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高三地理教案>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导学案

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导学案

详细内容

3.3 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了解世界淡水资源紧缺的原因和解决对策。
2. 了解中 国水资源现状,列举生产生活中的一些节水措施。
3.了解我国耕地资源现状。
4. 了解土地退化的表现,掌握土地退化的防治措施。
【重点难点】
1. 世界、中国淡水紧缺的解决对策。
2. 耕地的利用和保护措施。
3. 土地退化的防治措施。
【课前预习】
一、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一)世界淡水紧缺解决对策
1.世界淡水紧缺原因: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 ___,水需求量不断增加。
2 .解决对策
(1)开源:a.修筑水库、③____________。b.合理开发与提取④________。c.废水⑤________再利用。d.海水⑥______。e.人工降雨等。
(2)节流
a.农业――改进⑦ ____________,采取喷灌、滴灌的方式降低灌水⑧_ _______。
b.工业――提高用水效率,提高水的⑨________利用率,实行污水⑩__________等。
(二)中国水资源供需平衡对策
(1)开发水源:科学地修坝蓄水,⑪____________,在保持地下水位不下降的前提下,合理开发与利用⑫__________。
(2)进行生态环境建设:为恢复生态系统的⑬____________,提高环境对水的⑭__________能力,要因地制宜地退田还湖、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全面改变江河⑮__________、湖泊⑯____ ____、湿地干涸的现象。
(3)采取全面节水措施:推行⑰____________,提高灌溉效率;推行⑱________生产,调整产业⑲________,提高用水效率;倡导公民遵守《水法》,保护水资源;提高全社会的⑳__________意识,在社区、学校、家庭中倡导改变日常○21________方式,节约生活用水。
二、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一)耕地的利用与保护
1.我国耕地资源面临的严峻形势
我国依靠占世界①______的耕地养活了世界②_______的人口。随着人口绝对数量的增加,人均耕地还将③________。
2.具体措施
(1)实行耕地总量不减少措施;(2)提高土地④__________;(3)提高耕地⑤________。
(二)土地退化的防治
1.概念:土地退化指土地资源⑥________的降低,在农耕地上通常表现为农作物⑦________的下降或农产品⑧________的降低。
2.表现
(1)土壤⑨__________、过度放牧导致草场⑩__________、土地荒漠化(分布较广、危害最严重);(2)不合理灌溉引起土壤⑪_ _________和涝渍;(3)污染造成土地⑫________下降。
3.土壤侵蚀的防治
(1)原则:建立“防、治、用”相结合的体系。土壤侵蚀严重的地区,应强调将防治工作与消除⑬________、土地的合理开发利用相结合,贯彻⑭________为主,使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具体措施:生物措施、工程措施、⑮____________。
【学习过程】
一、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1.世界淡水紧缺解决对策
措施目的
开源修筑水库调节水资源的季节分配
开渠引水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合理开发与提取地下水防止过度开采地下水造成地表下陷
废水处理再利用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
海水淡化解决沿海城市淡水不足
人工降雨增加降水量
节流农业改进灌溉技术
降低灌水定额
工业提高用水效率
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实行污水资源化
2.中国水资源供需平衡对策
主要措施具体措施
开发水源修坝蓄水
修渠调水
合理开发和利用地下水
进行生态环境建设退田还湖恢复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提高环境对水的涵蓄能力,全面改变江河断流、湖泊萎缩、湿地干涸的现象
退耕还林
退牧还草
采取全面 节水措施倡导公民遵守《水法》,保护水资源(依法)
推行生态农业,提高灌溉效率(农业节水)
推行清洁生 产,调整产业结 构,提高用水效率(工业节水)
加强宣传,节约生活用水(生活节水)
【典例1】近几十年来,水资源不 足已成为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甚至危及国家的安全和民族的生存。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世界上最缺水国家中,绝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
其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世界有许多地区因水而引发冲突,其中最典型的是________地区。
(2)上海所处的地理纬度虽然与许多最缺水国家相近,但以水资源数 量而言,上 海并不缺水,这主要是由于上海地区受________环流的影响。然而现在上海________已成问题,目前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
A.海水淡化 B.大力开采地下水 C.将取水口从黄浦江移至长江
D.防治水体污染,改善长江、太湖水的水质 E.节约用水,减少浪费
【解析 】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最缺水国家大多位于干旱的热带沙漠气候区。本区由于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或东北信风带控制,降水较少。当前中东地区冲突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水资源问题。第(2)题,上海地处季风区,降水丰富且临长江,水资源数量较多,但因水污染严重,形成水质型缺水城市。
