦难的思索。愁是李煜艺术创作的一条精神主线,是其绝大多数词中的思想感情的本质。这一点,是李煜的词之所以具有永久艺术魅力的根本原因。伟大的作品往往源于崇高的苦难意识。为什么李煜的这首词,特别是词中的这一名句,千百年来在一代又一代人中传诵不衰?大概不是出自对一个亡国之君的怜悯吧?
中国古典诗词所蕴含的极其丰富的内容,是一座博大无尽的宝藏矿山,是“精神成人”“人文培养”中最理想的精神源头,从那里会汩汩流出滋润心田的泉水。特别是对青少年的心灵净化和精神提升,会产生巨大的潜移默化作用。西谚云:喜欢音乐的孩子不会犯罪。在我们这个文明悠久的东方大国里,喜欢古典诗词的人,不会乏味得面目可憎。相信人们通过对中国古典诗词的认真阅读,将会发现一个中国古典诗词才有的美的世界、情的长河,会在古典诗词的熏陶和启发中,营造出自己的精神家园。
(节选自《书屋》,有删改)
6.下列各项中,对“古典诗词的精神世界”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与官方的史书相比,古典诗词能够更为真实地表达出诗人的思想感情与精神诉求。
B.我们从古典诗词中可以窥见中国古代文人的内心世界,领略中国历史的真实风貌。
C.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作品源于崇高的苦难意识,因此在一代又一代人中传诵不衰。
D.中国古典诗词所蕴含的丰富内容,对青少年的心灵净化与精神提升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7.下列各项中,与刘再复对李煜词的理解不一致的一项是 ( )
A.李煜词展示了一位治国乏才、软弱无能的亡国之君的痛苦,形成了永恒的艺术魅力。
B.李煜词所抒写的愁将自身的情感和思绪融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直逼人的心灵深处。
C.李煜的人生经历了从天堂到地狱般的巨大落差,其词有着超越自我的悲天悯人情怀。
D.李煜词的愁是对人生悲苦的提炼,是洞察人世炎凉的智慧,是探究人类无尽苦难的思索。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在以“礼”为核心的专制主义文化的压制下,中国人缺少个性,不敢在话语中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
B.现代史学家陈寅恪独辟蹊径,提出“以诗证史”的观点,主张从诗歌中窥视古代文人真实的内心世界。
C.在作者眼中,李煜词中展现的愁和鲁迅笔下的那些神情麻木、眼光呆滞的 “庸众”的愁不可相提并论。
D.喜欢并认真阅读古典诗词的人,会得到古典诗词的熏陶与启发,去营造自己的精神家园,不会乏味得面目可憎。
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袁术字公路,绍之从弟也。以侠气闻。举孝廉,除郎中,历职内外,后为折冲校尉、虎贲中郎将。董卓之将废帝,以术为后将军;术亦畏卓之祸,出奔南阳。会长沙太守孙坚杀南阳太守张咨,术得据其郡。南阳户口数百万,而术奢淫肆欲,征敛无度,百姓苦之。既与绍有隙,又与刘表不平而北连公孙瓒;绍与瓒不和而南连刘表。其兄弟携贰,舍近交远如此。引军入陈留。太祖与绍合击,大破术军。术以馀从奔九江,杀扬州刺史陈温,领其州。以张勋、桥蕤等为大将军。李?入长安,欲结术为援,以术为左将军,封阳翟侯。
时沛相下邳陈?,故太尉球弟子也。术与?俱公族子孙,少共交游,书与?曰:“昔秦失其政,天下群雄争而取之,兼智勇者卒受其归。今世事纷扰,复有瓦解之势矣,诚英?①有为之时也。与足下旧交,岂肯左右之乎?若集大事,子实为吾心膂。”?中子应时在下邳,术并胁质应,图必致?。?答书曰:“昔秦末世,肆暴恣情,虐流天下,毒被生民,下不堪命,故遂土崩。今虽季世,未有亡秦苛暴之乱也。曹将军神武应期,兴复典刑,将拨平凶慝②,清定海内,信有征矣。以为足下当戮力同心,匡翼汉室,而阴谋不轨,以身试祸,岂不痛哉!若迷而知反,尚可以免。吾备旧知,故陈至情,虽逆于耳,骨肉之惠也。欲吾营私阿附,有犯死不能也。”
兴平二年冬,天子败于曹阳。术会群下谓曰:“今刘氏微弱,海内鼎沸。吾家四世公辅,百姓所归,欲应天顺民,于诸君意如何?”众莫敢对。主簿阎象进曰:“昔周自后稷至于文王,积德累功,三分天下有其二,犹服事殷。明公虽奕世克昌,未若有周之盛,汉室虽微,未若殷纣之暴也。”术嘿然不悦。用河内张炯之符命,遂僭号。以九江太守为淮南尹。置公卿,祠南北郊。荒侈滋甚,后宫数百皆服绮垮,馀粱肉,而士卒冻馁,江淮间空尽,人民相食。术前为吕布所破,后为太祖所败,奔其部曲雷薄、陈兰于?山,复为所拒,忧惧不知所出。将归帝号于绍,欲至青州从袁谭,发病道死。
(选自《三国志》,有删节)
[注] ①?(yì):有才能的人。②慝(tè):邪恶。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会长沙太守孙坚杀南阳太守张咨 会:恰巧
B.百姓苦之 苦:以……为苦
