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高三地理教案>2015届高考地理总复习一个大洲五个地区知识点

2015届高考地理总复习一个大洲五个地区知识点

详细内容

学案36 一个大洲五个地区

1.图中字母表示的地理事象。
a________海,b________半岛,c________群岛,d________高原,e________高原,f__________气候,g__________气候。

答案:阿拉伯 阿拉伯 马来 青藏 德干 
温带大陆性 亚热带季风

2.亚洲的自然环境特征。

位置地跨热带、北温带和北寒带,是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大的大洲
地形以________为主,中部高、四周低
气候复杂多样,________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________流向周边海洋,水能资源丰富

答案:高原、山地 季风 放射状

3.亚洲的人文环境特征。
(1)人口稠密:______、东南亚、______是人口稠密的地区,其中有6个国家人口超过1亿。
(2)多样的地域文化:不同地区的不同民族,创造了各自的文化,如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______文化,______――印度河流域文化,美索不达米亚平原――________文化。
(3)经济发展差异:大部分属于______国家。其中东亚、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如新加坡,经济发展较快;西亚一些国家,因大量出口______,成为比较富裕的国家。

答案:(1)东亚 南亚 (2)华夏 印度河流域 阿拉伯 
(3)发展中 石油

以练促记
在地理学上,洼地是指陆地上高程在海平面以下的地区(不包括人工开掘的和大河腹地的低洼地)。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A地有世界上最深的洼地,其位于____________大裂谷带的北部,为阻止其水位下降和改善当地生态环境,需要引____________(海域)的水。
(2)E高原地势比青藏高原平坦,主要是形成时间较古老,长期受到________作用的影响。B、D两地自然带有明显的差异,体现了自然带的________地带性分异规律。
(3)1月份,A、C两地区的多年平均气温均在0°C以上,但降水却有明显的差别,试分析其原因。
(4)简述图示范围总体地形特征,并分析其对河流的影响。

解析:根据图示可以判断出A地位于地中海东侧,世界上最深的洼地为死海,由于水源补给量减少和过度蒸发等原因,其生态环境逐渐恶化。青藏高原形成较晚,所受外力作用比德干高原小,故地表比较崎岖。图示区域主体为亚洲,中部高、四周低的地形特点导致河流呈放射状分布。
答案:(1)东非 红海(或地中海)
(2)外力侵蚀 经度
(3)A地受盛行西风带控制,降水较多;C地受寒冷干燥的西北季风影响,降水较少。
(4)图示范围是亚洲,其总体地形特征为:地势高,地势起伏大,中间高,四周低。对河流的影响:许多大河发源于中部高原、高山地带,呈放射状分布。

1.范围: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部分。地处________与________、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2.气候: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北部为________气候,马来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的大部分为________气候。

答案:1.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亚洲 大洋洲
2.热带季风 热带雨林

3.主要农产品及分布。

国家农产品分布
泰国、越
南、缅甸世界重要的________出口国
泰国世界最大的________生产国
菲律宾世界最大的________生产国,________出口国
马来西亚世界最大的________生产国
印度尼西亚世界最大的________生产国
4.城市:中南半岛的城市多分布于_________________。


答案:3.稻米 橡胶 蕉麻 椰子 棕油 椰子
4.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

5.地形。
6.主要河流。
图中河流G______,H湄南河,Ⅰ 萨尔温江,J______。
7.华人、华侨集中的地区。
东南亚是华人和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印度尼西亚的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________。

答案:5.亚欧板块 太平洋板块 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6.湄公河 伊洛瓦底江
7.爪哇岛

以练促记
据中新网2012年3月12日电,印度尼西亚(简称印尼)为了加快国家发展,计划把全国使用的三个时区整编成一个时区。届时印尼时间将与北京时间相同。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材料一 印度尼西亚及周边区域图和雅加达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 印度尼西亚主要岛屿基本情况。

(1)如果印尼统一采用新时区后,9月23日,当雅加达(107°E)正好日出时,印尼时间为____________,这天,图中首都城市中,正午日影最短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雅加达降水最多的季节为________________,此季节的降水主要是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压带或风带)控制而形成的。印度尼西亚被称为太平洋的一叶“肺”,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然资源)分布广泛而得名。
(3)材料一右图中,①处气温相对较低,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印尼人口密度最大的岛屿是______________,政府曾鼓励人口从该岛迁向其他岛屿,但效果一直不明显,其主要原因是其他岛屿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5)爪哇岛是印尼重要的农业生产区,该岛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近年来该岛城市化发展迅速,粮食产量下降。试解释这一现象。

