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兵团农二师2014高一语文下期末试题(有答案)
详细内容
新疆兵团农二师2014高一语文下期末试题(有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
A.你有没有注意过盲人的表情?在车水马龙的通衢(qú)广道,在危机四伏的大千世界,盲人的脸安祥而宁静。紧蹙眉头的,往往是那些明眼人。
B.那从不碎裂的在幽暗星光下巨大而模糊的山岚,亘(gèng)古不变地伫立着,它们感到黑暗是如此的冰冷、沉重、深厚,像盘踞着的鬼魅。
C.拜谒(yè)那些高贵的灵魂,我们会感受到心灵的震撼:自身饱尝苦难,却能悲天悯人;自身弱不禁风,却能振臂高呼;面对强权压制,却能岿然不动。
D.相信吗?你的心灵一定会开花。也许是灿然的一大片,也许只是孤零零的一朵;也许开得很长,长开不败;也许只是昙(tán)花一现,稍纵即失。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A.按照中国医学传统理论,在正常情况下,风是自然界“六气”之一(风、寒、暑、湿、燥、火)。在异常情况下,风又是一种致病的因素。
B.我不知道他们到底称赞我什么?是文章写得好,还是勇气可嘉?抑或根本就不是称赞,只是对于失败者的无可奈何的安慰。
C.当竞赛裁判组负责人宣布:今天的演讲比赛蓝队获胜时,比赛大厅里响起了长时间的热烈的掌声。
D.与此同时,正如蓝皮书所指出的,解决“蚁族”问题应着力缩小二、三线城市的差距,对二、三线城市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以真正实现大学生的有效分流。
3、下列戏剧术语分类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外(外末) ②端正好 ③云 ④正宫 ⑤滚绣球 ⑥一煞
⑦唱 ⑧正旦 ⑨科(介) ⑩倘秀才 ⑾花脸 ⑿耍孩儿 ⒀鲍老儿
⒁卜儿 ⒂快活三 ⒃净 ⒄白
A、角色名①⑧⑾⒁⒃ B、角色表演指示 ③⑦⑨⒄
C、宫调名②④ D、曲牌名⑤⑥⑩⑿⒀⒂
4、在课文里,作者写周朴园见到鲁侍萍后,一连发出许多问话,下面是摘选的五个问句,根据剧情发展,正确的顺序是( )
①(忽然立起)你是谁?②(抬起头来)你姓什么?③你――你贵姓?④谁指使你来的?⑤(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A ①③④②⑤ B ③④①②⑤
C ①③⑤④② D ③①②⑤④
5、选出下面对诗句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 )
A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B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C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D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6、下列句子中不属于倒置语序的一项是( )
A.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B.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C.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D.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7、对下列句子使用典故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慨叹江山依旧,当年“坐断东南战未休”的孙仲谋,已无处寻觅了)
B.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赞扬当年刘裕北伐的英雄气概)
C.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自比廉颇,功绩显赫,壮心不已)
D.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借刘义隆不作充分准备,仓促北伐遭致失败,警告韩?胄不要急于事功)
8、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国演义》中,活画了蒋干这个不学无术、胸无城府的腐儒形象。
B.金融危机发生了,美国解决危机的方式是继续发行更多的国债,用引发危机的方式来治理危机,无疑是饮鸩止渴。
C.各部门都要有全局观念,那种目无全牛而忽视整体利益的做法是不对的。
D.奥运火炬在西安传递时,热情的西安市民纷纷到火炬传递的大街上去观看,很多居民小区都十室九空了。
9、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一家心理卫生研究所对使用手机的人群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50%以上的人有“手机依赖症”,总在期待自己能收到最新信息。
B.步入天目湖山水园景区,游客们在世外桃源般的乡村田园,领略完全不同的江南乡土风情和特色民居建筑。
C.《中国达人秀》这类“零门槛”的选秀节目,让拥有才华和梦想的任何一个普通人,都可以展示天赋和潜能,也让我们懂得平凡人成就自我的关键在于是否相信梦想,相信奇迹。
D.在公共图书馆资源不足的情况下,互联网
等新兴媒体成为公众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成为数字图书馆的传输途径和服务渠道。
10、依次填人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从各地的实践来看,无论财产公示到哪种层次,缺的都是公开透明的诚意和 的决心。
(2)尽管有的地方“政绩工程”看起来规模庞大,但是由于脱离现实,财力不堪重负,弄得劳命伤财,群众____没有受益,____加重了负担。