C.兼智勇者卒受其归 卒:士兵
D.信有征矣 征:预兆,迹象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天下群雄争而取之 吾尝?而望矣
B.杀扬州刺史陈温,领其州 其可怪也欤
C.以身试祸,岂不痛哉 洎牧以谗诛
D.将归帝号于绍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袁术失败原因的一组是( )
①术亦畏卓之祸,出奔南阳②其兄弟携贰,舍近交远如此
③术并胁质应,图必致?④用河内张炯之符命,遂僭号
⑤后宫数百皆服绮垮⑥欲至青州从袁谭
A.①⑤⑥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②③⑥
1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虽然袁绍曾与曹操联合攻打袁术,但袁术仍对袁绍心存幻想,在走投无路时,打算投奔袁绍的儿子袁谭。
B.陈?是袁术年轻时交游的朋友,袁术希望他来帮助自己;陈?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拒绝了袁术的请求。
C.袁术大会群臣,说出称帝的想法。阎象认为他称帝的时机还不成熟,劝他不可急躁,过一段时间再说。
D.袁术在生活上奢侈无度,在政治上缺乏眼光,最后落得众叛亲离,连自己的部下都拒绝接纳他。
第Ⅱ卷(共114分)
四、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昔秦末世,肆暴恣情,虐流天下,毒被生民,下不堪命,故遂土崩。(5分)
(2)今刘氏微弱,海内鼎沸。吾家四世公辅,百姓所归,欲应天顺民,于诸君意如何?(5分)
1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1)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4分)
(2)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的看法是什么?请说明理由。(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小题)(6分)
(1) ,大礼不辞小让。 (司马迁《鸿门宴》)
(2) ,幽咽泉流冰下难。 (白居易《琵琶行》)
(3)舞幽壑之潜蛟, 。 (苏轼《赤壁赋》)
(4)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 (杜牧《阿房宫赋》)(5)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
(6)人生如梦, 。
五、语言运用(12分)
16.仿照下面例句,续写一句话。(4分)
例句:兰因春而存在,而春也因有了兰的幽美,才多了些温煦,少了些清寒。
仿写:
17.将下面的句子改写成四个短句,可适当增减词语,但不得改变句子原意。(4分)
中国人民银行三年来首次下调自2010年1月以来为了抑制物价过快上涨已经连续12次上调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18.指出下面文字中的四处语病,先写出有语病句子的序号,然后加以修改。(4分)
①10月16日,上海世博会单日入园观博客流达到103.27万人次,创造了160年世博史上最高单日客流。②对于单日出现的百万客流,世博会组织方已提前建立了相应预案,做好了相应的安排。③有关方面综合世博会客流规律以及团队预约等因素,预计10月23日园区客流将再次超过70万左右人次。④世博会组织者提醒广大游客错峰参观,年老体弱者量力而行。⑤组织者希望游客能安排合理参观时间,尽量避开周末大客流。序号 修改
序号 修改
序号 修改
序号 修改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8分)
日月行色 杨闻宇
我们村西有一条河,流水清澈,平平的河滩廓大宽展,自远处眺望,浅亮亮的河水仿佛是铺晾在沙滩上的一派银箔,轻轻闪烁。
农村兴订婚,“订”者“定”也,仪式既简单又庄重。记得订了婚的第二天,她随我涉水过河以后,有意地、稍稍拉开些距离,不即不离,不紧不慢地行走在匀净细软的沙滩上。夕阳衔山,晚烟萦树,河那边农家矮矮的房屋半掩在烟霭里,上下远近静极了
她不上二十岁,刚刚撞破乡下小女儿的“壳”儿,正要步入农家姑娘的行列。我斗胆拧过头去,想仔细瞧瞧她。她那儿仿佛早就防我呢,倏地摆过脸去,避开了我,故意注视那落日。顺着她的眼光瞄过去,西方天际遥远的地平线上起伏着矮矮的黛青色的山峦,那就地绵延着的黛青色与她那披下的洁亮浓密的乌发是同一个色调。半边脸颊红红的,与衔山半隐的落日遥相映衬,如火的晚霞从侧面铺张开来,勾画出秀婉窈窕的一尊倩影。
她没有回头,却轻轻放过一句话来:“村里那么多赢人、出众的女子,你咋就……”
“村里人说你聪敏、灵性。”我回答。
“谁说的?”