【答案】 (1)干旱 绝大部分国家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或受下沉气流控制)和东北信 风带(东北信风来自内陆) 中东(或西亚、北非)
(2)季风 水质 CDE
二、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1.我国耕地资源的现状及解决措施
现状耕地不足,中国依靠8.6%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
人口增加,加剧耕地资源的短缺
非农业用地增加,导致耕地面积减少
耕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耕地面积减少或耕地质量下降
耕地质量低,中、低产田比重大
措施实行耕地总量不减少措施依《土地管理法》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
提高土地利用率非农业建设必须节约用地可以利用荒地的,不得占用耕地
可以利用劣地的,不得占用好地
禁止闲置荒芜耕地
鼓励合理开发尚未开发利用的土地
提高耕
地质量进行土地利用规划,改善农业生态条件和生态环境
改良土壤,提高地力,防治土地污染,防治土地退化
2.土地退化的防治
防治的原则建立“防、治、用”相结合的体系,强调将防治工作与消除贫困、土地的合理开发利用相结合,贯彻预防为主,使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防治措施生物措施因地制宜,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恢复生态林,营造经济林,加强对植树种草的科学管理
工程措施水利工程有修建水库、灌渠等;水土保持工程有修梯田、淤地坝等
农牧业措施在突出农田基本建设的基础上,采用各种保护耕地、提高肥力的措施
【典例2】下图为“中国、印度、日本、英国四国的土地资源构成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相 应国家。
A______ 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图中耕地比重最大的国家是________,该国人均耕地变化趋势为________。
(3)A国草地面积广大的气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此该国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________。
(4)C国大面积的森林主要属于_______ _和________,与D国森林树种差异的主要因 素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中国土地资源构成中比例最大的是________土地资源,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土地资源有_____的特点,因此我们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基本国策。
【解析】 解题的关键是读图,得出图中各国土地资源构成的主要特点,再根据题目中提示的四个国家进行对照分析,一一判断其归属。区域地理为本题提供了完整的知识背景:印度的耕地比重大约在40%,是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日本的森林覆盖率在68%左右,是世界上森林覆盖率较高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英国属于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光照不足,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中国则由于土地资源中“山地多、平地少,尤其是平原少”,耕地比重较小。
【答案】 (1)英国 中国 日本 印度
(2)印度 日趋减少 
(3)终年温和多雨,光照不足,适于多 汁牧草生长  乳畜业
(4)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温带落叶阔叶林 所处的纬度位置不同
(5)其他 山地多 、平地少 十分珍惜和合理使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基础达标】
由于世界人口继续增长,经济持续发展,对水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世界水资源形势将更加严峻。有必要通过开源和节流措施逐步解决缺水问题。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不属于开源措施的是(  )
A.海水淡化    B.修筑水库 C.改进灌溉技术 D.人工降雨
2.下列措施中不属于我国解决水资源供需不平衡的主要措施的是(  )
A.海水淡化 B.开发水源
C.进行生态环境建设 D.采取全面节水措施
3.下列关于土地退化的防治措施中,属于农牧业措施的是(  )
A.因地制宜,退耕还林,退耕还草 B.施用有机肥料,适时耕作
C.修梯田、淤地坝 D.修建水库、灌渠等
4.我国一些地区要“退耕还牧”或“退耕还林”的原因 是(  )
A.种粮食价格太低,效益不如种草和种树
B.生活提高了,人们需要更多的林产品和畜产品
C.生活提高了,要为人们提供更多的休闲、旅游场所
D.这些地方生态失衡,水土流失和荒漠化严重,须用种草、种树的方法加以改善
5.能改变水资源空间分布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
A.改造不稳定 径流 B.跨流域调水
C.大量抽取地下水 D.排干湖泊和沼泽
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全球水告急!各国传媒整天谈论缺水问题。的确,在人类面临的资源问题中,除能源问题外,最让人担忧的就是淡水问题,向海洋夺取淡水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