(3)英国驻华使馆昨天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重申了唐宁街此前发出的信息――卡梅伦期待年底前访华。英国媒体对此的评论是,今日中国已非10年前那个西方能随意 __的中国。
A.破釜沉舟 不但 而且 指责
B.孤注一掷 不仅 反而 指摘
C.破釜沉舟 不仅 反而 指摘
D.孤注一掷 不但 而且 指责
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3题(10分)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玑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范晔《张衡传》
11、 与“大将军邓骘奇其才”中“奇”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
A.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 B.吾得兄事之
C.且庸人尚羞之 D.宁许以负秦曲
12、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遂通五经,贯六艺”中“五经”是指:诗、书、礼、易、左传;“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B.《两都赋》的作者是张衡,《二京赋》的作者是班固。二都与两京都指长安和洛阳。
C.“拜、迁、转、徙”都是指调动官职。
D.《后汉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被称为“四史”。
1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
(1)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3分)
译文
(2)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3分)
译文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4―17题(12分)
郑当时者,字庄,陈人也。其先郑君尝为项籍将,籍死,已而属汉。高祖令诸故项籍臣名籍,郑君独不奉诏。诏尽拜名籍者为大夫,而逐郑君。
郑庄以任侠自喜,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孝景时,为太子舍人。每五日洗沐①,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庄好黄老之言,其慕长者,如恐不见。年小官薄,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天下有名之士也。武帝立,庄稍迁为鲁中尉、济南太守、江都相,至九卿为右内史。以武安侯、魏其时议,贬秩为詹事,迁为大农令。
庄为太史,诫门下:“客至,无贵贱,无留门者。”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庄廉,又不治其产业,仰奉赐以给诸公。然其馈遗人,不过算②器食。每朝,候上之间说,未尝不言天下之长者。其推毂③士及官属丞史,诚有味其言之也,常引以为贤于己。未尝名吏,与官属言,若恐伤之。闻人之善言,进之上,唯恐后。山东士诸公以此翕然称郑庄。
郑庄使视决河,自请治行五日。上曰:“吾闻‘郑庄行,千里不赍粮',请治行者何也?”然郑庄在朝,常趋和承意,不敢甚引当否。及晚节,汉征匈奴,招四夷,天下费多,财用益匮。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人④,多逋负⑤。司马安为淮阳太守,发其事,庄以此陷罪,赎为庶人。顷之,守长史。上以为老,以庄为汝南太守。数岁,以官卒。卒后家无余赀财。
《史记》一二○卷
注:①洗沐:官员休假 ②算:竹器 ③推毂:推荐 ④僦人:这里指承揽运输的人
⑤逋负:拖欠款项
14、下列各句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高祖令诸故项籍臣名籍 名:称呼……的名字
B.存诸故人,请谢宾客 存:问候
C.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 行:辈,辈份
D.庄稍迁为鲁中尉、济南太守 稍:稍微,略微
15、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都能反映郑庄清廉节俭的一组是( ) (2分)
①存诸故人,请谢宾客
②又不治其产业,仰奉赐以给诸公
③然其馈遗人,不过算器食
④候上之间说,未尝不言天下之长者
⑤郑庄行,千里不赍粮
⑥卒后家无余赀财
A.①④⑤ B.①③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A.郑庄的先祖曾因不奉诏而被逐,郑庄也以行侠仗义为自豪,因解救张羽而闻名,虽然年小官薄,却能结交天下名士。
B.郑庄为人谦和平易,从不摆架子。他交游十分广泛,连皇帝都有所耳闻。
C.郑庄在朝廷上,常常揣测迎合皇帝的意思,不敢明确地决断是非。但一有机会,也总向皇帝荐上士人及下属好的言论。
D.郑庄在任用官吏的问题上,与司马安意见不合,后来司马安乘隙诬陷,使他一度丢了官职。
17、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1)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
译文:
年小官薄,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天下有名之士也
译文:
诗歌鉴赏(共16分)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8―19题 (8分)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英雄泪!