解析:(1)材料提示“届时印尼时间将与北京时间相同”,表明印尼时间也采用东8区的区时,9月23日,全球昼夜平分,日出时间都为当地时间6时,当雅加达(107°E)正好日出时,即为6时,印尼时间(120°E)为6时52分,这天,图中首都城市中,正午日影最短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新加坡。(2)根据材料一可知,雅加达降水最多的月份是1、2月,由于该城市为南半球,即为夏季,随着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气压带位置偏南,即该城市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量大,形成热带雨林带,该国印度尼西亚被称为太平洋的一叶“肺”。(3)材料一右图中,①处对应降水量最多的月份,大气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气温相对较低。(4)首都所在的爪哇岛是印尼人口密度最大的岛屿,而其他岛屿交通和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因而人们不愿意从该岛迁向其他岛屿。(5)近年来该岛城市化发展迅速,城市用地增加,使耕地面积减少,从而粮食产量下降。
答案:(1) 6时52分 新加坡
(2)夏季 赤道低气压带 热带雨林(森林)
(3)此时降水较多(阴雨天气多),大气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
(4)爪哇岛 交通不便 经济发展滞后
(5)水稻种植业(或热带种植园农业) 
城市化发展迅速,城市用地增加,使耕地面积减少;农业结构调整,使粮食播种面积减少;城市环境污染加剧,使耕地质量下降;城市用水量大增,使周边地区缺水严重,影响水稻正常生长。(答对其中任三点即可)

1.重要的地理位置:________之地。图中a为________,b为________。
2.气候类型:图中c为______气候,d为________气候,e为________气候。
3.河流:图中f为________:g为________河。
4.丰富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三洲五海 波斯湾 地中海
2.热带沙漠 地中海 温带大陆性
3.尼罗河 幼发拉底
4.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以练促记
北京时间2011年10月23日18时41分,土耳其发生7.3级地震(震中见图示),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读图完成(1)~(2)题。
                  

(1)本地为地震多发地带,主要位于(  )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C.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
D.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处
(2)图中属于内流河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1)从图中所示范围来看,该地位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处。(2)图中甲流入黑海,乙流入里海,丙、丁流入波斯湾。因里海属于内陆湖,故乙属于内流河。
答案:(1)D (2)B

1.地形区:图中a为____________山脉;b为________。
2.气候类型:图中c为______气候;d为________气候;e为________气候;f为________气候。
3.经济: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工业中心多,分布密集;传统的畜牧业;繁荣的旅游业。

答案:1.斯堪的纳维亚 西欧平原
2.温带海洋性 地中海 温带大陆性 寒带苔原

♨特别提醒
欧洲气候深受大气环流、洋流、地形因素的影响,三个因素的共同作用,形成了欧洲西部分布面积广、延伸纬度高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1.主要地形区:图中a为________,b为________。
2.主要河流:图中c为________河,d为__________河,e为________河。
3.气候类型:f为________气候,g为热带沙漠气候,h为地中海气候。

答案:1.东非高原 刚果盆地
2.尼罗 尼日尔 赞比西
3.热带草原

♨特别提醒
形成非洲气候类型对称分布特点的原因,可从纬度位置、地形、海陆轮廓三方面分析。
4.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

以练促记
马达加斯加岛东西两侧的降水为何不同?

答案:马达加斯加岛中部高、东西两侧低,东侧处于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且受沿岸暖流影响,降水多。而西侧处于背风坡,在雨影区,降水少。东部形成热带雨林气候,西部则是热带草原气候。


1.南极地区。

(1)海陆位置。
①大洲:图中的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
②大洋:图中的D________,E________,F______。
(2)自然环境。
①地形:以________为主,冰雪覆盖,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洲,有“________”之称。
②气候:________、________、干燥。
(3)科学考察。
我国在南极洲建立的科学考察站:G是________站,H是________站,Ⅰ是昆仑站。

答案:(1)①南美洲 非洲 大洋洲 
②大西洋 印度洋 太平洋
(2)高原 冰雪高原 ②酷寒 烈风 
(3)长城 中山
以练促记
读南极半岛附近区域图,完成(1)~(3)题。

(1)关于南极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高原大陆”之称  B.平均气温比北冰洋要高
C.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  D.矿产资源贫乏
(2)图中四个箭头,能够正确表示P 地主导风向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一考察船从长城站出发,顺西风漂流环绕南极大陆航行一周,依次经过的大洋是(  )
A.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B.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C.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D.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解析:(1)南极洲是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平均气温比北冰洋要低,有“冰雪高原”之称,而“高原大陆”是指非洲,南极洲矿产资源丰富。(2)南极大陆盛行极地东风,为东南风。(3)从长城站沿西风漂流方向,即地球自转方向,经过的大洋依次为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答案:(1)C (2)D (3)A