(1)某中学一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个太阳能蒸发海水淡化的方案(见上图),请你说明其设计原理。

(2)海水淡化的最重要的意义是什么?

(3)你认为人类还可以通 过哪些途径解决缺水问题?

【拓展提升】
一、单项选择题
1.当前分布较广,危害严重的土地退化是(  )
A.过度放牧   B.土壤盐渍化 C.土壤侵蚀 D.土地荒漠化
2.当前,我国土 地利用中的核心问题是(  )
A.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B.增加作物复种指数
C.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 D.积极开荒,多施化肥
3.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应该(  )
A.发展种植业,增加农民收入 B.发展畜牧业
C.大力发展林业,保障农业的稳产高产 D.积极开发建筑材料
4.从“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考虑,在我国下列几组地区中,前者应整治土地,提高单产,后者应该退耕还牧,维护生态平衡的是(  )
A.塔里木盆地和云贵高原 B.黄淮海平原和鄂尔多斯高原
C.长江三角洲和黄淮海平原 D.江南丘陵和太湖平原
读漫画,回答5~6题。
5.关于漫画中反映出的问题的叙述,不正确的有(  )
①少数热带国家缺水,其他地区不缺水 ②人口增长速度快、淡水资源有限的中东和非洲缺水问题最突出
③人口增长的速度快,而淡水的消耗量逐渐减少
④人口的持续增加,使世界淡水消耗量高速增长,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不断下降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 D.②③
6.关于漫画背景资源的利用,正确说法是(  )
A.虽然在不断循环更新,但其数量在一定地区、一定时间内是有限的
B.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C.是可替代的资源
D.人类生活和生产所需主要来自其主体
7.我国水资源最紧缺的地区主要位于(  )
A.干旱地区 B.半干旱地区 C.半湿润地区 D.湿润地区
8.水资源问题不包括(  )
A.水资源分布和使用不均的问题 B.淡水资源日益紧张问题
C.洪水泛滥问题 D.水资源质量下降问题
二、综合题
9.阅读青海省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上海世博会青海馆以“中华水塔•三江源”为主题,展现中华水塔的山水风情与三江源的生态意境,引导人们寻找中华民族母亲河的出生地,揭示三江源是生命之源、文明之源和城市之源。
(1)青海馆外墙的色调由明快的绿、白两种颜色构成,绿色代表着江河源头的生命气息和净土特色,白色象征着高耸的昆仑雪峰,“青海省地理 简图”上甲、乙、丙三条山脉中表示“昆仑山脉”的是_______ _;图中A、B、C三大江河分别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分析青海省成为“中华水塔”的自然地理条件。

(3)面对我国城市发展中的水资源问题,青海省深感作为“中华水塔”所肩负的责任,确立了“环保立省”的发展之道。简述我国城市发展中面临的水资 源方面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青海省作为“中华水塔”应该采取的有效举措。

10.甲图表示我国某省区的一个县,乙、丙两图表示该县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迫于人口压力以及管理失误所造成的土地荒漠化日趋严重的情况,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该县位于________________(省区)的东部。
(2)20世纪90年代末与40年代末相比,该县人口大约增加了________倍,耕地增加了________倍。荒漠化土地则增加了3.05万hm2。导致土地荒漠化面积增加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图示材料,该县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控制和治理土地荒漠化?

【学习反思】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
一、①世界人口增长 ②经济发展 ③开渠引水 ④地下水 ⑤处 理 ⑥淡化 ⑦灌溉技术 ⑧定额 ⑨重复 ⑩资源化 ⑪修渠调水 ⑫地下水 ⑬良性循环 ⑭涵蓄 ⑮断流 ⑯萎缩  ⑰生态农业 ⑱清洁 ⑲结构 ⑳水忧患 ○21消费
二、①8.6% ②22% ③减少 ④利用率 ⑤质量  ⑥质量 ⑦产量 ⑧品质 ⑨侵蚀 ⑩退化 ⑪盐渍化 ⑫质量 ⑬贫困 ⑭预防 ⑮农牧业措施
[基础达标]
1.C 2.A 3. B 4. D 5. B
6. (1) 玻璃对太阳辐射来说是透明的 ,但它对海面具有保温(温室)作用;海水受热蒸发(淡化)上升,遇玻璃冷却凝结,凝结的水滴增大后,在重力的 作用下降落到水槽内。
(2)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水是人类生产、生活中重要且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海水淡化可以保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开源:除了海水淡化外,还可以通过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合理开发和 利用地下水、开发海底淡水、利用两极的冰山等措施来增加淡水来源。节流: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的循环利用率。治污:治理水污染,实行污水资源化。保护环境:植树造林,增加植 被覆盖率,建设生态蓄水库。
[拓展提升]
1. C 2. C 3. C 4. B 5.C 6.A 7. C 8. C
9. (1)乙 黄河 长江 澜沧江
(2)地处我国第一级阶梯,地势高;有冰川积雪融水、降水和地下水作为三大江河主要补给来源。
(3)问题:水资源短缺和水质变差。 原因: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用水需求量激增;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水资源受污染等。 举措:保护植被,涵养水源;防止污染,提高水质; 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10. (1)内蒙古自治区 (2)1 1.2 深居内陆,距海较远,水汽难以到达;全球气候变暖,降水减少,蒸发增强
(3)控制人口增长数量,提高人口素质;退耕还牧,加强草场资源的建设和管理;严格控制滥垦、滥牧、滥伐,加强植被保护;合理利用水资源;工程建设应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