18、“遥岑”三句是写山,采用了什么手法?“愁”“恨”缘何而发?(5分)
19、用典是诗词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手法,诗人常借它曲折达意。这首词下阕中“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化用桓温北伐的典故有什么深意?(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唐诗,完成20―21题。(8分)
送沈子福之江东 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①荡桨向临圻②。
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注]①罟师:这里指船夫。②临圻:今江苏省南京市东北。
20、这首诗的体裁是什么?王维与哪位诗人并称为盛唐山水田园诗人的代表诗人?(2分)
21、王维的诗语言生动凝练,描写细致传神,意境清幽淡远,被苏轼誉为“诗中有画”。前人评论这首诗的三、四句说:“工于比喻,善于言情。”你同意吗?试结合全诗赏析。(6分)
名句默写(8分)
22、请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柳永在《雨霖铃》中,借“月”写别情的句子是 ,而苏轼在《赤壁怀古》中借“月”抒胸中万千感慨的句子是 , 。
(2)苏轼的《定风波》中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的是: , , 。
(3)李清照在《醉花阴》中表现相思之苦的句子是: , ,人比黄花瘦。
五、现代文阅读(共16分)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文后问题。(9分)
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
鲁迅《拿来主义》
23.文中的“大宅子”指代____________,这里用的是__________论证方法,批判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24.“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这一句在文中的意义是 (2分)
25.根据课文观点,写出下列词语所指代的内容。(3分)
孱头:
昏蛋:
废物:
(二)阅读《秦王李世民》(节选),回答问题。(7分)
下面是大型历史剧《秦王李世民》中的一个片断。李建成、李元吉、李世民、李元庆是四兄弟,他们辅佐父亲李渊取得了天下,其中以李世民功劳最大。已定为王位继承人的长子李建成一心想除去登基的隐患李世民。这样四兄弟为争权势形成了两派。以下节选就是表现李建成借为李元吉出征饯行的名义,欲加害李世民而引发的一场斗争。席间李建成提议各人均作一首以古代英雄为内容的小诗为酒令,于是出现了以下情节。
李元庆 (掷笔大叫)成也!
李世民 念来!
李元庆 《卢城怀古》!――汉家名将李广,曾驻守古北平卢城,匈奴称其“飞将军”,数年不敢入侵,李将军功高威重如此,朝廷却无意封侯,反逼他自杀身亡。(诵) “纵马狼山外,弯弓瀚海间,泉台饮恨去,血溅九重天!”
李建成 (强笑)元庆不愧少年英雄,血气方刚,壮士豪情,溢满字里行间。
李元庆 (冷漠)大哥很懂诗情。
李元吉 小弟也很有诗才(与李元庆灼灼相视)。
李建成 (忍耐不住)孤也得一首!
李世民 (一笑)世民从小爱听大哥吟诗。
李建成 《淮阴怀古》!
李元吉 淮阴?此系何物?
李元庆 (放声大笑)二哥,此非物品,而是地名,汉家名将韩信封侯的地方。
李建成 不错!此人助汉高祖夺得天下,竟想自立为王,利令智昏,叛逆谋乱,终在长乐宫中一命归天!
李世民 大哥此诗用意颇深……
李建成 (诵)
“狂徒淮阴客,自诩天下雄,一曲黄粱梦,呜呼长乐宫!”
李世民 (凛然地)《孟津怀古》!
众 人 孟津?
李世民 当年周武王在此会集八百诸侯讨伐暴虐无道的商纣王!(诵)
“云涌九州动,龙飞四海惊!武王除暴虐,万众庆升平!”
李建成 (突然大笑)三弟之诗,风云纵横,气象豪阔,经夺魁首!为兄当举杯祝贺!
李元吉 (急应)举酒!举酒!
26、利用直观情境,构成语言的特殊表达效果,是戏剧语言的一大特点。选段中三首怀古诗,均有言外之意,试结合中心矛盾指出《淮阴怀古》诗的内在含意。(不超过30字)(3分)
27、李世民咏《孟津怀古》后,李建成“突然大笑”,又“为兄当举酒祝贺”。对李建成这一言行举止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A.说明李建成喜怒无常,性格怪异乖张。
B.说明李建成随机应变,机敏过人。
C.说明李建成明白李世民有所准备而决定不再谋害弟弟。
D.说明李建成有心计,擅长权变之术。
E.说明李建成明白李世民有防范而临时改变计划,放弃这次计划。
六、语言运用(共8分)
28、在下面材料中提取有用信息,给“肥皂剧”下一个定义,不超过 50个字。(4分)
肥皂剧是从英语传至中文的外来词,本来是适应家庭妇女一边做家务、一边心不在焉地收看的?里?唆讲述家长里短的长篇连续剧。因最初常在播放过程中插播肥皂等生活用品广告,故称“肥皂剧”。一度时期非常流行的韩剧就是典型的肥皂剧。严格说来,肥皂剧在我国的电视媒体市场还是个空缺。尽管国内许多情景剧的姿态和形式都酷似肥皂剧, 但是多数都因为没有像西方肥皂剧那样饶有女权主义的深刻意义,以致失去了大批的女性观众。当然,这与东西方文化和欣赏水平的差异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但是,当国内的观众与电视剧制作人都沉迷于大量的公安题材和古装连续剧的时候,是否应该找到女性观众的市场与卖点呢?
