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高一物理教案>2014-2015高一物理3.3摩擦力学案和课件

2014-2015高一物理3.3摩擦力学案和课件

详细内容

物理•必修1(人教版)

第三课时 摩 擦 力

水平测试
1.关于摩擦力与弹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摩擦力与产生它的正压力总是成对出现的
B.有摩擦力必然有产生它的正压力,反之亦然
C.摩擦力与产生它的正压力必然相互垂直(这里指方向)
D.摩擦力方向与产生它的正压力方向可成任意角

解析:摩擦力与弹力的产生无同时性,虽然有摩擦力,一定有弹力,但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故A、B皆不对;摩擦力方向沿接触面,正压力垂直接触面,故C对,D不对.
答案:C

2.关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物体间的接触面积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
B.两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
C.两接触面间的滑动摩擦力越大,说明两接触面越粗糙
D.滑动摩擦力大小不仅与两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还与它们间的正压力有关,而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

解析:滑动摩擦力不仅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即与μ有关,而且还与两者之间的正压力FN成正比,与其他因素无关,因此选项A、B、C错误,D正确.
答案:D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静摩擦力可以做动力,滑动摩擦力一定不能做动力
B.手握竖直的瓶子处于静止状态,握力增大,最大静摩擦力将保持不变
C.水平力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运动,物体所受摩擦力与水平拉力大小无关
D.摩擦力的方向有时可以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同

解析:无论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都可能做动力,也都可能做阻力,故A错;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成正比,所以B也不对,C中Ff=μmg,与F无关,C对,D一定不对.
答案:C

4.(双选)人握住旗杆匀速上爬,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受的摩擦力的方向是向下的
B.受的摩擦力的方向是向上的
C.手握旗杆的力越大,人受的摩擦力也越大
D.手握旗杆的力增加,人受的摩擦力保持不变

解析:人握住旗杆匀速上爬时,受到向下的重力和向上的摩擦力而平衡,选项B正确、A错.手握旗杆的力越大,只是人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也越大,但实际静摩擦力的大小始终等于重力大小,选项C错、D对.
答案:BD

5.在

水平台上放一物体,物体与平台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一水平推力F把物体推向台边,如图所示,物体在台边翻倒以前的过程中,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  )
A.逐渐减小到零     B.保持不变
C.先增大后不变 D.先增大后减小

解析:翻倒以前物体对平台的压力不变,所以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
答案:B

6.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可以测定木块A与长木板B之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把一个木块A放在长木板B上,长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上,在恒力F作用下,长木板B以速度v匀速运动,水平弹簧秤的示数为F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T
B.木块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
C.若长木板B以2v的速度匀速运动时,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等于2FT
D.若用2F的力作用在长木板上,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等于2F

解析: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与长木板B的受力及运动状态无关,只要A处于静止状态,长木板B对木块A的摩擦力都等于FT,故A正确,B、C、D错误.
答案:A

7.如图所示,用水平力F将同种材料、同质量的物体压到一竖直墙壁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物体保持静止,则F越大,物体所受摩擦力越大
B.若物体保持静止,则质量越大,物体所受摩擦力越小
C.若物体沿墙壁向下滑动,则F越大,物体所受摩擦力越大
D.若物体沿墙壁向下滑动,则质量越大,物体所受摩擦力越大

解析:物体静止时,物体受静摩擦力,大小等于其重力,与水平力F无关,物体质量越大,所受摩擦力越大,故A、B错.物体向下滑动时,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大小Ff=μFN=μF,故F越大,摩擦力越大,且与物体的质量无关,C对、D错.
答案:C

8.A、B、C三物块的质量分别为M、m和m0,按如图所示连接.绳子不可伸长,且绳子和滑轮的质量、滑轮的摩擦均可不计.若B随A一起沿水平桌面做匀速运动,则可以断定(  )

A.物块A与桌面之间有摩擦力,大小为m0g
B.物块A与B之间有摩擦力,大小为m0g
C.桌面对A、B对A都有摩擦力,两者方向相同,合力为m0g
D.桌面对A、B对A都有摩擦力,两者方向相反,合力为m0g

解析:由平衡条件,物块A与桌面之间有摩擦力,大小Ff=F=m0g,A正确;由于B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水平方向上没有滑动趋势,不受摩擦力,B、C、D不正确.
答案:A


素能提高
9.如图所示,两条黑、白毛巾交替折叠地放在地面上,白毛巾的中部用线与墙壁连接,黑毛巾的中部用线拉住,设线均水平,若每条毛巾的质量均为m,毛巾之间及毛巾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欲将黑、白毛巾分离开来,则将黑毛巾匀速拉出需加的水平力为多大?