“老人都这样说。老人经的事稠,我信老人的话。”
她顺下睫毛,不吭声了。我反问了一声:“你……你对我的印象呢?”
滩上晚风习习,清畅、爽凉。她翘起指尖掠掠被晚风扰散了的鬓角,不打算回答。这怎么成!你能问我,我就问不得你么?我暗暗用目光逼住她。她见躲不过去,微微咬咬唇儿,有点不怀好意地瞟了我一眼:“你一定要我说,不说不行吗?”
我郑重地点点头。
“你是个鳖熊!”声不高,字咬得很重。
鳖者,水底烂泥里的硬壳软体爬行运动;熊者,天下蠢笨无二的“黑瞎子”。在我们那个地方,这是个恶狠狠的、咬牙切齿的比喻。
“谁说的?这是谁说的?”我止住脚步,脚底猛地腾起一股无名火,屏住呼吸,胸脯一起一伏。
她那细密的牙儿咬住唇儿,眯缝起细长的眸子,平静地、神秘地斜睨住我:“也是村里老人说的!”说这话时,眼波活似乌油油一眨闪电,那一瞬间,致使她的全身在收束将尽的晚霞里显得益发俏丽、撩人。我“咕咚”咽下一口唾沫,像是咽下了一砣秤锤。
“这么说,你……你信那些老不死的嚼舌头了?!”
她垂低头,没有了任何声息。伸出一只脚在软沙上划过来划过去,划过去又划过来,金黄色的细沙净净亮亮的,宛若凝结在地的晚霞,纯洁无比。
“有话早说,回头还来得及。往后再后悔就迟啦。”我正告她,催她重新表态。订婚仅仅是个形式,这“订婚”与“结婚”之间,才横亘着爱河里真正的关口。
她抬起美丽的细长的眼睛,瞅了瞅东方那刚刚托起新月而呈现暗紫色的山垭,脚趾依然下意识地划着弧圈,划着划着,长长地舒一口气:“唉!老人还说来:灵性人是鳖熊的奴!”