29、阅读下面的漫画,按要求答题。(4分)
用一句话说明漫画给你的启示。要求:不超过25个字。
七、写作(60分)
30、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姹紫嫣红”是花的色彩,“芬芒馥郁”是花的味道。花儿为什么这么美?植物学家告诉我们,如果花不能红,不能紫,也不能黄,灰灰的,没有香味,它早就已经被淘汰了;它是通过上亿年的植物学上的竞争,最后才形成这个美的存在。这样看来,“姹紫嫣红”“芬芳馥郁”的背后,隐藏着生命繁衍与壮大的竞争力。
请结合文意,以“竞争力”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见解。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A对/长亭晚;B年年/知/为谁生? D更/与何人/说!
【答案】C 本题考查诗词中的语序颠倒,涉及到学生对句子含义的理解。A、应笑我多情;B无觅英雄;D犹记望中
文言文阅读
11 C.
12 D.
13、(1)永元年间,被推举为孝廉,却不应荐,屡次被公府征召,都没有就任。
(2)(张衡)在河间相位上任职三年,给朝廷上书,请求辞职回家,朝廷任命他为尚书。(加粗的是得分点)
14.D(稍,应该是“渐渐地”)
15.C(①是说他好交友 ④是说他为国荐贤 ⑤是说明他交游广泛)
16.D(“意见不合”和“乘隙诬陷”,在文中无根据。)
17、(1)他执行主人敬待客人的礼节,凭自己尊贵的身份谦恭地对待客人。
(2)虽然年纪轻轻,官品低微,然而他来往的知心好友,都是他祖父一辈的,在全国很有名气的人。
四、名句默写
1、杨柳岸晓风残月。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2、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3、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参考译文:
郑当时,字庄,陈郡人。他的祖先郑君曾经为项籍的属将;项籍兵败而死,不久天下便归属了汉。汉高祖刘邦命令那些原项籍的部下直呼项籍的名字。唯独郑君不肯接受诏令。刘邦下诏把直呼项籍名字的人全部任命为大夫,而放逐了郑君。
郑庄以仗义行侠为自豪。因为在张羽困难时予以救助,从而闻名于梁、楚地区。汉景帝时担任太子舍人的职务。每五天休假的时候。常在长安的城郊备置马匹,问侯那么老朋友,拜访或答谢宾客,夜以继日,通宵达旦,还常恐怕应酬不周。郑庄喜好黄帝、老子的学说,那些为他敬慕年长有德之人,(他常汲汲奔走拜望),好象怕来不及见他们的样子。虽然年纪轻轻,官品低微,然而他来往的知心好友,都是他祖父一辈的,在全国很有名气的人。汉武帝即位之后,郑庄逐渐晋升为鲁国中尉、济南太守、江都国相,直到九卿中右内史之职。因为评议武安侯田袜、魏其侯窦要的争端是非,(未能始终坚持己见),被贬职为詹事,再升迁为大农令。
郑庄任太史时,告诫属下说:“客人到来,无论地位高低,(都要立即通报),不要让他滞留在门口等侯。”他对客人行宾主的礼节,以自己高贵的身份谦虚的对待别人。郑庄很廉洁,不喜欢购置产业,只靠皇上的赏赐供给门客。然而赠给他人物品,不过一竹篮食物而已。每次朝见皇上。有机会便要称道中国的忠厚长者。他推荐士人及其官属的丞、史,总是那么亲切有味地陈说,常常推重他们的才德,认为比自己都强。他从来不直呼属吏的名讳,与下属官员谈话,好象生怕伤害到他们。听到他人好的言论,便立即向皇上推荐。唯恐落后耽误。崤山以东的士人们因此一致称赞郑庄。
郑庄被派去巡视黄河决口的情况,自己请求给五天假,准备行装。武帝说:“我听说‘ 郑庄出门,即使有千里之遥,也不必带粮食',请求准备行装是为什么呢?”然而郑庄在朝廷上,常常趋迎附合武帝的意旨,不敢明确决断是否。在晚年时,汉朝廷征伐匈奴,招降周边的少数部族,国家支出的费用很多,国家财政愈来愈匮乏。郑庄所保举的人和他的宾客等担任大农令手下承揽运输的人,欠了公家许多债务。司马安任淮阳太守。揭发了此事,郑庄因此被治罪,赎罪后免官为平民百姓。不久,暂时担任丞查长史。武帝认为他年纪太大,任命为汝南太守。几年之后死于任上,死后家中没有余下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