2.北极地区。
(1)图中A是__________海峡,B是____________半岛,C是__________海,D是________洋。

(2)国家: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3)E处建有我国的________科考站。
(4)特征:大部分地区终年冰封,降水量普遍比南极地区__________。

答案:(1)白令 斯堪的纳维亚 波罗的 大西 
(2)①俄罗斯②美国 ③加拿大 
(3)黄河 (4)丰富



                   
2010年1月,海地发生7.3级地震,几十万人遇难;同年2月,智利发生8.8级地震,数百人丧生。下图为两次大地震震中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两次大地震(  )
A.震中都位于太平洋沿岸
B.震中都位于两大板块交界处
C.能量源自地球内部
D.遇难人数的多少取决于震级的大小
(2)图中甲、乙两区农业发展条件的相同点是(  )
A.地域狭小,耕地规模小
B.终年光照充足
C.雨热同期
D.全年降水分配均匀

解析:(1)地震是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之一,它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这两次大地震中,海地地震震中不位于太平洋沿岸,也不在两大板块交界处;海地地震的震级虽然小,但死亡人数远大于智利地震。
(2)由图可知,甲区位于30°S~40°S的大陆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该地雨热不同期、全年降水分配不均匀;乙区位于40°S~60°S的大陆西岸,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光照并不充足;但两地均受东部高大山地的制约,地域较狭小,因此耕地的规模都较小。
答案:(1)C (2)A

下图示意挪威位置和地形。挪威是世界上水能资源开发较充分的国家。该国大型水电站多为高水头(电站水库水位与发电机组所在位置高差大)电站。据此完成(1)~(3)题。

(1)挪威大型水电站多为高水头电站的主要原因是该国(  )
A.海岸线曲折,多峡湾 
B.多山地,河流落差大
C.地形平坦,水网密布
D.河湖众多,少泥沙
(2)挪威为建高水头电站而修建的水库(  )
A.很少引发库区移民
B.水位季节波动较小
C.占用大量耕地
D.可以保护鱼类和其他野生动物
(3)挪威消耗民用电最多的是(  )
A.照明   B.制冷  C.取暖   D.烹饪

解析:(1)结合挪威地形可知,挪威大型水电站多为高水头电站的主要原因是该国多山地,河流落差大。(2)高水头电站修建的水库分布在人口稀少海拔较高的山区,故很少引发库区移民,冬季水库水位波动较大,故冬天发电量大。(3)挪威纬度高,冬天寒冷,故消耗民用电最多的是取暖。
答案:(1)B (2)A (3)C

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三国资源环境独特,经济发展水平高。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材料一 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地理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 2007年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发电量构成。

(1)2011年6月8日,三个国家的首都,白昼最长的是________,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________。
(2)这三个国家南部沿海地区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夏季受________控制,地带性植被是________。
(3)据材料二,热电比重最大的国家是________,风电比重最大的国家是________。风力发电与火力发电相比,对大气环境的污染________。
(4)意大利自然资源比较贫乏,但那不勒斯市的炼油、钢铁汽车等工业发达。简要分析其工业布局的主要原因。
(5)20世纪60年代,法国的人口、产业高度集中于巴黎,巴黎与周边地区发展差异大。对此,法国实施了以均衡化发展为目标的政策,分析其可能采取的措施。

解析:(1)2011年6月8日属于北半球夏半年,三个国家的首都都位于北回归线到北极圈之间,在此范围内,越往北昼越长,越往南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所以,白昼最长的是巴黎,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马德里。(2)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的南部沿海地区都是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3)图中显示,热电比重最大的国家是意大利,风电比重最大的国家是西班牙。风电与火电相比,风电可再生且不污染环境。(4)读图可知,那不勒斯市位于意大利南部沿海地区,便于通过海洋运输输入原料、燃料等。另外,与北部地区相比,该地经济相对落后,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在此处发展炼油、钢铁、汽车等工业,也利于带动该地区的经济发展。(5)20世纪60年代前的人口、产业高度集中于巴黎,广大周边地区人口较少,经济水平较低,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周边地区基础设施不完善,特别是交通条件差,城市体系不合理。因此,要想使人口、产业均衡化,就要完善周边地区的基础设施,尤其是要首先发展交通;其次还要合理构建城市体系,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再就是要考虑通过政策吸引人口和产业向周边转移。
答案:(1)巴黎 马德里
(2)副热带高气压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3)意大利 西班牙 小
(4)主要原因:①优良的港口。②廉价的海运。③较高的技术。
(5)措施:①实施产业转移。②建设卫星城市。③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④扶持周边地区发展。⑤引导人口外迁。