19.本文开头两段的场景描写有哪些特点和作用?(3分)
20.本文在构思上具有先抑后扬的特点,请作具体说明,并分析其作用。(4分)
21.本文的人物语言有哪些特色?请分别举例分析。(3分)
22.简要概括本文女主人公的形象特点与文章主旨。(4分)
席慕蓉
乐观是一种生活态度,请积累以“乐观”为主题的三则材料,积累在下面的空白处。
参考答案
4.A(B(2010-2020年)应放在书名号内。C“资料”“体验”后都应该用分号。D“改革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单一化的状况”的书名号应改为引号)
5.B ( A句式杂糅,去掉“的原因”。C不合逻辑,应改为“同位素核源应用的成功与否”。D“被”前缺主语,应加上“这种氟碳层”)
6.C(文本第4段中写到“伟大的作品往往源于崇高的苦难意识”,C项中“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作品源于崇高的苦难意识”,表述扩大了范围,绝对化了。)
7.A(文本第3段中刘再复认为,李煜的词“与《红楼梦》都不是国家关怀,是天下关怀,是普世关怀”,而A项“李煜词展示了一位治国乏才、软弱无能的亡国之君的痛苦”,不合其理解。)
8.D(A项的表述漏掉了文本第1段中“以‘礼’为核心的专制主义文化曾经造成了中国人缺少个性”中的“曾经”二字,范围扩大化了:B项中“主张从诗歌中窥视古代文人真实的内心世界”,不是陈寅恪的观点,而是“有人指出”(第2段),张冠李戴。C项说两者的愁不可相提并论,而文本第4段中说“鲁迅笔下的那些神情麻木、眼光呆滞的‘庸众’是不会愁的节,不合文意。)
9.C(卒:终于)
10.A (A连词,表修饰。B第三人称代词,他的;句中语气词。C介词,用;介词,因为。D介词,可译作“给”;介词,在)
11.C (①是为了避祸而逃③是为了笼络人才的做法⑥是失败之后的行为)
12.C(阎象没有劝袁术过一段时间称帝的意思)
13.(1)过去秦朝末世,皇帝肆意残暴,为所欲为,虐政遍布天下,老百姓遭受痛苦,不堪忍受,所以才土崩瓦解。(5分)
(2)如今刘氏微弱,天下动荡不安。我家四代都是公卿宰辅,百姓归心,我想顺应天命民心(称帝),各位的意见怎么样?(5分)
14、(1)第二联中的“片云”在空中飘荡,就像自己漂泊他乡;“孤月”既为实景,也有喻义,在漫漫长夜中,月亮和“我”都是如此的孤独;第三联用“落日”这一即将西沉的意象,比喻自己黄昏暮年;“秋风”则是眼前实景,为萧瑟的意象,体现了作者此时滞留他乡的凄凉心境,与上句之“落日”喻象相对,虚实结合。两联情景交融,塑造出一种天高道远、孤月独照的冷清意境。(意象解析2分,意境概括2分)
(2)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从“落日心犹壮”中可以看出作者虽然已届暮年,仍然壮心不已;“病欲苏”“存老马”可以看出诗人不怕病,不服老,希望为国效力的自强不息的精神。
也可以回答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因为诗中写到“思归客”“片云”“孤月”“落日”等,诗人用了一系列萧瑟的意象,表达了自己漂泊他乡的孤独沧桑之感;“腐儒”“存老马”可见诗人已如老马一般处于人生暮年,却依然是一介腐儒报国无门,满腹怨愤之情。
(本题为开放型试题,表面上是两种相异的情感,实际本身并无矛盾,强调的角度重点不同,本身是统一的,抒发了诗人怀才见弃的不平之气和报国思用的慷慨之情,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15、(任选三个小题,每空1分,共6分)
(1)大行不顾细谨 必浚其泉源 (2)间关莺语花底滑 暮霭沉沉楚天阔
(3)艰难苦恨繁霜鬓 泣孤舟之嫠妇 (4)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赢得仓皇北顾
16、参考答案:(任选其一即可) 荷因夏而存在,而夏也因有了荷的淡雅,才多了些凉爽,少了些燥热;
菊因秋而存在,而秋也因有了菊的冷艳,才多了些成熟,少了些青涩;
梅因冬而存在,而冬也因有了梅的坚韧,才多了些静谧,少了些喧嚣。
17、①中国人民银行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②这是央行三年来首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③2010年1月以来,央行连续12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④央行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为了抑制物价过快上涨。(评分标准:每句1分,语句不连贯,酌情扣分。)
18、①成分残缺,“创造了160年……客流”应改为“创造了160年世博史上最高单日客流的记录”。 ②搭配不当,“建立”应改为“设计”或“制订”。
③重复赘余,去掉“左右”。⑤语序不当,“游客……时间”应改为“游客能合理安排参观时间”。
19.①选择的是一个日落黄昏、清清河畔的特定场景,突出了场景的宁静与和谐,具有诗情画意的意境美。②场景描写与人物描写融合在一起,人与景互为映衬,相得益彰。③景中融情,场景描写融入了“我”和“她”约会时的喜悦之情。
20⑴女主人公的两次回答最能体现先抑后扬的特点:前面“你是个鳖熊”激起“我”的“无名火”;结尾“灵性人是鳖熊的奴”表明真心,让“我”突生欣喜之情。⑵①突出了人物的可爱性格(灵性),加强了女主人公表达情感的效果;②前后对照,造成悬念,形成曲折,增加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