解析:对黑毛巾进行研究,要将其拉出需克服四个面所受的摩擦力,则:
F外=μ×12mg+μ×mg+μ×32mg+μ×2mg=5μmg.
答案:5μmg

10.如图所示,物体A、B的质量为mA=mB=6 kg,A和B、B和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等于0.3,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水平力F=30 N.那么,B对A的摩擦力和水平桌面对B的摩擦力各为多大?(取g =9.8 N/kg)

解析:绳对A、B的拉力均为FT=F2=302 N=15 N,
A、B间的最大静摩擦力
FAmax=μFNA=μmAg=0.3×6×9.8 N=17.64 N>FT,
B与水平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Bmax=μFNB=μ(mA+mB)g=0.3×(6+6)×9.8 N=35.28 N>F,可见物体A、B均相对地面静止.以A为研究对象,对A由二力平衡可得B对A的摩擦力FBA=FT=15 N;
A、B相对静止,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由二力平衡条件,可得水平面对B的摩擦力FB=F=30 N.
答案:15 N 30 N

11.如图所示,水平拉力F=40 N时,质量m=10 kg的木块可以在水平面上匀速前进.若在木块上再放一个质量为M的铁块,为使它们匀速前进,水平拉力为60 N,求铁块的质量M.(取g=10 N/kg)

解析:拉力F=40 N时,滑动摩擦力Ff=40 N,
木块对水平面的压力FN=mg=100 N,
由Ff=μFN得,动摩擦因数μ=40100=0.4.
当拉力F′=60 N时,木块对水平面的压力
FN′=(10+M)g=100+10 M,
摩擦力Ff′=60 N,
由Ff′=μFN′得60=0.4×(100+10M),
解得M=5 kg.
答案:5 kg

雪地行车要当心

一场小雪把整个城市变得一片洁白.马路上的积雪在车轮的重压下结成了一层薄冰.在这种天气里骑车真有一点胆寒,人们都小心地缓缓地前进着.
突然“啪”的一声,一个骑车人摔倒了,卡车司机没有料到这种突然情况,猛踩刹车,下面的事情就更难预料,卡车突然转了,车头冲上了人行道,整个车身横在马路中间,把行人都惊呆了.
真奇怪了,按道理说,冰雪覆盖的马路上摩擦力很小,汽车刹不住应该向前冲才是,怎么会横过来呢?其实这是符合物理规律的.在滑动摩擦中,有一个大家不太注意的规律,就是当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滑动的时候,在与滑动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摩擦力十分小.比如用钻头钻木头的时候,我们对这个规律体会最深:钻头钻进木头里后,如果停钻,由于摩擦力的作用很难把钻头拔出来.但是,如果让钻头继续旋转,钻头就能很容易地拔出来了.这是由于钻头转动时和木头方向有滑动摩擦,因此沿着垂直方向上的摩擦力就很小,这样,只要轻轻用力,钻头就拔出来了.
现在还是让我们回到停在雪地上的汽车那里,汽车在地面上行驶,一旦刹车,车轮就不再滚动,而由于惯性的作用与地面发生相对滑动,上面的规律就开始起作用,这时横向的摩擦力迅速减小,而在和滑动垂直的方向上,只要有一个较小的力发生作用,就可以使车子打横,马路不平,是横向力的主要来源,一般马路为了排水,中间高两边低,倾斜的路面产生的下滑力平时微不足道,现在则显示了作用.另外下雪天路面积冰很不平整,也是使汽车打横的另一个原因.当然打横也有其他的原因,比如汽车本身的刹车装置不完善,两个轮子刹车的力量大小不一样,一个轮子刹住,另一个仍然在跑,也会产生打横现象.
还有,在雪地骑自行车的人突然捏闸,也会常常感到好像有人横着推了你一把,把你推倒,这也是这种摩擦规律在作怪.
知道了这个规律,我们就可以找到雪地安全行车的办法.雪地行车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从理论上说,就是尽量避免出现车轮和地面的相对滑动.换句话说,就是要让车轮在地面上转动,哪怕转得很慢也不会出现打横摔倒的现象.这就是说不要猛捏车闸刹车,因为一刹车,车轮就在地面上滑动,所以骑车时要精神集中.早发现情况慢慢捏闸,让车轮减速但不要停转.这样骑车就可以避免在冰上摔跤.
对于汽车司机来说也是这样,过于急剧的刹车,即使是路面无雨雪也是很危险的,因为当轮胎和地面相对滑动时,摩擦产生的热使橡胶熔化,形成一层薄薄的液体,大大减少了地面的摩擦力,也很容易出现打横,在汽车大赛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种现象.当发现汽车打横的时候,汽车司机应该放开刹闸,这样才能避免汽车翻下公路的危险.
当然,防止雪天路滑,还可以在轮子上装防滑链,在路面撒沙以及清除路面积雪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